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了解并分析北京市昌平区成年居民膳食钠钾摄入水平及其食物来源。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昌平区抽取4个居委会、2个村委会共198户居民进行询问调查及膳食调查。结果昌平区成年居民平均每日摄入钠为4 653.7(3 430.9~6 361.5)mg,钾为1 643.1(1 266.7~2 141.1)mg。女性膳食钠、钾摄入量显著低于男性居民(P0.01);城镇居民膳食钠摄入量显著低于农村居民(P0.01),各年龄组居民膳食钠钾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0~64岁年龄组膳食钠摄入量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年龄组(P0.05,P0.01),65岁以上居民膳食钾摄入量显著低于其它两个年龄组(P0.05,P0.01)。从摄入水平分布看,99.0%的居民膳食钠摄入量超过AI值,68.8%的居民膳食钾摄入量低于AI值。膳食钠主要来源于调味品,占79.2%,膳食钾主要来源于谷类、蔬菜,占53.1%。结论昌平区成年居民膳食钠钾摄入存在严重失衡现象。今后开展慢性病防控时,应大力宣传膳食钠钾平衡的健康意义,鼓励居民限盐的同时增加膳食钾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豆类等含钾丰富的食品。  相似文献   

2.
探讨昆明某高校在校生膳食钠钾摄入比值与随机尿钠钾排泄比值和24h尿钠钾排泄比值之间的相关性,为学生的膳食营养指导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2名昆明某高校在校大学生(男、女各半)作为受试者,将其随机平均分入4 g/d、8 g/d、12 g/d等3个不同摄盐组(每组2男2女);为其统一提供4d膳食,称重计算其每日膳食钠、钾摄入总量,收集并测定研究对象3d内随机尿钠、尿钾含量和24 h尿钠、尿钾排泄总量.结果 对3个不同摄盐组的膳食钠钾比值作秩和检验,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31,P=0.021).对3个不同摄盐组的24h尿钠钾比值做方差分析,3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82,P=0.01),符合分组要求.膳食钠钾比值与3d上午随机尿钠钾比值之间有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625,0.635,0.608,P值均<0.05);膳食钠钾比值与24 h尿钠钾比值之间呈正相关(r=0.642,P=0.024).结论 通过测定在校大学生上午的随机尿钠钾排泄比值或者24 h尿钠钾排泄比值对判定膳食钠钾摄入比值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汕头市社区居民钠盐摄入情况及钠钾比,为高血压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汕头市澄海区、龙湖区和金平区164名18~90岁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收集24 h尿液,记录尿量后检测尿液中尿钠、尿钾以及尿肌酐的含量。用SPSS 19.0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平均每人每天尿量为(1 692.0±607.1)ml,平均24 h尿钠含量为(130.95±54.99)mmol,尿钾含量为(46.98±24.00)mmol,尿肌酐为(7.47±2.41)mmol,钠钾比为3.32±2.02(男性为3.58±1.96,女性为3.25±2.04),转换为钠盐摄入量为(7.65±3.21)g/d[男性为(7.49±3.12)g/d,女性为(7.70±3.25)g/d]。24 h钠肌酐比值及钾肌酐比值女性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间24 h尿钠、尿钾含量及钠钾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尿钠含量随着体质指数(BMI)的增高而上升(r=0.296,P<0.01)。钠盐摄入量与收缩压和舒张压间均呈明显的正相关(r值分别为0.224、0.275,P<0.01)。结论汕头市社区居民钠盐摄入量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且钠盐摄入水平与血压水平间呈正相关,仍需进一步控制钠盐摄入达标及适当增加钾盐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准确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居民膳食中的食盐摄入量,针对高尿钠人群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辖区内604户18岁以上1 425名居民进行调查,包括问卷资料、膳食调查和医学检查。内容包括年龄、职业、教育水平、婚姻状况、个人健康状况以及3日膳食摄入情况;医学体检包括测量身高、体重和24 h尿钠检测;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尿钠与食盐摄入量的相关性。结果 289份尿钠中位数为157.8 mmol,相当于9.22 g食盐,其中城市138.4 mmol(8.09 g),农村170.1 mmol(9.94 g),农村高于城市(P0.05);不同性别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9人膳食调查食盐摄入量中位数为9.8 g,其中城市8.8 g,农村10.3 g,农村高于城市(P0.05);不同性别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 h尿钠与食盐摄入量呈正相关(r=0.139,P0.05)。结论北京市顺义区成人居民食盐摄入量、尿钠水平较高,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加强高尿钠人群的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山西省18~60岁居民的营养素摄入状况。方法 在山西平遥县和小店区调查18~60岁居民膳食,分别于4个不同季节,每个季节采取7 d 24 h膳食回顾调查,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宏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结果 调查对象391人,其中男性198人,城市男性98人、农村男性100人;女性193人,城市女性94人、农村女性99人。每日能量摄入量:城市低于农村(t=-6.45,P<0.05),男性高于女性(t=14.00,P<0.05),18~30岁组能量摄入最少(F=2.64,P<0.05),初中及以下最高(F=17.23,P<0.05)。每日脂肪摄入量:城市高于农村(t=11.09,P<0.05),男性高于女性(t=6.80,P<0.05),不同年龄段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P>0.05),初中及以下最低(F=25.86,P<0.05)。