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测定大鼠脑组织中纹状体、海马、皮质中氨基酸的含量,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及脑能量代谢和某些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组织中的8种游离氨基酸,以2,4-二硝基氟苯(DNFB)作为衍生剂,在UV360nm进行测定,以外标法进行计算。结果:在20min内分出8种氨基酸,分离完全,且纹状体氨基酸含量高于海马和皮质。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适用于一般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A)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海马、皮质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影响,探讨L-NA对大鼠脑缺血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模型,缺血后给予L-NA治疗。相应时间断头取脑,然后测定脑梗死体积、脑组织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脑梗死体积L-NA组较缺血组明显缩小;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组大鼠纹状体、海马、皮质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GABA含量显著增加,给予L-NA治疗后,缺血后12 h治疗组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的含量明显降低,甘氨酸、GABA含量明显升高。结论:L-NA降低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及升高抑制性氨基酸的含量可能是保护脑缺血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准确可靠、可批量检测小鼠皮质和海马内氨基酸类神 分析方法。 方法:采用 A300 氨基酸分析仪,使用 10% 磺基水杨酸进行蛋白沉淀,锂盐试剂为流动相,茚三酮显 色,检测波长为 570 nm,对该方法的分离效果、线性范围、检出限及定量限、日内精密度和回收率、日间精密度进 行测定;选择同日龄的 SPF 级 KM 小鼠分为雌雄两组,每组断头处死 3 只,每只均于冰上分离出皮质和海马,经 匀浆、离心、蛋白沉淀、稀释、过膜等过程制成小鼠脑组织游离氨基酸样品,分别测定雌雄小鼠皮质和海马内天冬 氨酸(aspartic acid,Asp)、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甘氨酸(glycine,Gly)、 γ - 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4 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和牛磺酸(taurine,Tau)的含量。 结果:标准样品、雌雄小鼠皮质样品 和海马样品中的 5 种目标氨基酸分离度好,在 8~400 μmol·L -1 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 ≥0.999),检测限为 1.29~1.86 μmol·L-1 ,定量限为 4.29~6.20 μmol·L-1 ,日内精密度良好(标准样品相对标准偏差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2.23%,脑组织样品 RSD<2.76%),脑组织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 91.52%~102.51%,采用绘制标 样峰面积曲线的方法准确获取样品中的 5 种氨基酸含量,实验用雌雄小鼠之间未发现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小鼠皮质和海马组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大鼠脑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种体外放射性同位素掺入法测定组织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的方法,鉴定了正常大鼠脑组织该酶活性对Ca^2+/CaM的依赖性,并测定了新皮质,海马,纹状体和小脑等组织该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海马提取物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海马两提取物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火焰原子吸收法,分别对海马水提取物(WEH)和乙醇提取物(EEH)中所含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进行测定。结果WEH中含有Lys,Phe,Arg等17种氨基酸和Fe,Mn,Zn,Cu等10种微量元素在EEH中含有10种氨基酸和8种微量元素。结论两提取物中氨基酸和徽量元素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特定脑区某些氨基酸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学习记忆能力大鼠的不同脑区一些氨基酸含量的差异,以揭示学习记忆能力与特定脑区某些氨基酸含量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在MG-2型三等分辐射式迷宫中进行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后,根据学习记忆能力分为两组(学习记忆能力均好者为Ⅰ组;学习记忆能力均差者为Ⅱ组)。将大鼠立即断头处死,分别测定大脑皮层、小脑、纹状体、海马、下丘脑五个脑区Asp、Glu、Ala、Gly、GABA、Tau的含量。结果 学习记忆能力均差的大鼠与学习记忆能力均好的大鼠比较:海马、纹状体Asp含量显著降低(P<0.05);皮层、海马、纹状体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皮层、小脑、海马、纹状体Tau含量显著降低(P<0.05和P<0,01);皮层、纹状体Gly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纹状体GAB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各脑区Ala含量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马、皮层、小脑、纹状体内氨基酸水平和比例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技术测定了大鼠全脑缺血15min及再灌注1h至7d纹状体、海马、丘脑及新皮质的NE、E、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缺血易损伤区特别是纹状体、海马存在显著的CA递质代谢紊乱,缺血15min海马NE含量增高及纹状体的DA含量增高是病理作用的重要环节,再灌注后出现的递质含量的进行性减少,提示神经元坏死或功能障碍的程度。