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变程度与听力损失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玲  顾之平 《耳鼻咽喉》1996,3(6):333-336
对117例(126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就其骨、气导阈值与中耳病变程度进行统计分析,所有参与分析病例均除外其他致因素。使用IBM-PC/AT微机及SPSS/PC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中耳病变程度从单纯鼓膜穿孔-听骨中断、破坏-骨质破坏,分为6个级别。结果发现随中耳病变的加重,低、中、高频骨导听阈呈逐渐 升趋势。资料时测听出现较明显高频气导听力损失及中、低频骨导听力损失,常预示中耳病  相似文献   

2.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变程度与听力损失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17例(126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就其骨、气导阈值与中耳病变程度进行统计分析,所有参与分析病例均除外其他致聋因素。使用IBM-PC/AT微机及SPSS/PC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中耳病变程度从单纯鼓膜穿孔→听骨中断、破坏→骨质破坏,分为6个级别。结果发现随中耳病变的加重,低、中、高频骨导听阈呈逐渐上升趋势。资料显示纯音测听出现较明显高频气导听力损失及中、低频骨导听力损失,常预示中耳病变较重。  相似文献   

3.
成人分泌性中耳炎所致骨导听力下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研究成人分泌性中耳炎(OME)所致的骨导听力下降.方法:2009-03-2010-02间收集的成人OME 50例,比较51耳中耳穿刺抽液前、后骨导听阈变化;单耳发病对耳健康者,将患耳穿刺前骨导听阈和健耳进行比较24例,穿刺后骨导与健耳比较22例,痊愈后骨导与健耳比较9例,痊愈后高频、超高频与健耳比较4例.结果:中耳穿刺抽出中耳积液后骨导听力在各频(0.5、1.0、2.0、4.0 kHz)均明显提高,4.0 kHz最显著;单耳发病对耳健康者2耳比较,穿刺前患耳骨导听力(0.5~4.0 kHz)下降,穿刺和痊愈后多数可以恢复至健耳水平;4例中有3例患耳痊愈后的高频、超高频(8、10、12、16 kHz)与健耳相比听力下降.结论:OME的中耳积液和内耳损伤均可引起骨导听力下降,但0.5~4.0 kHz频区的骨导听力下降多由中耳积液所致,内耳损伤早期主要表现为高频、超高频区的听力下降,随病程延长可向较低频区发展.  相似文献   

4.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可由毒素作用致内耳感音器功能紊乱,出现感音聋成分,早期有可能逆转,久后呈持久性,故如何能在各类传导性聋患者中早期发现其感音聋成分就很有意义。为此该作者用常规频域(128H~skHZ)测听计,高频(l~20kHZ)测听计(P,1、),超声(98kHZ),语言理解率和听力抗干扰能力等方法对96名各类中耳炎和140名听力正常健康对照组做了检查,受检者年龄17~75岁。中耳炎者女57,男39例。慢性化脓性中鼓室炎48例,上鼓室炎18例,粘连性中耳炎16例,急性中耳炎14例。将140名听力正常对照组按年龄段分为7组,每组…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明确听力、鼓室功能测试能否区分三种有渗出液的中耳炎(粘液性、化脓性、浆液性中耳炎)及临床表现明显而无渗出液的中耳炎。作者对129例12岁以下、中耳渗出持续3个月以上的患儿进行了研究。对其处置包括鼓膜穿刺和鼓膜切开置管术,术前一周内测试患儿的纯音听力和鼓室功能曲线。气骨导纯音阈取250~4000赫的平均值,以气导阈、骨导阈及气骨导差对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患者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听力重建效果,并对不同频率听力重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920例患者,从中筛选具有完整随访资料患者87名,利用纯音测听对患者手术前后0.25kHz、0.5kHz、1kHz、2kHz、3kHz、4kHz、6kHz频率处的纯音气导听阈、骨导听阈和气骨导差进行评估,比较各项指标手术前后差异,探讨各频率重建效果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气导听阈总体平均值在各个频率均有显著改善,听觉重建效果从低频到高频呈下降趋势,其中1kHz以下频率明显优于2kHz以上频率;术后气骨导差总体平均值在各个频率均有显著改善,且听觉重建效果从低频到高频呈下降趋势,其中1kHz以下明显优于2kHz以上;术后骨导听阈总体平均值除4kHz,其余各频率均有显著改善,1kHz重建效果显著优于其他频率,未做听骨链重建患者平均骨导听阈只有1kHz频率略有改善;术后随访期内无复发患者。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在清除病灶同时可有效重建慢性中耳炎患者听觉能力,低中频显著。  相似文献   

