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选取补土益水法用于治疗老年骨折疏松性骨折,并探究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70例,分别为补土益水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给予普通治疗组骨折复位及相应钙剂,静滴剂治疗;给予补土益水治疗组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还有补土益水颗粒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并对比。结果:比较后发现,补土益水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普通治疗组,说明相同时间内补土益水治疗组缓解疼痛较普通治疗组强。补土益水治疗组相对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普通治疗组的85.71%,且在随访调查中发现,未愈的7人在40天之内全部达到有效条件,证明补土益水法治疗较普通治疗愈合较快。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补土益水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可以有效改善骨质,增加其密度,大大改善骨质疏松情况,减缓愈合时间,对治疗及预防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传统中医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只是采用中医疗法,看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选取36住临床患者,对其采用传统的中医骨折治疗方法,外敷中药加内服中药,根据其临床康复情况,看传统中医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传统中医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下,患者骨折康复情况良好。结论:传统的中医骨科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虽然效果缓慢,但是康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方法.方海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将所有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9)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治疗组(n=48)在对照组的基础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出现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并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发生率.结果:影响患者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骨折家族史、骨折史、跌例以及饮食缺钙等.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发现,治疗组患者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要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发生骨质巯松性骨折与多种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必须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护理,以此避免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情况,提高老年患者的身体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及社区康复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300例,根据患者是否出现骨折分为对照组(n=150,非骨折组)和观察组(n=150,骨折组),对比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同时给予社区康复治疗,探讨社区康复治疗效果。结果经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C、LDL、总髋部BMD水平及阳光照射情况均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较大、缺乏阳光照射和总髋部BMD水平低均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经社区康复治疗其前屈后伸痛、翻身痛、负重痛及总髋部BMD水平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女性、年龄较大、缺乏阳光照射及总髋部BMD水平低均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社区康复。 相似文献
6.
<正>众所周知,骨质疏松和糖尿病都具有增龄效应,两种疾病都“偏好”高龄人群。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升高。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骨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发生骨折的老年人,尤其是髋部骨折老年人常出现以下并发症:(1)坠积性肺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引起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诸多危险因素,为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防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门诊随访和住院治疗的24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有/无骨折分为骨折组和非骨折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骨密度值是防止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的重要因素,而高龄、长期低钙饮食、意外跌倒、脆性骨折史、骨折家族史是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发生受诸多因素共同影响,改变饮食结构、积极体育锻炼、相关药物治疗等方法可防止其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5月在某院住院治疗的271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老年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组和老年骨质疏松症未并发骨折组,采用自编问卷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重指数及骨密度是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的保护因素,而年龄、低钙饮食、皮质激素、跌倒、脆性骨折史及骨折家族史是发生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骨密度是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的保护因素,而年龄、低钙饮食、跌倒及脆性骨折史是发生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受多种因素影响,可从饮食、体育锻炼及药物等多方面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幼保健》2020,(20)
目的探讨妊娠期维生素D、维生素E、钙(Ca)元素及锌(Zn)元素水平与早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3月在该院产科门诊规律产检的1 20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281例早产(早产组)、923例足月产(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维生素D、维生素E、Ca元素及Zn元素含量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维生素D、维生素E、Ca元素及Zn元素与早产的相关性。结果早产组维生素D、维生素E、Ca元素及Zn元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维生素E、Ca元素及Zn元素水平与早产均呈负相关关系(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维生素D、维生素E、Ca元素及Zn元素缺乏是妊娠晚期发生早产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妊娠期维生素D、维生素E、Ca元素及Zn元素代谢异常与早产的发生密切相关,积极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采用骨水泥技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单纯行经皮骨水泥注入术,治疗组采用经皮骨水泥注入术+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骨密度高于常规组,脂代谢指标(t P1NP、OCN和βCTX)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经皮骨水泥注入术后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能减轻术后疼痛,改善骨代谢,提高骨密度,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Boucher提出 Jorde和 Bonaa的研究认为 ,钙的摄入与血压负相关 ,其结论是维生素 D的摄入对血压无明确的作用。