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建立了标化的分析血清抗原的SDS—PAGE法,并初步分析了麻风、结核、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血清抗原谱带,发现12.5%为最适分析胶浓度。在受试血清中同病的不同个体之间条带基本相同不同病种与正常血清比较有条带减弱甚至缺失的现象,特别是多菌型麻风血清C、E、I带缺失,少菌型的C、E带缺失,提示其对麻风的诊断,分型可能有一定作用,值得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用改良酶联免疫斑点15试验(简称 M-Dot-ELISA)对麻风家内接触者(HC)血清进行了麻风杆菌特异性酚酚糖脂I(PGL-I)抗原检测。75例HC均经麻风杆菌明胶微粒凝集试验(ML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证实为麻风杆菌特异性抗体阳性者。结果表明:①75例HC中抗原阳性者16例,阳性率为21%。接触多菌型麻风(MB)者的抗原阳性率(28%)明显高于接触少菌型麻风(PB)者(0%),两者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01 )。②抗体弱、强阳性组的抗原阳性率和抗原量之间亦有极显著差异(P<0.01)。③40例正常人及10例经MLPA和ELISA检测证实特异性抗体阳性的非麻风患者血清标本,抗原检测均阴性。  相似文献   

3.
初步分析了自己建立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免疫印迹试验及其应用于麻风菌和有关分支菌抗原的结果,表明受试各菌都有自己独特的SDS-PAGE谱和WR反应谱。ML的WB反应带与有关报民大多相符,虽未能显示28KD,但发现ML有新的55KD反应带。作者谇为,这些结果及特性可用于菌株鉴别和筛选血清试验用的吸收剂,对分析和寻找用于血清试验和疫苗的抗原及分离提纯这些抗原有相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理解麻风菌处携带在麻风病传播,维持中的作用,以及运用鼻携带检测来评价麻风病防治效果,比较了PCR和Dol-ELISA/ECL平行检测32例活动性麻风患者,13例愈后者和143名麻风家内接触者鼻分泌物及皮肤组织中的麻风菌及其PGL-1抗原。  相似文献   

5.
用免疫斑点试验改良法(M-Dot-ELIS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0例多菌型麻风患者治疗前后的99份血清进行了PGL-I抗原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治疗前后及治疗中各段时间的抗原下降速度远快于抗体,二者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U=9.05,>2.58,P<0,01)。抗原量的下降以治疗后第1个月最快(79.14%),治疗第3个月时已下降99%以上,这提示抗原的检测可用于监测多菌型麻风的早期疗效,在发现耐药和抗麻风新药筛选方面亦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用麻风患者的血清(L38份、B19份、T36份)比较了α1-ELISA、α2--ELISA与PGL-I-ELISA法,结果各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滴度分别为:α1-抗原>α2-抗原>PGL-I,尽管L型的血清中抗α1-抗原的滴度明显高于其它两种抗原,但其阳性率在三种方法之间统计学上没有差别,分别为97%,92%和94%;B和T型血清α1-ELISA法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种方法,分别为84%、58%、68%和47%、38%、30%,以α1-ELISA法的敏感性最高。提示α1-ELISA在麻风血清诊断中有很大潜力,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重组麻风杆菌α2融合蛋白为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α2-ELISA)在监测麻风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已建立的α2-ELISA检测312例用DDS单疗的麻风病治愈者血清中的抗α2融合蛋白抗体。结果:多菌型组α2抗体阳性率高于少菌型组,且在多菌型治愈者中的α2抗体滴度显示随着DDS疗程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结论:提示α2-ELISA在多菌型麻风治愈者中可望成为一个麻风复发监测的血清学手段之一,且在麻风疗效的评价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SACT的建立及其与PGL—I—ELISA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抗麻风菌特异酚糖脂I(PGL-I)单克隆抗体B8F1IV建立了间接血清抗体竞争试验(scrum antibody competition test,SACT),其性为99%特异性为96.5%。以本法与标准化的C PGL-抗原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GL-I-ELISA)作了比较。所用麻风血清为100例(LL20、BI20,BB20,BT20),正常人血清为28例,结果显示丙地在检测MB病人上无  相似文献   

9.
作者于1991年4-5月对麻风高流行区广南县和文山县的麻风家庭接触(HCP)723人,健康人(EHP)1632人和甘肃省非麻风流行区健康人(NHP)131人,用检测血清抗ND-O-BSA和PGL-1抗体水平的ELISA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血清阳性标准是根据EHP和NHP的血清抗体水平,即EHP的阳性标准分别为0.23和0.225,NHP的分别为0.14和0.17,根据NHP的阳性标准(NHPC  相似文献   

10.
麻风菌重组融合蛋白α—抗原的血清学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麻风2的血清(L38份、B19份、T36份)比较了α1-ELISA、α2--ELISA与PGL-I-ELISA法,结果各型患者血清中的抗何不工分别为:α1-抗原〉α2-抗原〉PGL-I,尽管LG 血清中α1-怕的滴度明显高于其它两种抗原,但其阳性率在三种方法之间统计学上没有差别,分别为97%,92%和94%;B和T型血清α1-ELISA法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种方法,分别为84%、58%、68%  相似文献   

