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清新县预防接种门诊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样本之间的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 乙型肝炎疫苗应种儿童人数4207人,其中本地儿童2353人,流动儿童1854人,及时接种率:首针90.18%(本地儿童90.74%,流动儿童89.48%),第二针97.50%(本地儿童97.62%,流动儿童97.34%),第三针93.68%(本地儿童94.60%,流动儿童92.50%),全程及时接种率为83.15%(本地儿童85.00%,流动儿童80.79%,χ2=1.20,P≥0.05),全程接种率91.49%(本地儿童92.61%,流动儿童90.08%,χ2=0.38,P≥0.05).乙型肝炎疫苗不及时接种的原因:首针不及时接种主要是新生儿出生后有疾病、低体重(<2.5kg)、早产儿等禁种/缓种,其次为医护人员重视不够及未住院分娩;第二针不及时接种主要为家长不重视(忘记接种时间或工作忙),其次孩子有病及不知什么时候接种;第三针不及时接种主要为家长因素/或小孩有病,其次为接种单位未及时安排接种.结论 加强专业人员培训、管理,增强责任心,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预防接种通知,提高家长认识及重视,提高乙型肝炎疫苗及时接种率及全程接种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开展社区家长课堂对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的效用。方法:抽取港闸区2016年出生并建卡的新生儿家长5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告知方式,观察组除常规告知外,还需至少参加1次社区家长课堂。儿童13月龄后比较两组儿童的Ⅰ/Ⅱ类疫苗的接种率、及时接种率以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率。结果:Ⅰ类疫苗中,两组HepB 2个剂次和OPV、DaTP 3个剂次、MR的接种率均在99%左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Ⅰ类疫苗对照组接种率在95%左右,观察组在98%左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及时接种率方面,两组除了HepB第1剂和MR及时接种率相近外,其它疫苗及时接种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种Ⅱ类疫苗接种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率(0.8%)低于对照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5,P<0.05)。结论:定期开展社区家长课堂可提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提高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对免疫可预防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沈阳市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方法 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PPS)法,在全市随机抽取30个村(居委会)的420名2~3周岁的目标儿童。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调查这些儿童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结果 儿童建证率100%、建卡率100%;所有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4.29%;麻疹类疫苗2剂次接种率为97.92%;百白破疫苗的基础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85,P0.01);乙脑疫苗的基础接种率显著高于加强免疫接种率(χ~2=8.708,P0.01);不合格接种居前四位的分别为乙脑、流脑、百白破和麻疹疫苗,所占剂次比例分别为29.49%、20.68%、17.63%和15.59%。结论 我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处于较高水平,但加强免疫相对较薄弱,合格接种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理州儿童首针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MCV)接种情况,分析未接种原因,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大理州1 460名8月龄~6岁儿童的首针MCV接种情况。结果大理州MCV首针接种率为98.49%,不同县介于95.57%~100.00%之间,不同年龄组介于99.40%~99.77%之间。及时接种率为62.67%,不同县介于50.85%~73.57%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1,P0.01),不同年龄组介于59.35%~68.06%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0,P0.01)。首针未接种原因以"孩子患病未去接种"为主,占40.91%。结论大理州MCV首针接种率较高,但及时接种率较低,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MCV首针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广州市家长对未成年子女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的风险认知及态度.方法 通过连续取样方法对275名家长使用结构式儿童季节性流感疫苗调查访谈问卷进行研究.结果 (1)30.5%(84/275)的家庭子女接种了流感疫苗.(2)接种与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家长对接种疫苗的风险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0、1.010、2.790、0.290、2.670、3.520,P>0.05).(3)接种与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家长对流感疫苗有效性的认可态度、流感疫苗接种建议的接受态度、流感疫苗接种行为的否定态度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880、8.760、10.450、7.180、10.760、25.770、5.570、4.490,P<0.05).(4)未成年子女是否接种疫苗与家长年龄(χ2=4.680,P<0.05)、受教育程度(χ2=3.950,P<0.05)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未来1年未成年子女是否接种疫苗与家长获取疫苗信息途径种类(r=0.423,P<0.001)呈正相关.结论 广州市家长对未成年子女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的风险认知不足,子女是否接种疫苗受家长年龄、受教育程度影响,需加强流感疫苗接种的宣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托幼机构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认知情况及EV 71疫苗接种意愿,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平湖街道21家托幼机构儿童家长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分析家长的手足口病知晓情况与EV 71疫苗接种意愿。结果共回收1 749份有效问卷。