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治利  葛明建 《医学信息》2018,(11):49-51,56
原发性肺癌是位居我国癌症死亡首位的恶性肿瘤,早发现并及时治疗的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低剂量CT(LDCT)筛查的运用使得早期肺癌能够被及时发现,随着LDCT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肺内磨玻璃结节(GGN)被发现。表现为GGN的周围型肺癌术前明确病理学诊断较为困难,而GGN的性质对于手术决策有重要参考意义,因此通过分析影像学特征来推断病变性质并作出合理的治疗策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肺单发性磨玻璃样病灶(solitary pulmonary ground glass opacity,spGGO)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影像学表现与其良恶性的关系.方法:收集196例手术治疗的spGGO患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病灶的CT影像学特征,包括肿瘤大小、内部结构(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毛刺征、病变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对照CT与病理结果,总结影像学特征与GGO性质的关系.结果:良恶性GGO患的CT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表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的大小、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的表现方面,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GO的影像学特征上,直径越大其恶性可能性越大,病变的分叶、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可作为恶性GGO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分叶征对肺内孤立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恶性病变150例及良性病变55例肺内孤立结节在CT上的分叶征像,将两者做卡方检验。结果经卡方检验,Х^2=167.12,P〈0.005,按α=0.05水准,可认为良恶性病变对分叶征的显示情况有统计学差异,恶性病变分叶征的显示率明显高。结论CT分叶征对肺内孤立结节的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CT多平面重建在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标准11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CT多平面重建,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成两组,将50例良性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将62例恶性病变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磨玻璃影形态学与影像学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磨玻璃影形态学(多结节融合状、斑片状、不规则形、椭圆或者圆)与影像学(边界清晰、空泡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对比均显示高度差异(P0.05)。结论 CT多平面重建在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9例孤立性肺结节(直径≤4cm,20例恶性,9例良性)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9例,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59.7岁。应用64排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行灌注扫描(造影剂总量100m1,流速4ml/s)。将动态扫描数据输入GE工作站(ADW4.2P),应用工作站随机Perfusion 3-体部肿瘤软件包分析和测定肺内病灶的血容积(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的数值和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并测量孤立性肺结节增强前的CT值、强化值、结节/动脉强化值比。结果肺恶性结节的灌注参数均高于肺良性结节,BF、BV、PS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V的差异最显著。以BV≥4ml/100mg为诊断阈值,结节BV≥4ml/100mg的诊断为恶性,敏感性95%、特异性100%。恶性结节的强化值和结节/动脉强化值比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02.P=0.020)。结论动态对比增强CT提供了孤立性肺结节的血流模式的定量信息,可用于无创性的诊断和评价孤立性肺结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样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肺部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以 2022 年 2月-2023 年 2 月本院收治的 56 例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均开展肺部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样良、恶性患者肺部CT影像学征象之间的差异性,同时分析肺部CT检查的诊断结果及其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并探讨肺部 CT 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手术病理确诊 45 例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患者中,恶性结节 22 例,良性结节 34 例;恶性结节患者肺部CT影像学征象中病灶形态不规则、病灶界面模糊、有分叶征、有毛刺征、有囊状透亮影、密度混合的占比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患者,P<0.05;肺部CT检查虽存在假阳性诊断及漏诊,但诊断准确性为 82.14%,敏感性为 95.45%,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其检查一致性程度较高,Kappa=0.648,P<0.001.结论:肺部CT检查在肺部磨玻璃样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判定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较准确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肺部混合磨玻璃样结节(mGGN)的高分辨率(HRCT)征象在术前预测肿瘤浸润性癌中的价值。