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目的评价脂蛋白磷脂酶A2和N末端脑利钠肽原在川崎病(KD)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急性期KD患儿(KD组)、门诊随访56例KD恢复期(KD恢复期组)、门诊50例肺炎患儿(肺炎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正常对照(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四组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N末端脑利钠肽原(N-pro BNP)、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小板(PLT)水平。结果KD组血清Lp-PLA2水平明显高于KD恢复期组、肺炎组和对照组(P0.05)。KD组Lp-PLA2与N-pro BNP、WBC、CRP、PLT、ESR水平呈现明显正相关(r=0.363、0.633、0.239、0.408、0.255,均P0.05); N-pro BNP与WBC、CRP、PLT、ESR水平呈现明显正相关(r=0.402、0.367、0.368、0.393,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Lp-PLA2的AUC面积显著高于N-pro BNP、WBC、CRP(Z=2.898、3.113、2.979,均P0.05),与PLT、ESR无明显差异(Z=2.013、1.561,P0.05)。Lp-PLA2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高于N-pro BNP、WBC、CRP、PLT、ESR。结论急性期KD患儿血清Lp-PLA2水平明显升高,恢复期Lp-PLA2水平明显下降,对KD急性期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PPV和NPV,可以作为KD早期诊断的重要血清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刘颖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9):1432-1434
目的:动态研究川崎病(KD)患儿血清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小儿川崎病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寻找其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损伤之间直接关系的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免疫乳胶比浊法检测47例川崎病患儿、19例发热疾病患儿(对照组)血清中的CRP和VEGF水平,并将KD患儿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有冠脉损伤(CAL)组和无冠脉损伤(NCAL)组。结果:KD患儿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的CRP、VEGF水平均高于发热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L组CRP、VEGF水平明显高于NCA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的高峰期在急性期,VEGF的高峰期在亚急性期。结论:CRP和VEGF水平在KD患儿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升高,可能在川崎病患儿血管损伤的病理生理发生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CRP和VEGF具有预示KD患儿CAL潜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新生儿发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新生儿发热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热原因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每组各60例。检测两组患儿血清中SAA、CRP及PCT水平,通过U检验获取ROC曲线参数,对不同新生儿发热的诊断进行指导。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新生儿血清中PCT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P0. 05),病毒感染组新生儿血清中SAA水平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P0. 05),两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三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 05)。细菌感染组发热新生儿中PCT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P0. 05);病毒感染组SAA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P0. 05);细菌感染组中PCT/CRP的各项曲线参数均高于SAA/CRP;病毒感染组中SAA/CRP的各项曲线参数均高于PCT/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当PCT水平较高SAA水平正常,且PCT/CRP明显高于SAA/CRP时说明发热类型为细菌性感染;当SAA水平较高PCT水平正常,且SAA/CRP明显高于PCT/CRP时说明发热类型为病毒性感染;如果SAA与PCT均正常,则为非感染性发热。此结论可为临床新生儿发热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ELISA和化学发光方法检测30例新生儿败血症和34例病毒感染患儿血清SAA、CRP、PCT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败血症组血清SAA、CRP、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感染组中血清SA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血清SAA、CRP、PCT阳性率分别为96.7%、73.3%、90.0%;病毒感染组血清SAA、CRP、PCT阳性率分别为100.0%、29.4%、8.8%,其中SAA与CRP和PCT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SAA、CRP、PCT水平的联合连续检测可以作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和判断病情的客观指标,有助于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CD64)、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在儿童细菌性感染腹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温州市人民医院确诊的细菌感染性腹泻儿童60例设为A组、病毒感染性腹泻儿童60例设为B组、健康儿童60例设为健康组,检测并对比3组儿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血清CRP及SAA,并绘制ROC曲线求取三者鉴别诊断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价值。