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4.4%,总体及格率为88.0%。不同问卷填写人文化程度(χ~2=72.261,P0.001)、职业(χ~2=33.966,P0.001)、填写人与孩子的关系(χ~2=15.516,P=0.014)、孩子家庭组成(χ~2=8.395,P=0.028)、平均月收入(χ~2=22.174,P=0.001)的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及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2%家长愿意带孩子接种EV 71疫苗,不愿接种主要因为担心疫苗不安全(35.8%)。EV 71疫苗接种意愿主要受家长性别(χ~2=11.277,P=0.046)、与孩子关系(χ~2=52.155,P=0.007)、文化程度(χ~2=57.505,P0.001)及家庭平均月收入(χ~2=51.451,P=0.009)影响。电视/广播电台、卫生部门宣传材料、社区宣传栏是现有且理想的获取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主要方式。结论近期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开展不够,后续的健康教育要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方式,增加频率,有针对性地加强手足口病知识和EV 71疫苗相关知识的宣教。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儿童5剂Essen(伊森)方案和4剂Zagreb(赞瑞博)方案接种狂犬病疫苗引起的副反应,为不同年龄组儿童选择合适的接种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某疾控中心16周岁以下儿童2010-2011年采用Essen方案接种狂犬病疫苗引起的副反应发生情况(A组)和2012-2013年采用Zagreb方案接种狂犬病疫苗引起的副反应发生情况(B组),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A组和B组7岁以下儿童接种狂犬病疫苗引起的局部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60%、29.63%,全身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11%、26.54%。B组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副反应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局部)~2=5.567,χ_(全身)~2=6.646,P0.05)。A组和B组7岁以上儿童接种狂犬病疫苗引起的局部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77%、17.07%,全身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9%、11.96%,两组引起的局部和全身副反应没有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_(局部)~2=0.384,χ_(全身)~2=1.120,P0.05)。结论建议7岁以下儿童采用5剂Essen方案接种狂犬病疫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免疫规划的因素.方法 抽取2个居民小区的1 205名0~7岁儿童,采用相关知识问卷及核查疫苗接种记录的方式,对入组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居住地变更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家长对接种疫苗的态度以及家长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做详细调查.结果 2个小区0~7岁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为93.61%;五苗的接种率分别为麻疹类疫苗96.38%、卡介苗96.33%、脊髓灰质炎疫苗95.87%、乙肝疫苗94.29%、百白破疫苗96.01%,"五苗"全程接种率为94.59%.结论 0~7岁儿童的计划免疫现状较好,但流动儿童与本区常住儿童相比疫苗接种率和"五苗"全程接种率均较低.所以,应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减少相应传染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昌平区儿童家长免疫接种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儿童家长免疫接种知识知晓水平、促进免疫规划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前往昌平区某社区卫生服务站接种疫苗的0~6岁儿童的家长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对其结果采用Epidata 3.1数据库进行录入,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家长免疫接种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59.5%。其中"乙肝疫苗能够预防哪种疾病"的知晓率最高,达85.6%;其次为"卡介苗能够预防哪种疾病",知晓率达68.0%;"1岁以内儿童需接种几种疫苗"知晓率最低,为46.6%。对不同户籍人口的接种知识知晓率进行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93,P0.05);对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免疫接种知识知晓情况进行比较,知晓率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60.98,P0.05);对不同家庭年收入的知识知晓率进行卡方检验,知晓率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增加而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88.29,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户籍类型均为影响知晓率的独立因素。儿童家长主要通过接种门诊医生告知获得免疫接种知识,占37.3%;其次为通过阅读宣传材料,广播、电视及网络等媒体途径获得,占17.8%。结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不断丰富免疫接种宣传内容,扩大免疫接种知识宣传人群覆盖面,积极拓展更有效的宣传途径,促进免疫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昌宁县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及乙肝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基础免疫状况,为下一步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970名5岁及以下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HBs Ab)检测。结果全县5岁以下儿童预防接种证建证率为99. 79%;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3. 81%,随年龄增长,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成下降趋势; 1针、2针乙肝疫苗接种率各年龄组间为99. 56%~100. 00%; 3针接种率在96. 90%~100. 00%之间,2人进行加强免疫; HBs Ag阳性率为0. 31%; HBs Ab阳性率为72. 20%,各年龄组在59. 29%~89. 