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耐放射异常球菌 ( Deinococcus radiodu-rans)在暴露于剂量 1 0倍于杀死大多数细菌的放射性后仍能存活并保持原有功能。此外 ,这种菌还能在营养极贫乏和干燥的环境中生存。因此 ,这种菌被选为放射性和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场所生物除污的候选菌。最近 ,基因组研究所的 White和 Fraser等完成了该菌的基因组测序。 UniformedServices University of the Heath Sciences的Daly等已研制出生物工程型的耐放射异常球菌。这种菌能将有毒的离子汞转化成毒性很低的元素汞、将可溶性铀 ( )转化成不溶性铀 ( )、将甲苯及相关氯化芳香族化合物解毒。利…  相似文献   

2.
耐放射异常球菌是已知的最耐放射性的生物。该菌对DNA损伤因素 ,特别是电离辐射损伤的致死和诱变作用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生物工程型的耐放射异常球菌已用于放射性环境中的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除污。本文对该菌的生物学特征、耐放射机制及其在生物除污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耐放射异常球菌是已知的最耐放射性的生物.该菌对DNA损伤因素,特别是电离辐射损伤的致死和诱变作用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工程型的耐放射异常球菌已用于放射性环境中的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除污.本文对该菌的生物学特征、耐放射机制及其在生物除污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耐辐射球菌(Deinococcusr adiodurans)N 注入后自由基产生的剂量效应和清除的时间效应.方法 对耐辐射球菌进行γ射线照射和N 离子注入后用ESR波谱测定自由基含量.结果 随着N 离子剂量的增加,耐辐射球菌自由基生成量先升高,再下降,最后在上升.在较高N 离子剂量下,随着注入后时间的延长,自由基含量降低;在较低剂量下,自由基的生成量较高.结论 抗辐射菌株对高剂量N 离子辐射有较强的自由基消除能力,但在低高剂量时反而比较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的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检测原理DNA为紧密的四级超螺旋结构 ,一般情况下 ,部分DNA的单链断裂对DNA的结构影响不大 ,不容易释放。在单细胞凝胶电泳 (SCGE)实验中 ,由于细胞裂解液的作用 ,膜结构受到破坏 ,胞内成份扩散到裂解液中 ,DNA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留在原位。在碱性条件下 ,DNA解螺旋 ,DNA的断链和亲碱性片段释放 ,在电场中移动 ,形成彗星样图像。通过测定DNA迁移部分的光密度或迁移距离可以测定DNA的损伤程度[1] 。2 实验方法目前多采用Singh等的“三明制”法制板[1] ,第一层为正常熔点琼脂糖(NMA) ,第二层为含有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红霉素耐药粪肠球菌中红霉素耐药基因ermB及其水平转移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红霉素耐药粪肠球菌耐药基因ermB,采用液体环境传递法研究红霉素耐药基因ermB水平转移情况。结果 20株耐红霉素粪肠球菌中ermB基因17株为阳性,阳性率为85.00%。液体环境传递实验结果表明,3.57%(10/280)菌株携带的ermB基因在粪肠球菌之间液体环境中水平转移;1.39%(4/288)菌株携带的ermB基因在粪肠球菌与葡萄球菌之间液体环境中水平转移;无法统计菌株携带的ermB基因在粪肠球菌与大肠杆菌之间液体环境中水平转移情况。结论耐红霉素粪肠球菌ermB基因携带率较高,且该基因在粪肠球菌间和异种菌株间液体环境下可发生水平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医院2007-2009年临床分离耐高浓度庆大霉素肠球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流行分布。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方法检测aac(6′-)Ie-aph(2″-)Ia、aph(2″-)Ib、aph(2″-)Ic、aph(2″-)Id、aph(3′-)IIIa基因。结果 383株肠球菌属中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最多见,分别占47.0%和38.6%,其中耐高浓度庆大霉素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分别为79.3%和44.6%;耐药基因检测显示,aac(6′-)Ie-aph(2′-)Ia基因的阳性率为62.8%,其中143株耐高浓度庆大霉素屎肠球菌中129株含有aac(6′-)Ie-aph(2″-)Ia基因,66株耐高浓度庆大霉素粪肠球菌均含有aac(6′)-Ie-aph(2″-)Ia基因,未检测到aac(6′-)Ie-aph(2″)-Ib、aac(6′-)Ie-aph(2″-)Ic和aac(6′-)Ie-aph(2″-)Id基因。结论 aac(6′)-Ie-aph(2″-)Ia基因是医院临床分离耐高浓度庆大霉素肠球菌的惟一耐药基因,监测肠球菌属对高浓度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检测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基因,为临床治疗肠球菌属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因是人类遗传信息的化学载体,决定我们与前辈的相似和不相似之处。在基因工作正常的时候,我们的身体能够发育正常。功能正常。如果一个基因不正常,甚至基因中一个非常小的片断不正常,可以引起发育异常.疾病,甚至死亡。近年来,一项新的技术——预测性基因检测技术已被科学家研制成功,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可以在疾病发生前发现疾病发生的风险。提早预防。科学家们究竟通过怎样的手段来实现这种检测?检测对人体会不会带来伤害?这种技术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在普通老百姓中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笔者有幸参加了赴以色列公共卫生管理培训班。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笔者无不感受到以色列犹太文化的包容与创新,以色列人的务实与敬业,而这点点滴滴都充分体现在他们日常的工作中,也正是这种精神使这个国家在许多领域令其他国家望尘莫及。求是的工作态度以色列总统西蒙·佩雷斯曾说:"犹太人最大的传统就是不满足,这对于政治来说或许不是好事,但  相似文献   