结果 A组患儿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血清CRP及SAA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健康组儿童,B组患儿的血清SAA水平显著的高于健康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B组和健康组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血清CRP及SA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鉴别诊断细菌性腹泻的临界值为35.0 MFI、灵敏度为93.04%、特异度为91.88%、AUC值为0.932;血清CRP鉴别诊断细菌性腹泻的临界值为8.0 mg/L、灵敏度为83.44%、特异度为85.97%、AUC值为0.851; SAA鉴别诊断细菌性腹泻的临界值为22.0 mg/L、灵敏度为91.16%、特异度为78.73%、AUC值为0.876。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血清CRP及SAA水平对于鉴别诊断细菌性腹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川崎病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免疫功能检测结果,探讨血清CRP与免疫功能检测在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为儿童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0月杭州市儿童医院诊治的70例川崎病患儿为川崎病组,同期在该院儿科接受治疗的80例其他疾病患儿为非川崎病组,同期在该院接受常规体检的84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全部入组儿童均接受血清CRP水平检测及免疫功能检测,免疫功能检测包括T细胞亚群(CD_3~+、CD_4~+、CD_8~+)、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Ig G)、Ig A、Ig M]水平,对比3组儿童各指标水平;其中川崎病组患儿分别于急性期、亚急性期接受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川崎病组患儿血清CRP、CD_4~+、Ig G、Ig M、Ig A水平最高,CD_3~+、CD_8~+水平最低,然后依次为非川崎病组、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川崎病组患儿急性期血清CRP、CD_4~+、Ig G、Ig M、Ig A水平高于亚急性期,CD_3~+、CD_8~+水平低于亚急性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较其他非川崎病患儿及健康儿童存在较严重的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异常,血清CRP可用于疾病急性期诊断,其他免疫功能检测则可作为川崎病早期实验室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酶A (SAA)、降钙素原(PCT)水平,分析其对小儿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该院确诊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163例,分为细菌感染组84例,病毒感染组79例。利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PCT水平,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CRP、SAA水平。结果脑脊液中,细菌感染组患儿PCT、CRP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P0. 05);血清中,细菌感染组患儿PCT、SAA、CRP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P0. 05);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显著高于脑脊液中水平(P0. 05)。患儿血清PCT鉴别诊断小儿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 954,灵敏度为92. 40%,特异度为89. 10%,血清SAA鉴别诊断小儿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 976,灵敏度为93. 70%,特异度为85. 10%,血清CRP鉴别诊断小儿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 963,灵敏度为88. 60%,特异度为95. 20%;血清PCT与SAA联合鉴别诊断小儿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 981,灵敏度为92. 40%,特异度为92. 90%,血清PCT与CRP联合鉴别的曲线下面积为0. 981,灵敏度为94. 90%,特异度为92. 90%,血清SAA与CRP联合鉴别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 968,灵敏度为92. 40%,特异度为96. 20%;患儿血清PCT与SAA、CRP联合鉴别诊断小儿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 995,灵敏度为96. 20%,特异度为97. 60%。结论细菌感染患儿血清PCT与SAA、CRP水平较病毒感染组显著升高,血清PCT、SAA、CRP水平三者联合对小儿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比值在儿童病毒、细菌感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义乌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住院治疗的100例病毒感染、100例细菌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该院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儿童100例作对照组,检测血清SAA、CRP指标。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SAA、CRP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病毒感染组SAA/CRP比值高于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AA、CRP鉴别诊断ROC曲线发现,SAA与CRP的AUC分别为0.706和0.883,最佳截断点鉴别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72.0%和82.0%;特异度分别为58.0%和78.0%;SAA/CRP比值的AUC为0.912,最佳截断点鉴别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91.0%。结论 SAA作为新的感染指标,对儿童病毒、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一般,而SAA/CRP比值可作为一项鉴别诊断儿童病毒、细菌感染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炎症相关指标对急性骨关节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骨关节术后患儿105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骨关节感染分为感染组(n=43)和未感染组(n=62)。