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目前的研究显示聚焦超声与脉冲超声都能有效改善创伤性膝关节炎的病理损伤,但是2种疗法是否存在差异,尚不明确.目的:比较低强度聚焦超声与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轻度创伤性膝骨关节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以低强度聚焦超声与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轻度创伤性膝骨关节炎的患者各30例.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以低强度聚焦超声...  相似文献   

2.
目的:虽然许多随机试验表明低强度脉冲超声可促进骨折愈合,但因研究样本量小、统计学者主观差异等重要评价结果不一致.系统评价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骨折的疗效.方法:利用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等数据库及人工检索南昌大学图书馆,搜索并收集采用低强度脉冲超声对骨折治疗...  相似文献   

3.
BACKGROUND: Articular cartilage injuries can result from a variety of causes. Conventional therapy cannot obtain the optimal clinical results. 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 has been shown to promote the repair of injured articular cartilag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 on the repair of injured articular cartilage. METHODS: Twenty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used to establish knee arthritis models and equally randomized into study and control groups, respectively. Rabbits in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 treatment, and sham 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 treatment was given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8 weeks after treatment, pathological change and histological scores in articular cartilage tissue collected from both groups were determined. Moreover, the ultrastructure and type II collagen expression of chondrocytes were determine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 mRNA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RESULTS AND CONCLUSION: At 8 weeks after treatment, toluidine blue staining showed a disordered arrangement of cells, decreased number of cartilage cells in each layer and cluster in the control group. Light disordered arrangement of cells, decreased appearance of the superficial layer cells and the cluster phenomenon were observed in the study group. Articular cartilage tissu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study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chondrocytes were small, enlarged intracellular mitochondria and 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cytoplasmic swelling, collagen fibrils coarse, well developed Golgi apparatus, and nuclear fragmentation were observed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addition, the normal structure of organelles disappeared and cell degener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study group, the size of chondrocytes and the Golgi complex and other organelles were normal, and the protein polysaccharide granules were observed in the cytoplasm and membrane. The mRNA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ype II collagen immunoreactivity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tron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No incision infection, suppuration, red swelling appeared in all rabbit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 can be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articular cartilage injury by alleviating the degradation of collagen type II and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对浅层关节软骨(p-AC)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6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5~3.3 kg。手术创建兔膝关节p-AC损伤,使用功率30 m W/cm2、脉冲通断比20%、脉冲频率1 kHz、超声固有频率1.5 MHz的LIPUS进行术后处理,每天20 min。于LIPUS处理1周和3周,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损伤周围软骨组织mRNA的表达;处理6周和12周后,对损伤处进行组织学评估。分离、培养关节软骨细胞并进行LIPUS处理,分别在干预后第1、3、5天,检测软骨细胞的增殖及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在该实验参数下,6周和1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没有透明样软骨再生,但是对照组的白色纤维组织较多;与对照组相比, LIPUS下调了软骨组织中Ⅰ型胶原的基因表达,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第1周时下调Ⅱ型胶原的表达(P=0.046);在第3周时下调蛋白多糖(ACAN)(P=0.017)、SOX9(P=0.001)的表达。