而以前的研究则认为增加维生素D可降低血压。在讨论其研究的不足时 ,Jorde和Bonaa指出 ,虽然日光照射和饮食可决定维生素 D的状态 ,但这种状态却未予评估。然而 ,对于象挪威和英国或其他欧洲国家 ,日光照射有两个明显的标志 ,可用来评估这种暴露及其可利用程度 :1 )体力活动可作为决定血压的因素之一 ,如记录室外活动和室内活动时的时间长短 ,其资料可用作分析 ;2 )北欧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日光照射不同 ,皮肤合成维生素D也显著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珠海市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为降低老年女性骨折发生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抽样方法分别抽取珠海市50~70岁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女性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年龄、婚姻状态、家庭收入、文化程度、户外活动量、BMI、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怀孕次数、生产胎儿数、骨折史、饮酒史、吸烟史、牛奶摄入频率等。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该年龄段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00例50~70岁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病例组和200名50~70岁健康女性为对照组。病例组和对照组人群均以60~70岁为主,分别占75.0%、66.5%,婚姻状态以已婚为主,分别占80.0%、85.0%。家庭月收入<5 000元分别占60.0%、55.0%,文化程度均以大专及以上为主,分别占60.0%、57.5%。有骨折史(OR=4.116)、有吸烟史(OR=3.904)和绝经年龄<45岁(OR=4.229)是50~70岁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量≥60 min/d(OR=0.417)、牛奶摄入频率≥3次/周(OR=0.191)是该年龄段女性骨折疏松性骨折的保护因素。结论 户外活动量、骨折史、吸烟史、牛奶摄入频率和绝经年龄是50~70岁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影响因素,户外活动量较大、牛奶摄入频率较高可降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吴韫韬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2023,(23):60-61
<正>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常常会发生松质骨的骨折,因为腰椎、髋部等这些地方富含松质骨,非常容易发生压缩性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一般指前屈伤力造成椎体前半部(前柱)压缩,脊椎后部的椎弓(后柱)正常,少数有牵拉伤力损伤。椎体通常楔形变,是脊柱骨折中较多见的损伤类型,腰椎压缩性骨折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以剧烈腰背痛伴活动受限制为主要表现。特别要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14.
老年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而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其最大危害在于骨折,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骨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旨在为指导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39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是否出现骨折分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组和老年骨质疏松症无骨折组,收集符合条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骨密度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保护因素,而年龄、低钙饮食、跌倒、脆性骨折史及骨折家族史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受多种因素影响,可从饮食、体育锻炼及药物等多方面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实施营养干预与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营养干预与综合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7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较高(P<0.05...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代谢性疾病,可随着增龄其患病率逐年增长.故而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居多。骨质疏松可引起患者腰背痛,身材变矮.并可因跌倒而发生骨折,增加致残率。人体缺乏维生素D时可诱发或使骨质疏松程度加重。当前,维生素D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以老年人的维生素D缺乏尤为多见。因此.在骨质疏松的防治中补充维生素D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K不仅与凝血功能有关,而且与骨代谢有关,对骨质疏松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本文着重从维生素K对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维生素K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和维生素K、维生素D及钙对骨质疏松的联合作用3方面介绍近几年来维生素K与骨质疏松关系方面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近10年住院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例,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性别、年龄分布,好发部位、发病季节、致伤原因,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老年住院骨折人数逐年递增.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女性多于男性.髋部骨折所占比例最高.以65~79岁年龄组最多见.对于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疗效优于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少于非手术治疗.脊柱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两种治疗的并发症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结合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开展早期预防教育,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预防骨质疏松,减少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医院》2016,(11):1708-1711
目的观察太极拳运动在社区预防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社区体检诊断明确在册的骨质疏松症老年女性居民124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两组组均由健康教育管理团队实施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规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规律的太极拳运动,比较两组人群干预前后左前臂骨密度T值变化。骨关节疼痛症状的改变。1年内跌倒的发生率及骨折的发病率。两组人群相关行为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太极拳规律运动1年后左前臂骨密度T值明显提高;疼痛症状有改善;1年内跌倒的发生率。骨折的发病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除治疗依从性外,运动主动性。睡眠质量等观察指标较对照组也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社区常规护理辅以规律太极拳运动能提高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人群的骨密度,减轻关节疼痛,降低骨折发生率,提高运动主动性及睡眠质量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