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生超重肥胖的现状以及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为开展学生营养知识宣传与相关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浦东新区6 824名小学生测量身高和体重;随机整群抽取1 122名小学生和家长进行有关的问卷调查,剔除不合格问卷,获得有效问卷1 089份,有效率为97.1%。结果浦东新区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2.0%和10.7%,总超重率为32.7%,其中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4.5%和13.2%,总超重肥胖率为37.8%,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9.0%和7.7%,总超重率为26.7%,男生超重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11,P0.01),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04,P0.01)。全体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偏低,平均得分为(4.68±1.166)分,学生对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钙元素和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等知识掌握比较好,但对于相对专业的营养知识掌握较差。学生对零食、饮料的食用频率较高,1周吃8~14次分别达到10.1%和10.6%,豆类食用频率相对较少。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小学生整体的营养知识水平不高,零食、饮料和油炸烧烤等食品食用频率较高。针对这些问题,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培养科学合理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中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的现状,为培养科学合理的饮食行为和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了乌鲁木齐市4个区的4所维吾尔族中学学生887名,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营养知识分数为(4.23±1.99)分,男女生的营养知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58.8%)和钙元素的良好来源(51.8%)等知识掌握比较好;喜欢喝饮料(59.4%)和吃西式快餐(39.9%)的程度高于喜好吃零食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饮料、奶油甜食食用频率较高,豆类食用频率相对较少。结论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中学生整体的营养知识水平不高,饮食习惯不太合理,应结合当地情况积极开展各项措施,培养中学生形成合理科学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营养干预措施,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小学3年级~高中3年级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各5581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学生的早餐、午餐、零食、快餐、偏食行为及家长的文化程度、营养认知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小学生饮食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中、小学生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为79.0%,早餐营养质量较差的占79.4%;51.9%的学生不喜欢学校午餐,主要原因是色香味欠佳;经常摄入零食和饮料的比例分别为97.6%和95.4%;每天喝牛奶的学生比例仅45.9%;过去1个月食用西式快餐和过去1周食用中式快餐的学生比例分别为62.7%和45.5%;偏食率为3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文化程度和家长营养认知与每天食用早餐、早餐营养质量较好、每天喝牛奶行为相关(P<0.01或P<0.05);家庭经济状况与每天喝牛奶和食用西式快餐行为相关(P<0.01);学龄段与每天食用早餐、每天喝牛奶、偏食及食用西式快餐行为相关(P<0.01);性别与每天喝牛奶、食用西式快餐和中式快餐行为相关(P<0.01或P<0.05). [结论]中、小学生早餐食用率和早餐营养质量现状令人堪忧,午餐营养质量较差,不健康饮食行为较普遍,应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家庭的经济因素是影响中、小学生饮食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广州市市区小学生饮食行为 ,寻找存在问题 ,为有关部门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 2 0 0 2年1~ 2月 ,采用问卷方式对广州市市区某小学 14 0 4名 1~ 6年级学生的饮食行为进行调查。 [结果 ] 6 43 %的学生基本上不吃早餐 ,3 1 93 %的高年级学生不喝或偶尔喝牛奶 ;18 5 1%的学生经常食用西式快餐 ;80 0 9%的学生经常吃零食 ,43 94%的学生经常喝饮料 ;家长对学生的饮食行为有较大影响。 [结论 ]小学生饮食行为存在较多问题。