43%之间,随年龄增长,表面抗体呈下降趋势;各地区之间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乙肝疫苗3针接种率、乙肝抗体阳性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 780,P <0. 05;χ2=10. 78,P <0. 05;χ2=34. 511,P <0. 05);男女间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表面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 122,P <0. 05;χ2=22. 706,P <0. 05)。民族间首针及时接种率、1针接种率、2针接种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 336,P <0. 05;χ2=26. 742,P <0. 01)。结论昌宁县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取得一定成效,建证率、1针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2针及3针接种率较高,乙肝感染率较低,但乙肝保护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强化免疫率较低。应对5对以下儿童进行乙肝疫苗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工作,以巩固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1.
济宁市济东矿区儿童计划免疫及时接种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时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评价和进一步改进疾病控制工作策略。方法采用普查的方式获取济东矿区儿童的免疫接种及相关资料。结果对2076名儿童进行调查,BCG、OPV全程、DPT全程、MV、HepB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8.3%、95.8%、98.4%、97.8%、99.3%;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6%、86.9%、91.7%、92.7%、88.3%;常住儿童及时接种率明显高于流动儿童,基础疫苗接种及时率高于季节性疫苗,季节性疫苗高于自费疫苗;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地的更换,种次数多、儿童哭闹不愿打针,母亲文化程度,家长对接种疫苗的态度,家长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五项因素对"五苗"的接种及时率有影响。结论济东矿区常住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较好,但是流动儿童及时接种形势严峻,相应机构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佛山市南海区3~10岁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后抗体水平变化情况,为推行两剂次水痘疫苗免疫策略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佛山市南海区接种水痘疫苗1、3、5、7年后的儿童491人,无疫苗接种史儿童142人,均检测水痘Ig G抗体,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抗体水平比较使用t检验。结果不同性别儿童中,有接种史儿童的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P0.05),无接种史儿童的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5,P0.05),但抗体浓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P0.05);随着年龄增长,有接种史儿童的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浓度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4,P0.05,F=4.13,P0.05),无接种史儿童的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4.42,F=1.74,P0.05);5~6岁不同接种史的儿童水痘抗体阳性率、水痘抗体浓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t=5.13,P0.05);比较接种后1年组与5年组(χ~2=11.0 061,P0.05)、接种后1年组与7年组(χ~2=13.6 184,P0.05)、接种后3年组与5年组(χ~2=9.1 115,P0.05)、接种后3年组与7年组(χ~2=11.6 307,P0.05)抗体阳性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不同接种年限后抗体浓度间的差异,发现接种后1年组与5年组(χ~2=3.587,P0.05)、接种后1年组与7年组(χ~2=4.925,P0.05)、接种后3年组与5年组(χ~2=3.483,P0.05)、接种后3年组与7年组(χ~2=4.866,P0.05)抗体浓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佛山市南海区儿童在接种第1剂次水痘疫苗后,4年内建议加强1剂次疫苗,以维持体内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攀枝花市两起同期发生的学校风疹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风疹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两起疫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起疫情共报告学生病例27例,年龄13~17岁,均无疫苗接种史;风疹核酸检测阳性率高于IgM阳性率(χ~2=9.43,P0.05);2017年攀枝花市健康人群风疹抗体水平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6,P0.05);实施风疹防控措施和应急接种疫苗后,新发病例明显减少,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学校的日常防控措施流于形式,专职校医缺乏,疾病监测敏感性低,病例发现和报告不及时使风疹的自然流行未得到有效控制,形成聚集性疫情;在控制聚集性疫情时,接种疫苗依然是最高效、最便捷的防控措施;对风疹疑似患者开展核酸检测,作为风疹IgM抗体检测的补充,可进一步减少漏诊,对控制风疹疫情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天津市河东区6种第二类疫苗的接种情况,为加强第二类疫苗预防接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天津市河东区30 138名2~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分析6种二类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天津市河东区儿童6种二类疫苗接种率在18.45%~72.62%之间,平均44.06%;各苗的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动儿童接种率均大于本地儿童;不同种类疫苗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痘、Hib疫苗的接种率较高,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结论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家长充分认识第二类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提高接种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促进相关工作的干预措施,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拦截法对前来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家长进行包括干预需求、疫苗使用、传染病知识等基线调查,随后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短片、举办知识讲座等方式实施健康干预。