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出血后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及中药制剂脑溢安的干预作用。方法:用Ⅶ型胶原酶于脑内定位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通过Northern杂交与ELISA方法检测出血后脑内NGF与IL-1β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与含量。结果:大鼠脑出血后第1dNGF与IL-1βmRNA表达增加,第2dNGFmRNA下降至正常组水平,第4d、7d低于正常组水平;IL-1βmR  相似文献   

2.
观察强啡肽A1-13(DynA1-13)与脑创伤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方法与密度梯度脑水肿测定方法。结果:DynA1-13含量,伤侧皮质除伤后4h显著高于对照组外,伤后2,10与24h都显著低于对照组,伤侧海马伤后4个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下丘脑伤后10,24h明显低于对照组;组织密度伤后4h伤侧海马与皮质明显低于对照组,伤后24h降低最为明显;海马的DynA1-13含量与组织密度呈正相关;侧脑室注射DynA1-13可减轻脑水肿,而注射k受体拮抗剂nor-BNI则可加重脑水肿。结论:强啡肽A1-13的减损可能是脑创伤后脑水肿形成的显著因素,它对脑创伤后脑水肿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3.
IL—1对大鼠脑组织β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在整体动物水平白细胞介素1对β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侧脑室注射。Northern杂交。结果:首次证实IL-1β在整体地动物水平可以诱导大鼠脑组织APPmRNA表达的增加,而且这种诱导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结论:IL-1β在体内,外均可诱导神经组织内APP基因的表达增加,进而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与促进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可能密切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肝组织中IL—1β,IL—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了解IL-1β、IL-6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本文采用斑点杂交方法对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β,IL-6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同时运用ABC免疫组化法对13例慢性乙肝肝炎患者肝组织及8例非肝病患者肝组织中IL-1β、IL-6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和肝组织中IL-1β、IL-6的表达水平均升高。结论  相似文献   

5.
肾小球内皮细胞IL—8mRNA表达伯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肾小球细胞产生IL-8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别加入重组IL-1β及TNFα,观察培养人肾小球内皮细胞IL-8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在不加任何刺激条件下,肾小球内皮细胞IL-8mRNA有弱的表达,当分别加入IL-1β(25ng/ml)刺激24小时后/IL-8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强。结论 肾小  相似文献   

6.
IL—1α,IL—1β基因mRNA表面与肺癌阴虚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肺癌手术后肺组织标本为材料,用RT-PCR为实验方法,初步观察了肺癌病人肺组织中IL-1α、IL-1β、IL-1Ra基因mRNA表达与阴虚证之间的关系。选择21例肺癌病人为对象,分为肺癌无阴虚组和肺癌阴虚组。结果表明肺癌阴虚组肺组织IL-1β基因mRNA表达水平有高于肺癌无阴虚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阴虚组肺组织IL-1β/IL-Ra基因mRNA表达水平比值高于肺癌  相似文献   

7.
肾小球内皮细胞IL-8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肾小球内皮细胞产生IL-8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别加入重组IL-1β及TNFα,观察培养人肾小球内皮细胞IL-8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在不加任何刺激条件下,肾小球内皮细胞IL-8mRNA有弱的表达,当分别加入IL-1β(25ng/ml)和TNFα(10ng/ml)刺激24小时后/IL-8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强。结论肾小球内皮损伤可以导致IL-8表达增强,从而引发肾小球局部的炎症效应。  相似文献   