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城市与农村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P>0.05),男性高于女性(t=13.79,P<0.05),不同年龄段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2,P>0.05),高中大专最低(F=3.92,P<0.05)。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教育情况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城市与农村每日维生素C、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与女性每日维生素E、尼克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维生素B6外,不同年龄段每日维生素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受教育程度间每日维生素A、维生素C、胡萝卜素、尼克酸、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城市与农村每日铁、锌、铜、镁、钠、钾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与女性每日钙、铁、锌、硒、铜、镁、钠、钾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年龄段每日钙、铜、镁、钠、钾的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都是18~30岁年龄段摄入量最低(P均<0.05);除硒外,各受教育程度间居民的其他矿物元素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山西省391名18~60岁居民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教育情况间营养素摄入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基于小学生减盐健康教育能否降低其自身及其家长盐的摄入量。方法从长治市城区28所学校即将升入5年级的班级中随机抽取1个班,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班符合条件的学生中随机抽取10名,干预组进行减盐健康教育并传递给家长。对2组学生和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随访,观察24 h尿钠、尿钾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后,家长24 h尿钠对照组较之前增加了(15.30±72.91)mmol,干预组较之前降低了(35.03±73.60)mm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6,P0.05);家长尿钠钾比值对照组较之前增加了(0.28±2.06),干预组较之前降低了(1.28±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35,P0.05);学生24 h尿钠对照组较之前增加了(11.12±27.47)mmol,干预组较之前降低了(8.43±24.16)mm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2,P0.05);学生尿钠钾比值对照组较之前增加了(2.73±1.87),干预组较之前增加了(2.18±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8,P0.05);结论采取对小学生进行减盐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家庭自觉减盐。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丽水市莲都区成年居民钠、钾摄入量和血压水平,为制定高血压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12月—2017年2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莲都区18~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收集24小时尿液标本检测钠、钾含量,计算钠、钾摄入量和钠钾比值。结果完成调查300人,钠盐日均摄入量为(10.59±3.90) g,其中男性为(11.11±4.33) g,高于女性的(10.08±3.37) g (P0.05);钠盐日均摄入量≥6 g有274人,占91.33%。钾日均摄入量为(1.67±0.71) g,其中男性为(1.57±0.68) g,低于女性的(1.77±0.72) g (P0.05);不同年龄居民钾日均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20岁~组最低(P0.05);钾日均摄入量≤2 g 217人,占72.33%。钠钾比值为4.7±2.2,其中男性为5.3±2.7,高于女性的4.1±1.4 (P0.05);随年龄增加,钠钾比值呈下降趋势(P0.05);钠钾比值1.87有291人,占97.00%。高血压95例,患病率为31.6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3.56%,女性为29.80%。结论莲都区居民的钠盐摄入过量,钾摄入不足,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加强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南京市城乡居民膳食钠和钾摄入状况及其与血压的相关性。 方法 以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个城区1 062户(城市762户,农村300户)18岁及以上居民2 272人,使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和调味品称重法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个人膳食钠和钾的摄入量同时进行医学体检获得血压,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者的关系。 结果 南京居民每标准人日钠和钾摄入中位数(第25百分位数~75百分位数)分别为4 543.6(3 226.7~6 362.7)mg和1 585.4(1 276.3~2 025.8)mg。实际每日摄入钠3 945.6(2 833.9~5 614.1)mg,钾1 366.6(1 119.2~1 729.1)mg;95.4%的居民膳食钠摄入量超过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AI),85.3%的居民膳食钾摄入量低于AI值。钠的主要来源是调味品,烹调盐占69.9%,酱油占9.5%;钾主要来源为谷类(21.7%)、蔬菜(32.1%)及肉类(14.3%)。