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采用核酸反相杂交技术检测常见社区获得性肺炎致病菌。方法:用16SrRNA基因通用引物扩增细菌371bP片段,将通用探针和特异探针固定于硝酸膜上,通过反相杂交技术对肺炎锭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进行诊断,并与常规痰培养结果比较。结果:100份合格痰标本中检出细菌75株,革兰阳性菌31株,革兰阴性菌44株,其中肺炎链球菌15株,流感嗜血杆菌9株,卡他莫拉菌4株,均优于传统的痰培养方法。结论:反相杂交技术对致病菌的诊断准确可靠,经济快速,是临床诊断的可靠工具。  相似文献   

2.
抗菌药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燕明  缪竞智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6):1423-1425
抗菌药品种繁多、临床应用广泛,且存在抗菌药滥用的问题。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及儿童是特殊人群,其抗菌药使用较特殊,故本刊就抗菌药在社区获得性肺炎、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老年人和儿童的合理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吴小琳 《海南医学》2006,17(2):134-136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uired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1].  相似文献   

4.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 ,CAP)的病原菌耐药情况和诊断、治疗及其预后情况。方法 :对 65例老年CA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CAP病例占老年感染性疾病的 61 .9% ,临床表现不典型 ,肺炎链球菌占感染菌株 46.7% ,致病菌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肺炎链球菌是老年CAP最常见的致病菌 ,及时确诊 ,根据药敏合理应用抗生素有助于老年CAP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叶滨 《当代医学》2013,(18):157-158
目的调查河源市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致病菌感染情况,了解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情况,找出敏感抗生素。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4月河源市2所医院儿科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1500例,采用血平板、中国蓝平板和SemdiaMycoⅡ诊断试剂盒和间接免疫荧光试剂盒对所有病例痰样本致病菌和非典型病原体进行分离检测,并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河源市婴幼儿病原体阳性检测例数为946例,检测率为63.07%。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CAP例数分别为50.93%和30.20%。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是两种主要的致病菌,分别达到11.87%和8.33%;283株分离的肺炎链球菌中有169株(59.72%)对青霉素中介、158株(55.83%)对阿奇霉素耐药、36株(12.72%)对环丙沙星耐药,78株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中有54株(30.34%)对氨苄西林耐药。结论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是河源婴幼儿CAP的主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阿奇霉素及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初始细菌学检测在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诊治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细菌学检测对无基础疾病。无并发症的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诊治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8例CAP病例的痰涂片G染色。痰培养,血培养结果及按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进行的经验治疗结果。结果 92例有合格痰标本的病例,仅4例痰培养阳性,1例痰涂片阳性,无一例血培养阳性。结论 目前的常规细菌学检测手段对无基础疾病。无并发症的非重症CAP的诊断与治疗均无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海潮 《中国医刊》2000,35(1):12-14
近年来,对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的检测和治疗方法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CAP的临床处理方面仍存在争论,现就CAP目前的诊断和处理做简要介绍。1 CAP的诊断CAP定义为非住院患者发生的急性肺实质感染。其临床表现至少有下述一个以上的症状,包括发热?..  相似文献   

8.
笔者就我院1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农村老年COPD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致病菌,探讨临床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门诊治疗时间5~10d,经治疗,所有患者热退、无咳嗽、肺部体征消失,治疗2周后复查胸片显示所有患者肺部炎性反应均吸收,所有病例均临床治愈。结论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原,要尽早明确诊断,及早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学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哈尔滨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细菌学及药敏情况。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 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率为60.5%,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率为30.2%,其它致病微生物感染率为9.3%。结论 革兰阳性球菌仍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致病菌,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及阿奇霉素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李群  李为民  高属生  颜浩 《西部医学》2006,18(3):272-274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社区成人获得性肺炎中支原体肺炎的分布及临床和治疗转归情况,为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四川地区273例≥15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取急性期合格痰标本做细菌培养,同时用血清学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结果273例患者中50例确定为支原体肺炎,其中33例为单纯的肺炎支原体感染,17例合并其它细菌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性别无关,多见于50岁以下尤其是3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与一般的细菌性肺炎相比,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相似,但以干咳为主,肺部体征少。按照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提示经验性单用新氟喹诺酮或β内酰胺抗生素 大环内酯或新氟喹诺酮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较好。结论四川地区支原体肺炎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占18.32%,为常见病原菌之一。经验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应覆盖非典型病原体。  相似文献   

12.
