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上肢热压伤合并主干血管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寻肢体热压伤合并主干血管损伤的治疗方案。方法对8例上肢严重热压伤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实施减压术,但对肢体血运的改善不明显。行血管探查得知患肢均合并肱、桡、尺动脉或掌深、浅弓损伤,采用直接吻合、屈曲肢体吻合、大隐静脉移植等方式修复血管并移植中厚皮片或带蒂胸脐皮瓣封闭创面。结果l例肱动脉修复后创面植中厚皮片者因无良好的软组织覆盖,术后4周血管再度栓塞导致上臂中段截肢。7例血管修复后创面移植皮瓣的患者肢体血供完全恢复并得以完整保留。结论及时行血管探查和修复以及选择周围良好的软组织覆盖,是治疗热压伤合并主干血管损伤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急诊组织瓣移植或移位一期修复伴有严重血管损伤的上肢复杂性组织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10例伴有严重血管损伤的上肢复杂性组织缺损的患者,在修复血管重建肢体血运的同时,根据组织缺损需要采用皮瓣、肌皮瓣、骨皮瓣甚至组织瓣组合移植的方法急诊进行一期修复.其中上臂肱动、静脉长段缺损,合并肱二头肌及上臂内侧大面积皮肤缺损,血管修复后背阔肌皮瓣移位覆盖创面并重建屈肘功能3例;肘部血管损伤合并肘关节周围大面积皮肤撕脱缺损,血管修复后移植胸脐皮瓣覆盖创面2例;前臂尺、桡动脉损伤合并皮肤肌肉缺损,血管修复后移植股前外侧皮瓣覆盖创面3例;前臂尺桡动脉损伤并尺桡骨缺损,血管修复后移植腓骨皮瓣重建尺骨缺损,二期再移植腓骨皮瓣重建桡骨缺损1例;前臂尺、桡动脉损伤合并桡骨及大面积皮肤缺损,血管修复后股前外侧皮瓣加髂骨皮瓣组合移植1例.结果 术后10例患肢及移位组织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3~6个月,3例上臂损伤患者,肘关节最大屈曲度为105,屈肘肌力为M_3~M_4地,手功能恢复基本正常;肘及前臂损伤的7例患者,肢体及移植皮瓣完全存活,骨皮瓣和腕部已达骨性愈合,并恢复部分手功能.结论 对严重血管损伤且合并有复杂组织缺损的上肢损伤,急诊在施行血管修复重建肢体血运的同时,采用组织瓣单独或组合移植一期有效覆盖创面,可提高复杂性患肢的成活率,并为二期功能重建术提供良好的软组织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血流桥接手掌毁损血管重建血运的效果。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对11例手掌毁损伤创面进行修复并桥接手部缺损动脉,重建手指血运。对术后的外形功能随访。结果 11例皮瓣和手部组织全部成活,皮瓣供区创面直接闭合10例,1例皮瓣供区植皮修复。术后行超声多普勒检查证实桥接血管吻合良好,手部组织和皮瓣血运恢复良好,手部伤口供区Ⅰ期愈合,皮瓣恢复感觉,改善关节活动度。皮瓣质地、颜色、薄厚均较好,患者对皮瓣外形较为满意。结论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血流桥接手掌毁损伤血管既可覆盖创面又可恢复血供,是目前重建手掌毁损伤血运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4.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桥接修复上肢大面积皮肤血管缺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上肢大面积皮肤合并主干血管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利用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蒂的解剖特点,在修复上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同时,用旋股外侧血管降支的终末支或粗大肌支桥接修复上肢主干供血血管.结果 自2003年以来,于临床应用5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8~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肢体外形及关节功能恢复满意.肢体远端及皮瓣的血液循环不受天气影响,桡动脉、尺动脉搏动有力,供区未见明显功能障碍.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是修复上肢大面积皮肤合并血管缺损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技术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复杂创面受区吻合血管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我科治疗的23例复杂手外伤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的患者资料, 受区均行DSA检查, 明确前臂及手的血供情况, 包括桡动脉、尺动脉走行及其穿支动脉、掌深弓、掌浅弓、指总动脉及各指动脉的存在与否等。根据DSA结果及血流动态影像, 综合评价血管损伤情况和邻近软组织条件, 并以此结果选择合适的供血动脉吻合。结果根据DSA结果制定受区手术入路, 术中探查受区吻合血管与DSA检查结果一致。23例双叶皮瓣中穿支血管共干15例, 不共干8例(均内增压提供皮瓣血供)。受区血管方式:8例与桡动脉主干吻合, 6例与尺动脉主干吻合, 5例血流桥接吻合(4例桡动脉、1例尺动脉), 2例与尺侧下副动脉吻合, 1例与肱动脉分支吻合, 1例两块皮瓣分别与桡动脉分支及第3指总动脉吻合。术后2例发生血管危象, 经探查后好转, 所有皮瓣均Ⅰ期存活, 远端肢(指)体及皮瓣血运无障碍。其中10例术后3个月行皮瓣修薄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Flow-through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合并长段主干血管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6例肢体软组织缺损并长段主干血管缺损患者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游离胫后动脉以及伴行静脉、大隐静脉修复肢体血管缺损。供区行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顺利成活,受区及供区创面均一期愈合,患肢恢复良好血液循环。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患肢均未出现缺血疼及肌肉萎缩,行血管彩超检查修复血管通血良好;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可,患肢功能可。结论 Flow-through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可有效修复患肢创面,同时修复肢体主干血管长段缺损,重建患肢血液循环,是临床治疗严重肢体损伤、保肢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小腿毁损性损伤的皮瓣修复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解决小腿毁损性损伤的修复和重建,尽可能保留肢体,最大程度地恢复其功能.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应用巨大的联合皮瓣,吻合双套血管移植修复4例,另5例采用吻合对侧肢体血管桥接游离脐旁皮瓣修复.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一期愈合,随访1个月~4年.下肢功能恢复良好,外形满意.结论 巨大联合皮瓣是小腿毁损性损伤修复重建的良好方法,对侧肢体血管桥接可有效保障皮瓣血供.  相似文献   

