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反映医院的救治水平。临床上影响ICU护理质量的因素有:ICU护理人员素质、编制及知识结构;ICU护理单元设置及相关感染因素;ICU环境;医护间合作。ICU中有先进的仪器,快速直接的治疗措施,护士具有对病情变化应对和加强护理的能力,在危重患者急救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我院ICU为综合性,收治危重的手术和急诊患者;病房设置为单床隔离,并实行无家属陪护制度。在抢救危重患者的过程中可不影响其余的患者休息,同时又不被家属打扰,有利于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影响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晓玲 《上海护理》2001,1(4):29-30
重症监护室(ICU)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反映医院的救治水平。临床上影响ICU护理质量的因素有:ICU护理人员素质,编制及知识结构;ICU护理单元设置及相关感染因素;ICU环境;医护间合作。我们分析这些因素并制订相关对策,籍以提高ICU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急诊科重症监护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诊科重症监护 (EICU)在急诊危重病人抢救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集中了各种病情多变的危重急诊病人和复杂的治疗与监测仪器。因此 ,加强EICU组织管理 ,人员培训 ,急救药品设备及病室管理是提高急诊重症监护病人抢救成功率的关键。1 合理的设置我院是一所有 2 0 0 0张住院床位的综合性教学医院 ,为提高危重病人救治成功率 ,先后建立了综合性ICU(GeneralICU)和冠心病ICU (CCU )、呼吸ICU (RICU )等专科ICU。1998年 1月成立了急诊重症监护室 (EICU)。EICU设于急诊科大门旁 ,有单独的出入口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追踪管理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急诊科成立追踪管理小组,小组根据急诊护理流程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全程质量管理,比较实施追踪管理实施前后急诊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家属满意率、护理差错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抢救效率。结果:实施后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家属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差错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急诊患者接诊时间、分诊时间、检查周转时间、有效抢救时间均短于实施前(P0.05)。结论:追踪管理模式能有效缩短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急诊危重患者救治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率。  相似文献   

5.
李佳 《全科护理》2021,19(5):633-635
目的:分析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病人抢救室滞留时间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医院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病人81例为研究对象,依照住院时间分为常规组40例与研究组41例,均行急诊抢救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抢救及时性(抢救室滞留时间、检查等待时间、检验等待时间)、抢救成功率、手术室或监护室入住及时率以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病人检验等待时间、检查等待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病人抢救成功率为97.56%,高于常规组的80.00%(P<0.05);研究组病人手术室或监护室入住及时率为95.12%,高于常规组的77.50%(P<0.05);研究组病人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56%,高于常规组的80.00%(P<0.05)。结论: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应用于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病人急诊抢救中,能改善抢救及时性,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手术室或监护室入住及时率,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危重症病人急诊就诊连续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急诊科自2015年4月开始进行为期3个月的急危重病人急诊就诊连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比较连续性护理模式构建及应用前(2015年1月—2015年3月)和应用后(2015年7月—2015年9月)两组病人的焦虑(SAS)得分、抢救成功率及满意度。[结果]应用后病人及家属的焦虑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应用前,抢救成功率和急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急危重病人急诊就诊连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有利于降低急危重急诊就诊病人及其家属的焦虑程度,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急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李小峰 《护理研究》2013,(11):3644-3646
[目的]探讨标准化危重病人抢救护理流程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现代流程再造管理理念自制了一套标准化危重病人抢救护理流程,并应用于我院急诊科、ICU、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20多个临床科室,比较实施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前(2008年3月-2010年2月283例临床危重病例抢救资料)、后(2010年3月-2012年3月285例临床危重病例抢救资料)危重病人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医疗争议、病人或家属满意率.[结果]应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后,危重病人抢救时间明显缩短(P<0.01),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P<0.001),医疗争议数明显下降(P<0.001),病人或家属对抢救护理操作的满意度提高(P<0.001).[结论]应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后加强了医护配合,提高了医疗质量,为抢救病人生命争取了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严重创伤病人是急诊救治工作中的重危急症。在检伤救治中及时有针对性的预诊与及时抢救是挽救病人生命和后续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及保证。为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和抢救成功率,我们要求急诊护士牢固树立预见性护理的急诊意识。检伤迅速,认症准确,处理果断,护理超前,并收到良好效果。一、强化急诊意识随着城市工交建设的发展,车辆、坠伤等常见的严重复合创伤日益增多。病人伤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由于严重休克或生理紊乱,不同系统的创伤与体征互相影响,往往使病人丧失病史诉述能力,影响准确判断病症。而在救治中稍微犹豫或判断失误,都会贻误急诊创伤救治的时机。我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管理,观察组应用链式流程进行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急救情况、护理质量、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护理风险、护理纠纷、病人满意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病人预警时间、确诊时间、抢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可提高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护理质量及救治成功率,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及其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批量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扎实做好准备工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辟急救绿色通道,有序组织实施抢救,控制环节质量,延伸护理服务内容,反复讨论、总结、修正、细化应急预案内容并进行演练等方法对急诊批量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有效缩短了应急响应时间,部分病人于院前得到初步处置,院内所有病人迅速分流,危重病例均在入院后第一时间获得处置,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无遗漏病人、延误处置发生,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病人和家属满意度达到100%.结论:对急诊批量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对批量伤进行高效管理,有利于提高抢救效果和成功率,有利于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7):3315-3316
