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改良(牙合)垫矫治器对替牙期非骨性前牙反(牙合)合并单侧后牙反(牙合)的儿童进行正畸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调(牙合)是咬合治疗的重要手段,是口腔医师必须掌握的专门技术,但不当调(牙合)或是调(牙合)不准确,不仅治疗无效,还有可能破坏原有的咬合关系,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从引起咬合改变的生理病理因素,哪些因素不能调(牙合)或不能仅依赖调(牙合),不当咬合调整可能引起的损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强调了进行准确调(牙合),精确调(牙合)的重要性,对如何准确调(牙合)进行了探讨,对调(牙合)原则的做了补充.提出了咬合调整的规范,提出了不能轻易调(牙合)的问题,强调了规范化调(牙合)的重要性,明确提出要重视其前序治疗和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借助功能性[牙合]记录(functionally-generated pathway,FGP)技术进行口腔固定修复体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生理性建[牙合]的方法。方法 以左下第一磨牙全冠修复为例,使用逆向工程软件以标准牙数据库中同名牙[牙合]面为模板构建全冠[牙合]面,在使用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ICP)[牙合]记录建立ICP位稳定的静态咬合接触的基础上,参考FGP记录编辑[牙合]面,解除动态咬合运动中的干扰,进行修复体[牙合]面的生理性构建。结果 CAD构建后的[牙合]面,形态美观,牙齿尖窝沟嵴形态清晰,ICP咬合稳定,功能性[牙合]运动无干扰点。结论 FGP与ICP[牙合]记录相结合用于牙体缺损及无咬合丧失的小范围牙列缺损的CAD建[牙合]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4.
牙列缺损伴重度(牙合)面磨损(牙合)重建修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牙列缺损并伴重度(牙合)面磨损的患者进行修复治疗,探讨(牙合)重建的有关问题.方法 选取牙列缺损并伴重度(牙合)面磨损患者69例,制取修复前研究模型,根据不同的缺损类型进行(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固定义齿或固定-可摘义齿联合修复,随访3个月~4年,观察修复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的咀嚼功能明显改善,有颞下颌关节症状者,症状得到了缓解,无颞下颌关节症状者在咬合升高后未出现新的颞下颌关节症状.结论 对于牙列缺损伴重度(牙合)面磨损患者,(牙合)垫式可摘义齿及固定义齿修复均是(牙合)重建修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牙合)磨改     
随着(牙合)学研究的进展,咬合异常(包括(牙合)与咬合)在牙周病、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磨牙症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重要性,已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除各种错(牙合)引起的咬合异常需作正畸治疗,牙列严重磨损引起的咬合与颌位异常需作咬合重建修复外,大部分程度较轻的咬合异常可用(牙合)磨改的方法,通过对牙冠的少量磨改,以去除早接触和咬合干扰,改善咬合关系,使咀嚼系统各部分关系谐调,功能正常,从而保持健康。 (牙合)磨改需根据一定的原则,有顺序地进行,不正确的(牙合)磨改,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甚至可造成新的咬合异常,故在选择适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儿童乳牙(牙合)错(牙合)畸形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口腔正畸学的重点一直集中于替牙(牙合)期和恒牙(牙合)期,有关乳牙(牙合)错(牙合)畸形的研究报道甚少,而有关乳牙(牙合)错(牙合)畸形的流行病学研究则更为鲜见.  相似文献   

7.
老年患者牙列重度(牙合)磨耗的可摘式(牙合)重建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列重度牙合磨耗通常表现为牙体组织的广泛缺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牙齿疾患和对咀嚼功能、口颌系统、颜面外观等的影响[1,2].老年患者由于本身的生理特点,加上大多数患者伴有缺牙时间长、缺牙数目多等因素,临床上将会表现为更复杂的牙齿排列和咬合状况.本文就这类患者牙列重度牙合磨耗牙合重建中可摘修复方面的问题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第3代钕铁硼永磁体的出现为正畸治疗骨性反(牙合)提供了一种新的力源.本研究使用磁力(牙合)垫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取得了良好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我院正畸门诊诊断为替牙期骨性反(牙合)患者20例,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9~13岁.病例纳入标准:1)替牙期,且手腕骨片显示生长发育处于FG-G期,凹面型,上下颌第一磨牙为近中关系,前牙反(牙合),ANB<0°,前牙不能后退至对刃;2)反覆(牙合)深,3)反覆盖2~6 mm;4)无正畸治疗史.  相似文献   

