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明确雷公藤片和雷公藤多苷片发挥抗炎作用的剂量范围,比较其作用效果异同,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给小鼠灌胃不同量的雷公藤片和雷公藤多苷片,连续3天,通过巴豆油混合致炎液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计算雷公藤片和雷公藤多苷片对抗急性炎症的半数有效量(ED50),探讨雷公藤片和雷公藤多苷片对小鼠急性炎症的抑制作用差异。结果雷公藤片和雷公藤多苷片发挥抗炎作用的ED50分别为17.753μg·kg-1和9.236mg·kg-1,折合成雷公藤甲素分别为17.753和8.922μg·kg-1,分别相当于临床70kg人临床日用量的20.30倍和10.21倍。结论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均可拮抗巴豆油混合致炎液导致的急性炎症,且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抗炎作用强度为雷公藤多苷片〉雷公藤片。提示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多苷均是雷公藤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雷公藤抗炎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浙江产的雷公藤原药材提取的雷公藤多苷与湖南产的雷公藤原药材提取的雷公藤多苷的抗炎作用的异同。方法通过雷公藤多苷对小鼠耳巴豆油致炎的抑制作用、雷公藤多苷对大鼠琼脂关节肿及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实验进行比较。结果浙江产的雷公藤原药材提取的雷公藤多苷要比湖南产的雷公藤原药材提取的雷公藤多苷的抗炎作用强(P<0.01)。结论浙江产的雷公藤原药材优于湖南产的雷公藤原药材。  相似文献   

3.
HPLC法测定雷公藤多苷中雷公藤内酯甲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了雷公藤多苷中雷公藤内酯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雷公藤多苷经柱层析洗脱后,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C18柱,流动相:乙腈-水(75∶25),流速:1.0m1.min-1;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雷公藤内酯甲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线性范围为6~120μg.ml-1(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98%,RSD为1.99%(n=9)。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雷公藤多苷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雷公藤多苷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雷公藤多苷不良反应情况 ,给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 12 3例用雷公藤多苷治疗病人的随访 ,记录其不同时期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雷公藤多苷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 4.2 % ,分别是消化道症状 (35 .8% ) ,生殖系统损害 (2 2 .8% ) ,感染(13.8% ) ,皮肤黏膜损害 (6 .5 % ) ,血液系统损害(4.9% )及神经系统损害 (1.6 % )。结论 雷公藤多苷不良反应临床上较常见 ,主要是消化系统损害 ,其次为生殖系统及皮肤黏膜损害 ,感染易感性增高等。闭经是影响女性患者治疗的最主要因素 ,而男性生殖系统副作用发生率很低 ,原因尚待深入探讨。同时发现雷公藤多苷比雷公藤其它制剂如生药、煎剂更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联合甲氨蝶呤(MTX)及雷公藤多苷联合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探索合适的方法。方法将8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TGP+MTX联合治疗组和MTX+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组,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GP+MTX联合治疗组和MTX+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组疗效接近但不良反应有显著差异。结论TGP+MTX联合和MTX+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RA均具有协同作用,但TGP+MTX联合治疗RA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多苷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均证明,雷公藤多苷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等作用。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如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慢性荨麻疹、干燥综合征、Graves眼病、肾性蛋白尿等。本文参阅了中国学术期刊电子版有关文献,综合、分析并归纳了雷公藤多苷近年来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类脂质体贴剂的透皮机制,比较雷公藤多苷片及雷公藤多苷类脂质体贴剂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释放,用多种释药模型对释药曲线进行拟合。将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组(9.1 mg·kg~(-1))及雷公藤多苷类脂质体贴剂高、低剂量组(9.1和4.5 mg·kg~(-1)),通过二甲苯致耳肿胀建立小鼠急性炎症模型,观察小鼠耳肿胀度及肿胀抑制率,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及脾、胸腺的脏器指数。结果雷公藤多苷类脂质体贴剂的透皮释放曲线与Higuchi模型拟合最好,能达到缓释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耳肿胀度、胸腺指数升高,血清中IL-1和TNF-α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多苷片组和雷公藤多苷类脂质体贴剂高、低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IL-1和TNF-α含量(P<0.05),雷公藤多苷类脂质体贴剂高、低剂量组胸腺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与雷公藤多苷片组比较,雷公藤多苷类脂质体贴剂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并减少血清中IL-1和TNF-α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类脂质体贴剂比雷公藤多苷片表现出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雷公藤多苷的药理学机理和临床应用现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综述雷公藤多苷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结果:雷公藤多苷主要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发挥抗炎免疫作用。临床主要用于风湿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疾病等方面。结论:雷公藤多苷是多种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依赖于对其作用机理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多苷治疗前葡萄膜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治疗前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46例54眼前葡萄膜炎,给以口服雷公藤多苷,初剂量20mg/次,3次/d,炎症控制后减为10-20mg/次,1-2次/d,维持2-4个月,局部用激素性眼水点眼及阿托品眼水散瞳,观察眼部炎症消退情况及全身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 多数病人在雷公藤治疗1周后炎症开始减轻,2-3周后炎症基本控制,随访3个月至1年,2例复发,仍用雷公藤治愈。治疗期间未出现其他副作用。结论 雷公藤多苷可代替激素治疗前葡萄膜炎且疗效肯定,尤其是对伴有糖尿病、溃疡病等不适宜用激素治疗者以及对激素已经产生依赖性的复发病人其实用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DKD)患者随着疾病进展可逐步出现白蛋白尿的增多和肾功能的下降.雷公藤或其活性成分雷公藤多苷在一些顽固性疾病如慢性肾炎的治疗方面有其独特优势,近些年有不少有关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且有研究表明雷公藤多苷通过抑制炎症、保护足细胞、延缓肾纤维化、抗氧化应激等多方面机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可发挥减少白蛋白...