对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全程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选择我院急诊收治的危重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服务;试验组实施全程综合护理模式。试验组在接受急诊救治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危重疾病急诊救治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全程综合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以提高急救护理工作效率和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02例意外创伤病人使用临床快捷护理路径流程实施抢救。结果:病人在抢救室逗留时间缩短,抢救成功率提高。结论:应用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对意外创伤病人进行急救,为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危急症的紧急救治成功与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减少不良的影响因素,我院急救科从1997年9月成立急诊绿色通道,由于不断加强绿色通道护理系统的建设及管理,有力的配合了各项抢救工作。至1997年12月共收治危重患270例,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ICU新进护士阶段性培训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U是危重或大手术后患者集中收治的场所,随着危重病救治率的提高,对危重患者观察抢救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不仅要有一定的护理技能,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还要有快速的判断和处理能力,ICU需要高素质护士,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我院每年都有一批新护士进入科室  相似文献   

15.
竺正艳  魏丹  王宇 《全科护理》2016,(3):252-254
[目的]探讨病情分级制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护理质量及救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AMI病人为观察组,应用病情分级制度进行管理,并根据病人病情分为Ⅰ级~Ⅳ级,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病情实施针对性护理。另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常规性护理的60例AMI病人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护理质量及救治成功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病人护理、护理记录、病房环境/安全、急救药品及器械及总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救治成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及病人满意率、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情分级制度能有效提高AMI病人护理质量及救治成功率,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及其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基础护理流程的优化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 修订和完善基础护理流程,强化护士基础护理意识,加强护士基础护理流程的操作培训,比较优化流程前后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院感发生率以及病人、家属满意率.结果 优化基础护理流程后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提高,院感发生率降低,病人及家属满意率提高.结论 优化基础护理流程是保证高质量的基础护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病人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1年2月~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273例创伤性休克病人病历资料,其中169例病人由"120"急救车送入院,均接受院前急诊护理,设为观察组;另104例病人由家属或者他人送入医院救治,均未接受院前急诊护理,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住院抢救成功157例,对照组为8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抢救介入时间、术前准备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诊护理干预能够切实提高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需要加强宣教并引起民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急诊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综合性学科,急诊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应致力危重病人的抢救,强化抢救措施,提高抢救质量。近几年我院重视急诊科建设,加强急诊护理管理,使抢救工作收效显著,抢救成功率逐年上升。我们的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标准化抢救室护理组长的设立对危重病人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抢救室收治的236例危重症病人按照入院日期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设立抢救室护理组长进行危重病人抢救管理。对比两组危重症病人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病人抢救室停留时间、进行相关检查时间及抢救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抢救成功率100例,抢救成功率84.75%,研究组抢救成功116例,抢救成功率为98.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设立护理组长后,研究组病人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抢救室护理组长的设立可缩短病人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家属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基于网络微信平台的胸痛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急诊抢救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急诊收治的60例STEMI病人作为研究组,实施基于网络微信平台的胸痛急诊抢救护理流程;抽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急诊收治的60例STEMI病人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抢救护理流程。记录两组病人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并调查统计两组护患矛盾、医患纠纷发生情况、病人及家属就诊满意度、救治流程运行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STEMI病人就诊至预检分诊所用时间、就诊至首份心电图报告所用时间、就诊至开放静脉通路所用时间、就诊至门-球囊扩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高达100.00%,优于对照组(90.00%);抢救过程中护患矛盾、医患纠纷发生率(3.33%、1.67%)低于对照组(13.33%、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对就诊等候时间、医护人员就诊流程指导以及服务态度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网络微信平台的胸痛急诊护理流程可简化急诊STEMI救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