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后果严重。对SCI的治疗方法虽很多,但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SCI的药物治疗开始于20世纪初,但真正进展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它促进了SCI的恢复。明确的治疗SCI的药物有: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神经节苷酯(ganglioside,GM-1)、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抗氧化剂及钙通道拮抗剂等。现将国内外近期药物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于高发病率的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目前在临床上仅仅有甲基强的松龙(MP)为其有效的治疗药物,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在大量实验中证明其对急性脊髓损伤也有明显的疗效,研究发现EPO既有即刻作用也有延期作用;并且能显著降低继发性炎症反应及改善预后等。目前已有学者进行两者联合应用,由此开辟了一个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研究思路,将其两者联合应用的效果是否会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EPO-R)在脊髓内的表达。方法Wistar大鼠69只,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5只,不手术,作为后两组的对照)、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和脊髓损伤组。根据术后时间点不同后两组又分为1h、6h、12h、24h、3d、7d、14d和28d八个亚组(每组4只)。采用RT-PCR、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PO及EPO-R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脊髓损伤组在各时相点均未发现有EPO表达。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未发现EPO-R的表达,脊髓损伤组在伤后1h未见EP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6h开始有表达,12h有明显的表达,至24h达到高峰,3d和7d时仍维持在高表达水平,未见减弱,14d开始下降,至28d时仍有EPO-R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显示EPO-R阳性细胞主要位于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脊髓中央管内室管膜细胞。结论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内大量表达EPO-R,这是外源性EPO与EPO-R结合产生神经保护作用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4.
虽然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研究,但由于脊髓损伤后的病理损伤机制十分复杂,临床上尚无一种能有效挽救神经功能和促进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法。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疗法经临床证实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副作用较大,而且,即使是在动物实验中,MP所表现的神经保护作用也往往是“缓慢和柔和”的。因此,寻找一种更安全、有效、便于应用的治疗SCI的方法或药物,一直是各国学者的研究焦点。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近年关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脊髓损伤和神经根损伤中作用的相关文献,如脊髓损伤中BDNF表达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影响、BDNF在促进脊髓损伤中轴突再生的作用、BDNF在感觉功能中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6.
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脊髓损伤预防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脊髓损伤是矫形外科学、神经科学研究中的棘手问题,至今没有突破性进展。美国第二次急性脊髓损伤研究(NASCISⅡ)报告,在急性脊髓损伤后8h内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半年及1年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大剂量MP对急性脊髓损伤有治疗作用。目前,有关MP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文献很多,但有关其预防性用药报告不多。笔者就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脊髓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作一综述。1MP的药理学特点MP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其抗炎作用是氢化可的松的4倍,而其盐皮质激素的保钠排钾作用只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急性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组织中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并与甲基强的松龙(MP)进行比较.方法 用改良Allen撞击法制作成年Wistar大鼠SCI模型,随机分为rhEPO组(腹腔注射rhEPO)、MP组(腹腔注射MP)和SCI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定量分析实验鼠处死后1h、12h、24 h、72 h TNF-α阳性细胞光密度值.结果 rhEPO组、MP组与对照组相比,TNF-α表达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EPO组与MP组相比,TNF-α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hEPO可降低急性SCI大鼠促炎因子TNF-α表达,其效果与MP相当.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功能恢复因脱髓鞘作用、轴突的断裂、神经细胞的死亡、胶质疤痕等而受到限制。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促进脊髓功能恢复,但效果均不理想。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家族作为神经营养因子的一种,具有功能强大的神经营养作用。随着近年不断深入的研究,GDNF越来越多的功能作用被发现,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以及对神经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就其在促进脊髓损伤恢复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预防使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保护作用方法采用Allen重物打击模型,动物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脊髓损伤组;预防使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分别在脊髓损伤后24h、72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arlov评分障碍率、Molt斜板功能障碍率)、脊髓病理形态学及超微结构观察、神经中丝(NF)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观察、结果预防使用大剂量MP可明显改善损伤脊髓的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脊髓损伤后72h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提高;显著提高NF的表达、抑制GFAP的表达.