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近年来,尽管胃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胃食管结合部腺癌(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AEG)的发病率却急剧增加[1,2]。目前我国AEG的早期诊断率仍较低,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3]。由于AEG位于食管和胃之间,有关AEG的定义、生物起源、病因、分类、分期和手术治疗目前仍存在诸多争议。因此,制定出AEG的最佳治疗策略对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食管腺癌和贲门癌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研究。结果 :10 8例患者中食管腺癌 2 2例 (男∶女 =3 5∶1,Ⅱ期 15 4 % ,Ⅲ期 76 9% ,Ⅳ期 7 7% ) ,贲门癌86例 (男∶女 =4 6∶1,Ⅰ期 2 9% ,Ⅱ期 7 1% ,Ⅲ期 74 3% ,Ⅳ期 15 7% )。30例患者获得根治性切除。食管癌中位生存期是 3 75个月 ,贲门癌是 9 36个月。根治性切除 (2 6 1个月 )显著高于姑息性切除 (7 1个月 ,P <0 0 5 )。姑息手术者 (7 11个月 )与未治疗者 (11 2 9个月 )无明显差异 (P =0 35 3)。转移淋巴结的数目超过 6个 (P <0 0 5 )或阳性率超过 6 5 6 % (P <0 0 1) ,中位生存期显著缩短。结论 :手术只能显著改善根治性切除的食管和贲门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胃癌发病率在全世界逐年下降,但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发病率却呈现上升趋势[1],其在胃癌发病率中超过50%,远远超过了中远端胃癌,而这种现象在欧美国家表现比较突出,并且以Siewert工型AEG为主[2].而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东方国家的发病率则稍低,主要以Siewert Ⅱ、Ⅲ型AEG为主.由于AEG在其临床概念、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手术方式等方面定义不清,各国学者都有其各自理论和观点,尚未统一共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s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在世界各地的发病率都呈升高趋势[1]。尤以西欧、北美上升明显。中国人的AEG发病率尚不清楚,国内对食管癌高发的北方或南方部分地区进行的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5.
6.
曹唐 《医学综述》2014,20(18):3376-3378
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其发展为食管腺癌的风险较普通人明显增高。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抑酸治疗、外科手术行食管切除和内镜下治疗。由于抑酸治疗的局限性、食管切除手术本身的高风险、术后诸多并发症、高费用等因素,以及随着近10余年来消化内镜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内镜下治疗Barrett食管变得越来越普遍,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该文就Barrett食管治疗方式的原理、疗效、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几十年来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发生率显著增高,且预后远不及胃窦部癌好。外科手术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解剖位置的特殊性,使其在诸多问题上存在争议。本文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分型、病理分期及外科手术治疗中存在的争议性问题进行综述,以便为临床中手术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易  韩盛玺  沈通良 《四川医学》2002,23(6):617-617
近年来 ,欧美国家有不少关于食管腺癌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不断增加的报道 [1 ]。但在国内 ,因其发生率较低而常常不被重视 ,为加深对食管腺癌的认识 ,特对我院内镜室近 12年来检查确诊的食管腺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9~ 2 0 0 0年的 12年间 ,我院内镜室共做胃镜检查 4 4 92 7人次 ,经病理检查确诊的食管癌共有 6 31例 (1. 4 0 % ) ,其中食管腺癌有 4 1例(0 .0 9% ) ,男 36例 ,女 5例 ,年龄 4 3~ 78岁 ,食管腺癌占食管癌的 6 .5 0 %。1.2 病理分类和生长部位 :食管腺癌的病理分类 :单纯腺癌 39例 ,腺鳞癌 2例。食管腺癌的…  相似文献   

9.
食管腺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中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我院胸心外科于200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食管癌患者中食管腺癌共计13例。本组病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诊断,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覃工 《医学综述》2001,7(1):14-15
Barrett食管 (Barrett’sesophagus,BE)是指食管远端的食管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代替 ,与胃食管反流密切相关 ,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 ,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现就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研究的国内外进展综述如下。1 Barrett食管的发病机制Barrett食管分为 ,①长节BE :指远端食管长度 >3cm的食管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覆盖。②短节BE :指 <3cm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覆盖。BE的发病率约 2 %~ 12 % [1 ] 。BE内镜下可分为三型 :①全周型 :红色粘膜向食管…  相似文献   