8.
促炎及抗炎细胞因子在脓毒症肺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促炎症及抗炎症细胞因子在脓毒症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比较了脓毒症小鼠肺组织中多种细胞因子(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抗炎症细胞因子IL-4)mRNA的表达。结果:盲肠结扎穿孔(CLP)后3hTNFα、IL-1β的表达即明显增高,12h虽有所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假手术(sham)组;IL-6基因在CLP后3h亦明显增高,至12h似有进一步增高的趋势;而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程度烧伤小鼠淋巴细胞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mRNA及IL-2受体α(IL-2Rα)mRNA的变化,并观察人参茎叶皂甙的体内外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烧伤后IL-2mRNA及IL-2RαmRNA水平均降低,且同伤情变化关系密切。伤后IL-2及IL-2Rα的变化分别同IL-2mRNA、IL-2RαmRNA的变化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人参茎叶皂甙皮下注射(50mg·kg(-1)·d(-1),连续4d)可显著提高烧伤小鼠淋巴细胞IL-2mRNA及IL-2RαmRNA水平,并促进IL-2生成及IL-2Rα表达。人参茎叶皂甙体外(0.1至100μg/ml)也可拮抗烧伤小鼠IL-2mRNA及IL-2RαmRNA的受抑状态。上述结果表明,烧伤可致淋巴细胞IL-2及IL-2Rα的基因表达受抑,进而导致IL-2的生成及IL-2Rα的表达减少。人参茎叶皂甙对这一变化具有明显的拮抗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脑损伤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表达变化的研究,进一步探讨脑损伤后NMDAR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自由落体致伤方法制作脑损伤模型,以侧脑室注射AP5(2-amino-5-phophonlanoic acid)制作治疗模型,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于不同时期检测伤侧大脑皮质NMDAR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脑损伤后15min NMDAR1表达明显增加,伤后72h表达最少,伤后168h表达基本正常;经AP5治疗,伤后72h其表达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脑损伤后NMDAR1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继发性脑损害的病理过程,AP5对脑损伤后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肠缺血--再灌流过程中肠源性INFα和IL-6表达的规律并探讨介导肠源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因素。方法:采用RT-PCR和RIA的方法检测了肠缺血--再灌流过程中小肠组织TNFα和IL6mRNA表达及其蛋白含量的变化,并测定组织丙二醛(DMA)含量及肠静脉血浆LPS浓度。结果:正常情况下小肠TNFα和IL-6mRNA令有少量表达,肠缺血1h ̄1.5h,表达已开始增加,再灌流0.5 ̄1h,表达至  相似文献   

12.
创伤小鼠核转录因子AP-1活性及IL-2表达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创伤后脾细胞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的DNA结合活性和IL-2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它们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小鼠双后肢闭合性砸伤+骨折模型,于创伤后6、12h,1、4、7、10、14d处死动物,分离脾细胞,经ConA刺激细胞后收集培养上清以测定IL-2活性;提取脾细胞RNA以测定IL-2 mRNA;提取脾细胞核蛋白,用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Ele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髓细胞白血病(AML)细胞白介素-2受体(IL-2R)基因及IL-2在AML中的作用,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41例AML患者化疗前白血病细胞IL-2RαmRNA和IL-2RβmRNA进行检测,并对部分IL-2R基因阳性表达细胞用3H-TdR掺入法测定其对重组人IL-2(rhIL-2)的反应。结果显示,AML细胞IL-2Rα和IL-2β基因表达是一普遍现象,41例中白血病细胞有IL-2RαmRNA和IL-2RβmRNA表达分别为28例(68.3%)和32例(78.0%),IL-2RαmRNA和IL-2RβmRNA同时表达者21例(51.2%)。IL-2R基因阳性表达细胞对rhIL-2的体外反应呈不均一性,表现为细胞增殖、受抑或不反应,8例中仅1例M5型患者细胞呈增殖反应。本研究表明AML细胞IL-2R基因表达是一普遍现象,这些细胞在体外对rhIL-2的反应呈不均一性,大多表现为无反应或受抑。  相似文献   

14.
研究c-fos蛋白,GFAP-mRNA和GFAP在鼠脑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化时的动态变化。用 AS原代培养技术建立体外AS机械损伤模型,并结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结果(1)c-fos蛋白于损伤后45min即有阳性表达,伤后2h消失D(2)损伤缘的AS于损伤后6h开始表达GFAP-mRNA,1d达主同峰,3d则在损伤边缘少数AS中可检出GFAP-mRNA;(3)损伤后1d,G  相似文献   