7.
假性气骨导差有时难以识别而造成误诊,甚至招致不必要的中耳手术。本文报告一例8岁男孩有病因未明的严重听力损失,纯音各频率的气骨导差都很大,鼓室功能图正常,双侧声反射消失,曾被诊断为耳硬化症而做鼓室探查术,术中发现中耳传音结构功能正常。进一步测听表明由于患几对振动的感觉异常敏感而出现假性气骨导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后主观听力改善与纯音测听结果的关系.方法 随访2000~2006年行鼓室成形术后1、3和5年的患者288例,复查纯音测听结果,并记录患者日常生活中听力改善情况.结果 鼓室成形术后,83.3%的患者(240/288)气骨导差在20 dBHL以内,85.8%患者(247/288)术后主观听力有明显改善.术后气导听阈下降小于或等于10 dBHL无实质性变化的患者中54.2%有主观听力改善;术后气导听阈下降30 dBHL时,100%的患者主观听力改善.结论 鼓室成形术前术后的气骨导差值、气导听阈值的变化,结合患者听力改变的主观感觉,可作为判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情况的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骨导听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同期选取对侧正常耳作为对照耳,通过对患耳与健耳、不同年龄组、单纯型与胆脂瘤型中耳炎、听骨链完好与听骨链破坏、细菌培养阳性者与阴性者,不同病理患者的术前骨导听力进行研究。所有患者进行纯音测听检查, 并对各频率骨导听阈进行统计学处理, 对影响骨导听力的因素做相关分析。结果0.5、2、4 kHz处,患耳骨导听阈值高于健耳,而低频0.25 kHz及1 kHz处患耳与健耳骨导听阈值差异不显著;随年龄增长,患耳与健耳骨导听阈值差异有逐渐缩小趋势;中耳胆脂瘤及听骨链破坏者对各频率骨导有明显影响;病程及细菌培养阳性与否对骨导听力损害差异不显著。结论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骨导听力有明显影响,但在不同频率,损害程度有差异;②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会影响对侧正常耳的骨导听力;③中耳胆脂瘤及听骨链破坏对骨导听力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鼓室硬化症与中耳胆脂瘤手术治疗前后听力变化情况。方法对36例中耳胆脂瘤患者,31例鼓室硬化患者手术前后听力变化进行回顾性总结,听力情况以500,1000,2000,4000Hz的气骨导差值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血钙水平没有明显差异;术前听力下降鼓室硬化症组比中耳胆脂瘤组严重;术后听力两组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且两组之间听力改善没有显著差别。中耳胆脂瘤组和鼓室硬化症组的术后气骨导差在500,1000Hz频率均明显低于术前。同时手术对于中耳胆脂瘤组听力改善在2000和4000Hz明显优于鼓室硬化症组。结论手术对于鼓室硬化症的听力改善效果与中耳胆脂瘤相似,尤其对于中低频听力的提高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11.
分泌性中耳炎所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高频测听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对扩展高频听力的影响。方法 对31例(32耳)SOM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行纯音测听及扩展高频测听,骨导频率范围为250Hz-8kHz,气导频率范围250Hz-20kHz,并与16例(32耳)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前有31.3%SOM患者平均骨导阈值〉25dB,平均骨导阈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骨导阈值在2、4kHz处差异明显(P〈0.01),治疗后平均骨导阈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扩展高频段,治疗前、后所有频率气导阈值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且有随着频率增高,治疗后气导改善逐渐减少的趋势。结论 SOM患者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聋由低频到扩展高频逐渐加重,治疗后低频区听力恢复较快,扩展高频区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虽然各型中耳炎的听力损失被传统地描述为传导性的,但过去10年间已注意到很多中耳渗液病例(主要是儿童)的骨导是降低的。作者们引证Paparella的研究,认为慢性中耳炎骨传导损失的机制似乎是“化学性污染”,即毒素通过圆窗膜被吸收。组织学证据表明,圆窗的变化在化脓性中耳炎较非化脓性中耳炎更为显著。这些改变,尤其是急性化脓性病例中的底转毛细胞损害,可暂时或永久地使耳对将来的损伤如噪声性聋和老年聋更为易感。这种理论似可解释为何在某些病人中观察到骨导下降而在另一些则否,尽管病因明显相同。本文目的是进一步研究慢性中耳炎的诊断性和预后性意义,特别着重估价感觉神经性聋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患者人工听骨植入术后听力恢复情况。方法对510例(520耳)行人工听骨植入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48例(150耳)采用全人工听骨植入(TORP)(TORP组),362例(370耳)采用部分人工听骨植入(PORP)(PORP组),比较TORP组和PORP组术后听力疗效。结果TORP组及PORP组术后12个月的听力分别与术前相比,0.25~4 kHz气导平均听阈和气骨导差均有改善(P<0.05),但术后骨导听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听骨链重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ORP组及PORP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12个月的骨导平均听阈、气导平均听阈及气骨导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RP和PORP均可有效改善伴听骨链破坏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患者术后听力。  相似文献   

