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湿疹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以红斑、丘疹、水疮、糜烂、渗出、瘙痒和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中医俗称为奶癣、旋耳疮、四季风、绣球风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婴儿湿疹、耳周湿疹、异位性湿疹、阴囊湿疹等。中医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其调养,饮食不节,致脾胃湿困,运化失职,蕴湿不化,或腠理不密,外受湿邪,充于腠理发为本病。因此湿疹本源于湿,再源于热,湿热互结,化燥伤阴。笔者就  相似文献   

2.
湿疹的中医治疗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马兰 《河南中医》2006,26(5):35-36
湿疹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以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瘙痒和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其发病与风:湿、热之邪关系密切,而其本在湿,其表在热,急性发作时必挟风邪,慢性缠绵乃顽湿不化,湿热毒邪蕴久可耗血伤阴。化燥生风。综之,湿疹本源于湿,再源于热,湿热互结,化燥伤阴。  相似文献   

3.
<正>湿疹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瘙痒性皮肤病。中医依据其发病部位和性质进行区别,其命名亦不相同。以丘疹为主的称血风疮或粟疮。顽固性湿疹临床具有发病时间长或易反复发作的特点,且一般治疗方法难以收到较好的疗效。历代医家认为湿疹之病因病机多与风、湿、热有关,且以内因为主[1]。现代中医普遍认为,形成慢性顽固性湿疹的主要因素为蕴湿日久、风毒凝聚。治疗上主要以化湿、健脾、熄风为主要治疗思路。但对于顽固性湿疹的  相似文献   

4.
湿疹的中医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元红 《河南中医》2006,26(8):88-88
湿疹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复杂,一般中医认为主要是有热、湿、风等,加上禀性不耐,营卫不和及脏腑功能失调,湿热瘀毒内积所致。或与外感六淫、气候变化、生活环境的改变、内伤七情、过分疲劳等有关,又可因饮食失节或过食腥发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从内生,湿与热两邪相搏,上蒸下窜,充溢肌肤所致。又由于“湿”性粘腻,所以本病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容易反复发作。中医历来医、药、护不分,在护理上强调“三分治,七分养”,现就湿疹的中医护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乐毅敏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2):531-532
脾胃乃后天之本 ,五官诸窍皆赖以为养。正如李东垣说 :“胃气一虚 ,耳目口鼻俱为之病。”若脾胃亏虚 ,则气血精液生化不足 ,清窍空虚 ,易被六淫邪侵 ,或因脾胃亏损 ,复生风水痰湿上犯 ,则致疾患发生。1 脾胃与耳疾耳病常体现于脾虚湿浊内困。脾虚则运化水湿功能失常 ,湿浊内生 ,邪毒滞留于耳窍。另一方面 ,脾虚 ,输布水谷精微失职 ,气血生化之源不足 ,失于濡养而功能虚弱。湿浊犯于耳壳则流脓 ;湿浊停聚于耳道或耳壳则为湿疹 ;湿浊痹阻耳窍脉络 ,蒙蔽清窍则症见耳鸣、耳聋、眩晕等。如美尼尔氏综合征 ,从中医辨证 ,可分型为 :1髓海不足 ,耳…  相似文献   

6.
介绍苏诚炼教授治疗湿疹的临床经验。认为湿疹的基本病因是风、热、湿,其中以湿邪为主,病程日久伤阴耗血,则以血燥为主;常用治法为利水渗湿、清热燥湿、疏风散邪、养血润燥、调理脾胃、活血通络等。  相似文献   

7.
世间疮疡疥疮,惟小儿最多,湿疹是最常见的儿童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湿疹的病因是多种并存的,有内外因和虚实之分,风、湿、热既是湿疹反复的外因,又是导致病程迁延的内因。然小儿为纯阳之体,最易与火邪相乘,湿疹内合脏腑不仅与心肝脾相关,肺肾两脏亦与其紧密相连。临证用药时,采用本证与标证联合辨证,辨证时突出本证,将致病之邪以标证的形式体现,使辨证主次分明,全面灵活。本病治则为祛风、清热、祛湿、补虚。黄甡教授认为湿疹以湿热证为多,临床中常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以散外邪,清湿热,治疗小儿湿疹。  相似文献   

8.
急慢湿疹内外兼治周国秀王国安胡淮平河南省中医院(450002)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瘙痒和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中医所谓浸淫疮、疮、旋耳疮、四弯风等即是本病。急性湿疹为湿疡,慢性湿疹有称为顽湿,湿疹合...  相似文献   

9.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以皮损多形性、有渗出倾向、瘙痒剧烈、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为特点的炎症性皮肤病,脾虚湿蕴型是临床常见的湿疹证型,治宜健脾渗湿、除湿止痒。该文主要介绍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除湿止痒汤加减治疗脾虚湿蕴型湿疹医案1则。  相似文献   

