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对甘草地上部分的水提物、醇提物和CO_2超临界萃取物中黄酮类成分的组成进行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Agilent SB-C18柱,乙腈-0.5%甲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280 nm。质谱使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结果]在水提物中共定性出9个化合物,主要为黄酮(醇)苷类物质;在醇提物中共定性出14个化合物,主要为黄酮(醇)苷元类物质和异戊烯基黄酮类物质;在CO_2超临界萃取物中共定性出10个化合物,主要为异戊烯基黄酮类物质。[结论]鉴定出甘草地上部分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中有不同性质的黄酮类物质,可以为后续提取富集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玉兰花的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石油醚提取玉兰花中的脂溶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其成分,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从玉兰中鉴定出42种脂溶性成分,占色谱总流出峰面积的58.96%,其主要成分为异戊酸十八醇酯(6.94%)、植烷(6.96%)、棕榈酸(5.52%)、亚油酸(3.91%)、(R)-(-)-14-甲基-8-十六醇(3.10%)和1-二十二碳烯(3.08%)。[结论]为玉兰花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不同提取方法及其抗氧化性。[方法]以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比不同提取方法及不同提取溶剂对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了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的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清除能力及还原力。[结果]通过对比筛选出提取效果较好的提取方法为实验室超声或回流提取,提取溶剂为乙醇,且总黄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DPPH清除能力及还原力,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研究表明可以进一步研究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价值,为药食两用甘草植物资源的全面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可逐渐将甘草的抗氧化性能广泛应用于其他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4.
甘草地上部分资源充足却浪费严重,而甘草茎叶中总黄酮含量可达5.64%,且甘草地上部分黄酮类成分已被证实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但其体内动力学及代谢物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因此,文章对甘草地上部分黄酮类物质成分、黄酮类成分代谢特征及药代动力学参数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综述,以期为甘草地上部分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红叶石楠花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石油醚浸提红叶石楠花中的脂溶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其成分,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从红叶石楠花中鉴定出48个脂溶性成分,占色谱总流出峰面积的75.17%,其中芳香酚类1种(0.04%)、酸类11种(47.96%)、醇类6种(6.72%)、酯类6种(0.94%)、烷烃类6种(18.10%)、萜烯类11种(0.45%)、醛类2种(0.22%)、芳香烃类1种(0.07%)、酮类4种(0.45%)、烯烃类1种(0.08%)。其主要成分为棕榈酸(17.31%)、亚油酸(21.83%)、硬脂酸(3.23%)、亚麻醇(4.14%)和二十四烷(17.95%)。[结论]通过对红叶石楠花脂溶性成分的分析,为其以后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液质联用(HPLC-MS)方法分析甘草地上部分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DIKMA Diamonsil○R-C18分析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5%的甲酸溶液-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 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350 nm。进样量为10μL。采用负离子检测模式。结果:甘草地上部分提取物共检测出11种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有黄酮苷、二氢黄酮、黄酮醇等类型;一种为酚类。结论:甘草地上部分醇提物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罗布麻花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石油醚浸提罗布麻花中的脂溶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其成分,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结果显示,从罗布麻花中鉴定出20种脂溶性成分,占色谱总流出峰面积的78.74%,其主要成分为b-Monolinolein(22.00%)、油醛(16.79%)、亚油酸(11.11%)、Z,Z-10,12-Hexadecadien-1-ol acetate(10.52%)和(Z)-9,17-十八二烯醛(3.68%)。[结论 ]罗布麻花脂溶性成分主要由酯类(23.10%)(烯或)醛类(22.34%)、酸类(13.45%)和醇类(13.02%)等组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金针菇脂溶性成分。[方法]用石油醚浸提金针菇中的脂溶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其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从金针菇中鉴定出19种脂溶性成分,占色谱总流出峰面积的87.80%。其中,芳香酚类1种(占总峰面积的0.10%),酸类6种(占总峰面积的70.80%),醇类5种(占总峰面积的8.23%),酯类5种(占总峰面积的2.90%),烷烃类2种(占总峰面积的5.76%)。其主要成分为亚油酸(占总峰面积的55.67%)和棕榈酸(占总峰面积的11.29%)。[结论]亚油酸和棕榈酸是金针菇的主要脂溶性成分。  相似文献   

9.
