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颅内表皮样囊肿恶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43岁.7年前行脑表皮样囊肿手术;10个月前因视物模糊伴左侧肢体活动受限1周,CT示右侧颞骨尖部及颞叶大片状类圆形高密度混杂影,行第2次手术(图1);最近因头晕、头痛2个月行第3次手术.3次切除组织均送病检.  相似文献   

2.
颅内表皮样囊肿恶变成鳞状细胞癌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强  李燕东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4):270-270,280,i0006
患者女性,58岁。5年前因右面部阵发性剧痛半年以“右CPA胆脂瘤”于外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胆脂瘤”,恢复良好出院。近1年来间断头晕、头痛、言语不清、饮食呛咳并渐加重。入院后MRI示右小脑半球区可见界限不清囊实性混杂信号影,并向下延伸至右小脑扁桃体,向前外伸至右CPA池;脑干受压移位明显。术中见肿物位于右桥小脑角、岩斜区,面、听神经及后组颅神经前方,大小6 cm×6 cm×5 cm,边界尚清,与周围组织及神经粘连较紧。肿物切面囊实性,以后者为多,实性区切面灰黄色、质韧,囊性区内有少许结晶样物。病理检查巨检:灰白、灰褐色破…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8岁。发作性头痛10余年。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头颅MRI示右侧额部内板下见等长T1等长T2混合团块信号影,肿块部分侵入内板内,液体衰减反转回复(FLAIR)序列为等、高信号,DWI为高信号为主,内可见片状等、低信号。MRI示右侧额部颅骨内板下见团块状等、长T2(图1a),等、长T1(图1b)混杂信号影,边界清,FLAIR序列为等、高信号,其内可见小片状低信号影(图1c),DWI(图1d)示主体高信号,内见片状等、低信号。局部颅骨变薄,邻近脑实质受压。病理诊断为表皮样囊肿。详见图1。  相似文献   

4.
颅内高密度表皮样囊肿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内表皮样囊肿CT表现为高密度者很罕见[1] ,国内曾有数例颅内高密度表皮样囊肿报道[1、2 ] 。笔者近期遇到 1例 ,现报告如下。患者男 ,2 4岁 ,视力下降 ,行走不稳 1年 ,头痛 2个月余。查体 :神经系统未见异常。CT表现 :左额、颞叶近中线可见一巨大高密度占位病变 ,CT值约 94Hu,7cm× 6cm× 6cm大小 ,类圆形 ,边缘光滑 ,与周围脑组织分界清晰 ,跨颅凹生长 ,未见瘤周水肿及室旁水肿。肿瘤内靠边缘可见一小低密度灶。左侧脑室、三脑室、鞍上池受压 ,中线略向右移位。肿瘤与颅骨内板紧贴 ,未见颅骨有破坏及增生改变。增强扫描病…  相似文献   

5.
颅内表皮样囊肿由Pinson于1807年首先报道,1850年Remark提出异位残余上皮细胞的理论。Critchiet于1928年定名为表皮样瘤。颅内表皮样囊肿因其肉眼下色泽洁白带有珍珠光泽,又名珍珠瘤或表皮样囊肿,并被称为最美丽的肿瘤。其发病率为全脑肿瘤的0.2%~1.8%,好发于20~40岁,一般无性别之差,以桥小脑角、鞍旁最为常见[1-3],其次为第四脑室、侧脑  相似文献   

6.
1 病例报告 例1:女,25岁.因发现尿道口肿物20 d,经口服消炎药物7 d后未见肿块消退,前来我院检查:妇检正常,尿常规正常,尿道外口5点处可见一约0.9 cm×0.7 cm淡黄色突起物,表面光滑,质地硬,可推动,尿道口粘膜正常.于1998-09-08在局麻下切除肿块,术后留置导尿管5 d,抗炎7 d,拔管后正常排尿,痊愈出院.病理诊断:尿道口表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7.
对我院颅内表皮样囊肿13例MR诊断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9.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及总结我院2001-2008年以来,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32例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表现,结合相关文献,复习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1病例资料 女,21岁.1个月前无诱因突发抽搐,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四肢强直,持续约10分钟.家人急送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示:右颞叶后部占位性病变,胶质瘤可能性大.为进一步治疗入我院.行MRI检查示右颞后病灶呈信号均匀的长T1、T2表现,增强扫描信号无明显改变,考虑为胶质瘤.  相似文献   

