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脾肾相关"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中一重要理论,其主要依据五行学说而生,临床中对肺系、心系、肾系、骨科等多类疾病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脾肾相关"学术理论源流、内涵、临床应用等方面的总结与分析,探讨"脾肾相关"理论在骨肿瘤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基于"脾肾相关"理论治疗骨肿瘤主要作用体现在两大方面:在扶正培本的作用上给予治疗"先天""后天"同补,补脾益肾、填精生髓壮骨的辨证治疗思路;在针对肿瘤选用大攻、大毒之品起到防其伤正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未病理念对肿瘤的防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肝病实脾"是治未病的具体体现,提示我们在疾病的治疗中,应在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从人体内部脏腑相关的整体性出发来认识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演变。具体治疗时需结合临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举一反三,将现有的中医、西医治疗手段进行"有序治疗"与"整体治疗"相结合,为肿瘤患者提供最佳的、个体化的中医全程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情志及饮食因素有关。肝脾二脏密切相关,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肝脾相关"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中医学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肝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治疗上以疏肝理脾为重点。本文以"肝脾相关"为切入点,探讨"肝脾相关"的理论渊源,并从"肝脾相关"理论探索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及中医治疗法,以期为临床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强调"温补脾肾法"在男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病案举例,介绍"温补脾肾法"在男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明确作者的观点。结果应用"温补脾肾法"治疗男科疾病,疗效较佳。结论运用"温补脾肾法"治疗男科疾病,为治疗本病扩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脾主四时"是《黄帝内经》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整体观念,强调以"脾土"为中心的五脏一体观,注重"脾"与四脏的相互关联。肠道菌群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与中医"脾"生理功能密切相关。通过阐述"脾土"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基于"脾主四时"理论浅析五脏与肠道菌群生理、病理的相关性,以期从肠道菌群方面探析该理论的运用,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四季脾旺不受邪"理论出自《金匮要略》,揭露了脾与疾病产生之间的关系。甲功正常期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 HT)是一种以甲状腺自身抗体呈阳性、甲状腺功能正常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治疗方面,西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相比之下中医药的治疗更占据优势,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抗体水平、预防疾病等方面都发挥出独有特色。文章基于"四季脾旺不受邪"理论,以脾为切入点论治甲功正常期桥本甲状腺炎及相关疾病,并以"固护脾胃"为中心多途径预防本病,为甲功正常期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临床防治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总结脾与肌肉的生理病理关系,并通过对"脾主肌肉"古代及现代研究文献的分析,从"治痿独取阳明",子宫脱垂、从脾从肉,眼睑属脾、睑废治脾,肥人多痰湿、治宜健脾运湿,肌痹多从脾着手以及少肉病脾之疳证六个方面,探讨"脾主肌肉"理论在临床方面的体现,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旴江名医治疗肿瘤相关疾病辨证思路明晰,分型论治策略丰富,其既强调五脏辨证、实脾和血、调畅情志、治痰化瘀、攻坚泄毒、转毒截断等治法策略,又重视标本用药、巧用引药等用药策略。同时结合针灸气功、膏药外用及外科手术等策略,综合治疗肿瘤相关病,对于后世探索肿瘤相关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于存国  王静滨 《新中医》2018,50(6):218-220
肝脾论学说由龙江医派学者谢晶日教授提出。肝脾论强调气血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气血冲和是健康的前提,并且五脏对人体生命的先天和后天的影响不尽相同。作为后天之脏的肝脾,不但是调节气血的枢纽,也是其他脏腑在后天中维持正常功能的关键;当疾病发生时,应首先责之于肝脾,在与"酸"相关疾病的发生上有"无郁不成酸"的认识;在疾病治疗方面,恢复肝脾的功能就是治疗的重点,因此强调"急则治肝,缓则治脾,肝脾同治"及"以调代补"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等众多代谢紊乱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和危险因素。近年来,运用中医理论解释以及应用中医药治疗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已成为研究热点。"脾主运化"理论是脾藏象学说的核心,通过探索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与"脾主运化"理论相似性,从脾主运化理论、胰岛素抵抗病因病机、胰岛素抵抗与脾主运化关系、运用脾主运化理论治疗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对胰岛素抵抗进行全新认识,为临床治疗胰岛素抵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郁仁存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专家,对恶性肿瘤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其独到的见解,提出肿瘤发病的"内虚学说"以及指导肿瘤综合治疗的"平衡学说",尤其强调中医学"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的脏腑理论,认为脾肾两脏对人体生命和疾病至关重要,"健脾补肾法"是肿瘤治疗中最为重要的扶正法则,并创立了相应健脾补肾方剂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回顾中医脾胃相关理论,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脾为之卫"发挥作用的相关环节进行了探讨,就"脾为之卫"理论中病邪的关健感知部位、人体防御外邪作用的主要体现时段、驱邪外出的主要渠道等问题,提出了个人认识并做简要论述,以期充分探讨"脾为之卫"的理论内涵,开阔"脾为之卫"临床运用思维,使其作为对疾病预防具体治则和方法研究的...  相似文献   

13.
