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副溶血弧菌分子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副溶血弧菌易引起食物中毒,研究表明副溶血弧菌的致病性是多种毒力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分子水平对副溶血弧菌的溶血毒素、尿素酶、蛋白酶、侵袭力和黏附力等毒力因子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该菌的分子致病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副溶血弧菌快速检测的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简称VP)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海洋与盐湖中的嗜盐性细菌,海产品中常有此菌,它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是我国沿海地区食物中毒和夏季腹泻的重要病原[1].由于我国物流频率迅速增加,内地省份也与沿海地区一样,频繁报告由VP感染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并造成经济财产的巨大损失.为有效控制病原的发生扩散,准确即时的检测手段正是预防控制VP传播的关键所在.通常鉴定方法是分离培养、镜检观察、生化鉴定、嗜盐性试验等,不仅耗时,且操作复杂,灵敏度有限.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具有特异性高、快速灵敏的优势.因此,逐渐成为现代检验学的发展趋势.国外已将分子生物技术引入食品检验中[2],我国学者也已对食品VP的分子生物学检测进行了研究和应用[2,3].  相似文献   

3.
食用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海产品后可能会引起急性肠胃炎。来自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统计数据显示,副溶血性弧菌已逐渐成为食源性食物中毒的首要致病菌,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测也成为各地区食品风险监测的重要一环。该文从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流行性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方面,讨论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更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研究,并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策略提供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4.
一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0年 10月 1日 ,我县孝丰镇某酒店因中、晚两次婚宴 ,共设酒席 30桌 ,导致 6 6人发生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流行病学调查1 个案调查两次婚宴共设酒席 30桌 ,有 30 0人就餐。由于就餐者都散居各处 ,再加上宴请者未能及时提供全部就餐者名单 ,根据所掌握的以及宴请者提供的 10 0位就餐者展开了个案调查 ,发生食物中毒有 6 6人 ,其中中餐就餐 190人 ,发病39人 ;晚餐就餐 110人 ,发病 2 7人 ;没有中、晚两餐都就餐者。发病距就餐最短 7小时 ,最长 48小时 ,平均发病时间 2 2小时。症状以腹痛、腹泻、呕吐为主。腹泻…  相似文献   

5.
副溶血性弧菌及其溶血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 olyticus,VP)是一种嗜盐性细菌,主要存在于近海岸的海水和鱼类、贝类等海产品中,人食用污染有该菌的海产品后可引起胃肠炎,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数据显示,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发生规模及人群暴露规模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高居微生物性食  相似文献   

6.
1999年 10月泰州市某酒店在举办婚宴时 ,由于管理不善 ,在冷菜加工制作过程中 ,致使冷荤菜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 ,导致 2 5 3人发生食物中毒。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1 案例调查及初步分析10月 3日上午 ,泰州市卫生防疫站接到报告 ,称 10月 2日晚在某酒店吃婚宴酒席后 ,不少客人相继出现急性胃肠炎的症状 ,并已到医院就诊。当日食品卫生监督员分赴各就诊单位及酒店进行现场调查。据调查 ,酒店 10月 2日晚婚宴 2 8桌酒席的客人中 ,相继 88人发生食物中毒 ,最短潜伏期 1.5小时 ,最长潜伏期 2 7小时 ,平均 13小时 ,发病高峰集中于 3日晚 8~…  相似文献   

7.
邱波  姚斐  王本利 《职业与健康》2002,18(12):34-35
目的:探讨副溶血弧菌在低温不同水中越冬的能力。方法:用涂布平板法对水中可培养菌数进行计数。结果:在4-6℃水中,可培养菌数逐渐下降,在海水和人工海水中均存活5个月以上,而在自来水中仅为2周。结论:副溶血弧菌能在海水和人工海水中以原形越冬,越冬后仍保持原有毒力和生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一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驻青岛某部于1997年8月10日发生大面积食物中毒,我们对此进行了紧急调查处理。结果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部8月10日晚餐副食为当日购进的猪肉、蔬菜、冻扇贝柱及鲜海带结等,主食为大米,饮用水为自备水源,未经消毒处理。该部三个食堂同一菜谱,同种原料加工...  相似文献   

