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对眼球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眼部异物45例CT及眼科检查。CT检查常规3mm横断扫描,13例加作冠状扫描,31例加作冠状和(或)矢状重建。手术43例。结果:45例中眼球内见合并眼球内见金属异物29例,球后见金属异物9例,眼睑部见金属异物8例。B超及X线检查阴性而CT发现金属异物2例。眼金属异物合并眼球损伤37例。结论:CT检查是眼球金属异物定位及合并症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对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及合并网脱时的声像图特点。方法:采用美国惠普1500 55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0MHZ,扫描深度3-4cm。结果:①脉络膜缺损的声像图特点为眼球后极部后凹畸形;②根据凹陷的球壁与正常球壁分界是否清晰分为皿型凹陷、浅弧型凹陷。前者多发生在年青人,且凹陷程度较深;后者多发生在中老年患者,凹陷程度也较浅。③脉络膜缺损可合并视网膜剥离,由于没有正常眼底做背景,经眼底镜诊断较困难,超声检查则可使网脱的范围、程度一目了然。结论:超声检查对脉络膜缺损或合并网脱的诊断有独到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68例(80眼)眼外伤的X线平片、B超、CT和MRI资料,比较其对眼外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80只伤眼中57眼合并眼部异物,在合并的69枚眼眶部异物中非磁性异物65枚,磁性异物4枚。X线平片、B超、CT和MRI对69枚异物(眼球内48枚,眼球壁13枚,球后6枚,眼睑2枚)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49%、74%、91%和90%。6枚球壁和邻近球壁异物X线平片定位错误。MRI诊断伤后10~62d眼内出血13眼,B超诊断4眼,CT未诊断1眼。B超诊断玻璃体混浊58眼,MRI和CT分别诊断33眼和11眼。40眼外伤性白内障经B超、CT和MRI分别诊断20眼、21眼和18眼。CT和MRI诊断2例球后脓肿,而B超未能诊断。CT诊断4例眼眶骨折,X线平片和MRI各诊断2例。结果提示:CT和MRI是检出眶内异物的最有效方法,B超主要适用于眼内和眼球壁异物的诊断;MRI可检出X线平片和CT不能显示的少数非金属异物和较小铁异物;MRI诊断眼内亚急性和慢性期出血优于CT和B超;CT诊断眶壁骨折优于MRI和X线平片;B超诊断玻璃体混浊优于CT和MRI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脉络膜肿瘤的B型超声、CT、MRI特点,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脉络膜肿瘤病例,其中脉络膜黑色素瘤16例,脉络膜血管瘤4例,脉络膜骨瘤5例,脉络膜转移癌10例.其中20例行B型超声检查,16例经CT扫描检查,18例行MRI检查.结果:6例脉络膜黑色素瘤B超表现为明显挖空现象,同时出现脉络膜凹陷;5例脉络膜骨瘤CT表现为眼环类圆形骨密度肿瘤; 与玻璃体比较,9例脉络膜黑色素瘤MRI检查显示T1WI上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其中4例增强后明显强化,3例增强后明确显示病变突破眼环向球后侵犯.B型超声、CT、MRI在脉络膜肿瘤发现方面无明显差异,但CT、MRI定位诊断优于B型超声;B型超声、MRI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优于CT;MRI对肿瘤眼外侵犯显示更为清晰;而CT对脉络膜骨瘤的诊断则明显优于B型超声、MRI.结论:B型超声、CT、MRI联合应用对大多数脉络膜肿瘤可作出定位和定性诊断,可降低漏诊、误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长度眼球壁表面函数值表在X线眼内异物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1 例(121 眼)边界或后极部眼内异物患者测出X线异物定位有关的数据,再用超声仪测出眼球轴长,查函数值表得出异物位置;其中63 例患者同时用B 超和CT 检查测定异物位置。结果 经手术证实:用函数值表法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6.83 % ,用CT 检查为98 .41% ,B超检查为93.65 % 。三种检查方法之间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用函数值表辅助X 线眼内异物定位具有简便易行、临床诊断符合率高等优点,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张萍  沈英 《重庆医学》2002,31(5):402-403
目的:探讨B型超声对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CMM)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994-1995年我院收治的5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CMM,并复习有关文献,比较其眼底镜检查,巩膜透照,CT,B型超声彩色多普勒仪扫描等检查,结果:在本组5例患者中,眼底镜检查阳性3例,巩膜透照阳性4例,CT显像阳性4例,B超扫描5例均有特征性改变:肿瘤基底部的脉络膜有一个暗区,形成凹陷-“挖空现象”,结论:B型超声对于提高CMM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肝门部胆管癌早期诊断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B超、CT等方法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探讨肝门部管癌早期诊断方法及病理类型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根据病情术前48例肝门部胆管癌分另经B超、CT、经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等方法进行探查,并结合肝功能、血清癌胚抗原等检查,评估肿瘤的生长状况。根据肿瘤的部位和浸润转移的情况,分别采用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手村标本绋经病理学检查,结果 (1)B超对肝门部  相似文献   

