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及外敷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熏洗、中药外敷治疗。结果 75例中,治愈42例,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3%。结论中药熏洗及外敷治疗跟痛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6,(8):1031-1032
目的探讨在跟痛症的治疗中应用中药黄板树根熏洗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痛点封闭疗法,观察组采用中药黄板树根熏洗疗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P<0.05)。结论在跟痛症的治疗中,中药黄板树根熏洗疗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针刀结合通络活血汤熏洗治疗跟痛症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2009年5月采用小针刀结合通络活血汤熏洗45例53足跟痛症患者临床疗效。结果45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无不良反应发生。痊愈率83%,显效率15%,总有效率98%。结论小针刀结合通络活血汤熏洗治疗跟痛症长期随访临床疗效满意,具有简便、经济、安全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熏洗方治疗手足肿胀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田维柱药物组成:络石藤15g、秦艽15g、伸筋草20g、透骨草20g、土虫10g、鸡血藤10g、五味子藤15g。上药加水适量,放在盆中煎煮,将患肢洗净后于盆上熏,30分钟后待药液稍凉将患肢放在盆中泡洗(注意别...  相似文献   

5.
中老年人常在行车或站立时,感到足跟疼痛,虽然从外观看,足跟既不红又不肿,但是走起路来一步一痛,非常难受,给行动带来了不便。这多与跟骨跖面结节的慢性损伤,甚至跟骨长骨刺有关,在医学上称为跟痛症。男多于女,一侧或两侧发病。常同时伴有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6.
我当搬运工人将近20年,身体素质基本可以,多年来,风里来,雨里去,也炼就了一副好身骨,搬运货物也利索,很受货主欢迎。可是,打从去年四月以来,我感觉左边脚后跟着地时有点疼痛,不能承受重力,拉车赶路就显得吃力。没多久,右边脚后跟也发生类似疼痛,影响了正常拉送货。  相似文献   

7.
足是下肢与地面接触的一个重要结构,也是人体与地面的支撑面。行走,跑跳和站立、负重都离不开足。  相似文献   

8.
张新春 《药物与人》2014,(10):130-130
目的:探讨自拟健脾活血方治疗卵巢囊肿临床效果。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近期收治卵巢囊肿患者9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分别采用桂枝茯苓丸和自拟健脾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厦治疗前后囊肿直径变化情况等。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35/45),93.33%(42/4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O05);两组患者治疗后囊肿直径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卵巢囊肿直径少于对照组(p〈O.05)。结论:自拟健脾活血方治疗卵巢囊肿可有效缓解症状体征,促进病情康复及缩小囊肿体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2年多前,我患了跟痛症。X光摄片提示跟骨结节前方有一鱼钩样骨刺。为了减少患部刺激,我踮着脚走路,反而引起整个下肢酸痛。先后尝试过理疗、针灸、局部贴膏药等,也尝试过用拇指掐按压痛点,均无效果,病情越来越重。后来我查看了许多资料,从治疗其他疾病的方法中得到启发,逐渐摸索出一套治疗跟痛症的办法,并坚持自我保健。目  相似文献   

10.
<正>肛裂是肛肠科常见病,系齿状线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常因热结肠燥或湿热蕴结,大便秘结不通,用力排便导致肛管皮肤破裂。如病情反复发作,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称为陈旧性肛裂。中医称肛裂为裂痔,病因主要是湿热毒邪乘虚而入皮肤筋脉,局部气血瘀滞,血行不畅所致。治宜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跟痛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该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门诊跟痛症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52.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69.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跟痛症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2.
跟痛症是指多种慢性疾患所致跟骨跖面疼痛,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男女,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本病与劳损和退化关系密切,常见有以下类型:足跟脂肪垫炎、跟部滑囊炎、跟腱周围炎、跖腱膜炎、跟骨刺。我科自2004年-2006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65例患者,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活血通痹方熏洗联合塞莱西布口服及关节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接受活血通痹方熏洗联合塞莱西布口服及关节松解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塞莱西布口服联合关节松解术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肩关节Constan-Murley评分(constantly-murleyscore,CMS),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1.5±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4±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CMS评分(91.6±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2.3±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痹方熏洗联合塞莱西布口服及关节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肩周炎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类新 《现代保健》2010,(24):140-142
跟痛症是多种慢性疾患所引起的跟部急慢性疼痛症候群,是多种病因所致的足跟部疾病的统称.目前对跟痛症的治疗还是以门诊保守治疗为主,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几种治疗方法综合应用,大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对于少数经保守治疗症状无缓解甚至不断加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5.
吴静 《保健医苑》2010,(6):25-26
<正>近日,一中年女性由于出现足跟疼痛、不能行走,日常生活受到了影响,遂来北京友谊医院足踝外科专病门诊就诊。经检查确诊为跟痛症。跟痛症是指多种足跟部疼痛综合征,主要指足跟底面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顽固性跟痛症的诊断、手术方法 、操作要点,并对治疗结果 进行总结.方法 对33例(41只跟痛足)因顽固性跟痛症要求并给予手术治疗的患者,分清病因、明确病变部位,给予手术治疗,并依据跟痛症状缓解情况及患足行走功能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3例患者术后随访6~12(8±4)个月,优30例38只,良3例3只,优良率为100%(33/33).结论 顽固性跟痛症由多种原因所致,针对病因,采用手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效果确切.但术前必须熟练掌握诊断标准,详细问诊,认真触诊,仔细辨别,正确诊断;术中认真观察,综合手术;术后做好引流、抗炎等治疗措施,才能保证手术质量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祛痛方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患者随机分为补肾活血祛痛方联合小针刀甲组、小针刀乙组和补肾活血祛痛方丙组,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腰痛分级和总体疗效。结果 (1)疼痛评分:治疗前,三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患者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甲组下降程度大于乙组和丙组。(2)腰痛评分:三组患者治疗后腰痛分级结果比较,甲组优于乙组和丙组,乙组与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总体疗效:甲组优于乙组和丙组,乙组优于丙组。结论补肾活血祛痛方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有效缓解腰痛或下肢放射痛症状,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付兴贵  裴建 《现代保健》2010,(5):172-173
目的探讨自拟方腰椎间盘突出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用现代医学CT影像扫描诊断而需要中药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腰椎间盘突出汤治疗。结果治疗125例,治愈105例,好转16例,无效4例转为手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卧硬板床,未做体力劳动者取得了最著的效果。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汤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且简便易行、疗效好、风险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中药熏洗方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外阴白色病变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53)及对照组(n=53).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院内自拟中药熏洗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34%)要高于对照组(79.25%);研究组治疗后皮损改善时间为(24.2±4.1)d,对照组为(32.1±5.2)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方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冯永强  沈洪晖  罗卢华  杨坚  杜健 《现代养生》2022,(21):1809-1811
跟痛症作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以及肥胖人群,临床症状以足跟跖面疼痛为主,且疼痛位置表现为红、肿、热、痛,直接影响患者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近几年,我国跟痛症的患病率呈现日渐升高趋势,该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足底跖腱膜病变、跟骨病变、跟垫病变等存在密切关系,但常规西医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认为该病是由外感与内伤引起,且中医治疗方式较多,包含针灸、熏洗、中药、手法等,均存在各自优势及理论依据。除此之外,尽早开展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为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提供保障。因此展开综述,分析跟痛症的病因以及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以期为患者康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