11.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基底膜带相关抗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疫印迹和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5例大疱性系统红斑狼疮(BSLE)血清,对照为 5例获得性大疤性表皮松解症(EBA)、20例类天疱疮(BP)、20例SLE和10例正常人血清。结果表明,3例(3/5)BSLE血清结合盐裂皮肤真皮侧和真皮提取物中290 000抗原,其中2例BSLE血清也结合表皮提取物中 165 000抗原,结果与 EBA和部分BP血清相同。SLE血清未结合 290 000和 165 000抗原。提示BSLE血清中存在EBA和BP抗体,推测EBA和BP抗原可能是BSLE的皮肤基底膜带相关抗原。  相似文献   

12.
在对不同人群中的麻风血清流行学进行了研究,样本取自江苏宝应、高邮,陕西城固、桔园、湖南桑植、城步,湖北天门,建始,辽宁本溪和美国芝加哥等地,共5861份,其中包括各型麻风病人55例、家内接触者1083例,配对随机人群425例、随机人群3171例和正常人380例。正常人采自麻风流行区的95例,非流行区的(NNC)285。除辽宁本溪用MS-ELISA筛选外,其余各地均用PGL-I-ELISA。结果:1  相似文献   

13.
对检测麻风菌用的几种PCR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些PCR以编码麻风菌65KD,36KD,18KD,groEL和16SrRNA的基因为基础。比较用的指标是敏感性,特异性,简易快速和节省试剂,结果显示以编码麻风菌65KD抗原的基因为基础的PCR为最实用,其检测下限为10-100条麻风菌,与其它已知的分枝菌无交叉反应,用单对引物,仅需30个循环,以2.5-3个小时就能完成实验,且用料公为其它常用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免疫印迹法检测结缔组织病抗ENA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测定抗ENA抗体的方法,国内常应用对流免疫电泳法(CIE),国外则多采用双向免疫扩散法(DID)。以上两法虽简便,但需多种标准血清,且不能探明相应抗原的结构,限制了对抗原及其抗体的深化研究。我们采用免疫印迹法(i。munoblotting,IB)与CIE法作对比检测了皮肌炎IDM)、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PSS)、Sj6gren综合征(SjS)、类风湿性关节炎(RA)、重叠综合征(OI。S)和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等患者的血清抗ENA抗体,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一、病例和方法(一)病例:…  相似文献   

15.
初步分析了自己建立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与免疫印迹试验(WB)及其应用于麻风菌(ML)和有关分支菌(AFB)抗原分析的结果,表明受试各菌都有自己独特的SDS—PAGE谱和WB反应谱。ML的WB反应带与有关报导大多相符,虽未能显示28KD,但发现ML有新的55KD反应带。作者认为,这些结果及特性可用于菌株鉴别和筛选血清试验用的吸收剂,对分析和寻找用于血清试验和疫苗的抗原及分离提纯这些抗原有相当的潜力。作者对实验方法及应用技巧作了详细描述,分析麻风菌(ML)抗原及其免疫活性对了解ML的抗原组成,探索麻风诊断、分型乃至发病机理都有重要意义。对此,国外已有些报道,但国内尚未见。  相似文献   

16.
麻风病     
20000102 麻风杆菌重组α抗原的应用研究:α2-ELISA的建立/尹跃平(中国医科院皮研所)…//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1999,15(2).-12~14 应用重组麻风杆菌α2融合蛋白为抗原,建立α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麻风病人和健康正常人的血清进行了检测,评价了α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有关试剂及最适浓度,其敏感性与PG-1-ELISA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挥发性缓冲液醋酸铵碳酚盐(0.01mol/L)为α2抗原最佳包被液;(2)重组α2融合蛋白的最适包被浓度为5μg/ml;(3)显色剂…  相似文献   

17.
用M.CAMS-A株做为抗麻药筛选指示菌,自行设计了初筛抗麻风药的双相培基试验,初筛200种中药,发现48种有抗M.CAMS-A活性。作者认为DMA简单,易行、廉价、实验周期短,且集中了固、液两相单用时全部的优点,加之不同时间用已与受试验物相互作用过的菌做划线接种有药物动力试验的效果,所以系一有潜力的抗麻风药物体外初筛试验。  相似文献   

18.
麻风和结核是相关的慢性病,常出现在世界上同一地区,但有关两病共同感染的病例资料不多。作者自印尼的泗水地区采集了各型麻风血清26份,健康血清70份,用Hewitt的竞争法以单克隆抗体明确抗原特性,测定了这些血清对7个分枝杆菌抗原表位的抗体。这些表位中的一个是麻风菌特异的,三个对结核菌特异,一个与其它分枝菌呈广泛交叉反应,两个对麻风菌有交叉反应而对其它分枝菌交叉反应小。结果大多数瘤型和一些结核样型病人显示对麻风菌特异抗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麻风菌α抗原基因的特异表位,通过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法及多引物PCR法制备出麻风菌α抗原基因不同表位的DNA片段,并对以消化法得到的DNA片段进行了初步表达,为确定麻风菌α抗原基因的特异表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抗体对麻风病人并不具有保护作用。由于抗体是抗原刺激后的早期表现,因此抗体测定可作为早期诊断亚临床感染的工具,并且可作为治疗中的观察指标。过去用全麻风菌或部份纯化的麻风菌提取物作抗原与先经其它分枝杆菌吸收过的、消除了交叉反应抗体的血清进行测试。近来发现从感染麻风菌的犰狳组织可以提取大量麻风菌特异性酚糖脂(PhenolicGlycolipid,PGL-1),从而开创了麻风血清学新的远景。至于用全麻风菌或其它分枝杆菌为抗原与未加预先吸收的血清起反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