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婴传播(MTCT)是15岁以下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HIV)最主要途径,婴儿和儿童HIV感染约有90%是通过母婴传播而获得的。艾滋病母婴传播可以发生在妊娠、分娩和哺乳过程中,通过HIV咨询检测、抗病毒治疗、安全分娩、人工喂养等系列措施可阻断HIV母婴传播。随着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的成熟和完善,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可降至2%。  相似文献   

2.
南非开展的以药物阻断艾滋病病毒(HIV)母婴传播的行动取得了显著效果。最新研究显示,在推广使用药物的人群中,新生儿HIV阳性比例从33%降到了8%。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娩方式、新生儿喂养方式对阻断HIV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 对15例病例采用1人用孕期+分娩期+产后新生儿+择期剖宫产的用药方式,其余14人均用分娩期+产后新生儿的用药方案;新生儿喂养方式为1例混合喂养,14例人工喂养.结果 15例儿童中混合喂养1例于7月龄死亡(肺炎),1例12月龄检测阳性,待18月龄复查,其余13名儿童均正常.结论 提倡住院分娩,提供安全分娩服务,采用安全的新生儿喂养方式,可有效地降低HI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5.
项桂菊 《医学综述》2008,14(19):2981-2984
中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对人群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而母婴传播是HBV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途径。重视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成为国内外专家的共识。加强围生期孕妇的保健及筛检,联合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以及抗病毒治疗阻断围生期HBV母婴传播,已取得一定的疗效,HBV感染率明显下降。本文就HBV母婴传播途径及阻断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曾祥娥  廖滔 《医学综述》2007,13(16):1258-1260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全世界公共卫生问题,30%~50%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由母婴传播造成,年龄越小,变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概率越高。因此母婴阻断是控制我国乙型肝炎流行,改善国民素质的关键。本文就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及母婴阻断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廖凤兰 《当代医学》2010,16(25):21-22
目的探讨阻断艾滋病(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母婴垂直传播的具体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28例足月妊娠合并AIDS/HIV感染患者,对孕产期阻断母婴传播措施方面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8例孕妇分娩的29例婴儿,随访9~12月龄婴儿29例,随访率100%,检测HIV抗体阴性27例;随访≥18月龄的婴儿2例,检测HIV抗体阳性1例,(婴儿HIV感染者),垂直传播率3.45%(1/29)。结论对于HIV感染的孕妇,应做好围产期保健,采取在孕产期前接受抗病毒治疗等母婴阻断措施,使母血病毒载量显著降低,最大限度降低HIV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HIV母婴传播及母婴阻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祥娥  韦继红 《医学综述》2008,14(3):443-444
随着艾滋病在全球迅速蔓延,孕妇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人数越来越多。在儿童HIV感染中,90%以上来自母婴传播,因此母婴阻断是预防儿童艾滋病的主要措施。母婴传播的方式有宫内感染、分娩时经产道感染、经母乳感染。针对母婴传播的方式,母婴阻断的措施有抗病毒治疗、选择性剖宫产、人工喂养。随着母婴阻断的研究进展,母婴传播率可降至2%~4%。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新生儿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2月于上饶市广信区妇幼保健院行产前筛查并确认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100例孕妇及其所生产的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记录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并分析阻断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婴幼儿中18例HBsAg阳性,阳性率为18.00%,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82.00%;85例抗-HBs阳性,阳性率为85.00%;3例抗-HBc阳性,阳性率为3.00%。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分娩前HBV感染情况、孕期HBIG接种情况、喂养方式和HepB接种剂量均对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存在影响(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孕期未接种HBIG和母乳喂养对母婴传播阻断效果无明显影响(P>0.05),而孕妇分娩前HBV阳性和HepB接种剂量为5μg×3是影响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新生儿HBV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为82.00%,孕妇分娩前HBV阳性和HepB接种剂量为5μg×3是影响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重要因素,而选择HepB接种剂量为10μg×...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2~2005年共收治了5例妊娠合并艾滋病的孕妇,我们采取免疫干预,母婴阻断药物的应用及产后阻断等措施,大大降低了母婴传播的几率,取得了满意效果。资料与方法从2002~2005年,我院共收治妊娠合并艾滋病的孕妇5例,年龄20~30岁,平均25岁。其中2例孕37 4周入院,2例孕38 2周,1例孕39 3周入院,均采用母婴阻断药物治疗,选择分娩方式和产后阻断等方法,无一例新生儿发生感染。通过筛查及早发现HIV感染孕妇,对确诊为HIV感染的孕妇应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特别注意有无感染的症状和体征。目前无任何产前诊断方法可预知胎儿最终是否感染HIV,但已知…  相似文献   