钠钾比值中位数为2.9,其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呈正的等级相关(rs=0.049,P=0.028;rs=0.045,P=0.043)。调整人群基本信息、总能量及体质指数,钠钾比第三等份(3.0~4.3)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1.409,95%CI:1.058~1.875,P=0.019)。 结论 南京市居民膳食钠钾严重失衡,属于高钠低钾饮食。膳食中高的钠钾比值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健康教育,提倡低钠高钾膳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山市18岁及以上居民膳食钠和钾摄入状况及其食物来源,并对钠钾比与高血压关系进行研究。方法以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山市5个镇区400户18岁及以上居民,对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高血压患病情况和1年中对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及摄入频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高血压与钠钾比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共对984名中山市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调查,其中男性463人(占47.1%)、女性521人(占52.9%),高血压患病率为8.2%(81/984)。调查对象日均膳食钠和钾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2 501.5(2 265.7~2 988.8)、1 962.4(1 313.6~2 775.6)mg。93.6%的居民膳食钠摄入量超过AI值,52.4%的居民膳食钾摄入量低于AI值。居民膳食钠的主要来源是食用盐,占63.4%,其余依次为畜禽肉类8.8%、水产品8.3%。膳食钾来源依次为谷类(占20.9%)、蔬菜类(占17.4%)、畜禽肉类(占15.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膳食钠钾比每增加1个单位,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0.341倍(OR=1.341)。结论中山市18岁及以上居民膳食钠摄入偏高而膳食钾摄入偏低,膳食钠钾比升高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应加强相关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倡低钠高钾膳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沈阳市与厦门市老年人膳食花色苷的摄入量及主要来源,分析南北方存在的差异,为老年人的饮食健康指导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后续探索花色苷摄入水平是否与北方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有关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称重记账法对沈阳市100名和厦门市60名60岁以上老年志愿者进行连续3天膳食调查,调查结果采用SPSS 16.0进行分析。结果沈阳市2000、2005、2012年春季老年人膳食花色苷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5,P0.01);组间用SNK法进行两两比较,2000与2005年和2012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5年与2012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5年春秋两季摄入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2,P0.05)。厦门市2012年春秋两季老年人膳食花色苷摄入量分别为(38.3±6.5)和(38.7±6.4)mg/d,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2,P0.05);2012年春季厦门市与沈阳市老年人膳食花色苷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78,P0.01)。结论我国老年人膳食花色苷的摄入量存在一定的南北方地区上的差异,北方远远低于南方;而且北方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南方基本无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市售低钠富钾替代盐对农村社区居民血压的影响效果。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类实验设计,在山东省莱芜市2个农村社区,经过血压筛查,将411名30~ 60岁的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两组均以家庭为单位给予3个月的低钠富钾替代盐替换普通食盐进行干预,定期观察血压及其24 h尿钠的变化。结果用低钠富钾替代盐干预1个月时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人群血压开始呈下降趋势,3个月后评估时高血压组收缩压(SBP)平均下降7.4 mm Hg(1 mm Hg=0.133 kPa;t= 10.096,P=0.000),舒张压(DBP)下降3.8 mm Hg(t=8.017,P=0.000);非高血压组SBP平均下降1.2 mm Hg(t=2.507,P= 0.007),DBP下降1.0 mm Hg(t=2.987,P=0.002)。干预3个月后评估时高血压组24 h尿钠平均下降15.5 mmol(t= 1.803,P=0.037),尿钾上升4.2 mmol(t’=2.132,P=0.018),钠钾比下降1.2(t=2.786,P=0.003);非高血压组24 h尿钠平均下降1.7 mmol(t =0.211,P=0.417),尿钾上升3.7 mmol(t’=2.207,P=0.015),钠钾比值下降0.7(t= 1.818,P=0.036)。结论低钠富钾替代盐能有效降低人群血压水平,且人群依从性较好,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预防控制高血压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人群日常饮食的咸味喜好值、钠摄入量与24 h尿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筛选咸味喜好值低、中、高的对象共12名;为其提供3 d膳食,称重计算其每日钠摄入量,测定24 h尿钠总量;进一步对咸味喜好值、钠摄入量和24 h尿钠总量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咸味喜好值和钠摄入量之间呈正相关(r=0.598,P0.05),每日钠摄入量和24 h尿钠相关性未见统计学差异(r=0.543,P0.05)。