光果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调血脂、抗氧化、抗炎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等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光果甘草中的甘草皂苷成分在镇咳祛痰、清热解毒、治疗溃疡和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等方面都具有显著效果。光果甘草在医疗和日用化工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光果甘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为光果甘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GC-MS法研究延龄草的脂溶性成分,为延龄草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脂溶性成分,运用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质谱库检索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31种化合物。结论:首次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延龄草脂溶性成分进行全面研究,为延龄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大鼠的长期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合理开发利用甘草地上部分资源以及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33.2 g/kg灌胃给予昆明种小鼠,24 h内两次(间隔5 h)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持续观察14 d内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甘草地上部分低、中、高剂量组,按8.3、16.6、33.2 g/kg剂量连续灌胃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90 d,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并分别于给药后45、90 d进行血液学指标检测与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给药后90 d进行大体解剖及病理学检查,观察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的长期毒性反应。[结果] 急性毒性实验中小鼠的一般状态、饮食、分泌物、排便未见异常,无小鼠死亡,肉眼尸检心、肝、脾等主要脏器组织未见明显异常;长期毒性实验中,各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一般状况、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未见明显差异;病理检查未见主要脏器组织形态学改变。[结论] 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无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在治疗剂量范围内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COI数据,发现地鳖(土鳖虫主要基原)内部可能的隐存多样性。[方法]对8批33个地鳖个体的线粒体COI片段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分析COI序列单倍型,分析变异位点,运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分别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结合种群(批次)内及临时种间的遗传距离发现隐存多样性。[结果]根据系统发育结果区分临时种EsPS1及EsPS2。分析得到COI基因的物种间阈值SST为5.33%。临时种EsPS1与EsPS2间的最小遗传距离为12.00%,显著大于物种间阈值SST。[结论]地鳖内部存在隐存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及部位黔产千里光中总黄酮、绿原酸和金丝桃苷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合生物产量,为确定黔产千里光的采收期和药用部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和金丝桃苷的含量。[结果]不同采收期黔产千里光总黄酮的含量以6月份含量最高,绿原酸和金丝桃苷含量均以8月份最高,不同部位千里光叶中总黄酮、绿原酸和金丝桃苷的含量最高;8月份千里光的生物产量最大,茎、叶的产量占较大比重。[结论]综合考虑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和生物产量,建议黔产千里光在7—9月份采收地上部位为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获得东北刺人参挥发油化学成分信息。[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东北刺人参挥发油, 将挥发油分成极性不同的两部位, 分别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对这两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从东北刺人参挥发油乙醚(A)部位分离出了31个成分, 鉴定了其中20个化合物, 占挥发油总量的92.72%;挥发油乙酸乙酯(B)部位分离出了18个成分, 鉴定了13个成分, 占挥发油总量的91.66%.[结论] 该实验挥发油得油率高, GC-MS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补骨脂抗氧化活性指纹图谱,评价不同产地补骨脂药材的抗氧化活性和明确抗氧化活性成分的贡献率。[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1,1-二苯基-2-苦基肼(HPLC-DAD-DPPH)方法。[结果]建立了补骨脂抗氧化活性指纹图谱,确定了补骨脂酚为最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结论]抗氧化活性指纹图谱可用于补骨脂质量评价,为全面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水平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酚-黄复方对痤疮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体外抑菌实验,考察补骨脂酚与黄芩苷组合用药的体外抗痤疮菌活性。[方法]采用菌落计数法,以不同浓度补骨脂酚及加入黄芩苷后对表皮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生长的抑菌率为指标考察其抑菌效果。[结果]当补骨脂酚浓度达到2560mg/L时对表皮葡萄球菌及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100.0%、61.1%。在补骨脂酚溶液中加入黄芩苷后两药浓度分别为2 560 mg/L和800 mg/L,对两种痤疮菌的抑菌率均为100.0%,在此浓度下两药合用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抑菌率是单用补骨脂酚的1.64倍。[结论]酚-黄复方对痤疮菌的抑菌率增加显著,表明酚-黄复方共同发挥抗痤疮菌作用,揭示酚-黄合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酸枣仁总黄酮对行为绝望小鼠抑郁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等抑郁模型,小鼠行为绝望的不动时间作为指标,考察酸枣仁总黄酮抗抑郁活性。[结果]酸枣仁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均能减少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不动时间,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枣仁总黄酮具有显著的抗小鼠实验性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