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影像组学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的7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单灶患者的病灶超声图像,进行影像组学特征研究并判断有否淋巴结转移,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77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27例,超声术前发现4例;淋巴结未转移50例,超声术前发现47例。通过影像组学方法判断病灶淋巴结有无转移,对照病理结果,准确率为73.1%,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74.0%。结论:影像组学在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中有明确价值和极大潜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08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资料及术后颈部淋巴结病理结果,分析其超声待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性、肿瘤5 mm、多发病灶、微钙化、边界模糊、肿瘤与甲状腺被膜接触、血流丰富,以及肿瘤位于甲状腺上极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癌患者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P0.05);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性及肿瘤与甲状腺被膜接触是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2.122、14.578,P0.05)。结论多发病灶、微钙化、肿瘤与甲状腺被膜接触及性别男性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甲状腺未分化癌超声特征,探讨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0例甲状腺未分化癌、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超声资料,总结甲状腺未分化癌超声特征。结果甲状腺未分化癌与乳头状癌在年龄、病灶大小、边界、形态、纵横比、内部结构、钙化、血流、周围组织浸润、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未分化癌与良性结节在年龄、病灶大小、钙化、血流、周围组织浸润、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边界、形态、纵横比、内部结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未分化癌具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超声医师熟练掌握其声像图特点有利于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结果对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资料及术后颈部淋巴结病理结果,分析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发病灶、结节边界模糊及结节与甲状腺被膜接触的患者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边界模糊及结节与甲状腺被膜接触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发病灶、结节边界模糊及结节与甲状腺被膜接触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颈部淋巴结内囊性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高分辨率超声仪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并评价颈部淋巴结内囊性变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特征性改变及其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颈部淋巴结异常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曾行灰阶及彩色多普勒检查、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活检和/或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超声显示淋巴结异常,在69%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转移淋巴结中可见囊性变。而在非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转移淋巴结中仅有2例可见此现象。颈部淋巴结内部出现囊性变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超声特征性改变,其敏感度为69%,特异度为96.6%,阳性预测值为90.9%,阴性预测值为83.6%,准确度为87.4%。结论:颈部淋巴结内出现囊性变高度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被认为是预后良好的甲状腺恶性肿瘤,近年来对其深入研究发现,PTC的一些组织亚型较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预后较差,笔者汇总了PTC中几类高侵袭性亚型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临床特征及病理特征并综述了人工智能超声精准诊断新技术,以提高超声工作者和临床医师对其的认识,从而有利于早期诊断、治疗和评估...  相似文献   

7.
VEGF和nm2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病理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VEGF和nm2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VEGF和nm23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存在VEGF和nm23的过度表达;VEGF表达阳性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nm23表达阳性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结论VEGF和nm23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原发灶超声特征的关系。方法:在本文研究将收治时间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作为主要对象,一共选取200例,对患者原发灶超声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情况进行分组,其中未转移组100例、转移组10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转移组性别、年龄、形态和转移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原发形态不规则、年龄小于或等于50岁、男性。结论:原发形态不规则、年龄小于或等于50岁、男性为造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同时原发灶的超声特征能对颈部淋巴结转移进行预测,提供相关影像学依据,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超声、细胞病理学特征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10例经术后组织病理证实为PTMC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病例,回顾性分析PTMC组织病理学特征,及术前临床、超声、细胞病理学特征与CLNM的相关性。结果纳入的110例PTMC病例中,共31例(28.2%)出现CLNM。PTMC的病理特征中,病灶5mm、多灶性、多侧性、甲状腺包膜侵犯、侧区淋巴结转移与CLNM显著相关(P0.05)。术前特征中,患者年龄≤38岁、超声测量可疑病灶6mm、可疑多灶性、多侧性及可疑淋巴结转移或包膜侵犯等为CLNM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通过分析可疑PTMC患者临床、超声资料,对CLNM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鼠类肉瘤滤过性毒素菌致癌同源体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V600E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的相关性。方法甲状腺超声造影后经手术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235例(甲状腺癌组),甲状腺良性肿瘤85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组新鲜组织病理标本中BRAFV600E突变情况,分析甲状腺癌组患者BRAFV600E突变与其颈部淋巴结转移及不同造影增强模式(高增强、等增强、低增强)间的关系。结果甲状腺癌组BRAFV600E突变率(78.3%)高于对照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FV600E突变组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64.7%)高于未突变组(21.6%)(P0.05),均以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为主;BRAFV600E突变组造影增强模式与未突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组患者中造影模式弱增强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49.7%)低于等增强组(72.7%)和高增强组(76.2%)(P0.05),等增强组与高增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AFV600E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及其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性的预测因子;超声造影不能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V600E突变的存在,但不同造影模式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有一定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6例细针穿刺确认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探讨PTC大小及CEUS增强模式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之间的联系。结果总计37例患者术后病理提示颈部淋巴结转移,不同大小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之间相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CEUS不同增强模式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之间相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相关联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超声特征与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08例PTC患者,研究PTC结节超声影像学资料及术后侧颈部淋巴结病理结果,分析PTC超声待征与侧颈部淋巴结转移(LLNM)的相关因素,在肿瘤大小的基础上,用超声评分的办法预测LLNM风险。结果肿瘤最大径10mm、多灶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更易发生侧颈部淋巴结转移(P0.01),钙化、边界模糊及与甲状腺被膜接触易发生侧颈部淋巴结转移(P0.05)。超声积分在侧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超声积分≥2.5为分界值,其灵敏度为74.8%、特异度为86.8%。