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的相关性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纳入2017年6月1日至2019年1月20日本院收治的第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共200例,根据标准对入院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对患者进行NT-proBNP、UA、Hcy、Fib统计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中脏腑与NT-proBNP有一定的相关性(P 0.05),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中脏腑组的NT-proBNP水平较非中脏腑组高9.142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UA、HCY、Fib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各中医证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中脏腑与NT-proBNP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UA、Hcy、Fib与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脑钠肽前体(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发作关系密切.祖国传统医学治疗脑梗死,主张辨证论治为基本原则,注重个体差异达到精准治疗疗效.本文就ACI患者与其血清proBNP、hs-CRP水平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以及对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型加以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患者脉压(pulse pressure,PP)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清胆红素(bilirubin,BIL)、血清尿酸(uric acid,UA)的关系,为高血压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纳入高血压病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红细胞和血小板参数与急性脑梗死不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187例急性脑梗死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及血小板参数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测定。结果:1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气虚血瘀型111例(59.4%),风痰阻络型68例(36.4%),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型8例(4.2%),证型分布以气虚血瘀型多见。气虚血瘀和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型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EW)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上明显差异(P<0.05),同时气虚血瘀和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型的REW之间有统计学上明显差异(P<0.05);在血小板参数中,气虚血瘀和痰湿阻络型的血小板的平均体积(MPV)与正常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RDW和MPV临床上应用很广泛、简单易行、费用少、可在基层医院推广,为进一步探索中西医结合诊治脑梗死可提供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医辨证分型是中医治病的基础,而中医证型的客观化一直是中医研究领域的一个难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ACI)的中医证型与临床上各类客观指标之间存在关联,如:血流变指标、生化指标、细胞因子指标、影像学指标、神经系统指标、评分功能指标、动脉硬化、高血压等.今后应在目前中医证候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更加规范、统一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0例ACI患者辨证分型为5个证型组,测定血清甲状隙激素水平,并与50例健康体捡者相应指标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3、FT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气虚血瘀型及风痰瘀阻型、阴虚风动型患者血清T3水平低于肝阳上亢型、痰热腑实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肝阳上亢型、痰热腑实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瘀”、“虚”、“痰”为主证型的ACI患者血清T3、FT3水平较低.甲状腺水平的高低可作为临床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的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脑梗死及其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风火上扰型、痰瘀阻络型、痰热腑实型、阴虚风动型、气虚血瘀型5组,采用荧光偏正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脑梗死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血浆Hcy水平,并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急性脑梗死各中医证型中痰瘀阻络型、气虚血瘀型的血浆Hcy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高Hcy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血浆Hcy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PCT、CRP、IL-6、TNF-α炎症指标与不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以期为中医药诊疗急性脑梗死提高新思路并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组,辨证其中医证型,并调研其炎症指标,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68例依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5型,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中医证型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中医证型分为5个,本研究中选取16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卒中病人,其中肝阳上亢证35例,气虚血瘀证51例,风痰瘀阻证41例,痰热腑实证26例,阴虚风动证15例。本研究中以气虚血瘀证最多(P0.05)。风痰瘀阻证与气虚血瘀、痰热腑实证比较差异显著(P0.05);IL-6、CRP水平肝阳上亢证明显高于痰热腑实证,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TNF-α水平痰热腑实证高于其它各组,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PCT、CRP、IL-6、TNF-α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为中西医结合防治急性脑梗死提供可量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型与MRI影像学表现及外周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1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资料,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患者分为气虚血瘀证组83例、风痰阻络证组37例与阴虚风动证组22例。收集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MRI影像学表现、外周血指标。分析比较三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及中医证型与临床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各指标对中医证型的影响因素。结果 三组患者年龄、外周血单核细胞、血清D-二聚体、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尿酸存在差异(P<0.05)。阴虚风动证与气虚血瘀证相比,单病灶占比存在差异(P<0.01)。气虚血瘀证患者多为腔隙性梗死(74.70%),相比风痰阻络证及阴虚风动证患者梗死面积分布更均匀(P<0.01)。中医证型与D-二聚体呈负相关(r=-0.327,P<0.001),与病灶数呈正相关(r=0.291,P<0.001)。多因素分析提示单核细胞、D-二聚体、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尿酸为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因素。