组织学病理切片分析发现LIPUS没有促进p-AC修复;但是,与对照组相比,LIPUS对钙化软骨(CC)层与软骨下骨(SB)层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最后LIPUS在体外第5天时显著抑制软骨细胞增殖(P=0.002 3),不能促进Ⅱ型胶原和ACAN的表达,但可以下调MMP-13的表达并在第5天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036)。结论在该实验条件下,LIPUS对p-AC损伤无明显的修复作用,但具有一定的组织保护和减弱组织退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预防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效果。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30只,鼠龄10周,体质量300~320 g。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LIPUS干预组(C组),每组10只。B组、C组腹腔注射脂多糖(20μg/kg)2次,1次/天;随后两侧臀肌交替注射甲强龙(40 mg/kg)3次,1次/天。C组造模前1周对大鼠进行双侧股骨头LIPUS干预;A组相同时间腹腔及臀肌注射等比例0.9%氯化钠溶液。4个月后处死3组大鼠并取双侧股骨标本,行股骨头大体标本观察、X射线平片检测,Micro-CT扫描观察股骨头微观结构变化并进行骨计量学分析,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股骨头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股骨头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于软骨下区骨小梁稀疏、断裂尤为显著,其内可见空洞样无骨小梁区,并且股骨头感兴趣区骨表面积与骨体积比值(Bs/Bv)、骨体积与总体积比值(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量(Tb.N)及骨矿物质密度(BMD)等骨计量学参数明显降低,而骨小梁间隙(Tb.Sp)显著升高;HE染色病理切片显示大量空骨陷窝及骨细胞核固缩,骨小梁变窄或断裂。与B组比较,C组感兴趣区Bs/Bv、Bv/Tv、Tb.Th、Tb.N、BMD等骨计量学参数明显升高,Tb.Sp降低;HE染色病理切片显示空骨陷窝及骨细胞核固缩减少。结论 LIPUS干预组能明显改善SANFH大鼠股骨头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这可能为以后临床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预防SANFH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的能量强度较低(3 W/cm2)并以脉冲波形式输出,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现已逐渐用于临床。LIPUS由于其低强度脉冲输出模式而具有的热效应非常小,主要依靠其非热效应发挥治疗作用。此外,LIPUS相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主要包括其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基因表达、血管生成和干细胞分化等。目前,LIPUS的具体机制较复杂,本研究就LIPUS的生物物理学效应及其相关机制作一综述,旨在为LIPUS在更多疾病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最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卵巢切除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促进其愈合过程的作用机理。方法60只4.5月龄的雌性SD大鼠,其中48只去势后10周证实已发生骨质疏松,建立双侧股骨中段骨折模型,按标准筛选,共34只接受治疗。造模后第2日起采用自制低强度脉冲超声仪随机对一侧后肢进行连续治疗,每天20min,超声波频率为1.5MHz,脉宽200S,重复频率1KHz,强度为50mW·cm^-2;另一侧做对照。分别在骨折后第4天和第1、2、4、6、8周各处死5只大鼠,透射电镜下观察骨痂内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侧相比,治疗侧软骨细胞分化增殖明显,细胞功能活跃;成骨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合成功能旺盛,胶原纤维致密,矿化明显;破骨细胞极化现象多见。结论LIPUS作用于卵巢切除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促进了软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刺激了成骨细胞的合成分泌以及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改善了骨折愈合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治疗高能量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2005年, 60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或使用外固定器的胫骨骨折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LIPUS治疗:术后第一天起,每天治疗20min,持续90天,对照组术后未予以LIPUS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试验组胫骨骨折愈合时间为9~15周(平均12周),无延迟愈合和骨不连发生;对照组为13~36周(平均18周),延迟愈合3例(愈合时间为8~9个月)。按Johner-Wruhs标准评估,术后12周和26周,试验组优良率分别为83%和100%,对照组为47%和8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LIPUS是一种促进骨折愈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对人成骨细胞FOB1.19生物学效应的影响并明确其最适辐照时间。方法选用频率为1.5 MHz、强度为30 m W/cm~2的LIPUS以不同时间(0、10、20、30、40、50 min)辐照人成骨细胞FOB1.19,以CCK-8法分别检测不同辐照时间并培养24、48、72 h时成骨细胞增殖情况,初步筛选出LIPUS作用于成骨细胞的相对最适辐照时间范围;并在此最适辐照时间范围内,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辐照时间(20、25、30 min)后培养72 h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不同辐照时间后培养24、72 h对细胞矿化能力的影响,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不同辐照时间对细胞内骨形成蛋白(BMP)-2的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经过LIPUS辐照后培养不同时间观察到成骨细胞增殖能力相比阴性对照组显著提高,LIPUS辐照时间在20~30 min内为相对最适辐照时间范围。细胞周期增殖指数(PI)在每天辐照25 min并培养72 h实验组高于阴性对照组[(0.57±0.01)%vs(0.45±0.0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碱性磷酸酶阳性率在辐照25 min并培养细胞72 h最为明显,实验组高于阴性对照组[(67.05±3.46)%vs(28.37±4.12)%,P0.01]。