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是急性扭伤后因重视不够没有及时治疗,伤后仍长期负重活动,而导致踝关节酸痛无力,不能久行,功能受限的一种常见病。因症状缠绵不愈,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笔者自2009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隔姜灸结合自我拉伸法治疗该病3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于2008年~2010年期间,采用隔姜灸配合输液治疗妊娠恶阻36例,疗效满意,现整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均西医诊断为妊娠呕吐,通过B超检查证实为宫内孕。年龄22岁~32岁;孕龄6周~12周;病程3 d~7 d;初次妊娠25例,第2次以上妊娠11例;轻度呕吐13例,中度20例,重度3例。均经过单纯静脉输液,疗效欠佳。2治疗方法2.1取穴主穴:双侧内关、足三里;配穴:中脘。2.2操作方法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得到患者合作。取平卧位,前臂、下肢自然放松,用75%酒精反复涂擦穴位,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将姜片切成直径2 cm~3 cm,厚0.2 em~0.3 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放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15 min~20 min,早晚各1次,7 d为1疗程。期间配合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各种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5.
隔姜灸治疗顽固性肩关节周围炎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1992年2月~1996年3月,采用隔姜灸治疗顽固性肩关节周围炎36例,临床上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36例肩关节周围炎中,男性11例,女性25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6岁,其中36岁~40岁为3例,40岁~50岁13例,51岁~60岁为16例,60岁以上3例;病程最长为32年,最短为4年。诊断标准依据邱茂良主编《针灸学》(85年版)及俞大方主编《推拿学》(85年版)。二、治疗方法施企材料0.8cm厚生姜片,用艾绒制成艾柱。施治方法选择施治穴位,用75%酒精在穴位局部皮肤擦拭后,生姜片平放在穴位上,第1次灸2壮,日后日加1壮,最多… 相似文献
7.
8.
小儿遗尿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在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是儿科常见疾病。笔者运用缩泉丸加味联合针刺夜尿点治疗小儿遗尿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全部为儿科门诊病人。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最大12岁,最小5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1年。尿常规检查无异常。脊柱、骶尾骨X片正常。1.2治疗方法1.2.1中药:淮山药,益智仁各10 g,乌药5 g,桑螵蛸、覆盆子、 相似文献
9.
隔姜灸为主治疗痛经34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隔姜灸为主治疗痛经34例152400黑龙江省庆安县人民医院朴光华152400黑龙江省庆安县中医院朴明华痛经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们采用隔姜灸为主治疗34例痛经,疗效很好,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4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中学生占绝大多数。未婚2... 相似文献
10.
11.
罗志俊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5-46
目的:探讨真武汤治疗肾性尿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2010年2月-2014年2月吉安县固江卫生院15例肾性尿崩症患者采用真武汤加味治疗,1剂/d,水煎取500 m L,分两次温服,连用3周。3周1个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随后用该方炼蜜为丸,每丸6 g,早上、中午各1丸,连续应用2~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完成了治疗并进行了随访,临床治愈14例,无效1例。结论:真武汤有温暖肾元、化生及布散津液的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电针加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5例湖南省株洲县中医院(412100)秦养毅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电针隔姜灸笔者从1992年以来,应用电针加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05例患者中,男62例,女43例;左... 相似文献
13.
14.
隔姜灸配合针刺治疗慢性腹泻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隔姜灸配合针刺治疗脾阳虚型慢性腹泻临床疗效。方法:将脾阳虚型慢性腹泻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取隔姜灸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均每日1次,6天一疗程。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10例,好转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6例,好转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58.82%,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姜灸配合针刺治疗慢性腹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16.
隔姜灸治疗颈性眩晕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隔姜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隔姜灸组40例,采用隔姜灸治 疗;针刺组38例,采用针刺治疗。结果:隔姜灸组治愈率为72.5%,总有效率为97.5%;针刺组分别为44.7%、73.7%。2组 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治疗颈性眩晕有良好疗效,优于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产后尿潴留,祖国医学谓“癃闭”,是妇产科常见病,是产科四大急重症之一。在治疗上虽有多种方法,但不尽理想,十堰市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医院自2000年开始,对52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采用隔姜灸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52例产后尿潴留,产妇年龄25~34岁,其中顺产 相似文献
20.
从 1 98 9年 1 0月至 1 999年 1月用隔姜灸定喘穴 ,肺俞穴 ,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3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30例中 ,男性 1 4例 ,女性 1 6例 ,年龄 1 8岁至 71岁。病程 1~ 2 5年以上 ,其中 2 0年以上者为 1 1例。 30例中支气管炎病者 1 5例 ,属外感风寒侵袭所引起的咳嗽 ;支气管哮喘病人 1 5例 ;皆因痰饮内伏 ,每以外邪引动肺经蕴蓄痰饮而发作 ,或因体虚赢弱 ,受情志 ,劳倦之刺激而发病。其中有少数病人为特异性过敏体质 ,如吸入异气味 ,或食入鱼 ,蛋等食物。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卧位 ,将生姜切成 2毫米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