11.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16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表皮样囊肿。男11例,女5例,年龄29-56岁,平均年龄45岁;行CT平扫与增强检查4例,行MRI平扫与增强检查6例,同时行CT与MRI检查6例。结果:肿瘤发生于桥小脑角区5例,鞍上区4例,鞍旁区3例,四脑室2例,小脑蚓部和小脑延髓池各1例。CT平扫肿瘤呈脑脊液样低密度,大多形态不规则,少数呈圆形、卵圆形,均有不同程度占位效应,增强后均无强化。MRI检查,大多数类似脑脊液样信号,T1WI呈现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少数在T1WI上呈高信号或混杂信号。结论:CT与MRI诊断表皮样囊肿均有重要价值,MRI显示表皮样囊肿优于CT。  相似文献   

12.
骨表皮样囊肿也称真性胆脂瘤,好发于颅骨,较多见。而骨外伤性表皮样囊肿临床少见。现报告2例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脾表皮样囊肿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患者常无症状,儿童和青壮年多发,预后好[1]。现报道2例脾表皮样囊肿,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例1男性,17岁。缘于外伤致腹痛2小时入院,全腹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否认有遗传疾病史,家族中无同病患者。专科查体:腹平坦,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左上腹为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恶变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报告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恶变1例,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点,探讨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恶变临床比较少见。影像学对表皮样囊肿典型病例诊断不难,恶变病例较困难,常需术后病理。外科治疗为首选。结论表皮样囊肿恶变机制目前不清,治疗应在手术切除基础上给予放射和化学治疗,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15.
颅内表皮样囊肿(亦称胆脂瘤)是起源于外胚层的一种少见的胚胎性肿瘤,发生率低,国内22,457例颅内肿瘤中有356例,占1.8~2.02%。既往诊断本肿瘤主要依赖于气脑和脑血管造影,对定位诊断有价值,定性诊断低。为提高本肿瘤的CT 定性诊断和研究本肿瘤的病理变化阶段的CT 表现,现将本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例1,29岁,因左侧睾丸肿大1个月余来我院就诊。查体:左侧睾丸体积增大,可摸及-包块,质硬,无触痛,临床考虑左侧睾丸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左侧睾丸体积增大,内可见-混合回声团块,大小约25mm×28mm,边界清晰、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囊壁可见环状钙化回声(图1)。  相似文献   

17.
正颅内表皮样囊肿是临床上并不少见的一种颅内先天性良性肿瘤性病变,约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0.2%~1.8~([1])。因外观呈乳白色且有珍珠样光泽,又称珍珠瘤。本文收集了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表皮样囊肿的资料,对其低场MRI表现进行分析。病例资料收集我院2006年~2012年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表皮样囊肿的完整资料,其中男4例,女3例,  相似文献   

18.
颅内表皮样囊肿是监床少见的先天性胚胎性肿瘤 ,约占颅内肿瘤的 0 .5 %~ 1.89% [1 ]。因肿瘤的密度与脑脊液相似 ,CT有时难以确定脑池内的病变范围 ,而 MRI显示较准确。现对我院 1988年 9月~ 1999年 9月 ,经手术证实的 14例颅内表皮样囊肿 ,分析其 CT、MRT及临床特征。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9例 ,女 5例 ;年龄 31~ 5 8岁 ,全部病例均行 CT、MRI检查并经手术证实 ,其中 4例加做 CT增强扫描。 14例均经神经科医生临床检查。1.2 方法  MRI检查采东芝 1.5 T超导型扫描装置。根据病变部位做横断、冠状及矢状面扫描。…  相似文献   

19.
病例女,39岁。胸骨上窝圆形肿块2年余,近日明显增大,质稍软,无压疼,活动度可,表面皮肤隆起,皮温及颜色未见异常。CT检查见胸骨上窝圆形囊实性肿块影,直径约3.5cm,密度不均匀,内见软组织密度壁结节,囊性成分CT值10 HU左右,边缘光滑,与皮肤分界清楚(图1,2)。B超检查:胸骨上  相似文献   

20.
声带表皮样囊肿易与喉部其他良性肿瘤混淆。我科从1985~1992年共治疗9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本组9例中,女3例,男6例;平均年龄41岁(16~67岁)。症状:8例有声嘶,其中2例伴有喉部疼痛及不适;1例无任何症状。声嘶持续时间20天至20年。发病部位及外观:9例均生长于右侧声带表面或边缘,囊肿最小约0.2cm×0.3cm×0.5cm,最大约0.5cm×0.5cm×0.5cm,外观表面光滑,色淡红或灰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