结论通过咸味喜好值的现场测定评估食盐摄入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和京族居民的膳食结构及营养状况,比较膳食摄入的差异。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壮族居民161户(405人)和京族居民93户(208人),以个人食物频率法结合家庭调味品称重获取膳食信息。结果两民族居民食用盐和油脂类摄入远远高于推荐摄入量,豆类、水果类、蛋奶类摄入量明显不足。两民族维生素C、E、B1、B2及钙的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壮族和京族的油、盐、酱和味精、豆类、蔬菜、水果、奶类、蛋类、肉类、水产品消费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民族居民平均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比较除能量、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E和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营养素摄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民族居民膳食结构及营养素摄入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虽然包含了中国膳食指南推荐的主要食物种类,但食物摄入量并不理想,应根据不同民族居民膳食结构及饮食习惯特点改善居民的膳食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城乡社区居民健康和营养状况并提出改善建议。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的城乡社区居民78例,其中包括城市中心居民、城市周边居民、远郊农村居民各26例,分别记为城市中心组、城市周边组和远郊农村组。比较三组居民的健康及营养状况,并提出改善建议。结果三组居民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居民蛋白质、脂肪的膳食热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居民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视黄醇当量摄入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居民维生素C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居民钙、硒摄入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居民铁、锌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城乡社区居民之间,由于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不同,健康和营养状况有所差异,城乡社区居民普遍存在膳食营养不平衡的问题。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城乡社区居民健康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学生食盐摄入量现状,为预防和改善成人高血压以及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调查苏州大学397名在校大学生的1日膳食,同时测定学校食堂各类食物的食盐含量。结果苏州大学学生人均食盐摄入量为(6.56±2.15)g/d,其中男生为(7.66±2.20)g/d,女生为(5.94±1.85)g/d,有59.2%的大学生食盐摄入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的摄入量。男、女生食盐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8,P0.05)。结论苏州大学学生正常膳食的食盐摄入量略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值,应加以控制将食盐摄入量降低到健康饮食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并分析河北省成年居民膳食钠摄入状况。方法 研究数据来自2015年河北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项目,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成比例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有1 465户3 212名18岁及以上居民纳入本研究。将连续 3 d 24 h 膳食回顾数据和调味品称重数据相结合,以《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为依据,计算膳食钠。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膳食钠4 279.9(2 962.4~6 186.9)mg,其中城市为4 095.6(2 724.9~5 754.9)mg,农村为4 426.9(3 078.3~6 454.4)mg,农村高于城市(χ2=20.977,P<0.05)。不同经济状况居民中,家庭人均年收入<20 000元的居民膳食钠摄入量为4 751.3(3 312.5~6 820.3)mg,与其他收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9.766,P<0.001); 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中,大专及以上的居民每标准人日摄入膳食钠3 692.5(2 572.4~5 130.6)mg,与其他文化程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1.275,P<0.001)。调查对象膳食钠主要来源于食盐(73.1%)、高盐调味品(酱油占12.6%,酱类占7.4%,腐乳咸菜类占5.9%,味精、鸡精占3.4%)和零食、小吃、速食类(7.6%)。结论 河北省成年居民膳食钠的摄入量较高,食盐、高盐调味品和零食、小吃、速食类是膳食钠的主要来源,农村居民、低收入和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居民膳食钠摄入量较高,建议应加强减盐限钠政策的战略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区居民蔬菜水果消费现状,为开展科学高效的营养教育和营养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1月—2012年4月选取天河区160户家庭的503人进行连续3 d24 h膳食调查,对108户328人进行食物频率法问卷调查。结果广州市城区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蔬菜摄入量为384.4 g(深色蔬菜为172.4 g,浅色蔬菜为212.0 g),符合膳食指南推荐量要求,但深色蔬菜摄入量不及蔬菜摄入总量的1/2。