教育、卫生部门应重视目前城市小学生的饮食习惯问题 ,提高早餐质量 ,教育小学生多喝牛奶 ,指导家长、小学生合理选择零食、饮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中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现状,为提高中学生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及相关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现况调查方法和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590名哈萨克族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营养知识分数偏低;维生素C和钙元素的良好来源的知晓率分别为55.9%和53.5%,高于维生素D(17.9%)和维生素A(21.6%)的良好来源知晓率;认为早餐重要的占78.8%,最近1周每天食用早餐的比例为42.9%,饮料和零食1周食用频率为1~3次的分别占37.5%、33.0%;蔬菜和豆类食用频率相对较少。结论:乌鲁木齐市哈萨克族中学生整体的营养知识水平不高,零食、饮料和油炸烧烤等食用频率较高,早餐食用频率偏低,蔬菜和豆类食用频率相对较少。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健康教育活动,使中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饮食意识,培养科学合理的饮食行为,不断提高新疆哈萨克族中学生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饮食行为现状,为进一步开展饮食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方法对参加2016-2017年在青岛、兰州、济南、长春、北京、宁波、重庆7地举办的"营养与疾病预防"全国医生营养知识继续教育项目培训班的699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其早餐、西式快餐、零食、饮料、高盐食品、营养素补充剂等食用情况及营养标签知晓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结果 67.81%医务人员每天吃早餐,4.15%医务人员每月吃西式快餐≥4次;随着年龄增加,每天都吃早餐的比例逐渐增加,而食用西式快餐的频次较高的比例逐渐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用零食、饮料≥7次/周的比例分别是30.76%和13.16%,20~29岁医务人员不吃零食及不喝饮料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用薯条或薯片、方便面、加工肉制品、盐焗坚果和果脯≥1次/周的比例分别是7.30%、6.29%、18.03%、28.04%和12.88%,不同性别及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食用营养素补充剂的医务人员为43.78%,不同性别、年龄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间营养素补充剂的使用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87.98%的医务人员知晓营养标签,女性知晓率(91.53%)高于男性(7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仅有21.96%的医务人员经常使用营养标签,并且随着年龄增加经常使用营养标签的比例逐渐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医务人员饮食行为现状有待改善,需采取营养健康教育等有效措施以促进医务人员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市区某小学学生饮食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市区小学生饮食行为,寻找存在问题,为有关部门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02年1—2月,采用问卷方式对广州市市区某小学1404名1—6年级学生的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6.43%的学生基本上不吃早餐,31.93%的高年级学生不喝或偶尔喝牛奶;18.51%的学生经常食用西式快餐;80.09%的学生经常吃零食.43.94%的学生经常喝饮料;家长对学生的饮食行为有较大影响。[结论]小学生饮食行为存在较多问题。教育、卫生部门应重视目前城市小学生的饮食习惯问题,提高早餐质量,教育小学生多喝牛奶,指导家长、小学生合理选择零食、饮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小学生家长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饮食行为,改善小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方法]2008年3月,对胶南市城区某小学的237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结果]调查237人,对20个营养知识问题的知晓率为62.22%,营养知识得分(满分50分)为12.46±3.31分;购买食品时主要考虑食品营养价值的占47.26%;对营养知识感兴趣的占91.98%,愿意改变自身不良饮食行为的占97.05%,积极对待孩子的偏食、挑食的占93.25%;家庭基本上每天吃早餐的占78.06%,每天饮奶的占26.58%,经常吃甜食、油炸食品、腌制食品、烧烤食品的分别占6.75%、4.22%、9.70%、2.53%。[结论]小学生家长具有一定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良好,有待进一步提高营养知识水平,养成正确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零食健康教育对二年级小学生及家长零食营养知识的影响效果,为改善他们的零食行为提供依据。 方法 2017年8月,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方法,从深圳市宝安区130所小学中按街道随机分层抽取12所,从被选取学校的二年级中随机抽取1个班级,共602名学生和602名家长为研究对象,在2017年9月-2018年7月开展零食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二年级小学生和家长分别开展零食相关知识、行为和习惯等方面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本次共对602名二年级小学生和家长进行了零食营养知识方面的健康教育干预。