9.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副溶血弧菌致病基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特异、定量检测副溶血弧菌及其致病因子的方法。方法选择副溶血弧菌TLH、TDH和TRH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和探针;收集疑似食物中毒导致腹泻患者粪便标本487份,并对其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LH和TDH基因的灵敏度为1.0×102拷贝,而检测TRH的灵敏度为1.0×103拷贝;487份粪便标本中检出副溶血弧菌TLH基因112例(23.0%),检出携带TDH基因菌株101例(90.2%),未检出TRH基因。结论应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技术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副溶血弧菌及其致病基因,适合于大样本筛查;临床分离的副溶血弧菌以携带TDH基因为主。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市某大厦职工食堂于 2 0 0 0年 6月 19日因食用干豆腐丝而引起 2 3人食物中毒 ,经过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检查 ,证实为 1起由副溶血弧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1 1 中毒经过  6月 18日中午大厦职工在食堂吃饭 ,有 35人就餐 ,主食为大米饭、白菜炖豆腐和凉拌干豆腐丝 ,只有干豆腐丝是未加热处理的凉拌食品。餐后 7h出现中毒症状 ,10~ 15h病例逐渐增多 ,至 19日早晨 7点先后有 2 3人发病 ,罹患率为6 6 %。中餐凉拌干豆腐丝吃得多的发病较重 ,吃得少或没吃的发病轻或不发病。1 2 临床表…  相似文献   

11.
12.
20 0 1年 6月 1 5日 ,由北京开往杭州方向的Y42 9次旅客列车发生一起食物中毒 ,首发病人出现于 6月 1 6日 1 4时 ,中毒症状为腹泻、呕吐。共有2 94人发病 ,其中到南京火车站下车病人 2 5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的病原学鉴定 ,均证实是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起食物中毒的致病原因,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剩余食物、病人粪便等样品,进行细菌培养,采用Sensititre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鉴定板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从15份样品中分离到氧化酶阳性菌株,鉴定结果证明所分离的菌株为副溶血弧菌。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由于海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污染食物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是一种会引发急性肠胃炎而导致腹泻、头痛、呕吐、恶心、低烧和肠胃痉挛的革兰阴性嗜盐杆菌。副溶血弧菌已经成为导致食源性疾病最主要的细菌,中国、印度、日本、美国及欧洲很多国家都曾有食物中毒暴发案例[1-2]。  相似文献   

15.
抗副溶血弧菌鞭毛血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抗副溶弧菌鞭毛血清。方法:选择TSA培养基。提取鞭毛抗原,将鞭毛抗原(0.1-0.6mg/ml)对豚鼠进行免疫,获得抗鞭毛血清。结果:血清效价测定,抗HL1为1:3200,抗HIZ为:1:25600,抗HL3为1∶25600。与20种其他细菌均无交叉反应。血清与副溶血弧菌凝集反应,阳性率95%。结论:TSA培养基是较为适宜诱导鞭毛抗原产生的培养基。血清特异性高,有较高的敏感性。抗副溶血弧菌鞭毛血清可用子对副溶血弧菌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6.
沈阳市某大厦职工食堂于2000年6月19日因食用干豆腐丝而引起23人食物中毒,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检查,证实为1起由副溶血弧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一起发生在外国籍船舶上的集体性食物中毒,同餐者22人,发病14例,罹患率63.64%。潜伏期最短为8小时,最长为42小时,中位数为16小时,食后20小时内发病11例,占78.57%。推测此起食物中毒与吃生蚝有关;收集患者粪便样本10份,分离到副溶血弧菌9株。毒力测定表明,所有菌株对小白鼠均有较强的致病力,从而证实副溶血弧菌是此起食物中毒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8.
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混合污染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无锡市北塘区发生1起食物中毒事件,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证实该起食物中毒事件是由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混合污染食物所引起。  相似文献   

19.
对副溶血弧菌的毒力基因及其保守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可从分子水平对鉴定副溶血性弧菌和确定菌株的毒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复序列PCR对临床分离株副溶血弧菌进行分型的可行性;从分子水平了解沈阳市流行的副溶血弧菌菌型特征.方法 利用基因外重复回文序列-PCR(PEP-PCR)和肠细菌基因间共有重复序列-PCR(ERIC-PCR)对40株临床分离副溶血弧菌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对扩增的DNA电泳指纹图谱进行分型分析.结果 40株副溶血弧菌呈现不同程度的基因多态性.基因外重复回文序列-PCR分辨力指数可达到0.953,40株菌株分为16个型,优势菌型为G型,占总菌数的20.0%.肠细菌基因间共有重复序列-PCR分辨力指数为0.5;40株菌株可分为4个型,优势菌型为D型,占总菌数的67.5%.结论 重复序列PCR可以用于副溶血弧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子分型研究,其分型敏感程度优于血型分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