研究发现HRCT定量参数总体平均大小、平均实质大小、实质占比、实质成分平均CT值在鉴别浸润性肺癌中的效能分别为0.734、0.836、0.890、0.806。mGGN的HRCT征象在鉴别浸润性癌与非浸润性癌中具有良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普及于健康体检及早期肺癌筛查,肺部磨玻璃结节影(ground glass opacity,GGO)的检出率也逐年提高,其恶性倾向很高,虽然目前已提出很多鉴别其性质的方法,但准确判断仍依赖于病理检查。电视胸腔镜下肺局部切除术是目前早期诊断及治疗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的主要手段,但常因结节体积小、位置处于肺实质深部、质地较软使术者在术中难以对其精确定位。胸腔镜下如何精准、快速定位肺GGN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对早期肺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CT征象在评价其浸润性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医院诊治的早期肺腺癌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非浸润组370例,浸润组230例.均对病灶进行高分辨率靶扫描,比较两组病灶大小、密度及分布特征,分析其CT征象,并分析亚厘米级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浸润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能谱CT对肺部炎性病变和肺癌的鉴别价值。 方法:选取85例肺部占位病变患者,均采取能谱CT平扫、肺动脉期和主动脉期能谱扫描。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肺癌组与炎性病变组,比较两组IC肺动脉期、IC主动脉期、dIC肺动脉期、dIC主动脉期、dCT肺动脉期、dCT主动脉期、有效原子序数,并做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判断不同参数的诊断效能。 结果:85例患者中肺癌患者52例,炎性病变患者33例。肺癌患者的IC肺动脉期、IC主动脉期、dIC肺动脉期、dIC主动脉期、dCT肺动脉期显著低于炎性病变患者(P<0.05)。肺炎患者与炎性病变患者的dCT主动脉期与有效原子序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dIC肺动脉期对肺癌与炎性病变的鉴别价值最大,敏感度高达0.966,同时标准误差仅0.027。 结论:能谱CT的IC值与CT值有利于炎性病灶与肺癌的鉴别,其中dIC肺动脉期的鉴别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浅表淋巴结病变筛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均行超声及CT检查的96例浅表淋巴结病变患者,根据病理组织活检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淋巴结组(n=41例)和恶性淋巴结组(n=55例)。根据超声、CT检查结合病理学诊断,描述不同类型浅表淋巴结的声像学特点。采用Kappa一致性得到CT、超声及两种检查方法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根据高频超声图像测量淋巴结最长径值、最短径值,采用血流频谱多普勒彩超和流量计算公式测定血流阻力指数(RI)、动脉收缩期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结果:CT诊断准确率显著低于超声和联合检测(P<0.05);CT误诊率显著高于超声和联合检测(P<0.05);CT、超声、联合检测的AUC值分别为0.617、0.723、0.787,其中联合检测AUC值最高(P<0.05)。良性结节组患者行超声检测的最长径值、最短径值及RI值显著低于恶性结节组患者(P<0.05);良性结节组患者的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显著高于恶性结节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行超声检测浅表淋巴结的最长径值、最短径值、RI值、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定量值联合预测的AUC分别为0.753、0.686、0.787、0.698、0.897,其中定量值联合预测的预测价值最大(P<0.05)。结论:CT与超声联合和超声检测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诊断准确率较CT高,且联合检测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具有相同诊断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中浅表淋巴结的最长径值、最短径值及血管RI值、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的联合检测有较好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均具有毛刺的周围型肺癌及炎性结节的CT表现特点。 方法:收集73例直径≤3 cm具有毛刺并经病理学诊断的肺孤立性结节,分为肺癌组42例,炎性结节组31例。对比分析两组结节的大小、密度、强化程度、是否分叶、是否有空洞以及结节的毛刺长短、粗细、数量和分布。 结果:具有毛刺的肺癌[(1.93±0.65) cm]大于具有毛刺的炎性结节[(1.46±0.56)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 P<0.05)。相对于具有毛刺的炎性结节,分叶多见于具有毛刺的肺癌(25.81% vs 50.00%)([χ2]=4.36, P<0.05),而空洞在两者的出现率(9.68% vs 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 P>0.05)。肺癌和炎性结节的CT值(44.94±2.88 vs 39.83±3.26, P>0.05)及强化程度(29.07±2.80 vs 27.70±4.46,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癌毛刺数量[(5.57±3.33) 条]多于炎性结节[(3.68±2.40) 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 P<0.05)。肺癌和炎性结节的毛刺粗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0.80 vs 1.54±0.63)(t=0.42, P>0.05)。肺癌毛刺呈周边型分布占28.57%(12/42),胸膜侧分布占54.29%(27/42),肺门侧占7.14%(3/42);炎性结节毛刺呈周边型分布占29.03%(9/31),胸膜侧占58.07%(18/31),肺门侧占12.90%(4/31),肺癌与炎性结节的毛刺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 P>0.05)。 结论:结节的大小、分叶及毛刺数量有助于鉴别具有毛刺的周围型肺癌与炎性结节,而毛刺粗细及分布无助于鉴别两者。具有较多毛刺及直径较大的分叶结节提示肺癌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4.
