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在中医基础理论和现代药物研究技术运用下,中药防治脑梗死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通过回顾近5年国内外中药治疗脑梗死相关文献,总结中药防治脑梗死的作用机制,并对未来潜在中药基础和临床研究提出建议,以期为中医药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对近10年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机制研究进行综述,总结针刺是通过调节中枢神经递质、改善神经内分泌、提高神经元可塑性、调节相关信号传导通路以及恢复免疫细胞因子的平衡等途径,多层次、多靶点地发挥抗抑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以各作用系统间的相互影响、穴位与脑区的特异性关联、实验及检测指标的合理设计等为下一步相关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杨牧  周红  陈超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5):63-64,F0003
本文结合癫痫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分析典型抗癫痫单复方中药作用的分子基础,发现它们以GABA、NMDA、Caspase和c-fos为目标发挥抗痫作用。同时,对应这些分子靶点的化学物质也得到初步鉴定,为开发新的抗癫痫药物提供线索,也为建立抗癫痫中药标准化分析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陈璐  邸嘉玮  杜元灏 《环球中医药》2023,(11):2371-2377
针刺在调节胃肠动力、恢复胃肠微生物群稳定结构、消除炎症反应、修复受损粘膜屏障等方面发挥着双向调节效应。肠—脑轴作为胃肠道与脑的双向调节通道,通过肠—脑轴途径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的功能,由脑及肠或由肠及脑双向调整胃肠功能,从而改善餐后饱胀、恶心、食欲不振等多种消化不良症状。本文对目前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临床证据及内在作用机制进行总结,通过检索并梳理近年来针刺治疗FD的相关文献,发现针刺治疗FD疗效确切、安全且无不良反应。但鉴于目前研究的局限性,针刺作用于十二指肠嗜酸性粒细胞的免疫调节途径仍在进一步探索中。笔者认为今后有必要进行高质量的实验研究,制定严谨、合理的实验方案,建立更理想的动物模型,深入挖掘针刺对肠—脑轴的神经免疫调节机制,针刺对肠道菌群种类及数量的调控,以及迷走神经在针刺治疗FD中的具体机制等,提供更有说服力和可信的实验证据,以便更好地优化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肿瘤免疫逃逸分子机制与中药多靶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盛民  侯新江  张瑛 《陕西中医》2003,24(9):836-837
HL A表达低下或缺陷、免疫细胞活化信号转导受阻、肿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因子、Fas-Fas L系统异常、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水平升高等多环节、多水平异常导致肿瘤免疫逃逸 .多靶点效应是中药的固有特点。采用分析 -综合的方法 ,针对性多靶点调节肿瘤机体的免疫系统 ,实现肿瘤预防和治疗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寇爽  李立  姜帆  高原  赵静 《中医杂志》2014,(10):885-888
近年来,新型流行性感冒不断爆发,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发不断增多。许多中药也被证实具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本文从抑制流感病毒的感染和复制、防止流感病毒诱导的组织细胞凋亡、降低流感病毒造成的氧化应激损伤及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对近年来中药复方抗流感病毒的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8.
苏春妹  刘强 《西部中医药》2006,19(6):48-48,F0004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与总结,从抑制和清除HBV、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抗肝纤维化、保肝护肝及综合作用等方面阐述中药治疗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结论:中药抗同HBV的研究较多,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前景十分乐观.  相似文献   

9.
多成分多靶点是对中药作用机制的表面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药方剂的作用机制研究,是中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中药国际化应用的重要基础,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探索中药的作用机制,成为中药研究的重要内容。“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模式是近年来对中药作用机制的一种认识,对中药的研究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根据近年来中药作用机制研究的进展和国内外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趋势,认为中药作用机制实际上是两个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即药物有效成分组成的复杂物质体系和病理条件下药物作用靶点组成的复杂生物体系。正是由于这两个复杂体系的相互作用才达到了药物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本文通过大量资料分析认为,多成分多靶点解释中药的作用机制并不能反映中药的作用特点和机制,尤其不能反映药物多成分的有机组合和病理情况下的多靶点相互关联性的变化。中药的作用是由多种有效成分有机组合的物质组合与多种疾病相关靶点综合影响而相互作用产生的,这两个复杂体系的相互作用,可以用中药有效成分组来描述。  相似文献   