11.
贲门腺癌和食管腺癌基因表达谱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贲门腺癌(CAC)与食管腺癌(EAC)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方法:收集贲门肠化生(CIM)和Barrett食管(BE)、CAC和EAC组织,用含有4 096条人类基因cDNA的芯片对其mRNA差异性表达进行比较,用组织芯片免疫化学染色法观测相同差异性表达趋势基因的蛋白产物在CAC和EA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IM和BE差异表达的基因与CAC和EAC差异表达的基因比较,相同差异性表达趋势的基因有23条,其中上调17条,下调6条.对上调基因乳腺癌耐受蛋白(BCRP)、细胞凋亡蛋白抑制因子1(cIAP1)和下调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蛋白产物进行组织芯片分析,CAC组织中BCRP和cIAP1蛋白阳性率均为80.0%,EAC组织中2者阳性率均为33.3%,CAC组织中2者阳性率高于EAC组织(P=0.018).CAC组织中MMP2蛋白阳性率为40.0%,EAC组织中为55.5%,2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6).结论:CAC与EAC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上差异明显,分子生物学特性各异,组织起源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年间发现的22例食管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症状、部位、形态、长度、病理类型。结果食管腺癌好发于老年男性,以食管下段居多(50%),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多见(50%),恶性程度高。结论食管腺癌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好发于食管下段,对于发酸烧心及胸骨后不适者提倡早期胃镜检查,对于反流性食管炎、胃黏膜异位症及Barrett食管加强复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食管腺癌(PEA)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我院1965~1998年98例PEA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手术组与手术 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3%、31.6%、15.8%和75.6%、57.8%、37.8%。结论 原发性食管腺癌的治疗1年生存率两组间无差别,但3年、5年生存率手术 化疗组明显优于单纯手术组,因此对于PEA的治疗以手术加化疗的综合治疗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肠化或无肠化.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食管腺癌的病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食管腺癌的病理研究进展RESEARCHADVANCESONTHEPATHOLOGYOFPRIMARYESOPHAGEALADENOCARCINOMA张永幸,乔思杰综述(同济医科大学武汉430030)原发性食管腺癌(PrimaryEsophage...  相似文献   

16.
Barrett食管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肠化生或不伴肠化生,其中伴有特殊肠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1].Barrett食管是由英国心胸外科医生Barrett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报道并以其名字命名.近年来食管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尤其是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17.
Barrett食管的诊断及其与食管腺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由英国心胸外科医生Barrett在1950年首次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肠化或无肠化,其中伴有特殊肠上皮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BE的一般发生率为0.25%~3.90%,而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的发病率可高达10%~20%。BE最多见于白种人,黑人和亚洲人相对较少。BE与食管腺癌的发生率密切相关,是一种主要的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因此,提高对BE的认识和诊断率是食管癌早期防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食管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腺癌的组织来源、组织学分型、生物学特性及合理的综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5~2000年间58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诊断证实为原发性食管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食管单纯腺癌41例、腺鳞癌17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9%(44/58)、43.1%(22/51)、23.8%(10/42)。结论:食管腺癌粘膜下浸润能力强,预后较食管鳞癌差,手术切除以全胸段食管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为宜,同时应最大限度地清除区域淋巴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0年5月86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经腹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全部经腹手术,食管切缘癌残留10例.结论:食管胃交界部腺癌容易浸润食管下段,术前应重视食管的梗阻程度,术中探查要仔细,根据siewert分型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手术入路.以保证完整切除的肿瘤和彻底淋巴结.  相似文献   

20.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近年来在东西方国家发病率均明显增加,其发生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等多种因素有关.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是进展期AEG的有效治疗手段,但SiewertⅡ/Ⅲ型AEG切除范围、淋巴清扫及微创技术应用尚存在争议.局限于黏膜内的早期AEG可以行内镜下治疗,腹腔镜技术在早期远端胃癌中安全有效,但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系统等微创技术应用于进展期AEG其安全性及长期预后尚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多数研究认为对于Ⅱ/Ⅲ型AEG,手术方式和入路并不影响患者长期预后,而TNM分期、辅助及新辅助治疗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等是影响长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