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不同因子对长春花愈伤组织中药用成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继代次数、继代龄(继代组织块的年龄)、生长素、金属离子等因子的改变对长春花愈伤组织生长及吲哚生物碱类药用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 测定不同因子的影响下,长春花愈伤组织的鲜重,并对吲哚总碱进行提取、含量测定和比较。结果 随继代次数的增加,长春花愈伤组织中吲哚总碱含量有所下降;20 d继代龄最利于组织生长;2,4-二氯苯氧乙酸的存在对吲哚总碱的积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却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两种生长素组合比单一的生长素更利于组织生长,也较利于吲哚总碱积累;钙离子浓度为220 mg·L-1,锌离子浓度为8.6哗·L-1时,对提高吲哚总碱产量最有效。结论 继代次数、继代龄、生长素、金属离子对长春花愈伤组织生长及吲哚生物碱类药用成分的积累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真菌诱导子对长春花愈伤组织中吲哚生物碱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研究分别来源于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黑曲霉Aspergillum niger的真菌诱导子(fungal elicitors)对长春花愈伤组织中吲哚生物碱积累的影响。方法 用真菌诱导子对长春花愈伤组织进行诱导处理后提取吲哚总碱,并用RP—HPLC法测定其中阿玛碱和长春质碱含量。结果 两种真菌诱导子对吲哚总碱及其中阿玛碱和长春质碱的积累均有较明显的正向调节作用,并且确立了真菌诱导子最佳处理时间。结论 这两种真菌诱导子对长春花愈伤组织中吲哚生物碱的积累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对长春花愈伤组织生长及阿玛碱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向蓓蓓  朱晔荣  王文娟  王勇 《中草药》2011,42(1):167-170
目的研究盐胁迫对长春花愈伤组织生长及阿玛碱积累的影响。方法用浓度为0、50、100、150 mmol/L的NaCl处理长春花愈伤组织,测定其鲜质量、干质量、丙二醛(MDA)量、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等生理指标和阿玛碱的量。结果盐胁迫显著地降低了长春花愈伤组织的鲜质量和干质量,提高了MDA量、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在含有不同浓度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30 d后,愈伤组织的阿玛碱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喷洒生长27 d的愈伤组织,发现3 d后50 mmol/L处理的愈伤组织中阿玛碱量比对照高出近1倍。结论长期盐胁迫能够抑制长春花愈伤组织的生长,同时引起阿玛碱积累的减少;低浓度NaCl喷洒处理则对长春花细胞中阿玛碱的积累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长春花的细胞培养受到特别重视是因为期待它能产生具有生理活性的吲哚类生物碱。组织培养中生物碱的产生可以看作是一个受环境条件和研究对象的基因所控制的分化过程。本文介绍了连续培养的愈伤组织和非常均匀外植体的细胞即生长阶段相同的蓓蕾花药悬浮培养物的变异性,只有采用3种长春花培养物和用诱变剂处理蓓蕾才可能引起这些变异。将几百株长春花连续培养的细胞悬浮液  相似文献   