结论 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证型与外周血指标有一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各中医证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437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纳入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受检者于清晨07:00空腹抽取肘静脉血3ml,用循环酶检测法测定血浆Hcy水平。结果:(1)缺血性中风者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P0.01);(2)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和气虚血瘀证的Hcy水平高于肝阳暴亢及阴虚风动证(P0.05);风火闭窍证、痰火闭窍证和痰湿蒙窍证的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元气衰败证(P0.01)及风痰阻络、痰热腑实和气虚血瘀证(P0.01)。结论:(1)Hcy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与痰、瘀、气虚相关证型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2)血浆Hcy水平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或可作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的关系分析。方法 以12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实证组60例与虚证组60例),分析AC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比较实证组及虚证组患者的血清Hcy、HDL-C、TC水平,并分析实证组、虚证组中不同证型患者的血清Hcy、HDL-C、TC水平。结果 根据中医证型的不同将ACS患者分为实证组[寒凝血瘀(n=12)、痰结血瘀(n=27)、热毒瘀滞(n=21)]、虚证组[气虚血瘀(n=23)、阴虚血瘀(n=26)、心阳欲脱(n=11)]。实证组中男性比例高于虚证组(P <0.05),实证组及虚证组的年龄、冠心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虚证组的血清Hcy、LDL-C、TC、三酰甘油(TAG)水平低于实证组,HDL-C水平高于实证组(P <0.05);实证组中寒凝血瘀证患者的Hcy、LDL-C水平低于痰结血瘀证、热毒瘀滞证患者,HDL-C高于痰结血瘀证患者(P <0.05);痰结血瘀证患者的Hcy、LDL-C、TC、TAG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3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对比不同中医证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及斑块稳定性的情况。结果风痰瘀阻型颈动脉IMT、斑块积分与风痰火亢、气虚血瘀、痰热腑实、阴虚阳亢型比较显著升高(P均0.05)。稳定斑块组以风痰瘀阻(29.2%)和风痰火亢(26.2%)为最主要证型,不稳定斑块组以风痰瘀阻(34.8%)为主要证型,风痰火亢、风痰瘀阻型斑块检出率高于其他证型。结论脑梗死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颈动脉斑块硬化程度不同,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血清Hcy与脑梗死中医证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中经络组(65例)及中脏腑组(35例)两个证型组。对以上两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脑梗死组的TC、TG、LDL-C、Hcy水平均升高,HDL-C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中经络组比较,中脏腑组的Hcy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TG和LDL-C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代谢紊乱及血清Hcy表达水平升高是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且与脑梗死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并探讨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将406例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风火上炎证、风痰瘀阻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5个证型,统计各证型所占的比例;同时选取74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入院次日对所有人员进行TG、TC、LDL-ch及HDL-ch水平检测。结果:406例患者中风痰瘀阻证139例、占34.2%,气虚血瘀证97例、占23.9%,痰热腑实证86例、占21.2%,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与对照组比较,各证型中TG、TC、LDL-ch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痰热腑实证型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以风痰瘀阻及气虚血瘀证型为主,痰热腑实及风痰瘀阻证型患者的TG、TC、LDL-ch水平较高,中医的痰瘀可能与血脂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属于常见慢性间质性肺系疾患,是肺间质纤维化的主要成因[1,2],隶属于中医"喘证""肺痿"等病范畴,病位在肺,多以肺肾气阴两虚或痰瘀阻于肺络的虚实夹杂为主要表现。研究证实,本病以肺泡上皮损伤、形成成纤维细胞灶以及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以至于肺组织结构的异常重塑为主要病  相似文献   

16.
周冬梅  刘红权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2):221+277-221,277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二元回归法对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部动脉超声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辨证分型为肝阳暴亢型脑梗死患者的颈部动脉超声提示有不稳定斑块占40%,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的颈部动脉超声提示有不稳定斑块占42%,两者相近,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2种证型中颈部动脉超声均提示有明显的动脉硬化。结论颈部动脉的不稳定斑块与急性脑梗死有密切的相关性,其结论对强不稳定斑块的治疗及中风急性期的辨治及预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1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中经络组各证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风痰瘀血证、肝阳暴亢证、痰热腑实证;中脏腑组...  相似文献   

18.
姜欢  程海荣 《四川中医》2021,39(3):74-77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急性脑梗死组,另选取同时期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cy、CRP及FIB水平,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并分析其与侧支循环、脑血流灌注及预 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300例,均行头颈CT血管造影(CTA)联合CT灌注成像(CTP)检查,并随访观察30 d, 通过改良 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同时观察中医证候动态演变,探索中医证候与侧支循环、病灶区脑血流灌注及 预后的关系,另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中医证候、血流灌注参数及侧支建立对卒中结局的影响。【结果】(1)急性脑梗死 患者痰、血瘀、风等证候要素占比最高;前/后交通动脉开放、颅外向颅内侧支建立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中均以气虚为多见; 以侧支循环来看,发病第1天,侧支良好组比侧支不良组气虚证分布低(P<0.05),发病第30天时,侧支良好组的气虚、痰 证素的分布均明显比侧支不良组低(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发病第1天患者气虚分布与感兴趣区域脑血容量(rCBV) 呈负相关(r = -0.472,P<0.05)、阴虚分布与 rCBV 呈正相关(r = -0.557,P<0.01);按病灶区 rCBV>1.0或降低rCBV<1.0 分为 2组,比较病灶区证候要素分布差异,得出 rCBV减低组患者以气虚分布较多(P<0.01)、而 rCBV升高组以阴虚分布较 多(P<0.05)。(2)发病第1天的证候要素分布,预后不良组的气虚分布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发病第30天,预后良 好组的气虚、痰证素的分布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或P<0.01);对2组患者发病第1天、第30天的痰证素的分布进 行比较,发现预后良好组患者的痰证素在第30天时较第1天时显著减少(χ2=7.409,P<0.01),而预后不良组患者无显著性 差异(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证候(气虚、痰)、侧支分级、病灶区rCBV是卒中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建立不良、血流灌注减低及预后不良均以气虚证候要素分布为特点,同时,预后较差患者还存 在痰的证候要素贯穿病变始终的特点,体现出气虚、痰证在急性脑梗死发病和病程进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