杨涛毅  彭珉娟  李磊  万朝敏  郭丽春 《西部医学》2013,(12):1785-1787,1790
目的 通过住院病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和难治性社区获得性肺炎(Refractory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RCAP)非典型病原体(Atypical pathogens,AP)感染的比较,了解成都地区难治性社区获得性非典型肺炎住院儿童的感染状况和特点,为RCAP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MIF)时315例儿童难治性社区获得性非典型肺炎和普通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儿的血清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和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niae,LP)和多种检测方法栓测其它病原微生物,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在163例儿童难治性社区获得性非典型肺炎共检测出典型病原体阳性36例,检出率22.09%,MP、LP、CP阳性率分别为14.11%、4.91%和4.29%.CAP中病原体阳性53例,检出率34.87%,MP、LP、CP阳性率分别为23.68%、6.57%和5.26%.非典型病原体在全年均可发病,感染率秋、冬季最高,其中肺炎支原体低于同期CAP的检出率,36例RCAP非典型病原体阳性患儿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者16例(44.44%),非典型病原体和其它2种病原菌混合感染5例(13.88%),非典型病原体间混合感染2例(5.55%).在RCAP非典型病原体检测阳性的患儿有并发症出现17例(47.22%),CAP的10例(18.86%%).两组在发热率、发热和咳嗽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日和联合抗感染治疗率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儿童难治性社区获得性非典型肺炎的住院患儿非典型病原体是主要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有较低的检出率,低于普通社区获得性肺炎;RCAP中混合感染、并发症是导致RCAP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联合监测肺炎支原体(Mp)和肺炎衣原体(Cp)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CAP患者1 580例,监测患者咽拭子标本中Mp、Cp,培养并鉴定其主要病原菌,比较不同抗感染方案的疗效.结果 CAP病原体以Mp (30.0%)、肺炎链球菌(15.9%)、流感嗜血杆菌(12.9%)、Cp (10.1%)比例最高,且同时合并2种病原体感染者较为多见(10.1%);治疗中β-内酰胺类药物使用频率最高(76.71%);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或联合氟喹诺酮类药物对CAP治愈率(66.72%)显著高于单独应用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56.73%,P<0.01);单用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与应用β-内酰胺类联合氟喹诺酮类(65.4%)或大环内酯类药物(68.5%)对单纯Mp或Cp感染CAP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细菌合并Mp或Cp感染时,联合用药治愈率(69.7%)明显高于单用β-内酰胺类药物(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P患者感染Mp与Cp较多见,β-内酰胺类药物是常用治疗药物,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药物可提高患者治愈率,Mp与Cp联合检测对于敏感抗生素的选择及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科住院并被确诊为老年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患者(肺炎组)80例和同期入院的老年非肺炎患者(对照组)80例为研究对象,肺炎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PCT、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肺炎组血清PCT阳性率(80.0%)明显高于外周血WBC计数(50.0%)、ESR (45.0%)及痰培养(2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肺炎组和对照组血清PCT水平分别为(3.12±1.05) ng/mL和(0.45±0.13) ng/mL,两者比较,治疗前肺炎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外周血WBC计数及ES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肺炎组血清PCT水平分别为(3.12±1.05) ng/mL、(0.48±0.16) ng/mL,两者比较,肺炎组经治疗后血清PCT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外周血WBC计数及ES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较外周血WBC计数、ESR水平更敏感地反映老年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炎症变化情况,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邓朗明 《河北医学》2003,9(7):615-616
目的:探讨当前全国散发流行的,少数城市小爆发的非典型肺炎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已确诊的20例病人的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结果:20例患者,8例合并COPD,糖尿病.免疫力低下.营养较差,其中3例已发生呼吸衰竭,l例死亡,其余经积极治疗痊愈出院。结论: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新发现的传染力极强的重症呼吸道传染病,须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提高救治率,减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早期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成人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早期治疗失败的发生率及其对CAP患者预后的影响.比较老年CAP患者(年龄>65岁)与年轻CAP患者(年龄≤65)导致早期治疗失败原因的异同.结果 成人CAP患者549例,年龄(61±23)岁,年轻患者208例,老年患者421例.住院病死率为10.2%.共计68例(12.4%)患者出现早期治疗失败.根据原因分类,其中诊断错误9例(13.2%),宿主相关因素25例(36.8%),肺炎相关因素27例(39.7%)和不明原因7例(10.3%).相对年轻CAP患者,宿主相关因素导致的早期治疗失败在老年CAP患者中更常见(P=0.002).而年轻CAP患者中,早期治疗失败主要与肺部相关因素有关(P=0.005).结论 早期治疗失败会增加CAP患者病死率及延长平均住院时间.