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因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所致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原有心血管疾病者,正常人也可见。因心房附壁血栓形成,可出现脑动脉栓塞、周围动脉栓塞、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目前,西药治疗房颤取得明显疗效,但因难以避免的心律失常的毒副作用,有其局限性。中医药特色防治房颤的优势性日渐凸显。房颤没有相对应的中医病名,因患者发病时多以心慌、跳动不安为主要临床表  相似文献   

2.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危害较大的心律失常疾病,现代医学主要围绕着控制心率和防栓、抗栓治疗,不能完全控制并发症和稳定疗效是临床治疗房颤遇到的最大困扰。虽然现代中医理论把房颤归属于心悸范畴,但是不论在病机还是证型的分析和描述都显得相当有限。本文通过对房颤律的脉学特点,挖掘传统中医对房颤的认识,认为房颤脉古已有之;房颤脉是脾病范畴;房颤脉是脾真藏脉。根据《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脾胃论》等古籍所载,从培补中气、升提宗气、温中化饮三方面论治脾病,提出培土、升陷加味、化饮三方,以期从中医理论出发在根本上治疗以获得控制复发率和并发症的成果。文末列举病例以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人群发生率高,可产生心功能不全和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其致死率显著的增加,成为21世纪新生的心血管流行疾病.西医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控制心室律,预防血栓形成.中医治疗房颤可有效缓解症状,增强疗效,标本兼治.本文就近年来中医治疗房颤的经验作以总结,以探求中医治疗房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常可导致心悸、心力衰竭、脑卒中和肢体栓塞等。治疗房颤的理想目标是恢复窦性心律,这是防范继发心血管事件和血栓并发症的最佳手段。近10年来,有关房颤电生理机制和治疗手段的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导管消融不仅能治愈房颤,改善病人的症状、生活质量和心功能,也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具有老龄化的特点,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升高而上升,且诱发栓塞、脑卒中、中风等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现代医学对房颤的治疗策略和手段仍具有不足之处,中医药治疗能够从根本上调理气血阴阳、标本兼治,在预防和治疗房颤上体现出巨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正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房颤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严重威胁患者健康。房颤患者的病死率比正常人高出2倍以上,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房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在发达国家,中老年人房颤的发病率可高达25%。预计到2030年,欧盟房颤患者将达1400~  相似文献   

7.
<正>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悸、胸闷、头晕等不适,甚至引发血栓栓塞,使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增高,故积极有效地治疗房颤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的治疗与心电图改变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它几乎见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在非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发生。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严重威胁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9.
翟永超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228-228,221
阵发性房颤是心脏病急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作时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可以引起血栓栓塞并发症以及显著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需要紧急处理。我们自2007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阵发行房颤患者应用参松养心胶囊与稳心颗粒治疗各38例.作疗效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的疾病,房颤对临床的主要危害是增加血栓栓塞的危害及降低心排出量,长期房颤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我院作为综合性维吾尔医医院使用维医治疗心房颤动收到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心房纤颤(AF)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统计表明,人群中AF总发病率为0.5%~1.0%(70岁以上者上升至10%)。心房纤颤病人最大的危险因素之一是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非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和风湿性心脏病房颤病人发生栓塞事件的危险性分别是窦性心律者的5倍及17倍。血栓的检出和预测以及相应的抗凝药物的应用对房颤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外科手术及经导管消融技术的发展则为房颤的治疗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时快速的心室率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恶化,产生明显症状,尤其使患者有发生脑血管栓塞的危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危及生命。2000年,Pappone等首创CARTO系统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15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取得成功,已成为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主要方法。我科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应用carto三维标测下成消融治疗房颤患者20例,下面把手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房颤对临床的主要危害是增加血栓栓塞的危险,房颤长期存在会成为卒中和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潜在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存质量。因此,房颤的治疗是目前在心律失常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张军平,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带头人之一,长期从事中医药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  相似文献   

14.
正房颤为临床最常见的慢性或复发性心律失常之一,具有明显的心悸、胸闷与惊慌等症状,体征为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极不规则,心室率快时脉搏短绌~([1])。房颤可诱发栓塞,显著增加脑卒中风险。长期房颤会导致心脏扩大,加重心肌损伤,使  相似文献   

15.
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心房呈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的房性节律,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心房纤颤不论性别、年龄,有无器质性疾病均可发生.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房颤既可以是心脏疾病,又可以是全身疾病的临床表现.引起房颤的病因很多主要为心脏本身的疾患,它几乎见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疾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房间隔缺损等.非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发生,少数房颤找不到明确病因被称为孤立性房颤或特发性房颤.房颤发病率高、持续时间长,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导致病人残疾或病死率增加,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验案4则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10007)彭海棠主题词心房纤颤/中医药疗法益气补心活血通络心房颤动,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临床常有心悸、气促、胸闷等症状。房颤的治疗,目前仍有相当的难度。笔者运用辩证论治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从专方专用、中成药和静脉制剂、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动物模型等方面,回顾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心律失常的研究概况。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已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小样本临床观察,发展到21世纪伊始较大规模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药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初步证明了中西医结合对于各类心律失常的发生和治疗都具有独特的疗效。近年来对于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已不仅局限于纠正心律失常.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如预防房颤血栓形成和减少房颤后卒中的发生率等方面,都取得了确切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尽管房颤本身并不直接危及生命,但房颤时快速的心室率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恶化,产生明显症状,尤其是有引起脑血管栓塞的危险。而治疗房颤主要有2种方法:一种为转复窦律,一种为控制心室率。在转复窦律中有药物复律与直流电复律2种方法。现将我院2003年3月-2005年12月对36例房颤患者进行直流电复律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对于永久性房颤,西医认为其不可转复,治疗则以预防脑卒中和心衰发作为主。然而中医以辨证论治为准则,因证施治,灵活运用中药,可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心房扑动伴失眠的中医药论治的典型经验和体会。方法:采用对文献资料的分析、归纳、和典型病例论治的分析、研究等,表明中医药论治心房扑动伴失眠的可能性和有效性。结果:现代治疗射频消融术、富马酸伊布利特等药物治疗是当前心房扑动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也有不理想之处,术后房颤发生率随访时间延长而增高;药物可致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及多形性室速,窦性心动过缓,尤其是老年人。中医药临床论治心律失常伴失眠,主要从心、肝、脾、肾诸脏的气血、阴阳亏虚、瘀血、痰饮的留滞阻脉入手,辨证论治,疗效确切。房扑中医治疗以养心补肾,活血通脉、安神化痰为总原则,持续用药,使心神得安,窦性心搏复原,异位搏律消失,心肾阴阳得以协调。结论:中医药治疗房扑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安神补心,疗效肯定,见效周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