10.
肠球菌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动物和人类的消化道共生生物体,具有偶然侵入组织并能够经受恶劣环境的潜力,但由于临床上侵入性设备的使用以及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肠球菌尤其是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i,VRE)的泛滥并引起普遍严重感染。抗生素中的糖肽类药物能够有力抵抗耐药性极强的肠球菌株,但由于VRE的出现使得相关治疗面临挑战,导致其引起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位于致病菌中的前列。VRE所致耐药的机制是由于万古霉素作用位点的改变,包括由染色体基因决定的天然耐药以及通过接合型转座子或整合子-基因盒系统而导致的获得性耐药。VRE可将耐药基因水平传递给其他肠球菌或其他种属革兰阳性菌,使医院感染程度加重,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鉴于VRE感染日益严重,研究VRE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机制,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综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耐药机制、肠球菌毒力因子分布以及感染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粪肠球菌耐药特性及其ermB基因与转座子Tn1545和Tn917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K-B纸片法对临床分离的86株粪肠球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用PCR检测粪肠球菌ermB、Tn1545和Tn917基因。结果86株临床分离的粪肠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74.4%;耐红霉素粪肠球菌中,ermB基因的携带率为95.3%,Tn1545的携带率为81.3%,Tn917的携带率为26.6%;其中,26.2%的ermB基因同时存在于Tn1545和Tn917中,55.4%的ermB基因单纯存在于Tn1545中,1.5%的ermB基因单纯存在于Tn917中。结论粪肠球菌耐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主要耐药基因为ermB基因,ermB基因主要是通过Tn1545来携带其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且Tnl545可能是引起粪肠球菌多药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基因是人类遗传信息的化学载体,决定我们与前辈的相似和不相似之处.在基因工作正常的时候,我们的身体能够发育正常,功能正常.如果一个基因不正常,甚至基因中一个非常小的片断不正常,可以引起发育异常、疾病,甚至死亡.近年来,一项新的技术--预测性基因检测技术已被科学家研制成功,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可以在疾病发生前发现疾病发生的风险,提早预防.科学家们究竟通过怎样的手段来实现这种检测?检测对人体会不会带来伤害?这种技术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在普通老百姓中得到普及?带着种种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医学博士甄二真教授.  相似文献   