在临床工作中及早认识并预防早期治疗失败的出现,对于改善CAP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incidence and causes associated with early failure in hospital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analysis was performed for adult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CAP between Jan.2002 and Jan.2008. The impact of early failure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AP was evaluated. Differences in causes of early failure between≤65 years and >65 years groups were calculated using χ2 test. Results A total of 549 patients (208 younger and 341 elderly patients) were enrolled with a mean age of (61±23)years. Mean hospital stay was 11 days and in-hospital fatality was 10.2%. As a result, 68 cases (12.4%) presented early failure within 72 h of admission. Most causes of early treatment failure could be attributed to host-related factors (36.8%) and pneumonia-related factors (39.7%). As compared, host-related factors were more important causes for elder patients and pneumonia-related factors were more common in younger patients. Conclusions Early treatment failure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fatality rate and longer of hospital stay. Its detection and management require careful clinical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由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病毒引起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infectious atypicalpneumonia,IAP)患者合并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肺炎支原体抗体变化,为治疗和防范非典型肺炎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受SARS病毒感染的99例患者发病后,运用肺炎支原体抗体凝集实验,检测其肺炎支原体抗体和滴度;AP患者经口服四环素、达菲、拜复乐,结合静脉注射生脉、鱼腥草、吉粒芬等综合性治疗后,观察比较了81例治疗后,其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及治疗前后滴度变化.结果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部分出现MP合并感染,占所检测患者47.5%,滴度高低与病情有一定相关性;经治疗后,MP抗体阳性率为23.5%,抗体滴度出现下降,两者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非典型性肺炎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可以反映其合并感染情况,其滴度变化可以监测患病后病情的发展变化及治疗效果观察,为临床诊断预后等提供辅助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准确病原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炎症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住院的153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按照肺泡灌洗液(BALF)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两组:单一感染组为单纯肺炎支原体(MP)感染(n=52)、混合感染组为肺炎链球菌(SP)与MP混合感染(n=26)。结果 133例患儿BALF中检出MP(86.9%)。单一感染组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均显著高于混合感染组(Z=-2.411,P=0.016;Z=-2.025,P=0.043)。两组发病8 d前白细胞均显著低于8 d后(Z=-2.399,P=0.016;Z=-2.109,P=0.035)。BALF细胞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单一感染组发病8 d前后BALF中中性粒细胞与巨噬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34,P=0.190;t=-0.082,P=0.935)。混合感染组发病8 d前BALF中中性粒细胞显著高于8 d后、巨噬细胞显著低于8 d后(t=2.707,P=0.025;t=-6.087,P<0.001)。结论 儿童大叶性肺炎多为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收集河北省11家医院219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合格痰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病原体。125例检出病原体,其中肺炎链球菌检出率最高,占60%(75/125),病毒感染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常见,占26%(32/125),混合感染占25%(31/125)。≤30岁和51~70岁两个年龄段肺炎链球菌检出率较高;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高;肺炎支原体多见于肺炎患者预后研究组(PORT)分级Ⅰ、Ⅱ级的轻症患者;有基础疾病者病毒感染率较高,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致病菌,病毒感染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占据重要位置,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常见;年龄、基础疾病是影响病原体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菌的分布和细菌耐药性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因CAP和HAP住院并且痰菌培养阳性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年龄、基础疾病、病原学特点、药物敏感结果。结果:CAP患者总计229例,平均年龄74±1.2岁;HAP患者总计136例,平均年龄85±0.9岁。两组平均年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每一个观察病例至少伴有一种基础疾病,而并发两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占94.7%。革兰阴性菌感染128例,占55.8%,革兰阳性菌感染67例,占29.2%,混合细菌感染26例,占11.3%,而真菌感染以与细菌混合为主共8例,占3.4%。在感染的革兰阴性菌中仍然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居多,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为主要革兰阳性菌。结论:老年患者肺炎以革兰阴性菌为优势菌株,对喹诺酮类和第3代头孢菌素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革兰阴性菌选用含有酶抑制剂的头孢菌素,而对革兰阳性菌宜选用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