经干预,学生营养知识的知晓率较干预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每天吃零食的次数不要超过3次知晓率由24.03%提高到63.11%,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知晓率由84.20%提高到94.82%,食用高蛋白食物可促进大脑发育的知晓率由68.91%提高到93.32%;在零食行为方面,经常食用糖果(24.71% vs. 15.86%)及巧克力、食用饼干和薯片(25.71% vs. 16.03%)、炸薯条、烤火腿肠等油炸、烧烤食品报告率(17.14% vs. 9.68%)均下降(P<0.05);在食用零食习惯方面,每次买零食时看生产日期和营养标签(53.95% vs. 65.28%)、每天吃早餐(70.25% vs. 86.98%)、每天喝牛奶(36.13% vs. 55.59%)的比例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家长营养知识方面,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89.74% vs. 95.93%)、纯牛奶可经常食用(46.96% vs. 68.25%)、对早餐的重要性(77.22% vs. 85.40%)、碘缺乏的认识(93.57% vs. 96.43%)、维生素C缺乏的认识(50.96% vs. 56.93%)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购买零食的习惯方面,家长每次买零食时阅读营养标签比例(25.57% vs. 32.09%)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零食健康教育对提高二年级小学生及家长对零食的认识和态度、改善零食行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了解中国高年级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学生营养改善政策和计划、开展儿童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北京、广州、南京、重庆、济南、哈尔滨6个城市的72所小学中随机抽取四、五年级小学生12 197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收集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等相关信息.结果 学生营养态度得分较高[(17.0±2.4)分],但营养知识得分总体偏低[(12.0±6.4)分],饮食行为得分一般[(11.4±2.4)分].女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高于男生;中心城区学生营养知识、饮食行为得分高于近郊;五年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高于四年级(P值均<0.05).学生总体营养知识知晓率为26.1%,其中对全谷物的营养知晓率最高(73.9%).学生总体积极营养态度持有率为83.5%,认为营养知识对健康重要的比例最高(97.6%).学生总体饮食行为的良好率为88.1%,几乎每天都吃早餐的比例最高(88.5%),几乎不吃零食、中式快餐、西式快餐、饮料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4.9%,38.0%,46.1%,50.5%).中心城区、五年级学生更经常吃早餐;女生更经常吃早餐、零食和饮料,而男生更经常吃快餐;郊区学生吃西式快餐、喝饮料次数更少(P值均<0.05).学生营养知识与态度、营养态度与行为得分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四、五年级小学生营养态度较积极,但营养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存在一些饮食不良行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在不同性别、城区、年级学生间有较大差异.应逐步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园营养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小学生零食消费行为现状,为风险评估、干预并制定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10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丰台区6所小学共1 171名学生及其家长作为调查对象,研究小学生消费零食行为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的1 171名学生中,有922人自报食用零食,占78.7%。小学生常吃零食种类前3位为新鲜果蔬、谷类和坚果。小学生零食知识知晓率为45.4%。在睡前30 min和正餐前后吃零食的学生比例为16.1%和21.3%,小学生选购零食或饮料的前3位原因是味道好、解渴/解饿和方便。86.3%的家长参与决定小学生的零食和饮料。结论北京市丰台区小学生零食消费结构优化,但仍较注重口味,存在不良零食消费习惯;家长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学生零食行为。加强合理膳食、健康饮食知识的宣传对改善小学生健康零食消费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东平县城镇中小学生饮食行为现状,为开展中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东平县2 426名城镇中小学生饮食行为及身体活动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不同性别、学段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80.3%的中小学生每天都吃早餐,72.8%的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早餐以谷类食物为主。中小学生食用加工肉制品和盐焗坚果比例最高,分别为47.9%和44.6%。56.8%的中小学生不能每天吃1次水果,41.9%的学生每天吃蔬菜<2次。71.3%的中小学生每月至少吃1次西式快餐。88.2%的中小学生每周至少食用1次零食,最常吃的零食为糕点类;60.6%的中小学生每周至少饮用1次饮料。结论东平县城镇中小学生存在部分学生不吃早餐、较高比例的学生早餐营养质量差、西式快餐消费率高等不良的饮食行为,因此需加强对学生正确饮食行为的引导。  相似文献   

13.