14.
高压氧治疗突聋诱发急性中耳积液一例张志钢,李德坚,刘水莲患者,女,50岁。因双耳听力突然下降伴头晕、耳鸣1周入院。专科检查:双侧鼓膜完整,不充血,活动度良好。纯音测听:双耳气骨导均降至70dBHL左右,为重度感音性聋。双乳突及内听道X片示正常。入院后...  相似文献   

15.
声导抗检查对分泌性中耳炎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声导抗检查对分泌性中耳炎早期诊断的意义钱宇虹1宋江顺1李苏卫1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初期大多听力正常,耳科检查指征不典型,用常规纯音测听法检出率敏感性低。本文采用纯音测听结合声导抗检查,以早期发现患者的听力损...  相似文献   

16.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听骨链病变及对听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听骨病变特点、听骨链完整性的判断及对骨导听力的影响.方法:对148例(176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术前纯音测听,术中显微镜下观察听骨链病变.结果:骨疡型、胆脂瘤型中耳炎和鼓膜松弛部穿孔者听骨链多有破坏,松弛部穿孔先破坏锤砧关节,紧张部穿孔先破坏砧镫关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骨链完整、活动好52耳,听骨链中断或固定124耳.听骨链完好与听骨链病变者语频段气导听阈、气骨导差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语频段骨导听阈比较无差异,两者高频骨导听阈均提高.结论:骨疡型、胆脂瘤型中耳炎听骨链多有破坏.语频段气导听阈在40 dB以内,气骨导差在30 dB以内者,听骨链大多完好.气导听阈在55 dB以上,气骨导差在40 dB以上者,听骨链多有中断或固定.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伴有高频骨导听力下降.  相似文献   

17.
青年人高频测听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人耳能听到 2 0~ 2 0 0 0 0Hz的不同频率的声音 ,常规纯音测听测试的频率范围只包括 0 .1 2 5~8.0kHz。有许多原因使常规测听没有将 8kHz以上各高频频率包括在内 ,但高频测听在监测耳毒性听力损失、老年性听力减退、噪声性听力减退等中有重要价值。由于所用听力计和耳机各异 ,测试方法也不统一 ,测试结果不尽相同。本文对青年人进行高频测听及其意义予以报告。1 对象与方法测试对象为正常青年人 3 9例 (78耳 ) ,男 3 5例 ,女 4例 ;年龄 1 7~ 3 8岁。均无慢性疾病及耳疾史 ,无暴露噪声及应用耳毒性药物史 ,无长期戴耳机史 ;0 .1 …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某些类型的中耳炎,不仅会引起内耳的灾难性变化,而且能引起难于捉摸的耳蜗病理性和功能性改变。本文用猫作实验,由人为的咽鼓管阻塞引起中耳炎,对圆窗和卵圆窗膜的组织病理改变作了连续的观察。发现圆窗膜的病理变化是渐进性的,与中耳粘骨膜的变化类似,膜的通透性一致,启示圆窗膜很可能是中耳和内耳的一个通道。作者将32个健康成年猫,用无菌的硅海绵经腭堵塞左咽鼓管,右侧作对照。然后在第1、3  相似文献   

19.
耳内镜在二期听骨探查及听力重建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耳内镜在中耳二期听骨探查及听力重建手术中实用性和优越性;方法 对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1例耳硬化症术后听力仍未改善的患者在耳内镜下进行中耳探查并听骨链重建手术;结果 4例患者手术后三个月复查听力0.5、1、2KHz平均气骨导差缩小至10-20dB;结论 耳内镜二期听骨探查及听力重建技术是可行的,具有创伤性小、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我科2003年4月~2005年6月收治成人分泌性中耳炎20例,男18例,女2例,29~63岁,平均46岁。均于术前行常规鼻内窥镜检查,排除鼻咽部占位性病变、外伤等其他致咽鼓管阻塞病因。主要症状为耳闷不适,电测听示传导性耳聋,平均低频0.25~1hz,听力损失35dB左右,高频听力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