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统计术前和术后3 d、7 d的血沉(ESR)、全血白细胞(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淀粉样蛋白A(SAA)、和不同感染类型患儿ESR、全血WBC和血清CRP、PCT、SAA水平,分析ESR、全血WBC和血清CRP、PCT、SAA对儿童急性骨关节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3 d、7 d与术前比较,两组患儿ESR、全血WBC和血清CRP、PCT、SAA水平均升高(P0.05),感染组高于未感染组(P0.05)。术后3 d,混合感染患儿ESR和血清CRP、PCT、SAA水平均高于骨髓炎患儿和化脓感染患儿(P0.05)。PCT对儿童急性骨关节感染敏感性高于其他指标(P0.05)。结论 ESR、全血WBC和血清CRP、PCT、SAA对急性骨关节感染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其中PCT对急性骨关节感染的诊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A蛋白(SAA)与C-反应蛋白(CRP)比值SAA/CRP、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对儿童甲型流感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2月来医院儿科就诊的125例流感症状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临床诊断结果将其分为甲型流感组31例、非甲型流感组94例;再选择同期在天津海河教育园区达文路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患儿入组后立即留取鼻咽吸取液,采用RT-PCR鉴定流感病毒型别;采集末梢血进行7项呼吸道病毒联合检测及血清SAA、CRP以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表达水平。结果甲型流感组与非甲型流感组患儿血清SAA、SAA/CRP以及CD64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甲型流感组血清SAA、SAA/CRP以及CD64指数显著高于非甲型流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儿童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ROC曲线分析在疑似甲型流感125例患儿中血清SAA、CRP、SAA/CRP以及CD64对甲型流感诊断价值,结果显示各指标诊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8、0.641、0.994、0.957。结论甲型流感患儿血清SAA、SAA/CRP以及中性粒细胞表面受体CD64表达显著升高,在甲型流感患儿的早期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儿童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个月~12岁病毒感染儿童96例(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儿童92例(细菌感染组)、健康儿童62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检测,予以诊断效能评价。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细菌感染组SAA、CRP、WBC、SAA/CRP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比较,SAA、CRP、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A、CRP、WBC、SAA/CRP诊断细菌感染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8、0.882、0.802、0.798,诊断病毒感染时AUC为0.872、0.573、0.568、0.852。结论 SAA对病毒及细菌感染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CRP对细菌感染诊断价值较高,对病毒感染诊断价值有限,WBC联合SAA、CRP检测可为儿童细菌及病毒感染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2.
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兴珍  田向阳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6):5217-5218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治疗组选择本院确诊KD患儿34例,分为冠状动脉损伤组14例和无冠状动脉损伤组20例;正常对照组选择年龄相仿的门诊体检健康儿童l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KD患儿经IVIG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结果:KD患儿治疗前急性期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无冠状动脉损伤组比较,冠状动脉损伤组血清TNF-α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经IVIG治疗后KD患儿恢复期血清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TNF-α水平在KD患儿急性期、尤其有冠状动脉损伤时明显升高;血清TNF-α可能参与KD冠状动脉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amyloid A,SAA)和C-反应蛋白(CRP)在劳力性中暑患者中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24例劳力性中暑患者和24例健康对照血清IL-6、SAA和CRP浓度;统计学处理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组间差异,动态变化采用重复t检验,Pearson方法分析劳力性中暑患者IL-6、SAA和CR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劳力性中暑患者血清IL-6、SAA和CRP浓度显著升高(P0.01),并且IL-6、SAA和CRP水平呈正相关(P0.01);劳力性中暑患者IL-6、SAA和CRP浓度发病初期不断呈上升趋势,第5 d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结论劳力性中暑患者血清IL-6、SAA和CRP水平显著升高,彼此呈正相关,并且在短期内呈逐步上升趋势,对于患者发病早期的判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工程》2021,(1):69-70