11.
HIV母婴阻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广泛流行已成为全球最为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据估计全球每年大约有220万妇女和60万儿童感染HIV,其中90%的儿童是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的,所以进行HIV母婴阻断对控制HIV的流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主要的母婴阻断方式包括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剖官产及人工喂养等。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这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目前在全球肆虐,截止2003年底,估计已造成6900万感染,其中2300万死亡。其中非洲感染人具多,而且1/4是儿童。艾滋病在1985年传人我国,截止2003年,专家估计我国现存活的HIV感染者约84万,其中AIDS病人8万。目前全球47%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为女性。而艾滋病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婴儿和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约90%是通过母婴传播而获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后对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在该院选择40例进行分娩的艾滋病阳性孕妇设为阻断组,选择同时期收治的40例健康孕妇设为对照组,对阻断组孕妇进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对两组进行随访,统计对比两组儿童健康状况。结果:阻断组儿童12月内腹泻病发病率、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营养不良发生率及18月内艾滋病检测阳性率、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能有效改善儿童健康状况,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兰海宾 《中外医疗》2012,31(35):181+183-181,183
目的对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模式及运转机制进行研究,制定出科学完善的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模式及有效运作机制。方法结合该县实际情况,开展研究分析。结果该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与日常妇幼卫生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服务网络有序、有效运行,实际控制效果良好。结论在促进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模式及运转机制的发展中,离不开艾滋病孕妇的参与合作,同时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指导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在治理艾滋病的过程中,取得好的传播阻碍模式,才能有效的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乙肝母婴传播按照传播途径可分为产前传播、产时传播和产后传播。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策略着眼于宫内、产时和产后等不同阶段。对尚存疑义的宫内阻断具体用药方案、分娩方式选择和产后母乳喂养对乙肝母婴传播的影响等,也有具体临床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16.
庞义坚 《华夏医学》2012,25(6):946-949
虽然艾滋病疫情在中国仍呈现总体低流行态势,但在部分地区及特定人群出现高流行趋势,疫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存在进一步蔓延的危险.而艾滋病母婴传播是艾滋病传播途径之一,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方式.艾滋病母婴传播是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主要途径,婴儿和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约有90%是通过母婴传播而获得[1].  相似文献   

17.
赵萍 《大家健康》2015,(1):89-90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孕产妇的母婴阻断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8例HIV感染孕妇进行母婴阻断及产科处理的临床观察。结果:出生活产婴儿28例(早产儿2例),未检出新生儿HIV抗体阳性,失访1例,余27例(96.43%)新生儿两次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对HIV感染孕产妇采取正确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可有效降低HIV母婴传播、控制儿童HIV/AIDS流行。  相似文献   

18.
农村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关键技术,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干预试验,探索提高孕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率的措施.采用临床研究方法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实验研究,将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HIV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新生儿两种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方案(齐多夫定(AZT)与耐韦拉平(NVP)联合方案和单一NVP方案)阻断治疗,并实施住院分娩、人工喂养等措施.结果获得了促进农村妇女孕早、中期HIV抗体自愿咨询检测综合策略.通过干预,研究点妇女孕28周前HIV抗体检测率、孕28周前自愿咨询检测率分别上升了50.4%和60.9%;研究点研究期间接受HIV母婴阻断系列服务122例,完成112例婴儿追踪随访,阻断成功107例,阻断成功率达到95.5%,AZT+NVP联合方案母婴传播率降至1.8%,单一NVP方案母婴传播率降至7.0%.结论促进农村妇女孕早、中期HIV抗体自愿咨询检测综合措施与抗病毒治疗,结合住院分娩和婴儿人工喂养能显著地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  相似文献   

19.
1病历报告 患者,女,1972年出生,云南德宏州人,农民,初中文化。2000年与曹县青岗乡某村某青年结婚,并在曹县落户。2001年患者生一子,孩子1.5岁开始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多次住曹县人民医院、菏泽市人民医院治疗,均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体重逐渐下降,并成恶病质。2004年9月23日转入北京儿童医院就诊,2004年9月29日经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抗-HIV抗体阳性,随转入北京地坛医院治疗,于2004年11月12日死亡。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疫情反馈,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探讨我院实施两种不同方式进行母婴传播阻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乙肝e抗原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的母亲,将单用乙肝疫苗组分为对照组(102例),将孕期加用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产后联合使用乙肝疫苗组为治疗组(123例),并对两组的新生儿乙肝表面标志物进行随访一年.结果 对照组12月龄抗-HBs阳性率为86.27%,HBsAg阳性率12.7%,宫内感染率51.9%,免疫失败率22.6%;治疗组12月龄抗-HBs阳性率为96%,HBsAg阳性率4.06%,宫内感染率31.7%,免疫失败率12.8%.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乙肝疫苗联合孕期使用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