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 ,71岁。 1992年因病窦综合征置入永久性VVI型起搏器 ,1998年后因扩张型心肌病多次出现室性心动过速 ,药物治疗无效 ,于 2 0 0 1年 6月置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两种治疗器械并存 ,无相互干扰现象  相似文献   

2.
Schuger  C  Ellenbogen  KA  Faddis  M  王钰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27(5):679-680
美国学者Schuger等对双室起搏加自动复律除颤器植入(ICD-R)患者进行除颤能量研究(DER),确定其真实的除颤阈值及安全边界,并与传统ICD比较,研究2者相关性。对VENTAK CHF/CONTAK CD双室起搏研究中所纳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随机抽取501人接受该研究。在低限10J基础上应用21J或更少的能量进行诱导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转复,实验标准是相同条件下成功复律2次。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导致研究失败的基线预测因子。501位受试者中,有444人(89%)在预定的能量范围内成功转复,获得预期效果。剩余的57人,有34人转复能量大于21J…  相似文献   

3.
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应用初期,由于相关技术的不成熟,ICD除颤失败时有发生。为了确保ICD能可靠地检测到心室颤动发生并能成功除颤,医生往往需要在植入ICD时诱发心室颤动。但随着ICD除颤性能提高,临床上除颤失败事件已鲜有发生,更重要的是除颤阈值(DFT)测试可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危险。目前支持或不支持DFT测试的各有自己的证据和观点支持。因此其争议还将持续。  相似文献   

4.
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中除颤阈值测试的现代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装置可靠性差,除颤失败率高,对快速的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事件唯一的治疗方法是电击;因此在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时常规进行除颤阈值测试。现代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性能较前明显改善,除颤性能提高,经静脉途径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平均除颤阈值是20~30J,低于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最大输出能量,且除颤阈值测试可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危险;因此许多临床心脏电生理学者开始质疑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中除颤阈值测试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78岁,因高血压病史10多年,胸闷、呼吸困难2个月,ECG示较长PR间期(0.46s)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心脏各腔室不大,左室舒张径35mm,经二尖瓣多普勒血流示:E峰和A峰融合,舒张期二尖瓣返流明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给患者安装DDD型心脏永久起搏器,调整适当AV间期后,临床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较长PR间期I度房室阻滞、且伴心力衰竭的患者,安装DDD型心脏永久起搏器,似可给患者带来明显的血流动力学益处。  相似文献   

6.
双腔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ICD)可提供起搏及抗室性和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报道 11例双腔ICD应用的临床体会。男 8例、女 3例 ,年龄 6 0 .5 5± 10 .0 7岁。缺血性心脏病 9例、Brugada综合征 1例、缺血性心脏病合并肥厚型梗阻性心脏病 1例。双腔ICD安置指征有 :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伴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6例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伴房室阻滞 1例、伴左室功能不全 4例 ;临床上明确记录到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心室颤动 (简称室颤 )和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者分别为 8,2和 5例。 8例病人术前进行电生理检查 ,诱发出持续性室速 6例、室颤 2例 ;3例行电生理检查 ,其中 2例太虚弱、1例为反复发作持续性室速。 5例安置具有心室转复除颤伴心房、心室起搏的ICD ,5例安置具有心房、心室起搏转复及除颤的ICD ,1例安置具有双心室起搏及心室转复、除颤的ICD。所有病人在置入ICD时都进行除颤阈值的测定。总共有 2 3次室颤被诱发 ,除颤阈值为 12 .0 9± 5 .2 4J,除颤电极阻抗为 44 .0 0±11.0 5Ω ,P波和R波电压幅度分别为 3.5 3± 1.32mV ,13.42± 4.73mV ,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分别为 1.39± 0 .71和 0 .91± 0 .38V。随访 8.82± 5 .0 0 (2~ 19)个月 ,5例共有 12 0次持续性室速发生 ,其中 118次经抗心动过速起搏成功?  相似文献   