13.
儿童肠球菌耐药性分析和部分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肠球菌感染抗生素耐药性状况,检测肠球菌部分耐药基因。【方法】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25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TEM)、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aph(2")、aph(2")、aph(3")-Ⅲ、ant(6)-Ⅰ基因)、万古霉素耐药相关基因(VanA、VanB、VanC)、耐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GyrA、ParC)和耐药外排EmeB基因。【结果】26株肠球菌全部对万古霉素敏感,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敏感性高,对其他抗生素高度耐药,屎肠球菌对除万古霉素以外的所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显示高水平耐药。25例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共检出各种耐药基因57个,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基因,屎肠球菌耐药基因检出率高于粪肠球菌检出率。【结论】儿科肠球菌感染主要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除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外,对常用抗生素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肠球菌具有多重耐药基因;相关耐药基因是导致肠球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对比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胰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简称为“HPB-SICU”)和美国重症监护医疗信息库第IV版(MIMIC-IV)中肠球菌检出情况和耐药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20年HPB-SICU和2008-2019年MIMIC-IV中ICU患者临床资料,筛选提取其中肠球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数据,对比分析肠球菌菌株数、来源和耐药变化情况。结果 HPB-SICU共检出肠球菌705株,多重耐药菌163株,主要来自胆汁、腹腔引流液和血液。MIMIC-IV共检出肠球菌1 104株,多重耐药菌276株,主要来自呼吸道、尿液和血液标本。两组数据均显示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最低,MIMIC-IV中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高于HPB-SICU(P<0.05)。HPB-SICU中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保持高度敏感,近五年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共检出耐利奈唑胺粪肠球菌5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也保持高度敏感,虽然近五年对万古霉素耐药率略有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近五年未检出耐利奈唑胺屎肠球菌。近十年HPB-SICU中肠球菌对替加环素耐药率接近100%。结论 近...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地高辛(DIG)标记染色体DNA作为探针,South-Western印迹法检测DNA结合蛋白(DBP),对耐辐射菌D.Radiodurans的DBP进行N-末端氨基酸序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野生型耐辐射菌中存有八种DBP的特征蛋白(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122,93,29,16,15,14和12kDa);经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其中93kDa和33kDa可能为新的蛋白质;这两种新DBP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6.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15例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患者中可以是社区感染,但医院感染较多,老年患者、住ICU,基础疾病以消化系统疾病及住院时间长而易致感染,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多,多伴有耐药葡萄球菌同时培养阳性。结论强效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及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是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治疗可交替使用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严格的隔离消毒措施可防止该感染在医院内蔓延。  相似文献   

17.
鼠疫PCR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体外扩增特异DNA片段的技术。借助PCR,可在几个小时内,将DNA序列扩增2×105~2×106倍[1]。需要扩增的DNA样品可以是纯净的,也可以是多种生物物质的异常复杂的混合物的一小部分,这种DNA可以...  相似文献   

18.
采用60Coγ源照射、3H-TdR掺入等方法,探测不同方法处理的两株放射敏感性不同的人纤维肉瘤组织细胞DNA合成情况。结果发现,辐射对该两种细胞DNA合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低剂量范围照射时DNA合成随剂量增加出现一快速下降的陡相,高剂量范围时合成下降平缓。两种细胞在照射后3小时DNA合成达到最低值,两种细胞间DNA合成差异不明显。未发现细胞活存敏感性与DNA合成抑制敏感性之间的相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湖北地区肠球菌体外耐药监测与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监测湖北地区肠球菌耐药性并对耐药株进行基因分型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9所大型综合医院感染标本中分离的335株肠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以“WHONET4“软件分析;并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法(RAPD)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对耐氨苄西林肠球菌(ARE)分离率17.0%,对耐氨基糖苷类肠球菌(HLAR)分离率38.2%,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分离率为0%,HLAR合并ARE的分离率为5.4%,万古霉素中介肠球菌(VIE)分离率2.1%;21株ARE分为16型,43株HLAR分为26型,7株HLAR合并ARE分为5型。结论:湖北地区肠球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其感染在本地区呈散在流行态势;临床微稗室应严密关注多重耐药肠球菌的产生及播散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类着色性于皮病基因D(XPD基因)751位点、312位点多态性与电离辐射损伤效应之间的相关性,为筛检电离辐射高危人群提供生物学指标。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唐山市所有从事射线工作的人员为对象,选择有染色体异常的放射人员182人为病例组,以无辐射损伤182人为对照组,进行1:1配对。染色体分析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XPD基因751,312位点基因型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结果XPD751位点野生型AA与突变基因型(包括突变杂合子AC和突变纯合子CC)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野生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OR=1.90。95%CI=1.10~3.28,P〈0.05)。结论XPD75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辐射致染色体损伤有关联,751位点野生基因型AA是辐射致染色体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