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在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极为广泛,从血小板活化、促进血小板聚积、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的DNA合成增加促进其增殖、引起细胞凋亡、诱导血管平滑肌收缩、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诱导和维持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到增加斑块不稳定性、导致斑块破裂和局部栓子形成,进而导致心肌梗死或卒中发生等,无不与LPA 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关系及中药的调节作用。方法:分析LPA在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中的作用,LPA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血浆LPA水平在TIA临床中的意义,及中药对LPA的调节作用。结果:LPA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及血栓的形成、可激发急性血栓形成时血小板的应答机制,TIA患者的血浆LPA水平明显升高,活血化瘀中药可降低TIA患者血浆LPA水平。结论:LPA作为TIA预警因子,在TIA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中药通过干预LPA而防治TIA是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观察大鼠心梗后早期不同部位的心脏形态、功能、心肌细胞凋亡及与LPA3种受体亚型的关系,探讨溶血磷脂酸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活血化瘀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血府逐瘀组、三七总皂苷组(简称三七组),在用药治疗48h时,分别采用病理切片、血流动力学测定、TUNEL、PT-PCT方法检测心功能指标、心肌细胞凋亡和溶血磷脂酸3种受体基因的表达。结果:心梗早期48h后,模型组血流动力学LVSP、±dpdt均较假手术组有明显降低(P<0.01),LVEDP显著升高(P<0.01);组上述值除-dpdt外均有较大差异(P<0.01),-dpdt值没有明显差异。各组在不同部位均有大量的心肌细胞凋亡出现(P<0.01),而组有明显减少(P<0.01)。在心梗边缘区,LPA1表达量分别是模型组组显著增高(P<0.01),组显著下降(P<0.01)。在不同部位各组LPA2基因表达均无显著差异;三七组在心梗处出现LPA2表达异常升高(P<0.05)。模型组主要在非心梗区和梗死边缘区出现大量的LPA3受体表达(P<0.05,P<0.01);在不同部位较模型组...  相似文献   

4.
溶血磷脂酸是近年来发现的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中起核心作用的脂类分子。它来源于多种途径,主要在凝血过程中形成,是凝血启动和血栓形成的预警因子。溶血磷脂酸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参与心肌的重塑,因此溶血磷脂酸和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治疗前后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非ST抬高的ACS(NSTACS组)患者61例,ST抬高的ACS(STACS组)患者52例,健康者4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NSTACS组、STACS组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血浆LPA水平。结果NSTACS组、STACS组治疗前血浆LPA水平分别为(3.47±0.71)μmol/L和(3.89±0.79)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28±0.38)μmol/L(P均<0.01),治疗后NSTACS组血浆LPA水平(2.38±0.68)μmol/L,STACS组血浆LPA水平(2.51±0.57)μmol/L,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血浆LPA水平增高与ACS发生明显相关,可以表明ACS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并可以作为ACS治疗转归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方居正  杨戈 《光明中医》2010,25(10):1758-1759
目的通过活血化瘀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观察溶血磷脂酸(LPA)与心肌梗死心脏重构的关系,确定活血化瘀法对冠心病心肌梗死血管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7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血塞通胶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组除西药外加用相应中成药活血化瘀,观察溶血磷脂酸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观察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与心脏彩超左室舒张末内径的关系。结果对照组溶血磷脂酸水平治疗后较治疗组高,(0.01P0.05),但比治疗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亦较治疗前低,(P0.01)。采用统计学软件CS10.35计算后,两者明显正相关。结论加用活血化瘀中成药比单纯运用西药常规疗法降低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效果明显,两种治疗方法均可通过降低溶血磷脂酸水平。经假设检验,心梗后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与心脏彩超左室舒张末内径呈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无症状性脑梗死(SCI)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浓度,指导临床预防无症状性脑梗死向症状性脑梗死转化或发展为血管性痴呆。方法选取无症状性脑梗死组50例,急性脑梗死组60例,对照组33例,均进行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检测。结果 LPA水平无症状性脑梗死组为(3.88±1.02)μmol/L、急性脑梗死组为(3.95±1.42)μmol/L,与对照组(2.36±0.83)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I患者血浆LPA浓度明显升高,LPA水平可作为SCI早期临床诊断的一项预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溶血磷脂酸的关系。方法:对78例2型糖尿病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及3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进行外周动脉硬化斑块、IMT、血浆溶血磷脂酸的测定。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外周动脉IMT,斑块的发生率及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浆溶血磷脂酸的浓度与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动脉斑块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9.
朱智德 《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75-1875,1919
就近年来中医药方法干预心血管内皮损伤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朱智德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75-1875
就近年来中医药方法干预心血管内皮损伤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现代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现状和优势,体现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方药宝库,中药的多靶点效应及丰富的治疗方法。提出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局限性。今后的思路和方法,应重视中医理论体系、突出中医优势领域的研究,加强方药、药物安全性及实验研究,还应结合循证医学。  相似文献   

12.
曹洪涛 《西部中医药》2016,(10):139-141
通过对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则进行系统阐述,论证了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特色优势。  相似文献   

