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蛇床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琴  崔兆杰  刘廷礼  董岩 《中药材》2002,25(8):561-563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蛇床子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蛇床子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了50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6%以上。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2.
花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邱琴  崔兆杰  刘廷礼  周中坚 《中药材》2002,25(5):327-329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山东济南及河南衡水产花椒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山东济南产花椒共鉴定了36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7%以上;河南衡水产花椒共鉴定了20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4%以上。  相似文献   

3.
4.
黄杞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黄杞叶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杞叶中的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黄杞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出55个组分,鉴定了其中33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5.0%,主要成分为十六烷酸(hexadecanoic acid,44.73%)、叶绿醇(phytol,14.71%)、十八碳-9,12,15-三烯醛(9,12,15-octadecatriena,12.24%)等。结论:分析结果可为黄杞叶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并为提高黄杞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独活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分析我国中药材GAP基地之一所种植独活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独活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检出229个色谱峰,鉴定出8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8.23%。结论:独活挥发油的单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中,3-蒈烯(8.89%)、间-聚伞花素(4.99%)、β-水芹烯(8.35%)等是主要成分,占总挥发油量的22.23%;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中,桉叶烷-4(14),11-二烯(4.36%)、α-芹子烯(1.36%)、喇叭醇(1.14%)、α-甜没药萜醇(6.03%)和1,8-二甲基-4-异丙基-螺环[4.5]+-8-烯-7-酮(4.37%)等是主要成分,占总挥发油量的17.26%。  相似文献   

6.
张延妮  岳宣峰  王喆之 《中成药》2007,29(1):124-126
水菖蒲是常用的中草药,《神农本草经》把它列为上品,该品为天南星科植物水菖蒲A.calamu.s L.的干燥根茎,主产湖北、湖南、辽宁、四川等省,具有开窍、益智、宽胸、化痰、散风活血等功效[1,2]。水菖蒲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而现有的报道鉴定出水菖蒲挥发油的成分较少,分析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7.
商品肉豆蔻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分析商品肉豆蔻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豆蔻挥发油 ,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 ,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 ,并用GC MS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 :分别检出 95~ 118个成分 ,鉴定出 79个化合物 ,占挥发油总量的 95 .18%~ 98.70 %。结论 :肉豆蔻醚 ( 39.6 3% )和萜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黄皮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黄皮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了44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1.81%。结论:主要成分为β-水芹烯(9.56%)、石竹烯(14.29%)(、S)-1-甲基-4-(5-甲基-1-亚甲基-4-己烯基)-环己烯(12.35%)、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二环[3.1.1]庚-2-烯(22.25%)等。  相似文献   

9.
周春玲  孔令锋 《中成药》2011,33(2):338-340
目的:分析罗布麻叶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罗布麻叶的挥发油,毛细管色谱法进行分离,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MS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鉴定出5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6.06%.结论:罗布麻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醇、酮、酯、酸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桃和山桃新鲜和干燥枝条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桃枝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实验依据。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桃和山桃新鲜和干燥枝条中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和鉴定化学成分,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山桃新鲜和干燥枝条中分别鉴定出45个和43个化学成分,从桃新鲜和干燥枝条中分别鉴定出19个和29个化学成分。结论:山桃新鲜枝条、桃干燥和新鲜枝条的主要成分都是苯甲醛,山桃干燥枝条中十六烷酸含量最大,其他化学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HPLC法测定沉香叶中芫花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沉香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成分芫花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沉香叶中芫花素的含量,色谱条件为:Alltima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二级管阵列检测器波长扫描范围200~200nm,确定337 nm为检测波长,流速: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测得沉香叶中芫花素含量为:0.147%(n=6),RSD%=2.72%,平均回收率95.37%,RSD%=1.28%。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沉香叶中芫花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筛选诱导白木香产生沉香的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筛选诱导白木香产生沉香的活性真菌。 方法 野外条件下用真菌接种白木香,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真菌诱导白木香树产生沉香过程中的真菌侵染、定植、真菌与植物的互作情况;用GC-MS检测诱导产生沉香材料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结果 筛选到三株具有诱导白木香产生沉香的活性真菌,这些真菌的诱导效果尚属首次报道。真菌菌丝能够侵入白木香组织细胞,诱导白木香产生的沉香与天然沉香的化学成分类似。结论 利用本实验得到的3株真菌诱导白木香结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西红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西红花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离,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检出256个色谱峰,鉴定出6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4.42%。结论:在鉴定的63个化合物中,44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西红花挥发油中鉴定,占挥发油总量的24.53%。  相似文献   