干预后使用相同的问卷再次进行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并在项目实施前及实施1年半后对辖区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二类疫苗的接种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接受问卷调查的530名对象中,91.7%的人群表示有了解预防接种知识的需要;67.5%的人希望是在孩子刚出生时获得相关知识;干预前后对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率由24.2%提高至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08,P<0.05)。辖区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一类疫苗)的全程接种率从71.46%提高至9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87,P<0.05)。二类疫苗的接种率也显著提高。结论流动儿童家长普遍对免疫规划健康教育有需求,开展免疫预防知识宣传,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参与免疫预防的自觉性、主动性,是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青海省儿童预防接种及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KAP),促进青海省免疫规划工作发展,提高免疫服务工作质量,为制定免疫规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化隆、循化、共和、海晏4个项目县采取入户调查的方法对724名儿童及监护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接种率和KAP调查。结果乙肝疫苗24 h内首针及时接种率77.4%;93.9%的家长认为接种疫苗对孩子有好处,66.0%的家长知道孩子出生后需要接种疫苗;82.5%的家长认为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疾病,72.2%的家长不知道孩子出生时需要接种乙肝疫苗,46.4%的家长不知道孩子出生后需办理预防接种证。结论应加大免疫规划工作的相关法规的宣传以及免疫规划配套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乙肝及时接种率和其它疫苗的接种率,提升儿童家长/监护人对疫苗针对疾病的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江门市妇幼保健院0~2岁儿童接种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7)的情况,探讨影响接种PCV-7的因素,为本地区儿童开展PCV-7接种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我院辖区772名0~2岁儿童家长开展问卷调查,掌握儿童接种PCV-7情况。结果儿童PCV-7第一针至第四针接种率分别为28.37%、18.13%、10.49%、3.00%;PCV-7接种率在孕产期高危因素、经济水平、母亲文化程度之间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户籍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家长对PCV-7知识知晓率普遍偏低。结论儿童PCV-7接种率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今后应加强对儿童计划免疫的管理,对儿童的父母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PCV-7接种免疫及防病知识,提高儿童的PCV-7接种率,减少相应传染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地区的麻疹免疫状况,探索麻疹抗体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集监测对象的末梢血,检测并分析其麻疹病毒IgG抗体的阳性率。结果我地区1~15岁儿童麻疹病毒IgG抗体的阳性率为96%,〈1.5岁年龄组阳性率为91.35%,低于其他年龄组(χ2=60.00,P=0.000),接种1剂次组阳性率低于≥2剂次组(χ2=284.487,P=0.000);同一年龄组各地区间抗体阳性率的经检验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及时提高复种及时率对遏制麻疹小年龄发病有重要意义;基层防保单位在保证较高接种率的同时,应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接种质量上,同时加强冷链管理,加强专业人员培训,保证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重庆市北碚区0~6岁儿童水痘流行特征及突破病例分布,评估1剂次水痘疫苗接种对发病的影响,为完善水痘免疫程序提供依据。方法以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5-2017年北碚区0~6岁儿童水痘发病水平及突破病例分布特征。结果 2015-2017年北碚区共报告水痘病例2 119例,病例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共占80.56%(1 707/2 119),其中0~6岁病例640人,发病率636.36/10万,并呈现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间共发现突破病例217人,占接种史明确儿童病例总数的49.77%(217/436),突破病例中4~6岁占81.11%(176/217),其年龄分布与非突破病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43 2,P0.05);突破病例从接种至发病平均间隔(3.75±1.37)年,接种后3年发病的占24.42%(53/217),≥3年发病的占75.58%(164/217)。结论接种1剂次疫苗后,5岁及以上儿童水痘发病风险仍较高,1剂次疫苗对儿童的保护不足,建议提高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并在学龄前开展第2剂次疫苗接种,减少幼托机构和学校暴发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流脑多糖疫苗和流脑结合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6~18月龄和36~38月龄的常住健康人群,分别随机分为多糖疫苗组和结合疫苗组接种相应疫苗。6~18月龄儿童间隔3个月接种同种疫苗第2剂,接种后进行30 min即时反应和72 h反应的随访观察。结果不论1剂或2剂接种,A群流脑多糖疫苗、A+C群流脑多糖疫苗和A+C群流脑结合疫苗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4%,均为轻度。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P=0.67;χ2=0.79,P=0.67;χ2=3.13,P=0.21)。结论流脑多糖疫苗和流脑结合疫苗在儿童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建议将流脑结合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提高预防效果并扩大菌群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