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普通电脑上免费看DICOM图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徐 《医疗装备》2004,17(5):17-17
我院是一家二级医院,放射科配备有意大利GMM OPERA 500MA数字胃肠机、富士FCR XG-1型CR、岛津SCT4800型CT、富士DRYPLX 3000型胶片打印机,由上海青蓝公司提供PACS工作站软件,实现了放射科联网共享打印。而我院现有的HIS局域网功能仅限于收费,无读取DICOM图像的功能。如何才能发挥现有局域网的功能,让临床医生在各自科室原来主要用于记账收费的电脑上就能调阅放射科的影像资料,我们作了如下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董斌 《医疗设备信息》2006,21(1):16-18,47
目的 组建简便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及通过PACS实现影像诊断设备的网络化,诊断报告书写计算机化、标准化。方法CT、MRI、DR、CR、DSA和通过工作站连接成医学数字影像传输(DICOM)网络;DICOM服务器与各图像浏览及诊断报告书写终端连接成以太网(Ethernet)网络;二者再通过集线器连接成PACS。结果成功地实现了数字化图像在PACS内的传送、中心存储、异机图像处理,不同操作系统(UNIX和Windows 2000)、不同格式图像(Adv和Dic)在DICOM3.0标准水平的相:互兼容和图像交流,以及诊断报告的书写与共亨打印等功能。结论PACS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推动了医生工作模式的变革;方便了工作、科研和学习;提高了教学质帚。规范化、计算机化的诊断报告质量优于人工书写报告。  相似文献   

3.
我科于2000年5月引进了西门子PACS系统。由1台SiemensMagicStore存储服务器、5台MagicView影像工作站、1台3DVirtuoso三维影像工作站和1个150张CD-R光盘塔Jukebox通过100MHUB连接所有具备DICOM3.0输入、输出接口的设备,主要有:SiemensPLUS4VZCT、ARnovaCT、Symphony1.5TMRI、AngiostarPlusDSA、Fuji5501CR、Fuji5000RCR、MecallSuper168数字胃肠、3台激光相机。以上设备在科内组成了一个局域网,实现了基本的PACS应用,能进行医学影像的传输、存储、刻录及图像制式的转换。这种形式的PACS已使用3年,现将设备常见的…  相似文献   

4.
PACS服务器和光盘库的管理与维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PACS服务器和光盘库的管理与维护。材料与方法 系统采用菲特公司多服务器PACS软件—MiNet系列,支持DICOM3.0标淮,其中连接CT和MR设备、两台服务器、一个光盘库、五个工作站、两个登记站,系统采用100M Intranet网。结果 经18个月的运行实现了数字图像在放射科的PACS内传输、存储、管理和备份。结论 服务器和光盘库是PACS的重要环节,其管理与维护是实现PACS系统稳定性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ACS影像诊断工作站的管理与维护。方法:采用××公司的PACS系统,影像科接入PACS系统的设备有CT、MRI、CR、DR及各种造影机共16台,所得影像数据均符合DICOM3.0标准,影像科安装影像诊断工作站36台。在远程控制工作站上利用Radmim远程管理工具,实现对所有影像诊断工作站的管理与维护。结果:经12个月的运行,实现了放射科影像诊断工作站的远程管理和控制。结论:影像诊断工作站是PACS系统的末端设备,是影像科室医师工作的主要工具,其管理与维护是确保临床诊断工作顺利进行、PACS系统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ni PACS(小型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在二级医院的设计与实施方法。方法根据放射科的工作流程和设备情况,建立基于100M局域网的Mini PACS系统,该系统由1个登记工作站,3个采集工作站,3个诊断工作站组成,将标准DICOM与非标准DICOM设备接入Mini PACS。结果该Mini PACS实现了图像的获取、传输、存储、输出、分析、诊断报告生成等功能,实现了放射科内的无胶片化。结论 Mini PACS具有实用、经济、可扩展的特点,为将来升级为覆盖全院的Full PACS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闵祥强 《医疗装备》2008,21(10):12-14
目的:通过程序开发、综合布线、系统集成等工序组建科室级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实现放射科信息化。方法:根据科室影像设备的标准化程度,开发相应影像工作站或直接向DICOM服务器传输图像,建立科室局域网络。开发放射科信息系统(RIS)软件,集成各应用系统。结果:成功地实现了数字化图像在PACS内的传送、中心存储、终端工作站图像浏览;实现了病人数据流在RIS中的传输;实现了影像报告的计算机处理、在线二级审签、长期归档。结论:PACS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推动了放射科工作模式的变革;便于教学、科研和学习;规范化、计算机化的诊断报告质量优于人工书写报告。  相似文献   