5.
长春花叶片中吲哚生物碱增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乙烯利、乙酰水杨酸、色氨酸3种试剂对长春花植株中药用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的3种试剂溶液分别处理温室盆栽长春花植株,2d后,测定叶片中的总吲哚生物碱含量,并采用RP-HPLC法测定长春碱和长春质碱的含量。结果3种试剂处理后吲哚总碱、长春碱、长春质碱的积累均有明显的提高,并确定了最适的处理质量浓度。结论3种试剂对长春花植物中吲哚生物碱的产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物质配比对小蔓长春花叶、茎、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及各生长期无菌植株、愈伤组织中长春胺含量差异.方法:以小蔓长春花无菌苗的叶、茎、根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实验研究2,4-D,6-BA,NAA对小蔓长春花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在无菌植株生长20,40,60 d,愈伤组织形成高峰期30 d,继代培养30 d时,采用HPLC分别对其中的长春胺含量测定,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培养基中添加的6-BA,NAA对小蔓长春花叶、茎、根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无显著影响,而2,4-D则影响显著.无菌植株生长20,40,60 d时,长春胺分别为(0.015±0.003)%,(0.097±0.001)%,(0.113±0.06)%;诱导培养、继代培养至30 d时,小蔓长春花叶、茎、根愈伤组织长春胺分别为(0.024±0.0025)%,(0.016±0.0015)%,(0.010±0.0015)%,(0.041±0.002)%,(0.019±0.001)%,(0.016±0.002)%.结论:诱导小蔓长春花叶、茎、根愈伤组织形成的最适培养基为MS+2,4-D 1.0mg·L-1+6-BA0.5mg·L-1+NAA0.5mg·L-1.不同生长期无菌植株中长春胺含量差异显著,源于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中的长春胺含量不同,其中叶诱导的愈伤组织长春胺含量显著高于茎、根产生的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7.
前文报道了中国黄连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及小檗碱含量测定的结果。本文报道中国黄连叶片愈伤组织培养中激素调节对愈伤组织生长速度和小檗碱含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当中国黄连叶片愈伤组织(27—1)培养至第7代日龄为40天时,将愈伤组织均匀地分  相似文献   

8.
赵剑  朱蔚华  胡秋  王文科 《中草药》1999,30(7):533-537
在4种不同培养基上诱导长春花叶片愈伤组织的过过程中,叶片中含量较高的文多灵和长春质碱迅速降解有低水平,而叶片中含量较低的阿玛码和蛇根碱的合成却逐渐增加,同时酸性和碱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尤其碱性过氧化物酶与蛇根碱和阿玛碱的相关性较密切。  相似文献   

9.
羊乳 Codonopsis lanceolata 茎尖于补充0.5mg/L 6-苯甲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BAP)的 MS 培养基上培养,能生长出复枝(multiple shoot,约11个)而无愈伤组织形成。形成的茎枝数与 BAP 的浓度成反比。另补充吲哚乙酸(IAA)和 BAP 合并培养能促进愈伤组织形成,其后再分化茎枝。从愈伤组织再分化的茎枝数平均为4.2~6.0个。  相似文献   

10.
抗癌剂长春花碱和长春新碱为存在于植物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Don)中的吲哚生物碱,因含量很低,价格昂贵,因而用组织培养法生产这些碱引起重视。作者用放射免疫法定量测定存在于组培,特别是多枝培养中的少量长春花碱。先将含有长春花碱(VLB}的组培样品纯化后用  相似文献   