心脾相关理论是中医学五脏相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有医家基于此理论探索"从脾论治"他脏疾病的诊疗思路。本文以"从脾论治"心系疾病为例,对其理论基础、应用现状和对现代临床的启发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16,(2):274-275
目的:根据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理论",总结近几年作者进行的肺脾相关理论的实验研究,探究它们如何体现中医五脏系统整体和关联的特点,如何指导临床。方法:运用"培土生金法"为理论指导,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切入点,运用邓铁涛教授根据肺脾之间的母子相生关系拟定的强肌健力方为载体,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脾两虚型模型来探讨作用机制以及相关性。结果:(1)成功建立肺脾两虚型慢阻肺大鼠动物模型。(2)根据肺脾相关理论拟定的强肌健力方,运用该方来治疗肺脾两虚型慢阻肺大鼠,观察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运用强肌健力方治疗可显著降低TNF-α,升高IL-10的含量,同时可抑制肺脾两虚型COPD大鼠TGF-β1的表达,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减少气道重塑。(3)关于AQP1在肺脾两虚型COPD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的研究,结果表明:AQP1在肺脾两虚型COPD大鼠中表达无异常,说明水通道蛋白的表达与"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的理论之间无直接关系,是否与脾主运化水液有一定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根据肺脾相关理论的实验结果显示,运用中医肺脾相关理论指导治疗COPD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强肌健力方可能通过减轻气道炎症,改善气道重塑起效。由此也为COPD的中医药治疗开拓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五脏藏五志,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事物刺激产生的一种生理性应答,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以反映体内的病理变化。肿瘤可归属中医岩、积聚等疾病范畴,多数医家认为,忧思郁结、情志内伤、正气不足是肿瘤的内在致病因素,情志异常是诱发肿瘤的重要因素之一。情志异常多责之心肝,"思出于心,而脾应之",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皆与脾胃功能紧密相关,故从"情志伤脾"的角度,探讨脾胃与肿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因体质具有可调性和可预测性,其为诸多疾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着新思路。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由来已久,体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防关系密切,将"体病相关"理论运用于肿瘤患者术后调理恢复中,进行"质病同治",有助于巩固前期治疗,提高临床疗效,防止肿瘤复发。将体质学说引入到肿瘤术后治疗过程中,可以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以人为本""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健康观念以及中医治未病的主导思想符合社会与医学的发展。"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肝和则生气,发育万物……若衰与亢,则能为诸脏之残贼""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诸多论述反映了肝脾在治未病中的重要作用。肝脾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因病机,调和肝脾是中医治未病理论中预防疾病发生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治则。肝脾相关理论已在亚健康状态、脾胃疾病、高血压病、中风、乳腺疾病、骨质疏松等多系统治未病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藏象学说是中医的理论核心,脾脏是藏象学说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脾脏藏情主要是指脾藏意主思而言,其命题早在《内经》[1,2]中已提出。脾脏在情志的产生、活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笔者整理"脾藏意"、"脾主思"、"思伤脾"的相关内容并且结合现代实验研究,旨在对脾与情志相关的藏象理论进行初步解析,以期找到健脾作为中医治疗情志相关疾病主要治法之一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阐述和分析杜少辉"合阴阳"法治疗肿瘤相关疾病的学术观点。杜少辉以钱塘学派六经气化理论为指导,从"阴阳""气机"的角度辨治肿瘤相关疾病,认为其病机为"积聚"所阻致阴阳逐渐绝离,故创立"杜氏新附汤"以"合阴阳"法运太阳与少阴相合治疗肿瘤相关疾病,临床获得佳效,附以验案2则。案1为颈髓血管网状细胞瘤,为"督脉之积聚",治以合太少、通督脉,方以杜氏新附汤加减;案2为肺癌,为大结胸证,治以阖阳明、合太少,方以杜氏新附汤合苇茎汤化裁。经治疗及随访,2例患者诸症均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本体探讨脾相关疾病的核心病机。方法:收集、整理中医内、外、妇、儿各科教材和高级参考书中脾相关病证142个纳入本体资料库。经症状规范后,按"脾失运化水谷""脾失运化水液""脾不统血"的病机对全部病证的症状进行分类。基于语义网络,以644个领域概念、1888条语义关系构建脾相关"病证-症状-病机"本体图,并根据本体数据绘制雷达图、统计各类病机的症状分布。结果:脾相关疾病共计98种,脾气虚证居各证之首。脾失运化水谷的症状占全部症状的60.96%,且在142个脾相关病证中均有分布,主要为便溏、纳少、乏力、神疲、纳呆等症;脾失运化水液症状占全部症状的9.52%,主要为水肿、身重、咯痰、口黏腻、面色白光白等症;脾不统血症状占总症状的3.20%,主要为便血、鼻衄、齿衄、月经量多、紫斑等症。结论:脾失运化水谷是脾相关疾病的核心病机,其以脾气为根,临床诊疗各类脾相关疾病均应重视益气健脾、健运水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