成骨细胞内BMP-2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其中以LIPUS辐照25 min、培养72 h时促进人成骨细胞生物学效应最为显著,培养72 h实验组BMP-2相对含量高于阴性对照组(4.16±0.13)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辐照时间LIPUS可促进成骨细胞生物学活性,但是其促进成骨细胞的效果不一,其中以辐照时间25 min/d的LIPUS辐照下促进成骨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对人骨性关节炎(OA)软骨细胞的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取膝关节置换术后废弃软骨组织,进行软骨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取第2代软骨细胞随机分为OA对照组、30 m W/cm2LIPUS处理的OA组、30 m W/cm2LIPUS联合5μmol/L LY294002处理的OA组,除对照组外,其他组给予LIPUS刺激20 min/d×7 d;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2型胶原蛋白(Col2)、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mRNA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Col2、aggrecan、MMP-13、Akt及磷酸化Akt(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OA对照组相比,LIPUS处理的OA组细胞内Col2、aggrecan mRNA和蛋白水平均增高,MMP-13表达降低,p-Akt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Akt的表达则与OA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与LIPUS处理的OA组细胞相比,LIPUS联合LY294002处理的OA组细胞中Col2、aggrecan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MMP-13表达增高,p-Akt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Akt的表达则与LIPUS处理的OA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LIPUS促进人OA软骨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并抑制其降解。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低强度脉冲超声对实验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骨痂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4.5月龄的雌性 SD大鼠42只,去势后10周证实发生骨质疏松,建立双侧股骨中段骨折模型,选用其中符合标准的26只于造模后第2天起采用自制低强度脉冲超声仪随机对一侧后肢骨折部位进行连续治疗,每天20 min,超声波主频率为1.5 MHz,空间平均时间平均强度为50 mW/cm2,脉冲宽度200μs,周期1 kHz;另一侧做对照。分别于治疗4、6、8、12周后处死大鼠,取双侧股骨行三点弯曲试验比较两侧骨痂的力学性能。结果治疗4、6、8、12周后,治疗侧骨痂的最大载荷分别高于对照侧58.75%,76.53%,37.04%,22.14%;最大应力分别高于对照侧29.21%,66.43%,29.08%, 16.90%;弹性模量分别高于对照侧34.01%,61.04%,46.15%,31.77%。除了4周时的最大应力、4周和6周时的弹性模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其余测量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6周时的最大载荷和8周时的最大应力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实验性骨质疏松性骨折不同愈合阶段骨痂的力学特性,有效提高骨折愈合的质量,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骨折愈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骨组织再生过程 ,许多因素可影响骨折愈合。一些生物及生物物理的方法已被用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减少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发生。本文对低强度超声促进骨折愈合的动物和临床实验进行综述 ,并介绍了低强度超声促进骨形成和骨折愈合的生物学机理。  相似文献   

13.
骨折愈合一个非常复杂的骨组织再生过程,许多因素可影响骨折愈合。一些生物及生物物理的方法已被用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减少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发生。本文对低强度超声促进骨折愈合的动物和临床实验进行综述,并介绍了低强度超声促进骨形成和骨折愈合的生物学机理。  相似文献   

14.
张鑫  刘凡  孙明立 《医学信息》2024,(16):18-22
目的 分析低强度脉冲超声近20年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Web of Science中SCI-EXPANDED索引为文献来源,检索2003-2022年低强度脉冲相关研究,采用CiteSpace进行国家、机构、作者的合作网络分析;对被引文献绘制共现图谱;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和突现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762篇。高产国家为中国、美国、日本;高产机构为重庆医科大学、阿尔伯塔大学;高产作者以TAREKEL-BIALY、FENGYI YANG、KWOKSUI LEUNG为代表。研究热点为骨折愈合、细胞增殖、成骨分化等。预测探索低强度脉冲超声作用于骨与软骨愈合微观分子机制、探索低强度脉冲超声在新场景的应用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研究趋势。结论 低强度脉冲超声这一研究领域在近20年发展稳步上升,但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背景:随着人们寻求促进骨折愈合方法的同时,低强度脉冲超声波以其费用低廉、无创伤、无感染、治疗方便、无不良反应等优点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目的: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从作用机制、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入手,对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影响骨折愈合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骨折愈合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gov/Pubmed)(1989/2009)、维普数据库(www.cqvip.com) (1981/2009)和万方数据库(www.wanfangdata.com.cn) (1981/2009)的相关文章。英文检索词为“LIPUS,fracture”,中文检索词为“低强度脉冲超声波,骨折”。纳入与低强度脉冲超声波或超声波治疗骨折密切相关,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重复性文献。文献类型包括综述、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等。计算机初检得到60篇文献,根据入选标准保留35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 结果与结论:低强度脉冲超声波治疗骨折具有费用低廉、安全、环保、无创性、无感染、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等证实低强度脉冲超声波是一种有效的促进骨折愈合的方法,目前公认的是要应用低频率、低强度。