结论肿瘤大小及病灶数结合超声积分对PTC患者LLNM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是否会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常规超声特征表现,及其与侵袭性和BRAF~(V600E)突变的关系。方法将158例经手术证实的PTC患者分为HT组和非HT组,每组各79例,比较两组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特征,以及侵袭性和BRAF~(V600E)突变的差异性。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超声特征与BRAF~(V600E)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结果 HT组中女性患者比例高于非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超声特征(病灶边界、纵横比、微小癌、微钙化、病灶数目、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弹性成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58例患者中,18例侵袭周围组织,其中HT组5例,非HT组13例;135例BRAF~(V600E)突变阳性,其中HT组63例,非HT组72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35例BRAF~(V600E)突变阳性病例中,两组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侵袭周围组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58例PTC患者中,微小癌和纵横比1与BRAF~(V600E)突变阳性相关(OR=3.087、3.798,均P0.05);HT组患者中,微小癌与BRAF~(V600E)突变阳性相关(OR=3.590,P0.05)。结论 PTC合并HT好发于女性,HT不影响PTC的超声特征表现,合并HT的PTC其侵袭性及BRAF~(V600E)基因突变率均低于单纯的PTC;在PTC中,BRAF~(V600E)基因突变与微小病灶、纵横比1均相关;合并HT的PTC中BRAF~(V600E)基因突变与微小病灶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FNA-Tg)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FNA-TgAb)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超声可疑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合并淋巴结转移的患者41例纳入转移组,其余73例纳入未转移组,同时收集3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且经超声检查及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未伴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阴性对照组.入组患者均经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下FNA-Tg及FNA-TgAb检测,比较超声引导下FNA-Tg及FNA-TgAb的表达,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超声引导下FNA-Tg 、FNA-TgAb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 转移组FNA-Tg、FNA-TgAb水平高于未转移组、阴性对照组,未转移组FNA-Tg、FNA-TgAb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单独FNA-Tg、FNA-TgAb检测及FNA-Tg联合FNA-TgAb检测作为检验变量,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与否作为状态变量(1=淋巴结转移,0=未转移)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单独FNA-Tg、FNA-TgAb水平检测及FNA-Tg联合FNA-TgAb检测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80,预测价值均较理想.依据ROC曲线得出单独FNA-Tg、FNA-TgAb检测的Cut-off值分别为115.959 ng/mL、9.715 IU/mL.结论 超声引导下FNA-Tg、FNA-TgAb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前可通过超声引导下检测FNA-Tg、FNA-TgAb水平指导甲状腺癌根治术中是否需要行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用超声血流动力学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超声检测淋巴结的纵横比、内部回声、均匀性、边界规则性和钙化情况。分析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对照组)的差异。结果超声血流动力学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纵横比2(93.06%)、淋巴结内部回声(94.44%)、边界(90.28%)、钙化情况(87.50%);淋巴结转移组与对照组的纵横比、淋巴结内部回声、边界、钙化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009、78.895、48.584、66.429,P均=0.000)。结论超声血流动力学检查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一种高效、快速方便的方法,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3月—2021年8月收治的8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共114个结节,以术后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给予所有患者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其中发生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2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共36个结节,未发生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共78个结节。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弹性评分(ES)情况与弹性应变率(SR),并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评估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结节ES比较无显著差异(Z=0.320,P=0.749>0.05),观察组SR (2.64±0.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8±0.37)(t=9.457,P<0.05);超声弹性成像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79.49%,准确率为78.95%,说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具有一定评估价值。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其诊断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79.49%,准确率为78...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FVPTC)与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CPT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行甲状腺乳头状癌初治患者共1417例。依据石蜡病理结果分为甲状腺经典型乳头状癌组、滤泡型乳头状癌组和同一患者两种亚型肿瘤伴发的混合组,FVPTC患者进一步分为非包膜内型及包膜内型。结果与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相比,滤泡型乳头状癌患者在性别、病灶大小、手术切除范围、肿瘤包膜侵润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FVPTC组患者的平均患病年龄要比CPTC组大(P=0.01),病灶个数明显少于CPTC组(P=0.006)。FVPTC亚组间比较患病年龄、病灶个数、大小、手术切除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甲状腺滤泡型与经典型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不完全相同,但无需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特征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65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收集其甲状腺癌结节的超声影像学资料及术后颈侧区淋巴结病理结果,分析得出其相关因素并予以不同评分.结果 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中微钙化、肿瘤边界不清晰、肿瘤位于上极及肿瘤与甲状腺被膜的接触部分>25%的肿瘤周长发生率均高于阴性患者(P<0.05).超声积分在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超声积分≥2.5分为分界值,其敏感性为86.2%,特异性为89.7%.结论 超声积分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当超声积分≥2.5时需注意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可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造影模式,并分析其病理学依据。方法对40例接受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切除后的患者颈部出现的56个异常淋巴结行超声造影检查,之后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并分析二维及超声造影各项特征与转移性淋巴结的病理关联性。结果细胞学证实56个颈部淋巴结中,26例患者的35个淋巴结为转移性淋巴结,各项超声特征中,超声造影的增强均匀性、增强强度、增强方式,这三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更具有相关性。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的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超声造影表现为不均性高增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ROP2、p-Akt及viment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6例甲状腺瘤组织、36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TROP2、p-Akt及vimentin的表达,并对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TROP2、p-Akt及viment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8%、68.4%、69.7%,与甲状腺瘤组织、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OP2、p-Akt及vimentin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P<0.05);TROP2、p-Akt及vimentin蛋白在Ⅲ+Ⅳ期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表明,TROP2与p-Akt、vimentin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313,P=0.038;r=0.402,P=0.031);p-Akt与vimentin的表达也呈正相关(r=0.464,P=0.026)。结论:TROP2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恶性侵袭及转移有关,可作为靶向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潜在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