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盐酸吡格列酮对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联合治疗而血糖仍未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45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随机分入吡格列酮组或安慰剂组,为期12周双盲期治疗。试验开始和结束日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标准餐后2h血糖(PG2h)和胰岛素(INS2h)。胰岛素敏感性采用HOMA-model公式评价。结果在基线时吡格列酮组和安慰剂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体重指数、血压、FPG、PG2h、FINS、INS2h、HbA1c和血脂差异无显著性。12周时吡格列酮组的FPG平均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安慰剂组[分别为(-1.94±1.24)mmol/L和(-1.15±1.22)mmol/L,P<0.05]。吡格列酮组12周时PG2h、HbA1c、TG、TC和HDL-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组间比较只有PG2h存在显著差异。吡格列酮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低于安慰剂组(1.30±0.90与2.55±1.61,P<0.01)。结论盐酸吡格列酮可改善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联合治疗血糖仍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联合格列吡嗪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初诊T2DM患者122例,简单随机化分为联合组和格列吡嗪组各61例。格列吡嗪组采用格列吡嗪治疗,联合组采用阿卡波糖+格列吡嗪治疗,格列吡嗪用量在格列吡嗪组基础上减半。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功能[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8%)高于对照组(78.69%,P0.05);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FPG、HbA1c、FIns、HOMA-IR较格列吡嗪组低(P0.05)。结论 α糖苷酶抑制剂与格列吡嗪联合应用于初诊T2DM患者,能有效增强治疗效果,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吡格列酮联合诺和灵30R胰岛素与单用诺和灵30R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种治疗对尿白蛋白排泄率、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对诊治的117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据用药不同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62例,应用吡格列酮联合诺和灵30R胰岛素;单药治疗组55例,单用诺和灵30R胰岛素治疗。观察时间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01),其中甘油三酯水平联合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亦有显著改善,与基线及单药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诺和灵30R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同时,显著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同时可改善甘油三酯水平,优于单用诺和灵30R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胰岛素加吡格列酮联合治疗和单用胰岛素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磺脲类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每日早餐及晚餐前皮下注射人胰岛素诺和灵50R及服吡格列酮15~30 mg;对照组30例,每日单用人胰岛素诺和灵50R于早餐及晚餐前皮下注射,1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空服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体质量指数、血压、胰岛素分泌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但治疗组胰岛素日需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TG较对照组下降,而HDL-C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空腹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分泌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磺脲类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选用胰岛素加吡格列酮联合治疗优于单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甘精胰岛素组和诺和灵30R组,每组30例。2组均严格糖尿病饮食,并适量运动;采用二甲双胍片治疗。在此基础上,甘精胰岛素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诺和灵30R组采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日平均血糖、BMI、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空腹C肽(FCP)和餐后C肽(PCP)水平的情况。结果与诺和灵30R组比较,甘精胰岛素组治疗12周后HbAlc明显降低,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胰岛素日用量明显减少,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FCP、PC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低血糖发生率较低,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加胰岛素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磺脲类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使用胰岛素组仅予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吡格列酮组予胰岛素和吡格列酮治疗,疗程均为12周,记录患者体重、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的变化。结果12周后60例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吡格列酮+胰岛素组胰岛素用量平均减少14.8%(P〈0.001),胰岛素治疗组平均胰岛素剂量增加剂量18.6%。结论吡格列酮与胰岛素联合使用安全可靠,可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达标时间,有利于平稳控制血糖,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选用胰岛素加吡格列酮联合治疗优于单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7.
