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贫血,多发于孕产妇、婴幼儿、老年人、育龄女性等人群,一般是由于铁消耗过快,补血不及时,身体需铁量大造成的。贫血是指血液中红血球数量太少,血红素不足。根据病因,医学上将其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等。通常我们所说的贫血,一般都是指缺铁性贫血,也最为常见。治疗缺铁性贫血,以口服或注射铁剂最常用,而补充铁剂以口服方法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2.
缺铁性贫血是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从而引起的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补充足够的铁,直到恢复正常铁贮存量,以及祛除引起缺铁的病因.一般来说,补铁治疗一般需要2个月左右,血红蛋白能恢复正常.但是贫血纠正后,至少还易复发.如果补铁疗效欠佳,要重新判断诊断是否准确,以及是否有干扰铁吸收和利用的因素存在.  相似文献   

3.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血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RBC)和血红蛋白含量(Hb)减少至正常值以下。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I用来制造Hb的贮fr:铁不足,致使红细胞内Hb的大成减少,而引起临床贫血症状。这种贫血的特点X血清铁浓度和血清铁饱和度均低,典型者属小细胞fit色素到贫fiR。本病是世界范围的常见病.发病率甚fiX,隐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则更高。据统计资料,智利、乘风、印)巴等国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高达30%-90(,我国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也较高(表1)。人1孙[ullD.$H小水D占以们才知供S清亲、为什么会发生缺铁性贫血(-)铁丧失…  相似文献   

4.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使体内储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时发生的贫血。 1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铁呈封闭式循环,铁的吸收和排泄保持着动态平衡。一般情况下不会缺铁,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5.
有关疾病的防治 11.缺铁性贫血 贫血是指人体血液循环中的红细胞(即红血球)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时,即称为贫血。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铁元素缺少,影响铁血红素的合成而引起的贫血。 健康成人体内含铁总量约3~5克,其中约60%作为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约有30%的铁储藏在肝、  相似文献   

6.
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翠云 《中国校医》2002,16(2):190-191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常见病之一 ,在营养不良和肠道寄生虫病流行地区发病率达 5 0 %以上。缺铁性贫血可导致儿童发育迟缓 ,体力下降、行动及学习能力降低 ,应积极预防。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缺乏铁质 ,影响二价铁与原卟啉结合成血红素 ,阻碍血红素与珠蛋白构成血红蛋白。正常情况下 ,儿童每日需要吸收 1~ 1.5mg铁 ,需进食含铁量 10~ 15mg的食物(食物中的铁吸收率为 10 % )。正常人铁的排出量很少 ,食物中的铁一般足够补偿代谢。现就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及防治简述如下。1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1.1 机体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  相似文献   

7.
膳食因素与缺铁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指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耗尽,红细胞生成受到障碍时所发生的贫血,是铁缺乏症(ID)的晚期表现。全球有66%~80%的人口处于铁缺乏状态,其中一半以上为缺铁性贫血。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严重影响了各年龄层次人群的精神状态、生理活动及工作能力,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尤其对儿童、妇女和老年人的危害较为严重。目前认为,低铁生物利用率是导致IDA和ID的主要原因之一,膳食因素可显著影响铁的生物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第一节缺铁性贫血 1 概述 缺铁性贫血是人体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形成的一种贫血,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典型表现。缺铁性贫血是机体铁缺乏症的最终表现。铁缺乏症是世界各国最为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性贫血,多见于育龄妇女和儿童。临床特点是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减低。  相似文献   

9.
缺铁性贫血 青春期由于人体生长速度和血容量增长较快,对铁的需要量明显增加,若不注意铁的供给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尤其是青春期的女孩,由于月经来潮,体内的铁随月经失血而排出体外(有人检测过月经期每天从血中丢失的铁高于一般生理状况下失铁量的50%),更易出现缺铁性贫血。预防办法是经常食用含铁较多的食品,如黑木耳、海带、肝脏、乌鱼(黑  相似文献   

