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目前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对医疗废弃物管理的认知与态度,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有效提升医务人员认知水平,规范医疗废弃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调查问卷对山东省3个地级市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后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职业医务人员对于医疗废物一般性知识的认知以及对医疗废物管理的关心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相关法规、转移联单管理制度的知晓率不同(P〈0.05),不同职业医务人员对本单位医疗废物管理的知晓率没有差异(P〉0.05),99%的医务人员认为自己有必要学习相关培训。[结论]目前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有较高的认知水平,普遍关心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我们应因地制宜,加强培训,进一步提升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夏津县村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的知晓情况,探讨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2008年4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夏津县村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村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对医疗废弃物管理知识的知晓率在19.21%~90.39%之间。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技术职称、不同专业人员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除个别知识外多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5.37%的村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是以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来获取相关知识。[结论]村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医疗废弃物管理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全面,应加强对村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废弃物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医院医务工作者对医疗废弃物管理现状的认知态度,并作出适当合理的评价,从而改进我院对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措施。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院随机选择的多个方向及阶层共400名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将调查资料汇总后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职业、阶层的医务工作者对医疗废弃物管理的认知水平及态度不同(P0.05),对医疗废弃物管理法规制度认知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科技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中,医务人员对医疗废弃物的认知程度欠缺,医院应该积极开展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废弃物认识的整体水平,因地制宜,进一步提升对废弃物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济南市核医学科医务人员对放射性医疗废物管理的认知及态度。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问卷,对济南市核医学科医务人员进行信访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对于医疗废物知识的总体知晓率较高,不同工种在医疗废物种类、放射性医疗废物法律法规、正确洗手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工作年限的医务人员对放射性医疗废物管理关心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工作年限越高,其对于放射性医疗废物管理关心程度也越高。不同工种对于放射性医疗废物处理专业知识掌握普遍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济南市核医学科医务人员对放射性医疗废物管理的认知水平今后可通过针对不同工种、工作年限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等对策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大兴区基层医务人员医疗废物相关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设计调查表对大兴区218名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87.61%的人知道医疗废物的概念;感染性医疗废物与损伤性废物收集知晓率分别为96.79%和92.66%,但对一次性用品处置(60.09%)和医疗废物暂存时间(72.94%)及医疗废物登记保存(70.18%)的知晓率偏低。关心本单位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达96.33%。结论大兴区基层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与卫生法规和医疗废物的收集等知晓率较高,但对接触较少的医疗废物处置的知识掌握还不容乐观,医疗机构应继续加强人员培训和对各项管理制度及措施落实的督导。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管理》2019,(2):31-34
目的了解参与过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对医疗质量管理工具的认知和态度,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方法对北京、上海有临床实习或工作经验的医学生及部分医务工作人员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后用SPSS22.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样本在此次医疗质量管理工具的认知水平评估中平均分为18. 68分,最高分为81. 82分,最低分为0分; 29. 3%的医务人员表示自己曾接受过医疗质量相关的课程,医务人员对医疗质量管理工具的认知度普遍较低; 72. 7%的医务人员认为医生有必要掌握医疗质量管理的知识。结论目前,我国参与临床的医务人员对医疗质量管理工具认知水平较低,医院内医疗质量管理科室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体系建立不完善,应从医学生开始,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质量及医疗质量管理工具的认知,积极参与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32所乡镇卫生院及11所县区医院476名医务人员,发现其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法律认知正确率不高.对皮肤及黏膜发生暴露后的局部处理、防护血液体液飞溅面部的措施、职业暴露后抗体检测等问题.乡镇卫生院明显低于县级医院(P〈0.05)。在黏膜发生暴露后的处理上,防保人员高于医生和护士(P〈0.05),在防护血液、体液飞溅面部的措施上.防保人员高于医生(P〈0.05),而在皮肤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局部处理上,医生高于防保人员(P〈0.05),各岗位间认知水平总体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研究表明,当前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的培训,建立标准化的防护体系,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居民传染性疾病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河南省3个县.