8.
PACS与HIS的融合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通用DICOM标准的PACS与HIS的融合技术.方法:将标准DICOM设备直接连接到影像服务器,非DICOM的数字设备,使用相应的DICOM网关或接口连接到影像服务器;使用RIS接口将DICOM中的病人信息与HIS中的病人检查信息匹配,并在HIS中嵌入PACS的OCX控件.结果:全院信息网络中的任何一个工作站,在浏览病人图像的同时均可查看此病人相应的临床信息;同样,在HIS中增加了病人的影像信息,临床科室作医嘱或诊断时,可打开病人的影像信息作参考.讨论:与HIS融合是建设PACS的关键,因为通过与HIS融合可以解决医学影像的传输、管理和应用等问题.福州总医院成功建设全院性PACS表明,国内医院已完全有条件建设全院性的PACS,国产PACS也完全能够实现与HIS的完全融合.  相似文献   

9.
李徐 《医疗装备》2005,18(5):14-15
我院现有Fuji346RU型CR、岛津SCT4 80 0型CT ,配上海青蓝公司 4 3版工作站软件。意大利GMMOpera数字胃肠机配中文界面工作站软件。三者均可产生DICOM图像并组成一个局域网 ,共用一台Drypix30 0 0胶片打印机。而医院局域网现有的HIS功能仅限于医嘱、费用方面。笔者通过分析找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普通胃肠机进行改造。升级成数字胃肠,成为PACS的一个基本单元。方法:增加相机、镜头、采集卡和处理软件,对普通胃肠机进行数字化改造。结果:改造后的胃肠机可以得到标准DICOM3.0数字图像,设备功能得到扩充。结论:分析了在当前数字化医疗的要求下普通胃肠机的局限性。总结了将普通胃肠机升级改造为数字胃肠机的原则和关键点,为普通胃肠机的数字化改造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小型医院建立和完善影像存档和传输系统(PACS)。材料与方法:利用具有较好支持DICOM3.0的Mini-PACS实现放射科数字化影像设备的互联;放射科PACS、电子胃镜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医院影像工作站联网并最后与HIS联网。结果:数字影像通过PACS实现放射科医师和临床医师影像资源共享,并实现了远程医疗会诊。结论: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能提高影像资源信息利用率、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小医院放射科计算机建设与应用。方法:利用自己开发的放射科管理系统,通过局域网与医院的HIS系统、万东的DR设备软件联机,并配合使用东软CT软件、数字胃肠软件。结果:构成了一个简单实用的、具有小型PACS功能的放射科管理系统。结论:提高了科室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麦青 《医疗装备》2012,25(12):29-30
目的:介绍PACS系统在盐港医院放射科的实施与应用现状。方法:PACS与RIS系统之间通过DICOM Worklist进行集成,将放射科的影像设备、相机、电脑、专业竖屏及打印机等成功地连接到PACS系统。结果:PACS系统使放射科的影像检查工作全部实现数字化操作,实现放射科内部的无片化,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随着PACS系统的全面应用,放射科的检查数量和影像质量与过去相比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我院放射科医学影像数据存档和通讯系统(PACS)的实施,探讨PACS系统构建的优化方案。方法网络系统设计,利用原有网络及布线资源,将我院的CT、MRI、DSCR/DR、数字胃肠等数字化医疗设备构成局部的树形拓扑结构,完成中心存储系统;与合作公司共同研发了适合本科实际的RIS系统;RIS、HIS、PACS的分步整合应用。结果(1)研发的RIS系统充分满足了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2)数字化影像设备网络连接,并通过交换机把已有数字化设备连接,完成影像数据的集中光盘刻录保存。(3)应用Worklist功能完成CR/DR病人基本信息的写入,保证了病人信息的一致和正确性。结论该系统通过分步实施,为以后建立大型系统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是今后PACS系统发展的先期准备。  相似文献   