7.
16例置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术后随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 16例埋置了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ICD)的患者进行随访 ,以便及时调整ICD的诊断及治疗程序 ,予病人更恰当的治疗。 16例有晕厥史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置入了ICD。根据电生理检查结果设定ICD的工作程序 ,随访时通过体外程控仪调出ICD储存的资料进行分析。在出院前及第一次心动过速发作后进行资料分析 ,术后每 3个月随访一次。平均随访 30个月。结果 :16例室性心动过速 (VT)发作 789次 ,其中 12 7次为非持续性VT ,均自行终止 ;6 6 1次 (99.9% )被ICD有效终止 ,其中 6 5 0次 (98% )由抗心动过速起搏 (ATP)终止 ,9(1.4 % )次由低能量 (小于 10J)转复终止 ,2次 (0 .3% )在ATP治疗过程中加速转为VF ,由高能量除颤终止 ,1次自行终止。ICD诊断的VF共 37次 ,均被成功转复。随访过程中 2例更换过ICD ,但保留原导管系统 ,1例术后死于心力衰竭 ,1例自杀。结论 :术后严密随访及时调整工作参数 ,并在随访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治疗 ,对提高ICD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71岁,因反复发生心力衰竭和室性心动过速(VT)住院。成功植入带除颤功能的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因心悸就诊,心电图为VT,频率124次/分。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采用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经将程控仪的检测频率程控为120次/分,起搏周期为VT心动周期的75%时终止了VT。  相似文献   

9.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ICD)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心源性猝死和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据估计约有 5 %~ 17%的置入ICD的患者因心动过缓而需要起搏治疗[1~ 4] 。虽然早期的ICD没有起搏功能 ,但当今绝大多数ICD具有单心腔心室起搏功能 ,然而研究表明 ,患者更应选择保证房室顺序收缩的起搏系统 ,特别是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5~ 7] 。虽然目前已有几种正在研究的ICD带有双腔起搏功能 ,但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最近的研究表明 ,在现有的ICD上加上双腔起搏功能面临许多困难[8] ,其中之一是由于ICD过度感知噪声或重复计…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 ,3 6岁 ,患多发性肌炎性心肌病 8年 ,心力衰竭 ,频发室性早搏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完全性房室阻滞 ,安装三腔心脏复律除颤器 ,手术顺利 ,术后 1周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由 0 .3 9提高到 0 .49,心室腔由 67mm缩至 5 9mm .术后 3个月时肌炎再发时左室射血分数仍有提高并无室性心动过速发作 ,近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3 欧洲部分据来自 2 0个欧洲国家的调查资料显示 ,1997年度在2 877所医院共置入 2 0 6 6 6 2台起搏器 ,其中首次置入15 5 0 79台。相当于每百万人口 36 4台 ,首次置入为 2 75 /百万人口。表 8示一次起搏器置入的统计资料。表 8 1997年度 2 0个欧洲国家起搏器应用调查 国家 人口(百万人 )百万人口总置入数(台 )百万人口首次置入数(台 )首次置入平均年龄(岁 )男性患者首次置入率 ( % )女性患者首次置入率 ( % )奥地利 8.0 0 5 70 435 79.0 0 5 347比利时 10 .0 0 75 35 85 74.97485 2克罗地亚 4.80 2 0 0 16 170 .80——捷克 10 .5 0 5 394…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78岁,因高血压病史10多年,胸闷、呼吸困难2个月,ECG示较长PR间期(0.46s)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心脏各腔室不大,左室舒张径35mm,经二尖瓣多普勒血流示:E峰和A峰融合,舒张期二尖瓣返流明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给患者安装DDD型心脏永久起搏器,调整适当AV间期后,临床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较长PR间期I度房室阻滞、且伴心力衰竭的患者,安装DDD型心脏永久起搏器,似可给患者带来明显的血流动力学益处。  相似文献   