低强度脉冲超声波治疗骨折,不仅涉及物理学,而且涉及医学等多个学科,由于对超声波方面研究进展,以及机体的复杂性及伦理方面问题,其作用机制以及脉冲超声波参数值及各参数间该如何组合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对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对去卵巢诱导骨质疏松症的大鼠生化指标和骨应力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等分为3组(n=10),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骨质疏松模型组(Model)、脉冲电磁场照射组(PEMFs)。经适应4wk后,在25mg·Kg^-1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下,Model组和PEMFs组摘除双侧卵巢.Sham组找到但不切除卵巢。各实验组均在相同环境下饲养,模型制备4wk后开始治疗,由GZY型低强度低频率脉冲电磁场发生仪产生低频脉冲磁场,根据实验要求,我们使用亥姆霍兹线圈形成均匀磁场,PEMFs组经照射刺激治疗,频率14.3Hz,场强2Gs.日照8h。Model组和Sham组正常饲养。治疗8wk后,对各组大鼠血清、尿液中ALP和Ca以及骨应力进行检测。结果:(1)ALP、Ca检测结果:与Model组相比,PEMFs组ALP值、C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清中ALP值,Model组为(275.16±228,57),PEMFs组为(179.30±87.68);Ca值,Model组为(2,66±0,13),PEMFs组为(2.52±0.05)。(2)骨应力检测结果:Model组为(923.60±34.15Pa),PEMFs组为(1152.85±118,20P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发现,PEMFs对于促进骨重建、提高Ca吸收和骨应力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越来越多研究表明,低强度脉冲超声可以促进急性肌腱损伤的愈合,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对急性肌腱损伤后早期血管生成的影响,并检测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关系,进而揭示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8-12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局部注射Ⅰ型胶原酶3 d建立急性跟腱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超声组每日使用有效辐射面积为1 cm^(2)的超声小探头垂直于跟腱部位进行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对照组不干预。治疗2周后进行超声影像学检查,观察肌腱早期愈合情况;治疗1,2周后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血管数量变化,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跟腱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相关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灰阶超声显示:超声组较对照组跟腱更为连续,回声强度更低且较为均匀,肌腱厚度明显降低(P<0.05);②苏木精-伊红染色和CD3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一致显示:治疗2周后,超声组的新生血管数量明显较同期对照组增多(P<0.05);③Western blot和qRT-PCR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超声组跟腱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Yes相关蛋白、血管生成素2、富含半胱氨酸的血管生成素诱导物61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④结果表明:低强度脉冲超声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显著增加了急性肌腱损伤早期血管生成数量,加速了肌腱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镜观察低强度电磁场(LIPEMF)对表皮干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对经LIPEMF作用5d(选取频率50Hz,5mT,30min/次,1次/d)和未经LIPEMF作用的体外培养的人表皮干细胞,用AFM和透射电镜进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应用AFM,两组分别测量10个表皮干细胞的细胞直径、细胞表面平均粗糙度和均方根粗糙度。结果:从AFM可见,人表皮干细胞表面分布着大量直径几十到几百纳米不等的小颗粒,经LIPEMF作用的表皮干细胞表面的颗粒高度、粗糙度等较未经LIPEMF作用的细胞高;透射电镜发现作用组细胞稍较成熟,核浆比例小,胞质细胞器稍多。结论:低强度电磁场对人表皮干细胞的超微结构有一定影响,AFM有助于观察其表面超微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背景:文献报道将低强度脉冲超声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运用于家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中效果理想,能促进缺损部位愈合,但是该结论尚未得到进一步证实。目的:进一步验证低强度脉冲超声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钠在家兔关节软骨缺损中的修复效果。方法:60只家兔采用4 mL/kg浓度为20%乌拉坦溶液注射麻醉,在股骨踝部作直径为3 mm、深为3 mm的关节软骨缺损模型,根据处理方法分为模型对照组、玻璃酸钠组和观察组。模型对照组建模成功后不采取任何措施处理,玻璃酸钠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修复,观察组在玻璃酸钠组基础上联合低强度脉冲超声修复。大体观察关节兔软骨缺损部位的形态;比较3组家兔修复后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染色及Wakitani组织学评分。结果与结论:①大体观察:模型对照组修复5周后缺损直径缩小,表面不平整且低于周围组织;玻璃酸钠组修复5后缺损部位与正常软骨组织边界清晰;观察组修复5周后缺损部位完全修复;②观察组家兔修复后2,5周Wakitani组织学评分,低于玻璃酸钠组和模型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修复5周缺损部位细胞排列整齐;玻璃酸钠组修复5周后可见少许软骨区大量软骨样细胞;模型对照组修复后2,5周可见毛细心血管分布,排列不均匀;④观察组修复5周后缺损部位形态与正常软骨相似;玻璃酸钠组修复5周后深层蛋白多糖及软骨陷窝存在明显着色;模型对照组修复2,5周后深层染色偏白;⑤结果提示:低强度脉冲超声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钠在家兔关节软骨缺损中能取得理想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促进成骨细胞MC3T3-E1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方法 采用LIPUS辐照小鼠MC3T3-E1成骨细胞系(30 mW/cm2、1.5 MHz、25 min/d).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24h后成骨细胞形态,通过镁离子探针Mag-Fluo-4 AM染色,实时观察LIPUS干预对成骨细胞镁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