另外,CA递质可能与EAAs相互作用,放大了CA递质介导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学习记忆能力大鼠的不同脑区一些氨基酸含量的差异,以揭示学习记忆能力与特定脑区某些氨基酸含量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在MG-2型三等分辐射式迷宫中进行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后,根据学习记忆能力分为两组(学习记忆能力均好者为Ⅰ组;学习记忆能力均差者为Ⅱ组).将大鼠立即断头处死,分别测定大脑皮层、小脑、纹状体、海马、下丘脑五个脑区Asp、Glu、Ala、Gly、GABA、Tau的含量.结果学习记忆能力均差的大鼠与学习记忆能力均好的大鼠比较:海马、纹状体Asp含量显著降低(P<0.05);皮层、海马、纹状体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皮层、小脑、海马、纹状体Tau含量显著降低(P<0.05和P<0,01);皮层、纹状体Gly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纹状体GAB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各脑区Ala含量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马、皮层、小脑、纹状体内氨基酸水平和比例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监测小鼠脑组织中的腺苷含量,探讨腺苷在各脑区中的分布。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8只,在乙醚麻醉下断头处死,迅速取出脑组织并分离出皮层、海马、纹状体、丘脑、下丘脑、中脑等脑区。这些脑组织被制成匀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检测法检测其腺苷含量。结果:腺苷在小鼠纹状体、皮层及海马中含量较高,下丘脑和丘脑次之,中脑最低。结论:腺苷含量在小鼠各脑区中呈不均匀分布,其中纹状体内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并改良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不同脑组织分区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方法改良使用JK2CO3缓冲溶液作为稀释液,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洗脱,高丝氨酸作为内标,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和荧光检测器检测大鼠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和小脑中4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和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 4种氨基酸在18 min内洗脱完全,分离效果良好;在0.5~40 μmol/L浓度范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不低于0.999 7;4种氨基酸天内精密度范围为0.70%~4.01%,天间精密度为2.78%~9.58%;Asp、Glu和GABA的最低检测限为0.01 μnol/L,而Gly为0.02 μnol/L;海马组织4种氨基酸绝对回收率不低于89.39%.结论改良后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有效分离检测大鼠脑组织分区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鼠衰老过程中某些脑区部分氨基酸和多胺含量的差异,以揭示衰老与某些氨基酸以及多胺含量的关系。方法选wistar大鼠分为3月龄和20月龄两组,将大鼠断头处死,分别测定大脑皮层、小脑、纹状体、海马、下丘脑五个脑区Asp、Glu、Ala、Gly、GABA、Tau以及spd含量。结果与青龄组大鼠比较。老龄大鼠海马、纹状体Asp含量显著降低(P〈0.05);皮层、海马、纹状体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皮层、纹状体Gly含量显著降低(P〈0.05);皮层、小脑、海马、纹状体Tau含量显著降低(P〈0.05和尸〈0.01);而纹状体GAB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各脑区Ala含量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皮层Spd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鼠衰老过程中某些脑区部分氨基酸和多胺含量均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与学习记忆过程的下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心理应激模型动物血浆皮质酮及视皮质、海马和下丘脑氨基酸和整体行为的变化。方法:以光-电击条件反射法建立心理应激动物模型,采用放射怀配体蛋白竞争结合法、氨基酸自动分析法及旷场试验分别测定大鼠心理应激时血浆皮质酮、脑区氨基酸水平和行为的变化。结果:在血浆皮质酮能够分化心理应激的实验参数条件下,电击刺激时,主要引起视皮质氨基酸水平的变化;而仅给予条件刺激(光)引起心理应激时,可在视皮质、海马和  相似文献   

13.
人胎脑组织Nestin阳性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胎脑组织有无神经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存在。方法收集胎龄为3个月左右的自愿终止妊娠引产的正常胚胎3例。应用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人胎脑室管膜下区、海马、纹状体、丘脑、嗅球、皮质、脑干及小脑的Nestin阳性细胞。结果分别在人胎脑室管膜下区、海马、纹状体、丘脑、嗅球、皮质部位发现数量不等的Nestin阳性表达细胞,而在脑干、小脑未发现Nestin阳性细胞。结论人胎脑室管膜下区、海马、纹状体、丘脑、嗅球、皮质多个部位存在数量不等的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14.