9.
(牙合)平面的定位是对无牙患者修复治疗的重要临床步骤。许多牙科医师把(牙合)平面的前部置于上唇休止位之下1—3毫米,使后部与鼻翼耳屏联线平行。但鼻翼耳屏联线是不是最好的标志,(牙合)平面的倾斜度是否影响咀  相似文献   

10.
重度(牙合)磨耗患者(牙合)重建前后咀嚼效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重度[牙合]磨耗患者进行[牙合]重建前后的咀嚼效率。方法:利用721型分光光度仪测定重度[牙合]磨耗患者[牙合]垫式义齿戴用3个月后的咀嚼效率,与戴用前进行比较。结果:戴用[牙合]垫式义齿前后患者咀嚼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度[牙合]磨耗患者降低了咀嚼效率,戴用[牙合]垫式义齿后咀嚼效率提高,提示咬合重建对于重度[牙合]磨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牙合)贴面即采用粘接技术,在少磨牙或不磨牙的情况下,用超薄的修复材料直接粘接覆盖于牙齿的咬(牙合)面,以恢复牙体的正常形态和咬合功能的一种修复方法。因其微创的牙体预备,所以已成为牙列重度磨耗的修复新途径。本文就(牙合)贴面的发展、应用和相关材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用三坐标测量仪对70付正常(牙合)青年的牙列模型进行了牙齿的切角与牙尖顶到(牙合)平面垂直距离的测量研究。结果表明,牙弓(牙合)面形态左右基本对称,牙弓(牙合)面为曲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个别正常(牙合)青年(牙合)平面与咀嚼运动轨迹特征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定位(牙合)平面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43名个别正常(牙合)青年志愿者,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测量耠平面倾斜度(OP-CP);记录下颌中切牙切点的左右侧咀嚼运动轨迹,测量矢状面垂直向最大位移(V)、矢状面水平向前后最大位移之和(P+A)、冠状面水平向左右侧方位移之和(L+R)以及(牙合)平面与咀嚼运动轨迹的夹角,对(牙合)平面倾斜度(OP-CP)与V、(P+A)、(L+R)以及(牙合)平面与咀嚼运动轨迹的夹角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OP-CP为(2.1±3.8)°.V为(20.22±4.28)mm,(P+A)为(11.42±2.45)mm,(L+R)为(8.62±1.52)mm.OP-CP与(L+R)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39(P<0.05).矢状面(牙合)平面与牙尖交错位及其附近的咀嚼运动开闭口轨迹近似垂直;OP-CP与咀嚼运动轨迹(牙合)期阶段2.0 mm、(牙合)外期上段的(牙合)平面-闭口轨迹角呈正相关(P<0.05);咀嚼轴角平均为(66.50±7.98)°,与OP-CP不相关(P>0.05).结论 矢状面(牙合)平面倾斜度与咀嚼运动轨迹有一定相关性.(牙合)平面对咀嚼运动(牙合)期闭合轨迹的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粘接型(牙合)垫和固定矫治器联合应用治疗上前牙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乳牙期或替牙期前牙错(牙合)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9.2岁.其中反(牙合)5例,开(牙合)2例,牙扭转7例,牙间隙4例,深覆(牙合)深覆盖2例.应用粘接型(牙合)垫和固定矫治器联合治疗.结果:经过3-9个月,平均5.5月的治疗,20例上前牙错(牙合)均得到有效矫治.前牙整齐,覆(牙合)、覆盖正常,上中切牙中线与面中线一致.结论:应用粘接型(牙合)垫和固定矫治器联合治疗上前牙错(牙合)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1、(牙合)学的定义(牙合)学是研究咀嚼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功能障碍(dysfunction)、功能异常(parafunction)的关系,研究相对牙齿与修复体接触面的形态和功能的特征、(牙合)创伤与功能障碍、神经肌肉生理、颞颌关节和肌肉功能、吞咽与咀嚼、心理生理状态以及咀嚼功能障碍的诊断、预防和治疗。2、(牙合)(occlusion)的含义(1)相对牙齿接触面的解剖与功能关系以及同咀嚼系统其它组成部分的关系。(2)相对牙齿接触关系是咀嚼系统解剖  相似文献   