芜湖某校小学生零食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零食对他们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为了解小学生对零食的进食情况 ,特进行了本次调查 ,为指导他们及其家长合理选择零食提供参考。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六年级学生 82 4人 ,男40 7人 ,女生 42 7人 ,年龄 7~ 12岁。1.2 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 ,内容包括学生及家庭一般情况 ,学生对每种零食的喜欢程度和进食频度。所调查的零食种类包括糖果类 (巧克力和一般糖果 )、普通点心 (不含奶油的饼干和糕点等 )、奶油点心 (含奶油的饼干和糕点等 )、油炸类 (虾条、土豆条等 )、动物肉类 (鱼片…  相似文献   

14.
了解沈阳市、武汉市、成都市、广州市中小学生家长的饮食行为状况,为进一步开展饮食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沈阳市、武汉市、成都市、广州市13 805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饮食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70.7%的学生家长能保证每天都吃早餐,但其中仅有18.0%的家长早餐营养良好.4所城市学生家长每周吃早餐次数及早餐营养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7.872,259.788,P值均<0.05).学生家长吃西式快餐的频率≥1次/月的占34.3%,各城市学生家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958,P<0.05).学生家长每周至少吃1次零食、饮料比例分别为78.3%,59.5%,零食、饮料每周消费次数构成各城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82.53,136.381,P值均<0.05).学生家长常吃的5种零食依次为新鲜蔬果、谷类、坚果、奶制品、豆制品,常喝的5种饮料依次为茶水、茶饮料、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鲜榨果蔬汁.结论 四城市学生家长存在早餐结构不合理,消费西式快餐、不健康零食及饮料等现象,因此应加强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部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状况及饮食行为,为有针对性制定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4年5—6月从鄂东北、鄂中、鄂西北、鄂西南贫困农村地区抽取8个县(市)共32所中小学的5 942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同时从研究对象中抽取所有小学四、五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共计2 569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小学生和初中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8.18%、7.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2.89%)高于初中生(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和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32%、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小学生甜点、汽水饮料、油炸食物、西式快餐的年均食用频次均较高;通常食用的零食中,以蔬菜水果,纯牛奶、酸奶等,饼干、面包等,面制小食品,干脆面、方便面等,各种饮料,膨化食品和糖果、巧克力等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71.87%、69.22%、77.78%、57.73%、65.23%、52.08%、52.01%和50.99%;中小学生中几乎不喝饮料的比例为26.33%,所饮用的饮料中,碳酸饮料饮用比例为43.40%。结论中部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应予以关注,同时采取积极措施控制贫困地区学生超重肥胖的进一步流行。  相似文献   

16.