13.
血液流变学与心血管病联系紧密,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表现之一。本文综述了血液流变学和心血管病间的关系,及影响血液流变学的一些中药单味药及中药复方,可为进一步研究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心血管疾病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因素,中医学对芳香类中药的认识和实践历史悠久。笔者通过梳理芳香类中药在心血管疾病上的应用,探讨其特性及使用的合理性,具体阐述了包括芳香温通—散寒宣痹止痛、芳香化湿—化浊降脂、芳香理气—行气解郁、芳香活血—活血化瘀、芳香开窍—醒神益智在内的不同的分类、治法及作用。深入理解芳香类中药,并从芳香类中药角度出发,拓展思路,能够为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5.
钱岳晟  张怡  朱鼎良 《中医药研究》2011,(10):1160-1161
目的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体质分类,并比较不同体质类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以社区人群抽样调查,采用中医体质分类标准评定和以心血管危险因素判断。结果被调查的高血压病患者623例,按中医体质分类标准分为腻滞质345例(55.4%),燥红质138例(22.2%),倦?质36例(5.8%),正常质104例(16.7%)。按照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层,中危和高危人群占97.7%,在这些中危和高危的患者中腻滞质患者明显多于其他体质类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腻滞质高血压患者年龄偏大、吸烟和血脂异常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体质类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1、0.003、0.016)。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以腻滞质和燥红质两种体质类型为主要特征,中医临床的辨证分型是从两种体质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体质类型决定了证型;腻滞质的高血压患者比其他体质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更高,进行早期干预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心血管疾病作为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存在多种诱因。心血管的保护和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中药挥发油类具有抗炎、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等活性,能够发挥有效的心肌保护作用。对中药挥发油特性及其对心血管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中药挥发油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5种马兜铃科中药饮片及配方颗粒(由相应批次的中药饮片制成)所含马兜铃酸A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YMC-Pack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A)-0.05%磷酸溶液(B),检测波长250nm,流速0.8 mL.min-1,柱温30℃。结果:5种马兜铃科中药饮片(各3批)中马兜铃酸A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关木通4.18mg.g-1,马兜铃0.77 mg.g-1,蜜马兜铃0.46 mg.g-1,青木香0.86 mg.g-1,寻骨风0.53 mg.g-1;5种中药配方颗粒(n=3)马兜铃酸A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关木通1.16 mg.g-1,马兜铃0.31 mg.g-1,蜜马兜铃0.10 mg.g-1,青木香0.39 mg.g-1,寻骨风0.03 mg.g-1。结论:建立的方法对多种含马兜铃酸A药材与配方颗粒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用于其含量测定;中药配方颗粒的制作工艺对中药饮片的成分有一定影响,有必要建立相关生产监控标准、质量控制标准,用来保证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陈彬  赵爱光 《世界中医药》2014,9(3):396-399
通过分析中药汤剂(传统煎煮与机器煎煮)、中药配方颗粒剂以及中药微粉的优缺点,表明中药新煎法的使用及新剂型的开发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最新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中药药理紧密相关,微生态机制研究已成为中药药理研究的新方向。诸多的肠道菌群功能类群中,产丁酸菌是肠道菌群的一个重要功能类群,其能够发酵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内源蛋白等产生代谢产物,其菌群的失调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因产丁酸菌的重要次级代谢产物是丁酸,而丁酸作为一种重要的短链脂肪酸,在维持肠道健康、调节免疫系统和炎症反应、调节能量代谢、影响细胞分化和凋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药多糖具有含量多、不易被宿主消化吸收但能够被肠道菌群分解利用的特点,可以作为细菌碳源,对包括产丁酸菌在内的肠道菌群进行调节,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基于"产丁酸菌——中药多糖"的中药药理研究,从肠道细菌的功能和从菌群碳源的多糖成分研究中药药理,是中药微生态机制研究的新领域,亟待加强。该文结合最新文献和自己中药微生态药理工作,综述了丁酸的作用、产丁酸菌利用中药多糖的分子机制、中药多糖与产丁酸菌关联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产丁酸菌与中药多糖之间的联系,并对基于"产丁酸菌——中药多糖"的中药药理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抛砖引玉,为基于"产丁酸菌——中药多糖"的中药药理研究进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UPLC-QQQ-MS建立复杂中药基质中马兜铃酸Ⅰ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马兜铃科中药材及其易于混淆的中药材为研究对象,色谱分离使用Agilent ZORBAX XDB-C18色谱柱(2.1 mm×50 mm,3.5μm),流动相0.2%甲酸水溶液-甲醇梯度洗脱,流速0.2 m L·min~(-1),柱温35℃,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源),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以吲哚美辛为内标计算浓度。结果:马兜铃酸Ⅰ质量浓度在21.65~1 732μ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7 2),加样回收率为82.87%~89.22%,平均加样回收率86.07%(n=6),RSD 2.5%,精密度及方法重复性均良好。基于这个方法笔者将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中药材进行定向马兜铃酸Ⅰ含量的检测,结果精准可信。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以用于含有或者可能含有马兜铃酸Ⅰ成分中药材的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药材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差异明显,尤以朱砂莲中马兜铃酸Ⅰ含量最高。同时,该检测结果也可为马兜铃科中药材中马兜铃酸Ⅰ的限量及其合理使用提供实验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