8.
自1997年以来,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创面,皮瓣携带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同时桥接四肢主干血管缺损 28例,皮瓣全部成活,主干血管再通,肢端血供恢复或改善,疗效满意。我们认为该皮瓣携带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可同时修复上肢、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伴主干血管损伤到保肢、增加患肢血供及覆盖创面的目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伴主干血管损伤28例@于凤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十八医院骨科 @俞立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十八医院骨科  相似文献   

9.
游离小腿内侧皮瓣桥接修复上肢皮肤伴血管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上肢大面积皮肤缺损合并重要血管损伤是临床处理的一个难题。我院应用游离小腿内侧皮瓣桥接修复上肢大面积皮肤缺损和长段血管缺损,重建上肢血液循环,同时覆盖了上肢大面积的创面,2例术后疗效满意。一、资料与方法患者1男,22岁。电镀磨光机致右上臂内侧皮肤缺损20cm×13cm,肱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联合皮瓣修复手部皮肤创面缺损合并血管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手掌(或背)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用三种前臂筋膜蒂皮瓣转移修复,指部皮肤缺损并指动脉(或静脉)损伤用带小静脉的皮瓣吻合血管修复.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修复好,伤指血运好.结论 术前科学设计,术中精细操作,运用联合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合并血管损伤,可达到创面修复良好及保指目的.  相似文献   

11.
改良带蒂含真皮下血管网薄型髂腹股沟皮瓣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琳  宋良玉  康久杰 《中国骨伤》2002,15(12):745-746
手部皮肤缺损修复方法很多,但传统的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仍有其独特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小腿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小腿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转移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5月至2009年1月临床应用带小腿内、后、前外、后外侧穿支血管的筋膜蒂皮瓣邻近转位,对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进行修复共62例,男50例,女12例;年龄7~78岁.其中应用带胫后动脉穿支的小腿内侧筋膜蒂皮瓣23例,带腓动脉终末穿支小腿前外侧筋膜蒂皮辩9例,带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22例,带腘外侧动脉小腿后外侧筋膜蒂皮瓣8例.结果:除2例术后皮辩远端表皮坏死结痂,1例皮瓣远端部分皮肤坏死行Ⅱ期植皮,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随访1个月~3年,皮瓣外观满意,功能良好.结论:小腿部单个穿支血管供血面积有限,应用带穿支血管营养血管链的筋膜蒂度瓣可扩大小腿皮瓣的裁取面积,保证皮瓣的血供及回流.  相似文献   