目的探讨白细胞、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儿童急性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发热门诊部收治的90例急性感染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细菌组(n=45)和病毒组(n=45)。检测两组患儿的白细胞、 SAA、 CRP水平,分析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组的白细胞、 SAA、 CRP水平均高于病毒组(P <0.05)。细菌组的联合检测检出率高于白细胞、 SAA、 CRP单项检测(P <0.05)。病毒组的联合检测检出率高于白细胞、 CRP单项检测(P <0.05)。病毒组的联合检测检出率与SAA单项检测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的白细胞、 CRP单项检测检出率及联合检测检出率均高于病毒组(P <0.05)。两组的SAA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 CRP诊断病毒性感染疾病效果较差,SAA对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疾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三者联合检测鉴别诊断儿童急性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周血CD64指数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检测在学龄前儿童细菌感染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50例细菌感染患儿、50例病毒感染患儿和50例健康体检儿童,比较各组CD64、SAA水平及阳性率,并分析CD64、SAA诊断细菌感染的效能。结果细菌感染组外周血CD64指数和SAA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SA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细菌感染组CD64和SAA水平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CD64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84.0%、特异度为88.0%、约登指数为0.720,SAA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94.0%、特异度为32.0%、约登指数为0.260;细菌感染患儿CD64和SAA呈正相关(r=0.791,P0.05)。结论 CD64和SAA检测在细菌感染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监测中有重要临床价值,且CD64的诊断价值优于SAA。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诊断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00例作为检测对象,设定为研究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儿童200例进行对照检测,设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SAA、CRP相关指标,研究组患儿不同严重程度的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的SAA、CRP、SAA/CRP比值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随着疾病严重,研究组患儿的SAA、CRP、SAA/CRP的数据不断上升.结论:SAA和CRP是小儿手足口病的重要检测指标,发病后患儿的指标水平明显提升,根据数值可评估患儿疾病的严重程度,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均发挥了重要价值,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以及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感染类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93例诊断细菌感染的儿童(细菌感染组),77例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组)和50例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SAA、PCT及CRP,进行SAA/CRP比值的计算。比较各组间各指标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AA、PCT、CRP、SAA/CRP比值及三者联合诊断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效能。结果 细菌感染组SAA、PCT及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1),而SAA/CRP比值与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病毒感染组SAA、SAA/CRP比值、PC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5),而CRP与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病毒感染组SAA/CRP比值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P 0. 01)。ROC曲线分析显示CRP诊断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 971,SAA/CRP比值诊断病毒感染的AUC为0. 927,效能较好。结论 SAA、PCT及CRP的检测对儿童细菌感染有较好的诊断价值,SAA/CRP比值的应用可以更快速、准确地诊断病毒感染,三指标的联合检测效能并没有优于单个项目。  相似文献   

18.
张翼飞  刘丹 《中国妇幼保健》2014,(25):4087-4089
目的:探讨川崎病(KD)伴冠状动脉损伤患儿急性期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63例KD患儿按有无冠脉损伤分为有损伤组(34例)、无损伤组(29例)、25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患儿组予以丙球治疗,测定治疗前后3组患儿血清中的IMA和CK-MB浓度,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患儿组血清IMA和CK-MB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脉损伤组血清IMA和CK-MB浓度显著高于无损伤组(P<0.05);治疗后患儿血清IMA和CK-MB浓度明显下降(P<0.05)。KD患儿血清IMA和CK-MB呈正相关(r=0.613,P<0.05)。结论:IMA和CK-MB可能与KD的发生密切相关,对患儿冠状动脉是否受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CRP联合SAA水平早期检测在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7月绍兴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因ARI就诊的患儿,随机选取细菌组和病毒组各50例,对照组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追踪3组观察对象首诊时WBC、CRP与SAA水平。结果 3组血清WBC计数比较,细菌组均显著高于病毒组和对照组;血清CRP水平比较,细菌组均显著高于病毒组和对照组;血清SAA水平比较,细菌组和病毒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和SAA与WBC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0.69,P0.01)。结论 CRP水平上升可反映早期细菌感染,但敏感度不高;SAA水平在早期细菌或病毒感染时均快速上升,两者组合有助于早期快速识别病原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川崎病(KD)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1 8例KD急性期患儿和20例健康对照儿童Hcy水平.结果急性期KD患儿血浆Hcy水平15.30±5.68μ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36±2.82μmol/L,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川崎病急性期存在高Hcy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