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采用根管治疗加窦道刮治对临床确诊为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的疗效,其目的是寻找一种能减少患者就诊次数,缩短治疗疗程,提高治愈率的方法。方法选择60例临床上确诊为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根管治疗组)30例、13组(根管治疗+窦道刮治组)30例。对两组分别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90%.B组总有效率为96%。两种治疗均有疗效,并且B组疗效优于A组。结论在临床上对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采用根管治疗加窦道刮治.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缩短治疗疗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根管治疗加窦道刮治在慢性瘘道型根尖周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根管治疗加窦道刮治对临床确诊为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的疗效,其目的是寻找一种能减少患者就诊次数,缩短治疗疗程,提高治愈率的方法。方法选择60例临床上确诊为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根管治疗组)30例、B组(根管治疗+窦道刮治组)30例。对两组分别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为90%,B组总有效率为96%。两种治疗均有疗效,并且B组疗效优于A组。结论在临床上对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采用根管治疗加窦道刮治,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缩短治疗疗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替硝唑糊剂根尖充填治疗慢性有瘘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对94例118颗有瘘型根尖周炎患者常规根管准备并行瘘管搔刮术后,用3%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及4%次氯酸钠溶液依次瘘管通过,甲醛甲酚根管消毒,氧化锌糊剂密封窝洞,同时瘘管内置碘甘油。1周后,复方替硝唑糊剂根充治疗。结果半年后复查,复方替硝唑糊剂根尖充填治疗慢性有瘘型根尖周炎总有效率94.07%。结论本方法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疗程明显缩短,患者无痛苦,简便易行,复诊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口腔门诊选取87例患者,根管经过术后一次性根充治疗,通过术后疼痛功能及X线检查和诊治次数的情况综合评价其疗效。结果1周后牙齿功能恢复,瘘管消失,1个月后X线片示根尖周稀疏区消失,根尖病变减少或消失,3例失败牙经再次治疗后治愈,成功率为96%。结论用氧化锌碘仿糊剂一次性根充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复诊次数少,疗程短,疗效较为满意。同时节约了患者的就诊时间,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了医生的工作量,作为一项成熟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替硝唑粉对瘘管型根尖周炎的消毒疗效。方法56例瘘管型根尖周炎病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39例在根管内封适量替硝唑粉加生理盐水棉捻,B组17例只封F.C棉捻,1周后复查。如仍有瘘管,按上法重复封药,直到瘘管消失后行永久根管充填治疗。比较2种方法2周~1年的疗效。结果2周瘘管愈合牙数,A组31例,有效率79.49%;B组4例,有效率23.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疗效A组34例,有效率87.17%;B组9例,有效率5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拓宽了瘘管型根尖周炎治疗的适应证,提高了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塔派克斯(Vitapex)糊剂作为治疗乳牙瘘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乳牙瘘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儿57例89颗牙,应用比塔派克斯糊剂进行根管治疗,6~12个月后复查,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随访6个月,成功率为94.1%;随访12个月,成功率为91.3%。结论:比塔派克斯糊剂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和抑菌性,能被组织吸收,且操作方便,用于乳牙瘘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慢性根尖周炎合并瘘道形成是口腔内科常见的慢性迁延而治疗上比较棘手的疾病。彻底消除根管内和根尖周的感染,是瘘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治疗成功的关键,对常规的根管预备、冲洗、消毒等治疗方法疗效不佳。笔者采用瘘道搔刮后注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商品名派丽奥)辅助治疗慢性根尖周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根管治疗过的牙齿 ,由于治疗不完善形成慢性根尖脓肿 ,导致长期不愈的瘘孔反复溢脓 ,再次治疗时 ,药物无法通过根管达到根尖病灶 ,给治疗带来困难 ,个别医生把此类牙齿列为拔牙适应症。作者发现此类牙齿尽管根充不完善 ,根尖有瘘孔存在 ,但在咀嚼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的成为固定义齿的基牙。因此 ,保留这类牙齿对患者提高咀嚼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 ,本文采用酚碘液从瘘孔给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文共收治 140例患者 ,其中男 92例 ,女 4 8例 ,最小年龄 2 0岁 ,最大年龄 76岁 ,后牙74 % ,前牙 2 6 %。…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以奥氧碘氢膏空管垫底法治疗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管治疗术后,空管情况下直接用奥氧碘氢膏垫底,磷酸锌水门汀二次垫底,玻璃离子永久充填。