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多苷片中雷公藤总内酯及雷公藤内酯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雷公藤多苷片中雷公滕总内酯及雷公藤内酯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以3,5-二硝基苯甲酸显色,于540 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测得雷公藤总内酯含量;另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 ODS 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 A 为甲醇,流动相 B 为甲醇-0.01mol·L~(-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0∶80),采用梯度洗脱,于218 nm 处检测,测定雷公滕内酯醇的含量。结果:以比色法测定雷公藤总内酯(以雷公藤内酯醇计),浓度在8~40mg·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n=9)为100.6%;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公藤内酯醇,浓度在10~10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n=9)为99.6%。测得市售雷公藤多苷片中雷公藤总内酯含量在0.061%~0.363%范围内,雷公滕内酯醇含量在0.002%~0.200%范围内。结论:两方法均准确可靠、耐用性良好,可用于雷公藤多苷片质量分析控制。市售雷公藤多苷片中雷公藤总内酯及雷公藤内酯醇含量差异较大,应该加强其质量控制、保障用药安全与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斑块型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138例斑块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9例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1次/d,口服雷公藤多苷20mg,3次/d。两组同时口服雷公藤多苷20mg,3次/d,外涂5%水杨酸软膏。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8%;对照组总有效率59.4%。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与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斑块型寻常性银屑病有明显的近期疗效,可缩短疗程,且不良反应小而轻微,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南药学》2015,(10):1081-1085
目的比较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棠片中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甲及雷公藤总内酯日用量的差异,为该类制剂的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甲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藤总内酯的含量,比较不同厂家3种成分日用量的差异。雷公藤甲素以甲醇-水(45:55)为流动相,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8 nm;雷公藤内酯甲以乙腈-水(85:15)为流动相,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雷公藤片中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甲及雷公藤总内酯3种成分的含量为最高,其次为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棠片最低,雷公藤甲素仅为雷公藤片的1/50、雷公藤内酯甲及总内酯为雷公藤片的1/8~1/10。临床上雷公藤甲素最高用量为53μg·d-1、最低用量仅为1.8μg·d-1,雷公藤内酯甲最高用量为1.2 mg·d-1、最低用量为0.1 mg·d-1,雷公藤总内酯最高用量为8.4mg·d-1、最低用量为1.3 mg·d-1。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雷公藤片雷公藤甲素相差近5倍、雷公藤内酯甲相近、总内酯相差近1倍。结论不同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棠片中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内酯甲及雷公藤总内酯的日用量存在明显差异,以雷公藤片最高、其次为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棠片为最低。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雷公藤片之间、雷公藤多苷片之间及不同厂家的雷公藤多苷片之间所测成分均有一定的差异,但不同厂家的昆明山海棠片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米诺环素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米诺环素配伍雷公藤多苷片进行治,对照组采用雷公藤多苷片进行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诺环素配伍雷公藤多苷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定,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增效减毒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0例及雷公藤组3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肝损伤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与雷公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6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ALT明显低于雷公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CP联合雷公藤治疗RA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6.
雷公藤多苷具有较强的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和干燥综合征等。雷公藤多苷的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主要对消化道、肝脏、肾脏、生殖系统、皮肤和血液系统等引起毒副作用,影响了在临床的广泛运用,本文对近年来雷公藤多苷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及其防治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雷公藤多苷是一种从植物雷公藤中提取出的有效组分,具有免疫抑制、抗炎等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肾病综合征等。在雷公藤多苷众多不良反应中,其肝脏相关不良反应尤为显著。针对雷公藤多苷的肝毒性作用,总结近十年对雷公藤多苷肝毒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毒性物质基础进行了分析,对相应的配伍减毒药物以及其保护机制进行了总结分析,为雷公藤多苷的临床合理使用及配伍减毒提供文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雷公藤的毒理作用及增效减毒配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喆  张志勇 《中国药房》2008,19(9):705-707
祛风湿类中药雷公藤具有抗炎、免疫抑制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等,效果显著。自1958年有关雷公藤中毒的研究被报道至今,其毒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雷公藤的治疗窗较窄,长期用药毒性易蓄积,致生殖器官、肝、肾等脏器不可逆病变。目前,对雷公藤的毒理研究主要集中于雷公藤有效部位提取物雷公藤多苷和雷公藤有效成分雷公藤甲素(TP)。临床报道的雷公藤不良反应主要源自服用主含雷公藤多苷的制剂,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5,(23):3173-3175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雷公藤多苷片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我院门诊2012年6月-2014年5月雷公藤多苷片使用数据,利用Excel软件对雷公藤多苷片的处方情况、患者年龄、科室分布及诊断进行数据分类整理。结果:我院门诊雷公藤多苷片自2012年6月以来使用比较稳定,平均每年有4 600张处方,患者年龄跨度较大(11~90岁以上),主要在风湿免疫科使用,构成比为52.11%,其次是中医风湿科(20.62%)、皮肤病与性病科(18.15%)、肾内科(3.52%)和中西医结合心内科(1.77%),主要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风湿性多肌痛、骨质疏松和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结论:雷公藤多苷片作为免疫抑制剂临床使用广泛,患者年龄跨度较大,但其安全范围较窄,应密切关注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应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咪唑斯汀片治疗,观察组选择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复发率为6%,对照组复发率为1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10%。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