济南市儿童少年饮食行为现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济南市城郊儿童少年饮食行为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培养良好的饮食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城效3-16岁儿童及家长各2534名,采用问郑调查方式调查他们的零食、快餐、早餐及饮料食用情况和相关认识。结果:95.5%的儿童少年有吃零食习惯,以水果、冰淇淋、面包及油炸食品为主,有70%以上的儿童少年了解并吃过西式快餐,但对快餐营养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大多数儿童每天吃早餐,但早餐营养及质量不高。饮料消费受大众传媒影响消费呈上升趋势。结论:济南市儿童少年饮食行为存在诸多问题,应通过有效途径和措施加强营养知识教育及良好饮食行为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高仙  王志颖  赵芳  李鑫  马超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9):1398-1399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高年级小学生和家长饮食相关行为现状及其相关性,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便选取北京市西城区6所小学1 184名学生和家长,分别使用自行编制的“西城区小学生/小学生家长饮食运动健康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过去7d中,晚餐用时为16~ 30 min、至少3d有吃撑的感觉、至少3d睡前吃东西行为家长报告比例为61.8%,18.0%,27.0%;学生报告比例分别为58.1%,20.8%,24.8%.过去7d,家长和学生晚餐前不吃零食行为报告率分别为25.3%,10.7%.学生多数饮食行为主要受母亲行为影响,但女生吃巧克力/糖果,男生吃坚果、含糖饮料、蔬菜水果等与父亲相关性较高(r值分别为0.199,0.205,0.175,0.171,P值均<0.01).结论 学生和家长晚餐行为具有相关性.应指导家长树立健康的食育理念,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饮食环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近年来深圳市光明区二年级小学生零食行为习惯及知识运用的变化趋势,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制定儿童慢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2015—2018年间分别抽取该区6、4、6、6所小学二年级学生,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并运用趋势分析。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1 035份,其中男生616人(59.52%),平均年龄(8.10±0.73)岁;女生419人(40.48%),平均年龄(7.96±0.74)岁。排名前5的零食依次为水果类(58.94%)、面包蛋糕类(46.76%)、果冻类(35.07%)、饼干薯片类(30.34%)和坚果类(29.28%),饮料(除白开水)为纯牛奶酸奶类(58.55%)、果汁(39.32%)、碳酸饮料(27.15%)、凉茶绿茶类(23.77%)和爽歪歪营养快线类(23.19%)。以年度分层统计显示,零食中的果冻类、果脯话梅蜜饯类、油炸烧烤类,与饮料中的凉茶绿茶类、功能饮料、碳酸饮料、咖啡奶茶类、爽歪歪营养快线类的食用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或P<0.01);而零食中的水果类、面包蛋糕类,和饮料中的纯牛奶酸奶类则食用率显著增加(P<0.05或P<0.01)。另外,将白开水作为常规饮品的使用率逐年显著增加(P<0.01)。在消费零食及饮料的常见原因中,饿了/渴了占比最高(61.26%),其次为看电视或无聊(47.73%)。在卫生习惯和食品知识运用方面,仅买零食看生产日期在各年度的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深圳市光明区二年级小学生零食行为与习惯近年总体趋势向好,但仍需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许昌地区小学生及其家长营养知识与饮食习惯的现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许昌地区部分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1150名小学生问卷中,含钙、维生素C、蛋白质较多食品即甜食过多对人体有害4个问题回答率分别为74.8%、78.0%、77.8%、87.0%,其余均低于53.0%。小学生经常喝饮料的占22.2%,经常吃零食的占18.8%,49.7%的小学生有边吃饭边看电视的习惯。468名家长有16.2%的家长喜欢吃零食,24.4%的家长喜欢吃较咸的菜肴,25.0%的家里从来不吃粗粮。家长营养知识平均分值(百分率)68.8分。结论在营养知识和饮食习惯方面,需要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干预,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营养知识,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20.
了解中国高年级小学生零食消费现状,为开展儿童营养教育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广州、南京、重庆、济南、哈尔滨6个城市的72所小学随机抽取四、五年级小学生12 197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填问卷的方法调查零食消费现状.结果 小学生在家里、学校和其他地方吃零食的报告率分别为96.4%,59.4%和75.5%.小学生在家里最常消费的零食前3位依次为新鲜水果蔬菜、奶及奶制品、谷类(72.0%,71.1%,68.6%),在学校最常消费的零食前3位依次是新鲜水果蔬菜、奶及奶制品、谷类(30.0%,28.2%,23.8%),在其他地方最常消费的零食前3位依次是糖果、谷类、饮料(36.6%,36.2%,35.7%).小学生消费零食原因的前5位依次是好吃、健康/有营养、干净卫生、很多同学喜欢吃和家里人常吃(68.5%,49.3%,42.2%,24.7%,17.8%).结论 四、五年级小学生吃零食现象普遍存在,零食种类不合理.需要开展学生及家长营养教育,促使学生合理消费零食,养成健康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