10.
对中药方剂的作用机制研究,是中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中药国际化应用的重要基础,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探索中药的作用机制,成为中药研究的重要内容。“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模式是近年来对中药作用机制的一种认识,对中药的研究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根据近年来中药作用机制研究的进展和国内外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趋势,认为中药作用机制实际上是两个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即药物有效成分组成的复杂物质体系和病理条件下药物作用靶点组成的复杂生物体系。正是由于这两个复杂体系的相互作用才达到了药物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本文通过大量资料分析认为,多成分多靶点解释中药的作用机制并不能反映中药的作用特点和机制,尤其不能反映药物多成分的有机组合和病理情况下的多靶点相互关联性的变化。中药的作用是由多种有效成分有机组合的物质组合与多种疾病相关靶点综合影响而相互作用产生的,这两个复杂体系的相互作用,可以用中药有效成分组来描述。  相似文献   

11.
肝纤维化是大多数慢性肝脏疾病向肝硬化进展的必经病理过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如何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一直是肝脏病学的研究重点.中药复方治疗肝纤维化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的优势,进一步明确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并研发质量稳定和疗效确切的中药新药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该文章将概述近五年来国内外中药复方治...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抗肾间质纤维化多侧重在抑制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及诱导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凋亡;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转分化(EMT),同时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过度凋亡、坏死;抑制致纤维化的因子(如TGF-B、Ang II、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等、内皮素)的表达这几方面,而对缓减病因、促进拮抗纤维化的因子(如Ang II的2型受体、前列腺素)的表达;抑制ECM的生成;促进EcM的降解,包括通过提高胶原降解酶(MMPs)活性、抑制胶原降解酶抑制物(PAIs和TIMPs)的活性等水平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3.
正动脉粥样硬化(AS)目前广泛认可的发病机制是以脂质浸润学说和损伤反应学说为基础的炎症理论~([1])。在1976年首先由著名学者Ross~([2])提出,主要认为AS是脂质积累于动脉内壁而形成的局部斑块的病理变化过程,主要经由炎症反应介导,并伴有氧化应激的发生~([3])。痰浊、瘀血、毒邪是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致病因素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抗菌中药的研究的方法学为主线,检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医药学期刊有关中药抗菌作用研究方法的报道,并进行分析。通过对中药在抗菌方面研究方法方面的对比完成对中药抗菌作用的研究方法的综述。  相似文献   

15.
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机制包括胰岛素抵抗、中心性肥胖、慢性低度炎症、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游离脂肪酸水平增高、肠道菌群失调、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自噬活性缺陷等.多数研究者认为IR在MS病因机制中处于中心地位,而腹型肥胖是MS的重要始发因素.根据发病及临床特征,中医将MS归属于肥胖脾瘅肥满等疾病范畴,...  相似文献   

16.
张获  王旭 《中医杂志》2011,52(11):976-980
对中药降血糖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①中药降糖成分主要有多糖、黄酮、生物碱和皂苷等。②中药降糖的机制主要有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拟胰岛素样作用;拮抗升血糖激素;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抑制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等。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抵抗(IR)可导致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高血压病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IR发生机制复杂,脂肪组织释放的外泌体是肥胖患者全身性IR病因学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医以整体观辨证施治,利用中药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在治疗代谢性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文章就目前中药治疗IR的主要作用机制、脂肪组...  相似文献   

18.
回顾分析了近5年来中医药(单味中草药,不同中药配伍以及中药复方)对应激动物作用的实验研究概况,并认为从应激角度研究中医脏象及证候本质已成为一条新的科研思路,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尚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药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中医中药的治疗方法对高血脂症进行治疗。结果:近期疗效高达94.64%,远期疗效64.28%。结论:中药对高血脂的治疗效果明显,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减少高血脂的发病几率。  相似文献   

20.
近5年来,中药界学者共发现64种中药成分具有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作用,其中主要有苷类(23种)、黄酮类(18种)、生物碱(7种)、酚类(5种)、糖类(4种),以及萜、有机酸、氨基酸、儿茶素类等。这些成分主要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抑制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自噬,增强线粒体能量代谢功能等机制发挥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参考文献93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