二甲双胍对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相关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盐酸二甲双胍片对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 (IR)患者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 6 0例高血压伴IR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格华止组 ,前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 ,后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加格华止片。治疗前、后行口服糖耐量试验 (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及动态血压监测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间血糖、血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及血压的变化。结果 用药后对照组及格华止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 2h胰岛素均无显著下降。格华止组 2h血糖下降显著 ,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格华止组用药后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升高 ,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两组用药后血压均明显下降 ,格华止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在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中应用格华止 ,可明显改善IR ,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应用时 ,可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观察运用格列吡嗪控释片和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联合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06—2014-06于门诊治疗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格列吡嗪控释片和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待治疗1个月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格列吡嗪控释片和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联合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临床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目的比较每日注射一次长效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与中效低糖蛋白锌人胰岛素(NPH)联合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的风险. 方法 56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31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n=42)和NPH组(n=14).分别采用每日晨起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5 mg,每晚10点注射重组甘精胰岛素和每日晨起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5mg,每晚10点注射中效NPH胰岛素.根据空腹血糖(FBG)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以两组FBG均达到<6.7 mmol/L为治疗目标,共治疗12周,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分析FBG达标时所用甘精胰岛素日剂量与治疗前FBG、BMI和病程的关系. 结果治疗后两组Alc及全天血糖谱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两组下降幅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甘精胰岛素注射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NPH组(甘精胰岛素组3例,7.1% ; NPH组5例,35.7%.χ2=7.0,P=0.008).危险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糖达标时甘精胰岛素使用量与治疗前FBG和BMI显著相关. 结论每日注射一次中、长效胰岛素联合一次口服降糖药的方案可使更多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长效甘精胰岛素的应用能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这种简便的治疗方案可使患者依从性大大提高.理想的基础胰岛素的补充有利于全天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0.
黄连素联合格列吡嗪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黄连素与格列吡嗪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格列吡嗪、黄连素及格列吡嗪和黄连素,在治疗后不同时间对患者进行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餐后2 h血糖测定,以评价这些处理措施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种处理方法均能有效降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但格列吡嗪与黄连素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与格列吡嗪组和黄连素组比较,P<0.05).单独应用格列吡嗪对血脂代谢无影响,但对胰岛素抵抗有一定改善;单独运用黄连素或将黄连素与格列吡嗪联合应用不但能有效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恢复患者胰岛功能,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也出现了明显的改善.联合应用黄连素与格列吡嗪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黄连素与格列吡嗪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且对于防止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如脂类代谢异常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诺和灵30R与盐酸吡格列酮联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诺和灵30R早餐及晚餐前0.5 h皮下注射,盐酸吡格列酮15 mg,1次/d早餐前30min口服;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胰岛素三餐前0.5 h皮下注射,疗程均12周。观察两组胰岛素用量及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但治疗组胰岛素日需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TG较对照组下降(P〈0.01)。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选用诺和灵30R与盐酸吡格列酮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普通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2.
张玲 《临床医学》2004,24(2):21-22
目的 :比较诺和龙与格列吡嗪对 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单纯饮食及运动治疗控制不满意的 2型糖尿病患者68例 ,随机分为诺和龙组 3 2例和格列吡嗪组 3 6例 ,疗程 12周。结果 :诺和龙与格列吡嗪有相似的降糖效果 (P <0 .0 1) ,相互比较差别不大 (P >0 .0 5 )。两者都能提高空腹和餐后 2h血清C肽水平 (P <0 .0 5 ) ,空腹C肽水平的提高两者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但餐后 2hC肽水平比较有差异 ( P <0 .0 5 )。两者对体重指数的影响比较有临床意义 ( P <0 .0 5 )。两者对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诺和龙未发现明显的低血糖反应 ,格列吡嗪有 3例出现餐前低血糖症状。结论 :诺和龙是一个非磺脲类的胰岛素促分泌剂 ,起效快 ,模拟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 ,降糖效果好 ,对 β细胞功能影响小 ,比格列吡嗪更完全、更方便、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80例)。在原饮食、运动控制及用药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西格列汀片100 mg,每日1次,对照组加用瑞格列奈片1.0 mg,每日3次。检查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h BG)和餐后2h胰岛素(2h 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观察组中血糖控制率(Hb A1c7.0)为70.6%(48/68),明显高于对照组53.8%(43/80)。