10.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无论城市或乡村,儿童、成年人或老年人均可发生。去除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比治疗贫血更为重要,因为病因治疗对于纠正贫血及彻底治愈,防止复发,都具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11.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可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已被用尽,红细胞生成受到障碍时所发生的贫血,对人群健康的危害较大〔1〕。中国第四次营养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居民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20.1%,其中<2岁婴幼儿、>60岁老年人和15~50岁育龄妇女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分别为31.1%、29.1%和19.9%〔2〕,缺铁性贫血已成为中国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为了解中国2008年缺铁性贫血疾病负担情况,为采取缺铁性贫血防治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对中国  相似文献   

12.
1 概述 缺铁性贫血是人体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形成的一种贫血,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典型表现.缺铁性贫血是机体铁缺乏症的最终表现.铁缺乏症是世界各国最为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性贫血,多见于育龄妇女和儿童.临床特点是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减低.  相似文献   

13.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至。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疾病的症状,症状与贫血程度和起病的缓急有关。影响缺铁性贫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针对不同的病因积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降低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缺铁性贫血是影响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健康问题,婴幼儿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缺铁会造成婴幼儿智力和认知的永久损害,使成年后的劳动生产力低下。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预防婴幼儿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婴儿出生前、出生时及生后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5.
吴炜林  曹臻 《现代预防医学》2016,(21):3892-3895
妊娠期铁缺乏(Iron Deficiency,ID)和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近年产科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概括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流行现状,探讨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对孕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近年来动物实验中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对子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有的人出现手脚冰凉、面色苍白、头晕眼花、疲倦乏力等,认为这是贫血的症状,首先想到的是吃红枣和红糖来补血。女性在经期和产后容易出现贫血的情况,所以一般都会喝红糖水,或者服食一些红枣,希望能改善贫血的状况。那么,人们一直认为的传统补血食物,如红糖和红枣真的能够补血吗?现在不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贫血需要补什么临床上常见的贫血和老百姓日常所说的"贫血",绝大多数是指缺铁性贫血。这种贫血通常是因为人体内造血原料铁元素不足,不能充分地进行血红蛋白的合成和铁吸收障碍或者慢性失血等,导致铁元素丢失而造成的。缺铁性贫血在生育期妇女和婴幼儿中发生率最高,患者除接受治疗以外,如果要通过调整饮食帮助缓解贫血症状,进行有效的"补血",应该选择补充富含铁、维生素C等营养素的食物,帮助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改善贫血状况。  相似文献   

17.
铁是合成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原,因而它是人体所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一旦人体内缺少铁元素,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易感疲乏无力,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症状。这种病尤其易在儿童中发生,其原因主要是小孩儿体内先天储铁不足,而生长发育较快,对铁的需求量较大,如果饮食中的铁含量不足,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一般分为轻、中、重、极重型四种。轻度贫血:血色素9—12克。分升,红细胞300万~400万/立方毫米(mm~3);中度血色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是我国普遍存在的营养问题,全国有两亿多人患缺铁性贫血。为干预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卫生部于2003年9月启动了“铁强化酱油控制和干预我国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在贵州、江苏、河北、广东、吉林、北京、广西7个省(区、市)开展,覆盖3000多万目标人群。监测显示,这些地区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在原有基础上下降30%以上。  相似文献   

19.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的血红蛋白或红细胞低于正常。在妊娠期,各种贫血都有可能发生,但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孕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高,是因胎儿生长发育要靠母体血液供给营养,而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孕妇每天对铁的需要量约为4毫克。铁可从食物中...  相似文献   

20.
<正>很多缺铁性贫血的患者有这样的疑问,我吃的含铁元素的食物很多啊,为什么还会得缺铁性贫血?其实,铁摄入足够与否决定于三个方面,即摄入量、可吸收的量以及需要的量。据2002年调查的结果看,我国人均日铁摄入为23.2毫克,农村23.1毫克,大城市24.3毫克,与国人一般需要的量比较,似乎并无不足,但为什么仍然有较高的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呢?究其原因,除了有的是铁摄入较低不能满足需要外,主要的还是铁的吸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