8.
眼脉络膜骨瘤为眼球后壁的良性肿瘤,一般发生在青壮年,病因不详。我们收集经眼底镜检查,荧光素血管造影,超声检查和眼部CT扫描确诊的13例眼脉络膜骨瘤,就其CT表现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临床资料本组10例为女性,3例为男性,发病年龄最小20岁,最大38岁。双眼同时患病4例,单眼患病者9例。病程5个月至6年。全部患眼视力下降视物不清。眼底检查:7例可见黄斑区病变,其间有色素沉着。6例于视乳头颞侧可见黄白色病灶。荧光血管造影13例均于肿瘤区出现广泛斑点状高荧光,超声检查10例发现眼球后壁有高回声钙化。CT表现;…  相似文献   

9.
B型超声波诊断原发性脉络膜骨瘤伴视网膜脱离一例林海淑1金爱莲1金英姬21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电诊科2汪清林业局职工医际电诊科关键词脉络膜肿瘤;骨瘤;视网膜脱离;超声学中图法分类号R739.7;R444患者,男,31岁.因右眼视力丧失5年,伴眼痛及同...  相似文献   

10.
2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眼球肿瘤中26例视网膜细胞瘤的CT表现为高密度的境界清楚的球壁上肿物,均突入玻璃体内;3例脉络膜黑色素瘤CT表现为眼环轻度致密的局部肿块,呈半圆形;1例脉络膜骨瘤CT表现为边缘清楚的呈高密度的卵圆形肿块。认为CT 内肿瘤的诊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和分析测量了139具尸体的小肠长度。成年男性54例,均长414.30±9.60厘米;成年女性47例,均长345.87±8.19厘米;男女两性小肠均长382.48±6.40厘米,且两性小肠长度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男性胎儿13例,均长218.46±8.76厘米;女性胎儿25例,均长211.60±7.31厘米;胎儿两性小肠均长213.95±5.68厘米,两性间无差异。求相关系数表明,r=0.039,小肠长度与身高完全无关。  相似文献   

12.
用200例(男124、女76)长春市郊出土的干燥成人下颌骨进行了下颌孔定位的研究。所测得的数据,均通过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下颌孔的位置是变化的,但下颌孔主要位于冠突最高点与下颌角连线的上五分之三与下五分之二交界处。同时进行了男、女性别之间及同一性别两侧之间的对比研究。从研究结果看,除下颌孔至下颌角的距离在男、女性别之间存在着明显性别差异以外,其余各项未看出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162例成年尸体上观察的结果如下:腹腔动脉起点的高度,以平L_1上1/3者最多,平Th_(12)下1/3者次之,平均在L_1上1/3上部。肠系膜上动脉起点的高度,以平L_1上1/3者最多,平L_1下1/3者次之,平均在L_1中1/3下部。肠系膜下动脉起点的高度,以平L_3下1/3者最多,平L_3中1/3者次之,平均在L_3下1/3上部。腹腔动脉起始部下缘与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上缘间的距离,以在0.1~0.5厘米之间者最多,平均距离为0.41厘米。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下缘与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上缘间的距离,以在5.0~7.0厘米之间者最多,平均距离为6.36厘米。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下缘与腹主动脉分叉角顶之间的距离,分别以在12.0~14.0厘米、10.0~13.0厘米和3.0~5.0厘米之间者最多,它们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3.03厘米、11.28厘米和4.21厘米。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成年猫8只,向直肠壁浆膜下层和肌层内多点注入10%HRP溶液200微升,研究结果证明①猫直肠初级传入神经来自双侧(?)_1至腰_5和骶_1至尾_1的脊神经节,其高峰节段是腰_2和骶_2节段。②脊神经节内直肠的初级传入神经元胞体多为圆形和椭圆形,少数是梭形和不规则形。③直肠初级传入神经元的中枢突经李氏束深面进入骶髓_(13)节段,围绕后角形成较大的外侧束和较小的内侧束。两束沿后角外侧阳内侧缘行向腹侧,其终末均终止于灰质Ⅱ,Ⅲ层和Ⅴ、Ⅶ层.④直肠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位于双侧骶_1至尾_1节段的中间带外侧核,并在网状核、侧素、后外侧核、中界核和前角后外侧核也见到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家兔胰腺器官内的淋巴管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胰腺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存在小叶间和被膜下。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与其他器官所见相同。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报导了83例119眼弱视治疗及随访情况,其中经随访一个月以上的93眼中,56眼(60%)视力恢复三排以上或达1.0以上。 视力恢复与开始治疗的年龄有明显的关系,5岁以前开始治疗者疗效较5岁以后开始治疗者显然好得多。非中心凹注视者疗效不一定比中心凹注视者差,而大多数非中心凹注视眼视力提高者转变为中心凹注视。定期随访,严格认真地遮盖健眼,及强迫多使用弱视眼是治疗弱视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现有的实验室务件下以7-ACA为原料合成头孢吡肟中间体,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收率。方法:与国外文献报道的相关方法具有一致性,同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考察了一些关键步骤(时间、温度、剂量)对中间体收率的影响。结果:中间体收率为32.7%。结论:该方法使中间体的合成更易于控制,避免了一些繁杂的操作,并降低了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聚集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血小板聚集活性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在造成动粥模型前测定血小板对ADP的聚集性,分为高敏感性血小板组和低敏感性血小板组。结果表明,高敏感组的动粥斑块病变比低敏感组明显加重(P<0.05)。但是,两组脂质和脂蛋白变化,除胆固醇有明显差异外,其它各项指标比较均无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