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营卫由中焦脾胃化生,与肢体功能关系密切。营卫是气血功能的体现,气血的正常运行是营卫调和的关键,气血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皆可使营卫失调而致痿证。阳明经多气多血,气血生于中焦脾胃,而营卫从中焦生成后循行于经络之中,气血充足则营卫养护之力强,从阳明经调节营卫,可使营卫协调而气血调和。治疗上,主取阳明经腧穴,予补气或行气针法,通过补养营卫或调营通卫,从而达到治痿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汗与五脏、营卫的关系,探讨自汗证的病因病机,概括为五脏皆有汗,汗之本为心,汗之化为肾,汗之出为肺,汗之源为脾胃,汗之调为肝。又必以营卫调和为要,汗出方能有节。五脏功能失调、营卫失和均可致自汗。故提出“调畅五脏、调和营卫”的自汗证治则及处方用药,通过典型临床病案,进一步阐释诊疗思路及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3.
郭颖 《江苏中医药》2016,48(4):26-28
何焕荣教授从三焦辨治汗症每获佳效,他提出:上焦汗症,治宜顾护心肺,调和营卫;中焦汗症,治以调理脾胃,清热燥湿;下焦汗症,治以补益肝肾,培元固本。附验案3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4.
人体营卫之气是阴阳之气的具体表现。营卫之气由中焦脾胃化生。营气行于脉内,卫气行于脉外;营对卫有滋养作用,卫对营有推动、卫外温煦的作用。卫气每日至阳而出,至阴而入,是有规律的。其"出"与"入"是由肝升、胆降来完成的,故营卫与肝胆密切相关。本文从肝胆气机升降调营卫,治疗营卫失调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桂枝主要作用为温经通脉,只要身体有经脉痹阻之证,皆可使用。大枣补中。生姜发散表邪。甘草生用补气生津,清热解毒;炙用温中健脾,和里缓急。《伤寒论》中,四药合用,温通经脉,解表散邪;生姜、大枣、甘草合用,解表散邪,补益中焦,生姜、大枣合用,调和营卫,补益脾胃;大枣、甘草合用,养营调中,扶正祛邪。仲景将这四味药与诸多药物配伍,巧妙地运用于临床,从而治愈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6.
桂枝汤调和营卫在支气管哮喘防治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汤首载张仲景《伤寒论》,其具有解肌发表 ,调和营卫之功 ,为治疗中风表虚证之主方 ,临床应用广泛 ,尤其在多种过敏性皮肤病应用 ,如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文献报道多见。由此 ,我们大胆尝试该方原方或加味在支气管哮喘防治运用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文就桂枝汤调和营卫在支气管哮喘防治作用从以下方面简要论述。1 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调理中焦脾胃为基础营卫之气与脾胃功能紧密联系 ,脾胃功能失和又与支气管哮喘发作或加重相关 ,调理中焦脾胃 ,对支气管哮喘起到防治作用。1 .1 营卫之气与脾胃功能的关系 张仲景非常重视中焦脾胃作为营卫…  相似文献   

7.
上热下寒汗证主要表现为仅上半身汗出过多,伴双下肢发凉,属上下同病之证,故可运用叶天士“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理论进行辨治。上热下寒汗证半身汗出责之于气火失调、营卫不固,而下肢发凉则归因于阳气郁遏、温煦失职,归根结底是由中焦脾胃受损,气机升降失调所致。故治法上应从中焦入手,当予补中以平上热下寒、畅中以复气机升降,气机畅则汗自止,验之临床,获效良好。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杜晓妹  黄韬 《河南中医》2022,(8):1186-1189
黄韬老师认为,汗出病机为卫气失于固护、开阖失常、腠理疏松、营阴外泄。营卫根于中气,中焦脾胃之气(中气)是托举五脏不陷之气,治疗应注重中气和机体枢机。黄老师采用补中益气汤补中升清,并加用风药增强祛风胜湿、发散郁热、开腠通络之效,临证多选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独活、白芷、藁本、薄荷、葛根等,使卫阳复职,营阴内守,营卫调和,汗出自愈。  相似文献   

9.
一、三阳病 病在三阳以病情亢奋、正气不虚,所谓正盛邪实为特点,其中手足之辨证虽然不做为主要证候,但它能说明阳气抗邪、气机运行的情况。 手足汗出 太阳、少阳病一般无手足汗出,太阳中风以体汗为主。阳明热证(以白虎汤证为代表)身热、汗自出(188条)当周身遍及。阳明府实一般无汗出之证,唯大承气汤证可见手足然汗出,提示阳明府实之深重(220条)。四肢以脾胃为本,当肠胃燥实热结深重,津为热迫,欲达周身而不能,只应之于手足,因此手足然汗出的鉴别意义是:体现府实重证而区别于一般府实证。另一方  相似文献   