治疗6个月、1年及2年随访。通过临床和X线检查评价其疗效。结果:经根管治疗后,奥氧碘氢膏空管垫底,磷酸锌水门汀二次垫底,玻璃离子永久充填354例根尖周炎患牙,306例牙齿功能恢复正常(成功率86.44%);25例失败牙以同样方法治疗而愈(成功率93.5%),6个月、1年及2年后X线检查可见根尖周稀疏区消失,牙齿功能恢复正常;23例患牙因经多次治疗仍有明显咀嚼痛,患牙逐渐松动,而将牙拔除。结论:根尖周炎经根管治疗术后,空管垫底操作较根管内充填简单,且无根管超充及根管塑化液超充而形成化学性根尖周炎的弊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Vitapex糊剂治疗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14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200颗牙,在完善的根管预备和根管清理后采用Vitapex糊剂加牙胶尖完成根管充填术。结果经过1年随访观察,治愈率为95%。80%患者在根管充填后的半个月瘘管消失。结论 Vitapex治疗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有效,可靠,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根管内加压治疗瘘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6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根管预备后,加压注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照组根管预备后封入甲醛甲酚加碘仿糊剂,观察两种上药方式治疗瘘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结果术后1周,实验组有效率为92.36%;对照组有效率为7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根管内加压上药治疗瘘管型慢性根尖周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急诊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HR、DBP、S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应用于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可缓解患者症状,能加快心率与血压恢复正常水平,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塔派克斯糊剂一次性治疗乳牙有瘘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3例有瘘型根尖周炎的乳牙,清理根管后,用比塔派克斯糊剂进行根管治疗。结果 23例有瘘型根尖周炎的患牙中成功21例,成功概率为91.3%。结论比塔派克斯糊剂有很强的抗菌性和抑菌性,易被组织吸收,操作简捷方便,可以明显缩短疗程,减少患儿复诊次数。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替硝唑联合氢氧化钙在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试验纳入进行根管治疗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33例,随机编码并借助计算机软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诊间封药药物选择氢氧化钙,观察组诊间封药药物选择替硝唑联合氢氧化钙,检测两组炎性因子水平,记录牙周袋深度和牙龈指数,比较分析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有效治疗小儿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炎 ,使用了碘灭糊剂空管药物疗法。方法 :常规根管治疗后 ,应用碘灭糊剂永久充填。结果 :经 2年随访观察 ,总治疗显效率 92 .8%。结论 :用碘灭糊剂空管药物疗法治疗小儿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炎疗效确凿 ,可使儿童颌骨发育 ,恒牙正常萌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有效治疗小儿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炎,使用了碘灭糊剂空管药物疗法。方法:常规根管治疗后.应用碘灭糊剂永久充填。结果:经2年随访观察,总治疗显效率92.8%。结论:用碘灭糊剂空管药物疗法治疗小儿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炎疗效确凿,可使儿童颌骨发育,恒牙正常萌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一次与两次根管治疗术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于厦门市同安区中医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0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两次根管治疗术,试验组行一次根管治疗术,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临床疗效、疗程时间及满意度.结果 术后3、7 d,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慢性根尖周炎患牙一次性完成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颗慢性根尖周炎的患牙进行一次性根管预备充填+根尖周刮治。随访1年以上,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评价其效果。结果95颗成功,5颗失败,成功率为95%。结论慢性根尖周炎患牙一次性完成根管治疗+根尖周刮治,减少了患者就诊次数,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患牙的保存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慢性根尖周炎是牙齿根尖周围组织慢性炎症的总称。目前认为,来自根管系统的以格兰氏阴性厌氧菌为主的混合菌群的感染是根尖周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它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炎症性骨吸收。然而对于炎症性骨吸收的确切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因子在炎症性骨吸收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就细胞因子在慢性根尖周炎发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