13.
除颤电极穿破心肌后再放置致高除颤阈值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置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术中测试除颤阈值(DFT)20 J,术后出现心包压塞重新调整电极位置,未重复测试DFT。随访中患者多次发生VT/心室颤动但ICD复律失败,系高除颤阈值所致,经过无创处理无效,放置新电极并调整电极位置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4.
2 亚太地区、中东地区、南美及加拿大部分1973年在Groningen(荷兰 )召开第Ⅳ次国际心脏起搏学术会议时所报告的起搏器应用调查中 ,亚洲地区只有日本的少数资料。 1976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Ⅴ次起搏学术会议上 ,亚洲国家及地区中增加了中国香港、新加坡及以色列的资料。 1979年在Montreal召开的第Ⅵ次世界心脏起搏学术会议上公布了包括七个南美洲及八个亚太地区的心脏起搏应用调查资料。本资料由 15个亚太国家及地区 ,2个中东国家 (伊朗、以色列 ) ,3个南美国家 (阿根廷、乌拉圭、巴西 )及加拿大医生所提供的资料综合而成…  相似文献   

15.
1例双结病变患者安装双腔起搏器,造影显示左上腔静脉连接粗大冠状窦至右房,双上腔静脉间交通支较细不能同时容纳两根电极,心室电极由左腋静脉-交通支-右上腔静脉-右室间隔部,心房电极钢丝塑型后由左腋静脉-左上腔静脉-冠状窦-右房。术后随访6个月,起搏器感知和起搏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4以上均死于心源性猝死(SCD)。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随着心血管循证医学的快速发展其适应征在近年来得到了显著的拓展,包括对CHF患者SCD的一、二级预防。对于同时具有ICD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征的患者,两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积极探讨如何对CHF患者进行SCD的危险分层,从中识别出哪些患者能从ICD中获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预防和减少心脏猝死依然是临床的重要课题[1]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ICD)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已为众多的临床试验所证明。关于这些临床试验丰富的亚组分析结果、以及最大获益的病例选择等问题国内文献均缺乏详细报道 ,本文介绍这方面的成果。1 ICD的一级预防临床试验一系列随机的临床试验开始于 90年代。早期人们认为ICD可能只是短期延长严重冠心病患者的生命。 1996年及1999年分别发表了下列两个一级预防试验 ,结果证明 :ICD治疗显著地改善了冠心病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病人的生存率[1] 。1.1 多中心…  相似文献   

18.
体外起搏、复律或(和)除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可弃式自动粘贴型塑料板电极实施体外起搏、复律或(和)除颤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对44例严重心动过缓以及心脏骤停者实施体外起搏、复律或(和)除颤。将可弃式自动粘贴型塑料板正极板紧贴在胸骨右缘2—3肋间,负极固定于心尖区。起搏时预设所需起搏频率,再将电流量由小逐渐增大。测定起搏阈值,起搏电流为起搏闽值的1.1倍。复律或除颤能量根据心律失常类型调定。使用期间严密观察心电监护。结果44例中,实际启用起搏、复律或(和)除颤功能22例(50%),其中7/14例(50%)清醒患者因不能耐受起搏而拒绝使用。起搏总成功率53.84%(7/13例),其中严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起搏成功率100%(7/7例),心电机械分离起搏成功率0(0/6例)。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复律和除颤成功率为100%(9/9例)。心房颤动复律成功率100%(3/3例)。结论可弃式自动粘贴型塑料板电极实施体外起搏、复律或(和)除颤的临床疗效较好,抢救成功率高,不失为治疗严重心动过缓以及预防和抢救心脏骤停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57岁,既往因长QT综合征发生晕厥植入单腔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预防心源性猝死,此次因ICD电池耗竭及电极断裂入院,使用Snare下腔回收装置成功拔除ICD除颤电极导线。  相似文献   

20.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随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道 12例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结果。 10例为单腔ICD ,2例为双腔ICD ,通过ICD程控仪调出ICD内储存的资料 ,了解ICD对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情况 ,并对其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2例随访 16 .8± 9.9个月 ,有 8例接受成功的ICD治疗 ,占全部患者的 72 .7% ;2例 5次将快速心房颤动误识别为室性心动过速 (VT) ,1例误将窦性心动过速识别为VT ,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后 1例VT加快 ,ICD识别为心室颤动 ;调整VT识别参数及联合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进一步随访 ,未再发生类似情况。结论 :ICD能有效终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提高患者生存率 ;随访过程中要及时调整相应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