14.
何梦玲  戚树源  胡兰娟 《中草药》2010,41(2):28-284
目的研究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方法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诱导沉香色酮类化合物的产生,采用HPLC法进行诱导物的测定。结果从白木香离体侧根中诱导出2-(2-苯乙基)色酮化合物。结论黄绿墨耳真菌提取物能诱导白木香中沉香特征化合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Tao MH  Li DL  Zhang WM  Tan JW  Wei XY 《中药材》2011,34(2):221-223
目的:研究白木香内生真菌Fimetariella rabenhorsti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Fimetariella rabenhorsti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对羟基苯乙醇(1)、烟酸(2)、D-半乳糖醇(3)、2-苯胺基-1,4-萘醌(4)、乙酰苯胺(5)。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Fimetariella属中分离获得,化合物5在天然产物中非常少见。  相似文献   

16.
不同叶型白木香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JY  Xiong Y  Deng MH 《中药材》2011,34(11):1664-1666
目的:对不同叶型白木香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实验对不同叶型白木香叶片的6种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对比,这些指标包括: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不同叶型白木香的POD、CAT、SOD无显著差异;POD、CAT、SOD对清理氧化产物MDA有协调作用;不同叶型白木香可溶性蛋白与MDA有负相关性;不同叶型白木香的可溶性糖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不同叶型白木香叶片生长活力:小叶型>大叶型、过渡叶型>椭圆叶型。  相似文献   

17.
AIM OF THE STUDY: The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the ethanol extract of 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 Leaves were observed in various experimental models related to nociception and inflammation, so as to provide some evidence for its traditional use. MATERIALS AND METHODS: Acetic acid-induced writhing and a hot plate test in mice were used to evaluate its analgesic activity. On the other hand, its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was observed in xylene or carrageenan-induced edema, carboxymethylcellulose sodium (CMC-Na)-induced leukocyte migration in mice and lipopolysaccharide (LPS)-induced nitric oxide (NO) release from mouse peritoneal macrophages in vitro. RESULTS: The ethanol extract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acetic acid-induced writhing after single oral administration at doses of 424 and 848 mg extract/kg, and the response to the thermal stimulus in mice at the dose of 848 mg/kg. Meanwhile, the ethanol extract also remarkably lessened xylene-induced ear swelling, carrageenan-induced paw edema, and CMC-Na-induced leukocyte migration. Furthermore, the extract considerably reduced NO release from LPS-stimulated macrophages with IC50 of 80.4 mg/ml. 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 Leaves extract present notable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which support its folkloric use for some diseases related with painful and inflammatory conditions such as trauma etc.  相似文献   

18.
番石榴叶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吉来  陈飞龙 《中药材》1999,22(2):78-80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番石榴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分出93个峰,鉴定了6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0.56%,该挥发油主成分为倍半萜类与单萜类。  相似文献   

19.
白木香核型与Giemsa C-带带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申彦晶  赵树进 《中药材》2007,30(7):762-765
目的:研究白木香染色体的核型与C-带带型,为该种鉴定、起源、良种培育等的研究提供细胞学资料。方法:核型分析采用常规压片法,C-带带型用改良BSG法。结果:白木香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16,核型公式为K(2n)=2x=16=6m 6sm 4s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2n=16=4L 4M2 6M1 2S,属于"2B"型。白木香8对染色体共有34条C-带带纹,C-带带型公式为2n=2x=16=4C 2I 2T 2CI 2CI T 2CI T 2I T 。结论:白木香染色体的不对称性较高,处于较进化地位,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白木香结香机制研究进展及其防御反应诱导结香假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争  杨云  魏建和  孟慧  隋春  陈怀琼 《中草药》2010,41(1):156-159
白木香是我国生产名贵芳香类药材沉香的唯一植物来源,健康的树体不能产生沉香类物质,必须受到真菌侵染或物理、化学伤害后才能够产生。目前有真菌侵染、物理伤害、化学伤害及激发子诱导白木香结香的研究报道。根据以往的研究,提出了白木香防御反应结香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