能谱CT作为一种新型影像技术,在原有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的基础上增加了能量分辨率及理化性质分辨率,可以对病灶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状态进行量化检测,进而提高病灶的对比度和检出率。能谱CT在胰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具有很大潜力,本文重点就能谱CT的原理及在胰腺疾病的诊断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中时间密度曲线及特征参数值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孤立性肺结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及病理活检。依据病理结果,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并对不同类型孤立性肺结节时间密度曲线及特征参数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95例孤立性肺结节病变患者中,恶性结节67例、良性结节14例,炎性结节14例;(2)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病变性质的特异性为83.33%,敏感性为95.38%,准确性为91.58%;(3)恶性结节及炎症结节患者在CT动态增强扫描中各时间点的CT值均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在CT动态增强扫描300及480 s时,炎性结节组CT值较恶性结节组下降显著(P<0.05);(4)恶性结节组及炎性结节组结节强化值(PH)、孤立性肺结节PH与主动脉PH之比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结论:对孤立性肺结节病变患者行CT动态增强扫描,时间密度曲线及特征参数值可以为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胸部CT定量分析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RA-ILD)患者肺间质改变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确诊RA患者105例,同时收集胸部CT无间质改变的非结缔组织病患者对照组80例。测量两组研究对象肺总体积(TLV),利用定量CT肺部密度直方图计算CT值为-200~-700 HU的肺体积占全肺体积百分比(LAA-200~-700%)、CT值小于-950 HU的肺体积占全肺体积百分比(LAA-950%)、主动脉直径(AD)、肺动脉干直径(PAD)、主肺动脉干比值(AD/PAD)、左肺下叶直径2 mm支气管周围血管数量及面积(视区范围80 mm2)。比较RA患者组与对照组的测量值差异。结果:RA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TLV、LAA-200~-700%、PAD、左肺下叶直径为2 mm的支气管视区范围为80 mm2时肺血管数量及面积均存在差异,其中RA患者组TLV为(4 047.60±1 160.11) mL,小于对照组(4 507.30±1 207.50) mL;LAA-200~-700%为14.42%±8.62%,大于对照组10.40%±3.87%,PAD为(26.39±3.59) mm,大于对照组(25.27±2.57) mm;RA组左肺下叶直径为2 mm支气管层面视区范围为80 mm2时肺血管数量为13.3±6.28,面积为(105.48±59.07) mm2;对照组血管数量为17.06±4.70,血管面积为(164.88±46.02) 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RA-ILD患者肺部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定量CT能有效识别评估RA-ILD早期肺血管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探讨胸膜凹陷相关切迹( NNPI)在孤立性肺结节( SPN) CT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诊治的90例CT发现有NNPI的SPN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42例,女48例;年龄31~76岁,平均58岁。 SPN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应用GE 4.4工作站后处理软件测算SPN及NNPI相关参数:SPN体积( V)、NNPI牵拉程度最大的横断面积( Smax)以及结节所在 Smax的横断面中心与NNPI顶点连线的距离( d)。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计算结节的牵拉系数K=( Smax × d)/V。分别计算出良恶性结节的K值,应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判断其统计学差异。作出K值的ROC曲线,计算其在判断良恶性结节中的最佳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并与两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采用盲法阅片所得出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进行纵向比较。结果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证实Smax、V及d三者具有相关性,Smax与V具有中等程度正相关性(r=0.65,P<0.05),与d存在高度负相关(r=-0.83,P<0.05)。腺癌的K值高于炎性肉芽肿、结核、真菌性肉芽肿、错构瘤等良性 SPN 的 K 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 =-3.57、-4.09、-3.19、-2.97,P值均<0.01);而炎性肉芽肿、结核、真菌性肉芽肿、错构瘤之间的K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ROC曲线分析得出K值的cut-off值为0.052,曲线下面积为0.852,通过K值法判断结节的良恶性所得出的最佳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78.0%、92.5%、92.8%、77.1%、84.4%,而医师直观阅片所得出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64.0%、82.5%、82.1%、64.7%、72.2%,K值法得出的各项数据均高于医师形态学判断方法。结论 K值法对于SPN良恶性的鉴别有临床应用价值,准确性高于医生形态学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栓塞(PE)肺动脉能谱CT胸部扫描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高度疑似PE患者,获取单能量能谱CT肺动脉造影(CTPA)图像和碘基肺灌注图,记录CTPA图像和碘基肺灌注图检出的肺动脉栓子数目及其分布、分型情况;分析肺动脉能谱CT胸部扫描影像学特征;比较不同栓塞程度及类型能谱CT扫描碘基值;比较栓塞区与对照区能谱CT扫描碘基值、水基值和CT值等能谱CT扫描参数。结果:以CTPA为金标准,53例高度疑似PE的患者中确诊32例。能谱CTPA检出162个栓子,完全型栓子37个,非完全型栓子125个;碘基肺灌注图检出171个栓子,完全型栓子49个,非完全型栓子122个。中心型、偏心型和完全型栓子栓塞区能谱CT扫描碘基值均明显低于对照区(P<0.05);附壁型栓子栓塞区能谱CT扫描碘基值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完全型栓塞区碘基值显著低于中心型、偏心型和附壁型等非完全型栓塞区(P<0.05)。结论:PE肺动脉能谱CT胸部扫描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肺动脉内充盈缺损、肺动脉扩张、肺动脉高压、马赛克征、轨道征等征象,肺动脉能谱CT胸部扫描碘基肺灌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