13.
带血管蒂胫骨骨皮瓣交叉移植治疗胫骨和皮肤缺损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贺阳 《中国骨伤》2004,17(12):749-750
1995-2002年间,我科采用带血管蒂胫骨骨皮瓣交叉移植治疗胫骨和皮肤缺损21例,经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Summary Technical advances in microsurgery have made frequent use of free flaps possible. One of the concerns of the microsurgeons has been the role of ischemia in flap failure. In five patients, th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 flap and the radial forearm flap each having with two dominant pedicles were used employing microsurgical vascular anastomoses before section of the second pedicle. This procedure eliminates the ischemic period of the flap and consequent accumulation of free radicals and development of microthrombi, ensuring vascular perfusion during the entire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5.
交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较大面积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交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指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1997年 3月~ 2 0 0 1年 9月用交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指大面积皮肤缺损共 13例 16手 ,皮瓣面积 4 cm× 2 .5 cm~ 7cm× 3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 ,断蒂时间 10~ 14 d,伴有骨折、肌腱损伤者 2~ 3周。平均随访时间 19个月 ,伤指外观、皮瓣弹性质地好 ,感觉恢复佳。结论 :该皮瓣修复指皮肤缺损操作简便 ,安全可靠 ,供瓣面积合适 ,断蒂早 ,术后效果好 ,对较大面积指皮肤缺损尤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袖状蒂岛状环形包皮瓣尿道成形术一期修复会阴型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距冠状沟0.5 cm处环形切开包皮内板和尿道板,脱套以纠正阴茎下曲.沿尿道板两侧平行切开,近端绕尿道口后会合,呈U形,远端环绕包皮到背侧,使新尿道皮瓣呈环状.解剖供应皮瓣的深层皮下组织与阴茎皮肤,形成血管蒂.经纽扣样孔隙,转移环状皮瓣至腹侧.缝合岛状环形皮瓣的内、外缘,形成新尿道.术后尿液转流时间10~14 d,平均12.8 d.结果 1997年以来,于临床应用22例,一期手术成功18例(81.8%),尿瘘4例,均位于阴茎阴囊交界近端,其中伴尿道外口狭窄1例,经尿道扩张后治愈,另3例经再次修补后愈合.新尿道长度为3.50~18.00 cm,平均4.93 cm.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外观的满意度为72.7%(16/22).结论 袖状蒂岛状环形包皮瓣具有血供丰富、尿道成形材料天然的优点,能一期纠正阴茎弯曲和尿道成形,特别适用于伴有阴茎严重弯曲或阴茎阴囊转位和阴囊分裂的会阴型尿道下裂患者.  相似文献   

17.
Most of the pancreatic cancer was diagnosed at advanced stages and the resection rate was only 10%-20%.Vascular invasion was a common event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ancreatic cancer.However,in the tradi...  相似文献   

18.
全身大血管损伤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全身大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修复对挽救生命及维护器官功能的重要性.方法对1991年至2001年期间32例40条全身大血管损伤分析诊断的相关因素及外科处理要点.结果截肢3例,死亡3例,急诊手术26例,随访1~7年,血管修复满意.结论早期诊断和复苏,尽快修复受损血管,提高血管畅通率,能有效挽救肢体和生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机器伤数量亦随之增加,肘部以远前臂及手部可同时存在软组织缺损、肌腱及骨外露,处理不当可引起肢体伤残,甚至有截肢危险,同时修复治疗存在困难自2001年起对5例采用髂腹股沟皮瓣联合脐旁皮瓣治疗前臂软组织缺损,所有皮瓣成活,伤口均Ⅰ期愈合。1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17~34岁,平均24.2岁。均为机器绞伤,肌腱或骨外露存在,缺损面积为(6~19)cm×(6~10)cm。采用Ⅰ期清创,后择期手术治疗,皮瓣的大小为(10~20)cm×(7~12)cm,根据皮肤缺损面积确定。2治疗方法2.1皮瓣设计[1]根据创面设计皮瓣,均为顺行皮瓣,皮瓣蒂部设计为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部血管损伤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62例71条腹部血管损伤及其处理情况。结果本组治愈53例(85.5%),死亡9例(14.5%)。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成功止血是救治的关键;有良好的血管外科基础对腹部大血管损伤的处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