15.
黄芩甙,地塞米松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黄芩甙、地塞米松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白细胞介素-1(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应用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模型,采用干湿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ELISA测定各组脑组织水含量、钠离子含量及脑匀浆上清液中IL-β,TNF-α水平的变化;在光镜下观察各组脑组织的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在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感脑)组脑水含量、钠离子、IL-1β、TNF-α含量均比生理盐水(对照  相似文献   

16.
细胞因子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细胞粘附分子的调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调节作用。方法用rhIL-1β(25ng/ml)或rhTNFα(100ng/ml)与系膜细胞共同孵育4、8、16及32小时,然后用Northern杂交检测该细胞ICAM-1和VCAM-1的mRNA表达,并用细胞ELISA检测它们的蛋白质表达。结果未予任何刺激的对照组,系膜细胞仅低水平表达ICAM-1、VCAM-1mRNA和蛋白质。rhIL-1β或rhTNFα刺激后,系膜细胞上这两种细胞粘附分子mRNA的表达,均迅速上调(仅TNFα刺激ICAM-1mRNA表达高峰在8小时,其余均在4小时),蛋白质表达也显著增加(P<0.001))。结论细胞因子IL-1β及TNFα可能通过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ICAM-1和VCAM-1而参与肾小球肾炎发病。  相似文献   

17.
研究c-fos蛋白、GFAP—mRNA和GFAP在鼠脑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e,AS)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化时的动态变化。用AS原代培养技术建立体外AS机械损伤模型.并结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结果:(1) c-fos蛋白于损伤后 45 min即有阳性表达,伤后 2 h消失; (2损伤边缘的 AS于损伤后 6 h开始表达 GFAP-mRNA, 1d达高峰,3 d则在损伤边缘少数 AS中可检出 GFAP-mRNA;(3)损伤后 1d,GFAP表达明显增强,胞体肥大,粗大突起伸向损伤区形成反应性星形胶质化。结论:(l) AS受损后原癌基因 c-fos首先被激活,c-fos蛋白呈-过性的表达,参与调节AS的激活;(2)AS损伤后,GFAP-mRNA的转录增加,GFAP表达增强是由于在转录水平上GFAP-mRNA表达增强的结果;(3)反应性星形胶质化是AS的自身特性,以AS肥大为主,AS受损后,原癌基因c-fos的蛋白参与调节AS激活的确切机制尚待阐明。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生长因子在浅Ⅱ度烫伤愈合中的作用提供基础资料,从分子水平研究了烫伤愈合渗出液细胞中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动态。在SD大鼠背部埋入海绵,于热烫伤浅Ⅱ度后6h和1、3、7、10、14d分别取渗出液细胞,提取细胞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以βactin为内对照,计算TGFα、TGFβ1、PDGF和bFGF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伤后6h,TGFα、TGFβ1、bFGF均有表达;伤后3dTGFα、TGFβ1、PDGF均出现表达峰,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10dTGFβ1、bFGF出现表达峰,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它们在烫伤愈合的不同时期协同发挥效应。  相似文献   

19.
徐虎  胡蕴玉 《医学争鸣》1998,19(2):155-158
目的:观察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启动骨膜下新生骨生成局部白细胞介素-1α(IL-1α)的基因表达与细胞定位。方法:在小鼠股骨骨膜下注射骨生成局部IL-1α在生成骨过程各阶段的基因表达与细胞定位。结果:4d时,IL-1α主要定位于骨膜下增生的间充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7d时,主要由幼稚的新生软骨细胞表达,14d及21d时,原始骨小梁周过的成骨细胞表达IL-1αmRNA。长骨部分骨髓细胞在各期有  相似文献   

20.
应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猪气道上皮细胞(AEC),加入一定浓度梯度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α),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方法观测AEC中E钙粘着蛋白(ECD)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正常AEC中ECD表达相邻上皮细胞间的胞膜上,其mRNA也有一定含量。一定浓度样度的IL-1β和TNF-作用24h后,胞膜上ECD表达产,而胞浆内ECD表达的在低浓度时升高,高浓度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