15.
将PHILIPS MR Achival 1.5T图像处理工作站(ViewForum 3.2,简称VF)和GE Lightspeed Qx/I CT图像处理工作站(Sun Advantage Workstation 4.0,简称AW4.0)通过打印共享网络的中心集线器(HUB,D-Link 10/100)相连接,并进行DICOM相关设置,确保DICOM信息的相互交流。成功地实现了DICOM影像在工作站间的相互传送和异机图像处理。  相似文献   

16.
昆明总医院的PACS系统采用GE公司最新型号的Rad-WorkPACS系统,实现了CT、MR、CR、SPECT、DSA、B超等6种类型11台图像设备源的无缝接入,同时为2台KODAK干式打印机、2台激光相机、8台诊断工作站、12台临床工作站提供图像信号,完全实现DICOM3.0接入、传输、打印及浏览,全系统以千兆以太网为骨架,除1个浏览器工作站站点和1个图像设备源为10M接入外,其余站点均为100M接入。从试运行情况看,工作站调出图像在1s以内,临床工作站调出图像在3s以内;从全网结构来看,实现全DICOM接入,处于国内前列;…  相似文献   

17.
我院放射科构建PACS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卫 《医疗装备》2006,19(9):32-32
随着医院数字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实施了PACS系统。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全称为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系统的应用将传统的“灯箱+胶片”模式转化为计算机和网络构成的数字平台,在影像诊断,服务效率和管理的规范上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我院决定组建PACS系统。我院是一所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医院放射科有DR1台,数字胃肠机1台,4层螺旋CT1台,硬件上可以组建PACS系统。  相似文献   

18.
杨洋 《医疗设备信息》2004,19(11):62-62,69
随着PACS的广泛普及,我院放射科也引进了能连接CR、DR、CT、MRI、DSA的Mini-PACS系统,工作站使用的是Windows2000系统下Dragon View图文工作站。但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在CR处理工作站(UNIX操作系统)上可清晰显示的图像,在使用图文工作站浏览CR图像时会产生斜状伪影,造成了诊断方面的困难。下文从软件编程角度出发对此类伪影的成因作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整合放射科现有的设备资源,组建一个基于DICOM标准的共享网络。方法 将DICOM标准接口影像设备超导磁共振和多层螺旋CT(PHILIPS MR Achival1.5T和GE Lightspeed Qx/i)与非标准接口的影像设备(GE Sytec3000、KODAK LP2180和Kodak DryView8100)通过中心集线器、网线、图像管理器(网关类设备)进行DI-COM水平的互联,实现资源共享。结果 实现了放射科影像设备共享打印、刻录以及磁共振共享螺旋CT工作站的多种后处理功能。结论 DICOM共享网络的构建,在使现有资源得到优化、利用的同时也为今后设备的功能拓展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DICOM3.0标准接口,构建放射治疗数字系统。方法以星型拓扑结构联接该系统的各模块,在放疗TPS工作站上实现放疗数字系统服务器功能。遵守TCP/IP网络协议,采用B/S模式的Web浏览器方式,在Windows窗口下实现数据的共享。结果构建放射治疗数字系统,使TPS各工作站实现了资源共享。结论 DICOM 3.0标准,适应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放射治疗的效率,提升放射治疗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