10.
冯晓纯教授治疗小儿湿疹根据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临证尤重脾;又因小儿为"纯阳之体",感邪易从热化,认为小儿湿疹的发生责之"脾胃受损,湿热为患"。临证亦重湿热,以健脾解毒、清利湿热为治疗大法。内服紫苓疹消汤,外用黄连膏涂于皮疹处,配合小儿捏脊以调理脾胃,从病因病机、脾胃论治、内外合治等方面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小柴胡汤内服外洗治疗湿疹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部队地处湿热地区,军训任务重,多汗、多湿,故湿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对以发作有时为特点的患者,用小柴胡汤加减内服,中药外洗治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辨证治疗湿疹举隅江苏省徐州市中医医院(221009)闫殿菊湿疹是常见的炎症性变应性皮肤病。以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瘙痒和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对于发病急,病程短的急性湿疹,要清热利湿,祛风止痒,同时又要权衡湿与热孰轻孰重,以便确切用药。若热重于湿...  相似文献   

13.
性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其成因复杂,病情缠绵,临床治疗颇为棘手.本院魏品康教授为上海市名中医、国家首批师承制博士生导师,有40余年临床经验,医术精湛,在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病方面建树颇丰,对治疗顽固性湿疹有独到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收获颇多,现将魏师治疗顽固性湿疹经验介绍如下.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魏师认为,顽固性湿疹多因饮食失节或嗜食肥甘厚味,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水湿代谢异常,痰湿内生,又兼外受风邪,内外之邪相搏,外溢肌肤所致.其病机主要为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致生痰、生风、生湿,通过经络的联系,在体表出现病变.痰性黏腻,不易祛除,故病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4.
湿疹即中医所言的湿疮。中医认为本病因禀赋不耐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动风之品;或嗜酒,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生,又外感风湿热邪,内外之邪两相搏结,浸淫肌肤发为本病;或因素体虚弱,脾为湿困,肌肤失养;或因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发为本病。西医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症见疮面渗出、丘疹、水疱、潮红、瘙痒剧烈、苔藓样变,病情缠绵反复。  相似文献   

15.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辨治用药宜忌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群莲  黄发盛 《中医杂志》2001,42(10):635-636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临床上多表现为腹痛,腹泻及粘液血便,病程缓慢,反复发作。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为脾胃受伤,湿郁热蒸,邪并大肠,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而发病。初起多气滞湿郁,郁而化热,湿热蕴结脾胃大肠,实证居多;日久不愈,脾胃受伤,易转寒湿,或兼夹热邪,多成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  相似文献   

16.
观察符合诊断条件的CRF患者120例,拟定脾胃证候诊断标准及中医脾胃证候积分,以探讨临床症状分布、临床体征分布及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CRF患者脾胃证候有本虚标实之分,脾胃本虚中以脾胃气虚证在CRF各期中出现频次最高,脾胃标实证中以脾胃湿浊在CRF各期中最为多见,脾胃本虚标实证中则以脾胃气虚湿阻证更为常见;脾胃证候的演变规律,以脾胃亏虚为病之常,脾胃升降失常为病之变,脾胃阳衰为病之甚;脾胃虚证的病机演变依次为脾胃气虚→脾胃阴虚→脾胃阳虚→脾不统血;脾胃功能失调是病变的重要环节,且贯穿于慢性肾衰竭的始终。  相似文献   

17.
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仝小林院士认为湿疹发作时多为湿热瘀毒所致,常用黄柏、生薏苡仁、白鲜皮三味小方态靶结合治疗湿疹,黄柏、生薏苡仁调湿热态,白鲜皮为治疗皮肤病之靶药。方中常用剂量黄柏为9~30 g,生薏苡仁为30~120 g,白鲜皮为9~30 g,若瘀重者,可加牡丹皮、赤芍,湿毒重者加土茯苓、苦参。  相似文献   

18.
对《医学启源》中张元素有关脾胃的论述,从脾胃的生理特点、脾胃病辨证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挖掘、探究。张元素撷取众多医家之长,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创立了脏腑辨证体系,对脾胃的生理特点、脾胃病辨证及治疗均有独到之处,形成了自己的脾胃观。具体体现在:脾为万物之母、胃为人之根本的生理观;以脾胃之寒热、虚实为纲的辨证观;湿土之气病"宜渗泄",以药物的甘苦与脾胃的苦欲补泻相结合遣药制方,以"湿制法"治疗脾胃病以及"养胃气为本"的治疗观。  相似文献   

19.
湿疹治疗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疹治疗之我见江苏省无锡市中医院(214001)徐明德关键词湿疹,病机,辨证论治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以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瘙痒和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古代医书中虽没有湿疹这一病名,但有类似湿疹的记载,如奶癣、旋耳疮、四弯风、绣球风、湿臁...  相似文献   

20.
鲍身涛教授认为湿疹的中医病机以肝脾失调为本,而以"湿""热""毒"为标。故治疗应重视疏理肝气、健运脾胃,同时兼顾清热、利湿、解毒等以祛除病邪,临床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中医外治法,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