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2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效果。本组男8例,女4例。囊肿位于颈段6例,胸段3例,腰段3例。结果全部病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术中全切8例,次全切2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除1例患者早期肌力下降外其余患者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随访6月~5年(平均18个月),8例全切者无复发,4例次全或部分切除者2例复发。结论椎管内肠源性囊肿为先天性良性疾病,早期显微手术切除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源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18年收治的29例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肠源性囊肿为先天性椎管内肿瘤,多发生在青少年,男性多见,病变主要位于颈胸段脊髓腹侧。全切除13例,大部切除12例,部分切除2例,活检加分流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椎管内肠源性囊肿为良性病变,早期切除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椎管内囊肿较少见,且术前诊断较困难。我院从1976~1990年共收治7例椎管内囊肿,占同期椎管内肿瘤的3.5%,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3例,年龄12~46岁。痛程3个月~9年,平均52个月。病变部位及性质:病变位于颈段2例,胸段3例,胸腰段2例。硬脊膜外3例:囊性淋巴管瘤2例,蛛网膜囊肿1例(此例并延伸至  相似文献   

4.
报告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肠源性囊肿6例,其中5例均位于颈胸段,硬脊膜下,附着于脊髓前方,并有脊柱畸形者2例。本病多发生于青少年,病程进展较快,均以根性疼痛为首发症状,肉眼所见与蛛网膜囊肿、室管膜囊肿相似,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学的检查。  相似文献   

5.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总结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断及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和手术结果.结果 1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部分伴有脊柱发育畸形,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神经根性痛和脊髓压迫症状.MRI可清晰显示囊肿及其周围结构.囊肿通常表现为稍长T1、长T2均匀信号.11例中4例全切,7例大部切除.所有病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肠源性囊肿是少见的先天性疾患,多发生于颈胸段椎管硬膜下脊髓腹侧,常伴有脊椎畸形.MRI是最方便有效的检查方法.手术切除囊肿,神经功能多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中枢神经系统肠源性囊肿(EC)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中枢神经系统EC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效果。囊肿位于颈段2例,左侧脑室1例,均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结果C1-C2段囊肿全切除,C6~C7段囊肿次全切除,左侧脑室囊肿大部分切除。随访5-24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病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中枢神经系统EC是少见的先天性疾病,多发生于颈胸段椎管硬膜下脊髓腹侧,颅内罕见。MRI对E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手术切除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经MRI检查、有明确病理诊断的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神经鞘瘤47例(42.0%),脊膜瘤21例(18.7%),星形细胞瘤9例(8.0%),室管膜瘤8例(7.1%),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各2例(1.8%),脂肪瘤和血管瘤各5例(4.5%),转移瘤3例(2.7%),蛛网膜囊肿7例(6.3%),另有其它少见的神经节细胞瘤、结核瘤和囊虫病各1例。其中颈段肿瘤占29.5%,胸段占48.2%,腰段占14.3%,骶段占8.0%。肿瘤全切除率82.1%,其中髓外肿瘤全切除率达94.3%,髓内肿瘤全切除率40.0%。术后86.6%的病例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疼痛症状缓解最明显。有9.8%的病例症状较术前无变化,另有3.5%的病例术后症状加重。结论椎管内肿瘤大多为良性,手术效果好。MRI检查及显微外科技术的熟练应用是保证疗效的关键。尽可能以微创方法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12例小儿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显微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2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患儿的临床表现、显微手术过程及治疗效果.结果 12例囊肿均行显微手术切除,全切7例,次全切5例.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短期内均有改善.随访4个月至6年,除1例单侧下肢肌力Ⅳ级外,其余均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 显微手术切除是治疗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惟一有效方法,全切或次全切均能达到满意的疗效.正确的显微手术操作是取得满意疗效及避免并发症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段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3月至2006年3月间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8例颈段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理诊断为神经鞘膜瘤16例,神经纤维瘤5例,脊膜瘤7例,室管膜瘤4例,胶质瘤2例,血管网状细胞瘤、转移瘤、脂肪瘤、肠源性囊肿各1例。除2例哑铃形神经鞘瘤因椎管外部分体积巨大采取分期手术外,其余病例均一期切除肿瘤,全切率89.5%(34/38),次全或大部切除10.5%(4/38)。结论MRI可提供较全面的颈段椎管内肿瘤诊断信息,是其最佳的诊断方法;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管内支气管源性囊肿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椎管内罕见部位支气管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并行文献复习。病人在电生理监测下行后正中入路病变切除术,见囊肿有明显边界,内含清亮液体,局部与脊髓及神经根黏连明显。结果术中完整切除囊壁。病理免疫组化:CK及CK7(+),CK20、TTF1和S-100(-),诊断为支气管源性囊肿。术后病人痊愈出院,未遗留任何神经系统症状。随访4个月,腰背痛完全缓解:一结论支气管源性囊肿好发于颈部和上胸段椎管的脊髓腹侧,位于其他部位罕见。囊肿本身位于脊髓外,且边界清楚,手术全切除率较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