两组经治疗6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较,FBG、2h BG、Hb A1c均降低,2h Ins升高,观察组HOMA-IR、三酰甘油下降,FIns、HOMA-β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对照组血脂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FBG、2h BG、Hb A1c、FIns、2h Ins、HOMA-IR、HOMA-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对肝肾功能无显著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A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组)、B组(诺和灵30R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组);并选取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每组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均接受为期4周的降糖治疗。并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8-异前列腺素(8-iso-PGF2a)、一氧化氮(NO)等。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FPG、2 h PG、血清MDA、8-iso-PGF2a均较健康对照组增高,而血清GSH-PX、SOD、NO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组较诺和灵30R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组能明显地改善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状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和阿卡波糖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提示该方案可有效降低氧自由基对靶器官的损伤,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口服降糖药、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对胰岛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比较口服降糖药、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77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口服药组[磺脲类和(或)二甲双胍]、诺和灵50R组及门冬胰岛素30组,观察其治疗效果,并于给药前(0周)及试验结束(12周)检测病人血压、肝肾功能及胰岛素水平,并分别于0、2、4、6、8、10、12周随访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并根据情况调整口服降糖药、诺和灵50R注射液及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使血糖达标。【结果】口服降糖药、诺和灵50R注射液和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均可有效降糖,三组病人降糖治疗后胰岛功能均有不同改善,以后两组为著,并发现血压的变化在后两组表现为有益的趋势。【结论】降糖治疗对胰岛功能改善有利,应用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效果更好;口服药组胰岛功能改善可能得益于血糖的降低。  相似文献   

16.
瑞易宁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主要观察格列吡嗪控释片 (瑞易宁 )对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选择 1 999- 0 6~ 2 0 0 2 - 0 3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按 ADA标准确诊的 2型糖尿病共 97例 ,男 58例 ,女 39例 ,年龄 43~ 72岁 ,病程 4~ 1 5a,其中并发冠心病 1 5例 ,并发脑梗塞 1 1例 ,并发周围神经病变 1 8例 ,并发视网膜病变 9例 ,并发白内障 4例。患者均无急性并发症 ,观察期间均未用其他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只给以饮食治疗及口服二甲双胍和 /或拜糖平治疗。观察期间用药量不变。按照体重指数 BMI的不同分为两组 ,BMI<2 5kg/ m2者为 A…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炎症反应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探讨在其干预下T2D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IR及MS的关系.指导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将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80例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与对照组,吡格列酮组患者在应用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物的基础上,于早餐前15 min口服盐酸吡格列酮:对照组患者继续原有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各组分别连续服药12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CR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脂联素及其它生化指标,评价吡格列酮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结果:吡格列酮组患者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红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l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不明显.吡格列酮组治疗12周后PAI-1、CRP下降(P<0.05),脂联素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吡格列酮组与对照组比较,PAI-1、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咯列酮与其他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不仅能显著降低血糖,同时通过调节炎症因子进一步稳定血管内皮功能,防止β细胞功能衰退及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710-712
目的探讨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格列吡嗪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于对照组更高;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高;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血清胰岛素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与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疗效,分析2种药物对患者血糖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收治的112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和格列吡嗪组,各56例。西格列汀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格列吡嗪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格列吡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脂肪肝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肝功能、血脂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结果:西格列汀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6%(53/56),高于格列吡嗪组(75.0%,42/56;P0.05)。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肝功能(AST、ALT、GGT)及HOMA-IR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西格列汀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格列吡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11/56),格列吡嗪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10/5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能够提高脂肪肝的治疗效果,与格列吡嗪相比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HOMA-IR,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增效途径。【方法】选择磺脲类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62倒,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三组;罗格列酮加二甲双胍组;诺和灵30R组;诺和灵30R加二甲双胍组,作治疗前。中、后的时比观察和组间对比,疗程8周。【结果】3组治疗中(4周末),治疗后(8周末)较治疗前FBG、2hBG、HbAlc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则无显著性(P〉0.1)。【结论】针时2型糖尿病继发性失效的根本原因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恶化,采用胰岛素增效刑和外源性人胰岛素治疗。是可行的增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