于2005年7月对当地医疗单位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农村居民的传染病认知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农村居民的传染病认知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医务人员的传染病认知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卫生专业人员对于乙型肝炎的认知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卫生专业人员对于其他传染病的认知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影响传染病知识掌握程度的主要因素。结论河南省农村居民传染病知识掌握水平存在差异,应重点加强男性、年长者、文化程度较低者的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农村医务工作者中公共卫生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调查大连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废物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借鉴发达国家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处置采取的措施,完善医疗废物的管理和规范,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的认知程度。方法以问卷形式对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感染性废物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90%,受到医用锐器损伤后须登记由科室上报的保护措施知晓率仅达到56.85%;医疗废物处置的科学性以及医院的监管难度的评价分值均<7分。结论所调查的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的收集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对医疗废物相关的其他知识知晓率不高。通过借鉴国外医疗废物处理经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江苏省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及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对江苏省泰兴、张家港和丹阳的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医务人员对AIDS的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为81.36%。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高(OR:3.466,95%CI:1.782~6.739)和在职培训(OR=1.353,95%CI:1.112—1.647)是医务人员艾滋病知晓率的影响因素;35.6%的医务人员面对(HIV+/AIDS)会有恐惧心理,且年龄高(OR=0.456,95%CI:0.217~0.956)、经过培训(OR=0.763,95%CI:0.634~0.918)及知识知晓率高(OR=0.702,95%CI:0.573~0.859)能减少恐惧心理,在不同科室间医务人员的恐惧感不同;81.9%的医务人员在知道患者是HIV/AIDS时能继续为其治疗。医务人员对待AIDS的态度直接影响其为HIV感染者提供医疗服务。结论医务人员对AIDS知识的知晓率仍有待提高,应针对医务人员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AIDS专业知识的培训,努力消除对HIV/AIDS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11.
医务人员如何规范诊疗行为防范医疗纠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医疗纠纷已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医疗纠纷发生原因多是由于医疗行为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或医疗未达到预期效果所致,少数是因医疗过程中双方沟通或告知不够所引起误解、质疑和不满。还有不能预见和防范的意外,如猝死、过敏、垂危抢救、实验性及创伤性检查治疗等,也易引发医疗纠纷。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冷漠引起误解和积怨亦能导致医疗纠纷,故对医疗纠纷的防范应是多方面的。本文结合医疗纠纷的实际案例,仅从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方面来论述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医疗纠纷从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层次上寻找原因有很多,但在此我们只探讨一些常见的不规范的诊疗行为,对医务人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使其在日常的诊疗行为过程中防范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2.
13.
医疗安全与医疗设备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医疗仪器和设备已经成为当今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医疗诊治不可或缺的工具,仪器设备性能和质量的好坏与医院医疗工作的质量、效率和安全密切相关。 医院购买新设备的动力有以下几点:* 提高了诊断和治疗水平,* 降低了患者的损伤和痛苦,* 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医疗设备的装备水平以成为评价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近年来,各级医院为了提高竞争力以及自身的发展,纷纷大量引进各类医疗设备,使我国的医疗仪器市场出现长盛不衰的景象;有时为了突出特色,强调在国内领先的新技术和新业务,一些医院甚至引进一些国外仍然处…  相似文献   

14.
医务人员在医疗保险中的医疗行为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医务人员在医疗保险中出现的医疗行为不规范所造成的医院经济损失、信誉下降和医疗纠纷等问题 ,结合医疗保险部门对定点医院采取的监督检查方式 ,探讨了医务人员在医疗保险过程中加强自身医疗行为规范与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 ,是维护参保人权益 ,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重点介绍了驻湘铁路医疗保险中心在医疗监管实践中的经验 ,并提出了监管过程中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医学计量与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医疗设备的管理包括从产品购买、安装验收、使用、维修、计量及其档案管理等分支,本文从计量与其他管理分支的关系,阐述了医学计量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对医疗保险与非医疗保险住院脑梗死病例医疗费用进行比较,分析医保病例的费用特点及相适应的费用控制办法。方法分析患者住院信息数据,对医保患者的社会学特征、病情特征及费用特征进行统计描述,同时对相同病种病情条件下的医保病例和非医保病例进行了配对费用比较分析。结果医保脑梗死住院患者费用偏高,但与其病情有关。其他各项指标之间比较无差异。结论控制医保患者的医疗费用,特别是药费,是医院占有医保市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医学物理学科、医疗机构和数字医疗核心装备事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医学物理的目标是用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改善人类的健康服务。它的发展涉及把物理学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许多方面。医学物理研究的领域很广,物理学研究的各个层次,从声、光、热、电、磁到核物理和核技术,以及理论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4大力学涵盖的理论和方法也是医学物理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医用压缩空气系统的建设、维护现状,并就其对呼吸机、麻醉机等医疗设备的运行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