11.
产地加工和炮制对蟾酥药材及饮片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干燥和炮制方法对蟾酥药材及饮片质量的影响.方法:每20 g鲜蟾酥分别采用下列干燥方法处理:105℃烘干,80℃烘干,60℃烘干,60℃减压干燥,冷冻干燥;同一干蟾酥药材采用酒制和乳制两种炮制方法制备相应饮片;HPLC法测定于蟾酥及其炮制品中5种吲哚生物碱和5种蟾毒配基的含量.结果:不同干燥方法得到的蟾酥5种生物碱总含量依次为17.57% ±0.15%,20.01% ±0.45%,19.99% ±0.68%,19.85% ±0.25%,20.12% ±0.27%;5种蟾毒配基的总含量依次为19.91% ±0.17%,20.20% ±0.17%,19.96% ±0.06%,20.24% ±0.17%,21.05% ±0.13%.炮制前、酒制和乳制后蟾酥中吲哚生物碱总含量分别为15.62% ±0.29%,15.77% ±0.24%,15.78% ±0.27%;蟾毒配基总含量分别为20.69%±0.17%,20.74%±0.09%,22.12% ±0.21%.结论:根据成分含量和样品外观色泽,冷冻干燥是最优的干燥方式;但综合考虑产地加工的相关因素(时间、成本和操作便利性等),60~80℃烘干也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选择;酒制和乳制对蟾酥中5种吲哚生物碱和5种蟾毒配基类成分的含量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安徽药菊耐盐突变体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和EMS诱导突变相结合筛选出愈伤组织耐盐突变系。方法 :取药菊叶片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用 0.2%和 0.5%EMS分别经浸渍法和滴加法处理 ,培养 15d后逐次转移到含NaCl 0.5% ,1.0%和 1.5%的筛选培养基上 ,进而获得耐盐愈伤组织突变体。结果与结论 :经耐盐性和耐盐稳定性检验 ,证明所获得的愈伤组织是突变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法,进行蟾皮提取液浓缩过程中密度、含水率和吲哚类生物碱的快速检测,实现浓缩过程的状态监测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立不同光程近红外光谱与各指标实际测定值之间的定量校正模型,并对浓缩过程中的未知样品进行预测来考察模型的适用性。结果所建立的不同光程下密度、含水率和吲哚类生物碱模型的相关系数(r)均达到0988 9,预测相对偏差(RSEP)小于10%,相对分析误差(RPD)大于3,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精度。此外,2 mm光程下的密度和含水率模型优于5 mm,而对于吲哚类生物碱模型则是5 mm光程略优,可见光程对近红外光谱的影响并不是光程越长或越短越好,需要通过测试及对比分析确定。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实现蟾皮提取液浓缩过程中密度、含水率和吲哚类生物碱浓度这3个关键质控指标的同时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5种大孔吸附树脂对三七芪连汤(三七、黄芪、黄连)治疗萎缩性胃炎有效部位--总皂苷和总生物碱的吸附分离性能,确定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三七芪连汤总皂苷和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总皂苷和总生物碱吸附量、含量和回收率为考察指标;总皂苷和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泄漏曲线和洗脱曲线考察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结果: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三七芪连汤总皂苷及总生物碱有良好吸附分离性能,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复方提取物上样浓度为40mg·mL-1,总皂苷和总生物碱最大吸附量(单位树脂湿体积吸附量)分别为5.28 mg·mL-1和12.38 mg·mL-1,洗脱剂为5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8倍量树脂体积,洗脱流速为2 mL·min-1,树脂经95%乙醇和1 mol·L-1NaOH再生后,可重复使用4次.结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可较好地吸附分离三七芪连汤总皂苷和总生物碱,乙醇洗脱物中总皂苷含量达20%以上,总生物碱含量达30%以上,总皂苷和总生物碱的回收率分别达75%和65%以上.  相似文献   

15.
川乌微波炮制工艺优选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目的:研究川乌的微波炮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川乌不同微波炮制品中6种生物碱和总生物碱的含量,并以其为指标与传统炮制工艺进行比较,全面评价川乌微波炮制工艺.结果:最佳的微波炮制工艺为川乌经润透法处理后,于60%微波火力下炮制18 ~ 20 min,与传统炮制法比较,其总生物碱含量较高,且6种单、双型生物碱的含量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要求.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而且易于控制,可作为川乌炮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尖山橙和龙州山橙中的抗肿瘤生物碱成分方法:采用层析柱和制备高效液相进行化合物分离,运用1D、2D-NMR及MS等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进行人体肿瘤细胞毒体外活性实验。结果:分离得到两个新的双吲哚生物碱melofusine I (1)和melomorsine I (2),以及22个已知吲哚生物碱,测试了24个化合物对5种(SW480,SMMC-7721,HL-60,MCF-7,A-549)人体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论:化合物1-2是新的双吲哚生物碱,化合物tabersonine(3) and 19S-vindolinine(14)具有抑制5种人体肿瘤细胞株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半夏总生物碱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测定半夏不同生长期总生物碱的含量 ,为确定合理的采收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氯仿提取 ,依据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 ,在 4 17nm波长下测定 ,并作方差分析。结果 :获得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89)和回收率 ( 10 0 1% ) ,RSD为 2 3%。半夏不同生长期总生物碱含量差异显著 (F =12 789,P <0 0 1)。结论 :测定方法简单快速 ;半夏不同生长期总生物碱含量以全苗期最高 ,每株平均总生物碱产量以集中倒苗期最高 ,半夏最佳采收期以集中倒苗期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