结论预防使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原发损伤后一系列进行性继发损害导致了神经元不可逆的结构改变。甲基强的松龙(MP)具有多方面的神经保护作用,对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已被大量研究证实,不仅可以减轻脊髓水肿,而且能阻止或减轻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我们应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动物模型,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损伤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时间窗用药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Rolipram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磷酸二酯酶(Ⅳ)抑制剂Rolipram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健康Waster大鼠70只,Allen's法(10g×2.5cm)打击制作脊髓损伤(SCI)模型.实验组伤后立即皮下注射Rolipram 2.5mg/kg/d,每天分2次注射,至第14天;对照组皮下注射与实验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测定6h、24h、72h、7d、14d五个时间段病理变化及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表达,TUNEL法测定24h~7d凋亡细胞水平,并用放免方法测定各组大鼠给药3h和6h后脊髓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结果:脊髓损伤后,对照组和实验组TUNEL阳性细胞存24h~7d均有表达,多数为胶质细胞;~7d时实验组凋亡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脊髓损伤后3~14d,实验组bcl-2表达强于对照组(P<0.05);放免方法测定实验组(给药3h和6h时)脊髓cAM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Rolipram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升高细胞内cAMP,进而上调bcl-2等保护性基因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携川芎嗪导电水凝胶(简称“TGTP”)修复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潜在机制。方法 将7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A组)、SCI组(B组)、SCI+导电水凝胶组(C组)和SCI+TGTP组(D组)。A组仅切除椎板,其余组构建切除2 mm长脊髓的全横断模型。通过BBB评分法和改良Rivlin-Tator斜板实验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7、14、28 d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术后7、28 d动物取材,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新生血管,采用Western blot评估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 1,Ang-1)、Tie-2蛋白表达;术后28 d采用Western blot进一步评估促血管新生相关蛋白PDGF-B、PDGF受体β(PDGF receptor β,PDGFR-β)、VEGF-A、VEGF受体2(VEGF receptor 2,VEGFR-2)的表达情况。术后28 d,采用Masson染色评估损伤区域瘢痕增生,Nissl染色观察神经元存活,LFB染色检测髓鞘分布和再生情况,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  相似文献   

13.
背景 在胸科手术及胸腹部大动脉手术中,截瘫时有发生,它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预料的并发症.由于超短效选择性β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能在脑缺血后提供神经保护作用,因此我们推断:它们也能减轻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和再灌注所引起的脊髓损伤.方法 将雄性Sprague-Dawley鼠随机分成四组:生理盐水组(以0.5ml/L速率静脉输注0...  相似文献   

14.
王岩峰  吕刚  许卫兵  金哲  黄涛 《中国骨伤》2008,21(6):427-429
目的:观察低温保存(-70℃)的神经干细胞(NSCs)复苏后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NSCs在处于对数生长期阶段冻存2周,复温后由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法(Brdu)标记,制备大鼠SCI模型.实验分为3组:NSCs移植组(A组)、DMEM填充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脊髓损伤后立即进行移植干预,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rdu标记的移植细胞的存活及迁移情况,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法观察损伤处轴浆运输的重建.结果:复苏的NSCs经Brdu标记后移植到SCI区,在损伤脊髓区域可检测到标记的阳性细胞,辣根示踪技术显示细胞移植组较DMEM填充组阳性细胞明显多,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温保存的NSCs在移植到脊髓损伤区域后可存活,并参与脊髓损伤处轴浆通路的结构重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NSC)与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PAS)联合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轴浆运输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40只Wistar大鼠,制成L1~L2左侧脊髓半切空洞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损伤组(A组),损伤后移植PAS组(B组)、移植NSC组(C组)、NSC和PAS按2:1比例联合移植组(D组),每组10只。4周及8周后行损伤部位神经丝-200(NF-200)染色观察NSC在体内的分化情况,腓肠肌胆碱酯酶染色观察运动终板的反应和核黄逆行示踪观察轴浆运输的恢复情况。结果:(1)4周时D组和C组移植部位可见少量NF-200阳性标记的神经元.8周时数量明显增多,D组多于C组;4周及8周时A、B组均未见到明显阳性标记的神经元。(2)4周时.A、B组胆碱酯酶染色示运动终板均出现退变,终板染色变浅;8周时A组终板明显退变,出现大片染色空白区,甚至终板消失,只剩下模糊的轮廓;B组终板退变程度轻于A组,着色淡,轮廓欠清晰,周边呈浅棕红色淡染,但未出现大片染色空白区;C、D组4周时终板边缘发生皱缩,呈颗粒样改变,无明显染色缺失;8周时C组较4周时变化不明显,D组受损终板皱缩明显好转,颗粒样改变消失。(3)4周时,B、C、D组核黄染色的神经元散在位于脊髓的前、后、侧角,其中D组阳性标记的神经元的数量及荧光强度大于B、C组,C组又稍强于B;8周时B、C、D组阳性神经元数量均增多.神经元的数量及荧光强度仍是D组〉C组〉B组;A组4周及8周时均未见到明显阳性染色的神经元。结论:联合移植NSC和PAS(2:1)能更好地修复损伤脊髓的轴浆运输功能并能较好地防治其后肢肌肉运动终板的溃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