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和试验组(26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试验组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合并感染肺癌患者肺功能及其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6例。2组均给予辅助通气、解痉、抗感染和抗凝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2次/d。2组均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4天后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 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和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结果:Pa O_2、Pa CO_2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均有所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抗生素可改善感染合并肺癌患者的肺功能血气指标,并可降低TNF-α、IL-6、IL-8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等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血滤后脓毒血症患者内毒素清除效应的疗效.方法:将61例血滤后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血必净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抗炎、抗感染、对症治疗等基础上加用血滤治疗,血必净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炎性因子及内毒素指标.结果:2组治疗前后的组内对比,各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其中血必净组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降钙素原(PCT)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必净组白细胞介素-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血滤后脓毒血症患者血中Hs CRP、PCT水平,说明对全身炎症反应有一定改善作用,其显著降低血浆IL 6和TNF α水平,提示血必净注射液可加强血滤后脓毒血症患者内毒素的清除效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9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14 d后的疗效和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明显升高(P 0.05),CD8+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 0.05)。治疗后两组IL-6、IL-8、TNF-α及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IL-6、IL-8、TNF-α及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7,(11):1493-1494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112例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对照,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临床疗效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腹胀消失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缩短,血清TNF-α、IL-6、hs-CRP等炎性因子水平降低,组间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在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中应用效果良好,治疗有效率高,能够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郭利民 《陕西中医》2019,(6):700-704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与氧供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重症肺炎患者80例,依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重症肺炎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炎症反应指标、肠黏膜屏障与氧供状态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3 d、7 d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及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50%及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炎症反应指标、肠黏膜屏障与氧供状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7 d两组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炎症反应指标、肠黏膜屏障与氧供状态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与氧供状态的影响更为积极,有助于此类老年患者疾病状态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48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有效率为66.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浆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云锋  张士俊  赵万勇  孙洪涛  张赛  孙亮 《中草药》2017,48(6):1188-1191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连续用药7 d。取10名身体健康的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温、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动脉血气分析氧合指数[pa(O_2)/Fi(O_2)]的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并比较各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浆中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治疗7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体温、WBC、CRP、pa(O_2)和pa(O_2)/Fi(O_2)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0.01);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IL-6和TNF-α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血浆中IL-6、TNF-α的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3、7 d的IL-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IL-6和TNF-α水平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同期更明显,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降低重症肺炎患者血浆中IL-6和TNF-α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抗菌药物联合血必净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开封市中心医院74例重症肺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抗菌药物联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59 %高于对照组的78.3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 %低于对照组的18.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抗菌药物与血必净联合治疗重症肺炎,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明显,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7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为73.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高热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或科研治疗重症肺炎高热期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通州区潞河医院ICU科治疗的36例重症肺炎高热期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18例和治疗组18例。对照组予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予"西医对症治疗+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5 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时的体征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治疗后,治疗组中血氧饱和度(Sa O2)、温度(T)、心率(HR)、呼吸频率(R)、收缩压(A)在第3天和第5天的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Sa O2、T、HR、R、A在第3天和第5天的改善程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时的临床客观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治疗后,治疗组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在第3天和第5天的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CRP、WBC、PLT在第3天和第5天的改善程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88.9%,两组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肺炎高热期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必净注射液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体征和临床客观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MODS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对比两组患者MODS严重度评分、白介素-6(IL-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时间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MODS严重度评分及IL-6与TN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死亡率24.44%较对照组低5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MODS可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恢复,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本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予"基本治疗+生长抑素"治疗,治疗组予"基本治疗+生长抑素+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经治疗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的改善(血、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量,胰腺水肿情况,住院时间)及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7%,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内科保守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双黄连注射液对慢性扁桃体炎的疗效及IL-6、hs-CRP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克洛胶囊,1粒/次,3次/d,实验组患者在给予头孢克洛胶囊的基础上每日雾化吸入双黄连注射液,将20 mL双黄连注射液溶解于20 mL生理盐水中,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2次/d。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疾病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IL-6、hs-CRP和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IL-6、hs-CRP和TNF-α水平相比较,两组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IL-6、hs-CRP和TNF-α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两组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雾化吸入双黄连注射液对慢性扁桃体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IL-6、hs-CRP和TNF-α水平,降低疾病复发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重症肺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增加血必净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治疗7 d后比较2组疗效、炎症水平(血清降钙素原、白介素6及超敏C-反应蛋白)、循环指标(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用量、乳酸及尿量)及相关时间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抗菌素使用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炎症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循环较对照组稳定,各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针刺可缩短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时间、降低炎症水平及稳定循环。  相似文献   

16.
许尤玲 《河南中医》2016,(3):484-486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患者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老年AECOPD合并SIRS患者4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痰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低流量吸氧、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及化痰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 L(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加生理盐水100 m L静脉滴注。观察两组血CRP、SIRS改善率及肺功能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CRP水平均下降,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CRP水平、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IRS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明显减轻老年AECOPD合并SIRS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控制SIRS症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0例SAP患者分为血必净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性基础治疗,血必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结果血必净组在治疗5、10 d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治疗10 d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28 d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中转手术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SAP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改善胰腺微循环,减轻胰腺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连续治疗7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体温、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TNF-α、IL-8、APACHEⅡ评分、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3%)高于对照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体温、心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清CRP水平、TNF-α、IL-8、APACHEⅡ评分等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血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脓毒症患者Toll样受体4(TLR4)及下游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血必净治疗组(20例);以同期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按严重脓毒症治疗指南进行治疗;血必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q12h,连续7天。健康对照组于清晨取血一次。常规治疗组与血必净治疗组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3、7天清晨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膜表面TLR4蛋白表达,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单核细胞TLR4 mRNA表达。结果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前IL-6、TNF-a、TLR4蛋白和TLR4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IL-6、TNF-a、TLR4蛋白和TLR4mRNA的表达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血必净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重症脓毒症患者IL-6、TNF-a、TLR4蛋白和TLR4mRN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血必净可能通过下调TRL4蛋白及TRL4mRNA水平抑制下游细胞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在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开颅术后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将90例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行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术,治疗组患者使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率、肺部感染率。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两组患者72 h总体生存率为80.0%,其中治疗组88.9%,对照组71.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总生存率为62.2%,其中治疗组64.4%,对照组6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部感染32例,对照组肺部感染4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开颅术后使用血必净可提高72 h生存率,但不能提高14 d生存率,可改善和控制肺部感染并发症,使疗效好的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