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运用阳明病辨证论治体系诊治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必须重视研究三大内容:一是阳明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包含4大类型,即阳明热证、阳明寒证、阳明血证和阳明食积证,4大类型又可细分为15个基本证型;二是阳明病兼证辨证论治体系,既包含阳明病本证与阳明病本证相兼,又包含阳明病本证与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病证相兼;三是阳明病类似证辨证论治体系,如某些痰饮证类似阳明病、某些黄疸证类似阳明病、某些脾肾证类似阳明病、某些心肾病证类似阳明病等。对此只有深入研究阳明病辨证论治体系,才能在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临床辨治中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群体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通过辨析特定群体在某一特定病变过程中的共性症状信息,判断该群体所共有的主要证候,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群体治疗原则和方法。群体辨证论治丰富了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内容,提高了临床疗效,有利于对疾病的群防群治,并且引领了临床研究的发展,必将成为中医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运用少阳病辨证论治体系诊治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必须重视研究三大内容:一是少阳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包含4大证型,即少阳热证、少阳寒证、少阳虚证和少阳寒热夹虚证;二是少阳病兼证辨证论治体系,即少阳病本证与少阳病本证相兼、少阳病本证与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病证相兼等;三是少阳病类似证辨证论治体系,如某些太阳病有类似少阳病、某些悬饮证有类似少阳病、某些肾膀胱病证有类似少阳病的表现等。对此,只有深入研究少阳病辨证论治体系,才能在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辨治中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20,19(1):13-16
运用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诊治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必须重视研究三大内容:一是少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包含6大证型,即少阴热证、少阴寒证、少阴虚证、少阴血证、少阴气郁证、少阴痰湿证;二是少阴病兼证辨证论治体系,即少阴病本证与少阴病本证相兼、少阴病本证与太阳阳阳少阳太阴厥阴病证相兼等;三是少阴病类似证辨证论治体系,如某些太阳病证、某些脾胃证、某些肝胆证等。对此只有深入研究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才能在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辨治中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19,18(3):8-11
运用太阳病辨证论治体系诊治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必须重视研究三大内容:一是太阳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包含12个证型,即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太阳温病证、太阳刚痉证、太阳柔痉证、太阳湿热痉证、太阳风水表虚证、太阳风水表实证、太阳风水夹热证、太阳风湿表虚证、太阳寒湿表实证、太阳湿热痹证;二是太阳病兼证辨证论治体系,有太阳病本证与太阳病本证相兼、太阳病本证与内伤杂病相兼等;三是太阳病类似证辨证论治体系,如某些悬饮证类似太阳病、某些黄疸证类似太阳病、某些痰郁证类似太阳病、某些虚证类似太阳病、某些暑热证类似太阳病等。对此只有深入研究太阳病辨证论治体系,才能在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临床辨治中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指南、标准、教材类文献梳理构建中医师辨证论治知识体系的顶层本体。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人工检索相关教材,纳入包含中医药辨证论治知识体系相关内容的文献,提取纳入文献中的辨证论治基本元素,并对其进行共现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结果共纳入文献42篇,涉及指南22项(占52.3%),标准17项(占40.5%),规范1项(占2.4%),教材2部(占4.8%)。以辨证论治基本元素为点,点与点之间的共现关系为边,构建基于文献的辨证论治元素共现图。辨证论治基本元素及各元素间联系可形成包含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疗效在内的4个域,53个基本元素,9类元素间联系的辨证论治知识体系顶层本体。结论辨证论治知识体系体现于中医药诊疗指南、标准和教材中,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可以构建包含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疗效在内的辨证论治知识体系顶层本体的共性框架。  相似文献   

