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针刺在调节胃肠动力、恢复胃肠微生物群稳定结构、消除炎症反应、修复受损粘膜屏障等方面发挥着双向调节效应。肠—脑轴作为胃肠道与脑的双向调节通道,通过肠—脑轴途径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的功能,由脑及肠或由肠及脑双向调整胃肠功能,从而改善餐后饱胀、恶心、食欲不振等多种消化不良症状。本文对目前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临床证据及内在作用机制进行总结,通过检索并梳理近年来针刺治疗FD的相关文献,发现针刺治疗FD疗效确切、安全且无不良反应。但鉴于目前研究的局限性,针刺作用于十二指肠嗜酸性粒细胞的免疫调节途径仍在进一步探索中。笔者认为今后有必要进行高质量的实验研究,制定严谨、合理的实验方案,建立更理想的动物模型,深入挖掘针刺对肠—脑轴的神经免疫调节机制,针刺对肠道菌群种类及数量的调控,以及迷走神经在针刺治疗FD中的具体机制等,提供更有说服力和可信的实验证据,以便更好地优化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6.
7.
8.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与总结,从抑制和清除HBV、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抗肝纤维化、保肝护肝及综合作用等方面阐述中药治疗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结论:中药抗同HBV的研究较多,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前景十分乐观. 相似文献
9.
多成分多靶点是对中药作用机制的表面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药方剂的作用机制研究,是中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中药国际化应用的重要基础,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探索中药的作用机制,成为中药研究的重要内容。“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模式是近年来对中药作用机制的一种认识,对中药的研究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根据近年来中药作用机制研究的进展和国内外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趋势,认为中药作用机制实际上是两个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即药物有效成分组成的复杂物质体系和病理条件下药物作用靶点组成的复杂生物体系。正是由于这两个复杂体系的相互作用才达到了药物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本文通过大量资料分析认为,多成分多靶点解释中药的作用机制并不能反映中药的作用特点和机制,尤其不能反映药物多成分的有机组合和病理情况下的多靶点相互关联性的变化。中药的作用是由多种有效成分有机组合的物质组合与多种疾病相关靶点综合影响而相互作用产生的,这两个复杂体系的相互作用,可以用中药有效成分组来描述。 相似文献
10.
对中药方剂的作用机制研究,是中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中药国际化应用的重要基础,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探索中药的作用机制,成为中药研究的重要内容。“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模式是近年来对中药作用机制的一种认识,对中药的研究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根据近年来中药作用机制研究的进展和国内外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趋势,认为中药作用机制实际上是两个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即药物有效成分组成的复杂物质体系和病理条件下药物作用靶点组成的复杂生物体系。正是由于这两个复杂体系的相互作用才达到了药物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本文通过大量资料分析认为,多成分多靶点解释中药的作用机制并不能反映中药的作用特点和机制,尤其不能反映药物多成分的有机组合和病理情况下的多靶点相互关联性的变化。中药的作用是由多种有效成分有机组合的物质组合与多种疾病相关靶点综合影响而相互作用产生的,这两个复杂体系的相互作用,可以用中药有效成分组来描述。 相似文献
11.
12.
中医药抗肾间质纤维化多侧重在抑制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及诱导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凋亡;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转分化(EMT),同时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过度凋亡、坏死;抑制致纤维化的因子(如TGF-B、Ang II、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等、内皮素)的表达这几方面,而对缓减病因、促进拮抗纤维化的因子(如Ang II的2型受体、前列腺素)的表达;抑制ECM的生成;促进EcM的降解,包括通过提高胶原降解酶(MMPs)活性、抑制胶原降解酶抑制物(PAIs和TIMPs)的活性等水平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以抗菌中药的研究的方法学为主线,检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医药学期刊有关中药抗菌作用研究方法的报道,并进行分析。通过对中药在抗菌方面研究方法方面的对比完成对中药抗菌作用的研究方法的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对中药降血糖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①中药降糖成分主要有多糖、黄酮、生物碱和皂苷等。②中药降糖的机制主要有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拟胰岛素样作用;拮抗升血糖激素;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抑制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等。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抵抗(IR)可导致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高血压病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IR发生机制复杂,脂肪组织释放的外泌体是肥胖患者全身性IR病因学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医以整体观辨证施治,利用中药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在治疗代谢性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文章就目前中药治疗IR的主要作用机制、脂肪组...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研究中药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中医中药的治疗方法对高血脂症进行治疗。结果:近期疗效高达94.64%,远期疗效64.28%。结论:中药对高血脂的治疗效果明显,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减少高血脂的发病几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