16.
侧(牙合)运动中正常磨牙动态(牙合)力变化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正常牙侧[牙合]运动中[牙合]力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选择25名咬合正常的受试者,用PVDF动态[牙合]力仪测量侧[牙合]运动中下颌第一磨牙[牙合]力动态曲线,对最大[牙合]力峰值进行分析.结果:侧[牙合]运动中下颌第一磨牙[牙合]力峰值平均为26~28 kg,[牙合]力变化可分为5个阶段.主要咀嚼功能侧的最大[牙合]力值大于非主要功能侧.结论:采用PVDF动态[牙合]力仪,我们明确了侧[牙合]运动中正常牙的[牙合]力动态变化特征,功能刺激对[牙合]力值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交互牵引矫治替牙期个别前牙浅覆(牙合)反(牙合)的效果.方法35例替牙期个别前牙浅覆(牙合)反(牙合)者,通过交互牵引及垂直牵引的方法,解除反(牙合)使前牙覆(牙合)达到正常.结果35例患者均在一周内解除反(牙合),一个月内覆(牙合)覆盖达到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有效率100%.结论交互牵引能迅速解除替牙期个别前牙浅覆(牙合)反(牙合),保证前牙正常功能和改善美观.  相似文献   

18.
开(牙合)及个别正常(牙合)人群后牙倾斜度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开(牙合)和个别正常(牙合)人群上下颌后牙近中倾斜度。方法选择34例开(牙合)患者和40例个别正常(牙合),拍摄曲面断层片;在曲面断层片上测量开(牙合)患者及个别正常(牙合)人群上下颌第一磨牙,第一、二前磨牙牙长轴的倾斜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开(牙合)患者上下颌后牙近中倾斜度明显大于个别正常(牙合)人群,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无论开(牙合)还是正常(牙合)人群上下颌后牙的近中倾斜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第一恒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前磨牙。结论上下颌后牙近中倾斜是开(牙合)形成的机制之一,开(牙合)矫治的重点应放在竖直近中倾斜的上颌后牙及下颌第一磨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潜在性开牙合患者的颅颌结构特征。方法: 通过对13 例潜在性开牙合患者的治疗前 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的回顾性研究,与正常牙合者比较,找出其结构特征。结果:发现其中代表骨性结构特征的 P P M P角、 S N M P角增大显著, U F H/ L F H 值显著减小,而代表牙牙合 结构特点的 O P M P角减小,⊥⊥角增大,说明潜在性开牙合患者存在可在治疗前发现的骨性开牙合倾向,同时又存在着牙牙合代偿因素。结论:应尽量在潜在性开牙合患者的治疗前发现其骨性开牙合倾向,这将有助于制定正确的治疗计划,从而减少治疗过程中出现开牙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尽量减少误差,方便操作,我们试制了(牙合)平面规以确定咬合平面,效果较满意,其制作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牙合)平面规的组成与制作 1.1平面弓:用细韧不锈钢条作成弓状,使弓上各点均在同一平面内,以代表双侧鼻翼-耳屏线所在的平面.弓分叉处留有1cm间隙,该处套一钢丝环,以便根据患者面部宽窄作调整.弓柄后部焊制成方形,以保证面弓柄在套管内不转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