实验性颅脑伤大鼠脑组织SOD和MDA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实验性颅脑伤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动态变化,探讨SOD和MDA在颅脑伤病理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自由落体致伤方法制备大鼠颅脑伤模型(模型组),并以正常大鼠作对照(对照组),分别于造模后3、5和7d处死动物取脑,测定海马和皮质中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SOD活力在3个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组大鼠皮质SOD活力在造模后3、5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DA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到7d时二者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大鼠颅脑伤时脑组织SOD活力显著降低,而MDA含量则显著增高,提示SOD和MDA可能参与颅脑伤病理损伤机制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实验性颅脑伤大鼠脑组织NO及NOS含量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实验性颅脑伤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30只SD大鼠分成正常组和颅脑伤组,对两组大鼠在3、5和7d分别测定海马和皮质中NO和NOS的含量。结果:颅脑伤组大鼠海马和皮质NO及NOS含量在3个时间点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而且其含量在5d达到最高峰。结论:大鼠颅脑损伤后脑组织NO和NOS的含量显著增高并呈现动态变化,NO和NOS可能是颅脑损伤病理损伤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A)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模型;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缺血0,2,6,12,24 h脑组织中[内皮型NOS(eNOS)、神经型NOS(nNOS)及诱导型NOS(iNOS)]基因表达的变化;TTC染色法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HPLC法测定纹状体、海马、皮层中氨基酸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可见eNOS和nNOS表达,eNOS于脑缺血后2 h达到高峰,nNOS于6 h达到高峰;正常对照组未见iNOS表达,但在脑缺血后开始表达,缺血后12 h达到高峰;缺血后12 h给予L-NA治疗3 dL-NA组中梗死体积/全脑体积(Ⅳ%)显著低于相应的缺血组;缺血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GABA的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缺血12 h治疗3 d时,L-NA组中纹状体、海马、皮层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的含量显著低于缺血组,GABA的含量显著高于缺血组,海马中甘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缺血组。结论:缺血后期应用L-NA对脑缺血有治疗作用,可能与兴奋性氨基酸合成、释放相对减少,抑制性氨基酸合成、释放相对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7.
雀儿舌头中氨基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雀儿舌头叶、秆中氨基酸的含量。方法: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在水解条件下测定叶、杆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和结论:雀儿舌头叶、秆中均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雀儿舌头秆中的氨基酸含量 中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脑内神经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脑区中生长抑素(somatostain,SS)和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on,AVP)含量改变的临床意义 .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血管性痴呆模型组、假手术组与对照组. 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记忆行为,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不同脑区(额区皮质、颞区皮质、海马、丘脑 和纹状体)SS、AVP的含量.结果:在15 d的记忆测试中,模型组大鼠出错次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模型组的额区皮 质、颞区皮质、海马、丘脑和纹状体中SS相对含量均较假手术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 01),AVP相对含量虽有下降趋势,但只在颞叶及纹状体部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动物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可能与多发性脑梗死后SS、AVP含量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改良测定大鼠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方法 改良使用磷酸盐-甲醇-乙腈作为流动相,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洗脱,高丝氨酸作为内标,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和荧光检测器,检测大鼠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中脑、小脑和下丘脑6个脑区中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谷氨酰胺(G1n)、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和牛磺酸(Tau)6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 6种氨基酸在20 min内洗脱完全,分离效果良好;在6.25~ 400 μmol/L浓度范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不低于0.99;6种氨基酸日内试验精密度范围为1.38% ~7.59%;日间试验精密度为2.7%~8.68%;6种氨基酸回收率不低于80%.结论 改良后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灵敏度较高、重复性好,能有效分离检测大鼠脑组织分区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  相似文献   

20.
老年早期及老年晚期大鼠脑胆碱能M型受体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放射自显影技术测定脑切片胆碱能M型受体,观察大鼠在老年早期和老年晚期不同脑区M型受体密度的变化。结果:所得脑切片自显影像灰度层次清晰,主要分布在皮质、海马、纹状体等部位,非特异结合灰度很低。图像分析仪分别给出不同脑区的平均灰度值,老年鼠皮质、海马、纹状体的灰度显著低于青年鼠,老年早期大鼠3个脑区分别降低2487%,1412%,1276%(P<005);老年晚期分别降低2945%,2433%,1531%(P<005)。结论:老年大鼠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部位胆碱能M型受体密度显著降低,老年晚期比老年早期降低的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