平均每标准人日水果摄入量为86.2 g,远不足指南推荐量;84.5%的居民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82.0%的居民每天摄入蔬菜,以叶类蔬菜居多;36.9%的居民每天摄入水果,以仁果类和柑橘类为主;大多居民水果消费频次少于1次/周。秩和检验显示,不同年龄居民蔬菜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岁最高,1~6岁最低)(χ~2=39.293,P0.01);低收入家庭深色蔬菜摄入量显著低于其他收入家庭(χ~2=18.000,P0.01);水果摄入量随家庭收入升高而增加(χ~2=6.475,P0.05),女性水果摄入量显著高于男性(Mann-Whitney U=27 336.0,P0.05)。结论当前广州市城区居民蔬菜摄入结构不合理,水果摄入严重不足。在开展营养教育和营养干预时需考虑性别、年龄和家庭收入的影响,进而有效促进合理膳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住院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膳食纤维摄入情况,分析影响患者膳食纤维摄入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饮食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9—12月选取在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住院的108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从病历中采集一般资料、疾病情况,由营养师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胃肠道症状积分和膳食纤维摄入量。采用SPSS 16.0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Spearman相关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中CKD住院患者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平均摄入量为(8.85±3.06)g/d,能量校正后约为(6.31±1.86)g/1 000 kcal。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性别(rs=-0.234)、主观全面营养评价评分(r=-0.239)、胃肠道症状积分(r=-0.253)与能量校正的膳食纤维摄入量呈负相关,饮食钾摄入(r=0.311)与膳食纤维摄入量呈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0.735)、胃肠道症状积分(B=-0.032)以及饮食钾摄入(B=0.011)是能量校正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摄入量的影响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CKD患者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摄入量较低,应关注男性和胃肠道症状多的患者,并探索膳食纤维摄高且含钾量相对较低的食物,关注患者平衡膳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两次24 h尿量和尿盐排出量, 探讨24 h尿用于评估群体和个体食盐摄入量的价值。   方法   于2013-2014年在山东省和江苏省4个项目县,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18~69岁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间隔1 d两次24 h尿液, 比较两次24 h尿量的差异, 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分析两次24 h尿盐排出量的差异。   结果   1 288名研究对象年龄为(42.3±14.0)岁, 男性626名(48.6%)。24 h平均尿量为(1 462±437)ml, 第1次24 h尿量(1 427±488)ml低于第2次24 h尿量(1 498±552)ml(t=-4.439, P < 0.001)。调查对象每日食盐摄入量为(9.8±3.3)g, 男性每日食盐摄入量(10.1±3.5)g高于女性(9.5±3.1)g(t=3.09, P=0.002), 不同年龄组人群每日食盐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7, P < 0.001), 1 136名(88.2%)研究对象每日食盐摄入量高于推荐值。从个体层面比较, 调查对象两次24 h尿盐排出量绝对差异 < 1 g, 人数为279(21.7%), 而有48.5%的调查对象差异 > 3 g。从群体层面比较, 调查对象两次24 h尿盐排出量分别为(9.9±4.1)g和(9.7±4.0)g,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 两次24 h尿盐排出量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508(95% CI:0.451~0.559)。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24 h尿钠能较好评估人群食盐摄入量, 但不能准确反映个体食盐摄入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我国成年人群24 h尿钠、24 h尿钾以及钠钾比与肥胖、中心性肥胖的关联性,为肥胖预防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10—12月开展的中英减盐行动“以社区为基础的中国居民减盐综合干预整群随机对照研究”基线调查数据。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北、黑龙江、江西、湖南、四川和青海6省18~75岁居民2 639名为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采集24 h尿液检测24 h尿钠、24 h尿钾和尿钠钾比水平。采用SAS 9.4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2 639名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47.4±12.8)岁,肥胖率为17.39%,中心性肥胖率为63.55%。24 h尿钠水平为(192.93±79.19)mmol/d,24 h尿钾水平为(40.15±15.56)mmol/d,尿钠钾比水平为(5.18±2.18)。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与24 h尿钠最低水平组相比,最高水平组与肥胖、中心性肥胖患病高风险相关(OR=2.427,95%CI:1.7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