10.
肖相如 《河南中医》2011,31(2):108-108
解肌,是通过调补营卫、协调营卫的关系,恢复营卫功能而达到汗出邪去的目的。桂枝汤是典型代表,其根本是补脾胃而祛外邪,解肌的实质是调补脾胃。  相似文献   

11.
手足汗是局部汗的一种,症见手足经常潮湿多汗,甚者汗流如注。本文通过梳理中医对手足汗的认识,阐述手足汗与脾胃病理生理关系,提出临证以脾胃为核心辨证治疗,可以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桂枝汤为《伤寒论》开篇首方,系"仲景群方之魁,……解肌发汗总方",乃"和方之祖"。《伤寒论》涉及桂枝汤原文共19条,类方22首,居《伤寒论》113方之首。桂枝汤类方不论如何化裁终不脱温补中焦,滋壮化源。桂枝汤证实质是营卫不和。脾胃为营卫之本,营卫为脾胃之标,有一分表证,便有一分胃气外固于表,桂枝汤调和营卫是通过调补中焦、补益中虚实现的,故有补益脾胃之效。中焦虚弱,后天不足,脾胃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乏源可见胃脘胀满、胃脘痛等中焦病症。桂枝与芍药等量相配,一辛一酸,一散一敛,一开一合,调和营卫,调卫散邪;生姜助桂枝以调卫,大枣助芍药以和营,生姜大枣共奏益脾和胃之效,炙甘草辛甘化阳,增温阳之力,诸药相伍,外调营卫,内和脾胃。临证应将煎煮、服用、剂数、禁忌等熟记于心,桂枝、芍药质地坚硬,不久煎煮药气难出,且不可武火,应"微火煮取","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保津卫阳为治疗桂枝汤证关键,故不可令如水流离;"服药后禁生冷、黏滑,……臭恶等物",内不安则外不解,故列为禁忌。附痞胀验案一则。脾胃无速功,应充分培扶后天;补益药发挥作用建立在脾胃运化基础,四君之类相对呆滞,不仅理气作用不明显反而增加脾胃负担,故出现便难、脘痞、嗳气甚。桂枝汤虽为补剂,然其功效却是通过阴阳合化,最终达到促进阴阳自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从脾胃为枢的理论出发,重温经典,认为理中汤之制本燮理中焦之意。总结目前理中汤在临床运用的文献资料,指出理中汤通过温复中阳、燮理中焦、复其升降,从而达到调整人体脏腑功能和营卫运行的作用,以期推广理中汤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4.
明某某,女,30岁。干部。1988年9月4日初诊。自诉1年来手足出冷汗不止,甚时如水滴而下,精神紧张时汗出更重,时常用冷水浸泡手足稍减舒适,伴五心烦热,神倦乏力,纳谷不香,睡眠欠佳,二便调,舌淡、苔薄、尖部有红点,脉弦细而涩。曾多处求治,服中西药不断,均未见瘥。后经人介绍,邀余诊治。据脉证所见,此乃阴经虚热,阳气不振,营卫失调所致,治宜和阴阳,调营卫,敛汗出。方拟桂枝龙牡汤加味:桂枝10克白芍18克红枣1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地骨皮15克银柴胡10克红花6克  相似文献   

15.
人体之气分布在中焦的谓"中气",贯通上下,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与中焦脾胃关系密切。脾胃位于中焦,是气血生化之源。《难经》曰:"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灵枢.营卫生会》曰:"中焦……此所受气者,泌糟粕,  相似文献   

16.
黄穗平教授认为脾胃虚弱、营卫失调、元气不敛为虚证型手足汗症的主要发病机制,临证运用健脾补中法,辅以调和营卫、益肺敛元治疗虚证型手足汗症,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7.
(月真)胀,是指浊气不降所致的腹胀。由于脾胃居中焦,主腹,是升降运动的枢纽,又木易克土,故临床治疗本病多采用调理脾胃、疏肝理气等法。但笔者曾遇部分病例,按上述途径施治,并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于是另求蹊径,重拾《内经》有关阴阳营卫不调致胀的理论,试用调阴阳和营卫之法,竟获良效。  相似文献   

18.
分析手足心热病因病机,从脾胃、肝胆论治或升阳、或清降、或辅以疏肝利胆等方法使中焦气机调畅,升降、出入协调,郁热、郁结消散以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9.
郭孝伟  耿强 《环球中医药》2022,15(2):269-272
袁红霞教授认为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推崇《黄帝内经》"以平为期,贵在中和"的学术理念,临证注重中焦脾胃平衡理论.本篇介绍总结袁红霞教授治疗脾胃病之学术经验,以阴阳平衡为总纲,通过调气机、调寒温、调动静、调润燥,使中焦不偏不倚、和谐平衡,脾胃气血正常运行而百病消除.最后附验案一则,探究其学术思想在脾胃病治疗上的应用,为临床治疗脾胃病寻求更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功效,并有调脾胃、滋化源、调气血、和阴阳的作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无论外感或内伤,凡见汗出恶风之要证,均以本方加味治之,每每获效,现举案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