7.
据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郭王琦等同志参考103篇文章综述:证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核心,证实质的研究对中医诊疗体系的现代化极为重要。本文从临床及实验研究,理论及方法探讨二个题材进行综述。对肾阴虚与肾阳虚的研究,从神经内分泌,植物神经与能量代射,免疫等方面作归纳;对阴虚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解郁活血法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论述,并结合自身临床体会,从理论基础与临床运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结果:本病主要为郁、瘀所致,临床应用解郁活血法疗效显著。结论:解郁活血法治疗紧张性头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漫长的中医临床诊疗实践经验是形成稳定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体系的必由之路,故将碎片化的个体诊疗经验上升为诊疗规律是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的关键问题。提出中医师个体化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是一种自洽的知识体系,是医生、特定患者群、治疗方案间不断完善达到和谐成熟的过程,也是名医成才之路,将辨证论治知识体系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综合分析,运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建模技术表达出来,实现"病-证-治-效"等层面表达个体诊疗规律是中医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医体质与疾病密切相关,不同体质个体对相同的环境与致病因素的反应不同,因此研究中医体质学说在慢阻肺稳定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预防调护这3个方面探讨中医体质学说在慢阻肺中的临床应用,旨在有效地预防和诊治本病。  相似文献   

11.
12.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病证关系,分析了“病”与“证”的内涵,认为疾病是决定证候的内在稳定的因素,而证候是疾病的外在综合表现。辨证论治以证候处方用药,会产生病证重合与分离两种情况,病证重合时疗效就肯定,而病证分离时则疗效就会远离预期目标,这就是辨证论治疗效重复性差的客观原因。为了提高病证的重合,避免病证的分离,应该重视方药与疾病的联系,不能只讲“方”与“证”的联系。笔者认为,方药对疾病的疗效是根本的,而方药对证候的疗效是附属的,疾病与疾病证候具有不同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探析神阙穴与气及脏腑经络关系及现代医学对脐中的认识,介绍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5.
郭振球 《天津中医药》2008,25(6):441-444
用中医药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控制过度炎症反应.微观证治学.脏腑、神经、激素、免疫和代谢调节病机链.分析过度炎症反应.从过度炎症反应分始动、放大和损伤3个阶段,提供了证治方药.创新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微观证治学的理法方药.  相似文献   

16.
郑莉  郑林 《天津中医药》2003,20(3):78-79
论述了非典发病与传播的特点。阐述遵循科学控制疫情、总结经验中西合治、心身调节防病健身在论治非典的系统性。从科学严谨的手段、积极努力的态度、正确的应对措施、适宜的心身调节等方面,说明防治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17.
田琦  汤旗  陈钧  WONG LISOO  刘立丽  吕正兵  鲍康德 《中草药》2024,55(6):2101-2112
传统中医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现代社会因饮食不节、嗜烟好酒、作息无序及工作和生活压力等诸多因素,造成“脾失健运”。中医药学研究结果显示,健脾开胃的食品疗法因其耐受性及依从性好,被中医医家及患者广泛接受。通过对健脾开胃中药成方制剂、食药同源中药材及饮片和国内外食药同源政策进行综述,以促进食药物质在普通食品领域的开发,为健脾开胃类保健食品、特医食品等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眩晕的主要病理不外虚实两端,虚者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清空。分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湿中阻、瘀血阻窍五型。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的形成与素体阴虚,五脏虚弱,饮食不节,形体肥胖,精神刺激,情志失调,外感六淫,毒邪侵害,滥用丹药,化燥伤津,房劳纵欲,肾精亏耗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首先要进行有效的糖尿病社会宣传与教育,防治于未然,即病之后的临床护理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包括生活调理,饮食调理,精神调理。  相似文献   

20.
魏星 《光明中医》2013,(11):2415-2416
目的 探讨中药饮片党参在临床使用中的鉴别方法,确保中药党参的正品,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性状、显微、理化鉴定的方法,比较党参、银柴胡、家种防风之间的鉴别点.结果 可以明确鉴别所使用中药党参的真伪.结论 尽管党参与银柴胡和家种防风有相似的一面,但是仔细辨别还是有其鉴别特点,希望引起药房中药技术人员的重视,区别真伪、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