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5株铜绿假单胞菌诱导酶及药敏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诱导酶的产生及对8 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法,诱导酶检测采用纸片法.结果:43.1%的铜绿假单胞菌产诱导酶.产诱导酶株组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哌拉西林、阿米卡星、氨曲南耐药率均低于非产诱导酶株组(P<0.005),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产诱导酶株组高于非产诱导酶株组(P<0.05).结论:诱导酶的检测能补充常规药敏试验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气管切开患者不同时间痰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率情况。方法:对气管切开半年内59例患者痰培养的158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气管切开半年-1年16例患者痰培养的56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及气管切开1年以上13例患者痰培养57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气管切开患者不同时间痰培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气管切开不同时间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均大于50%的抗生素有:氨苄西林、氨曲南、羧苄青霉素、头孢唑啉钠、头孢噻肟钠、头孢唑肟、头孢曲松钠、头孢呋辛钠、头孢噻吩、环丙沙星、磺苯咪唑青霉素、羧噻吩青霉素、替门汀、头孢哌酮钠。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低于50%的抗生素有:丁胺卡那霉素、头孢他啶、庆大霉素、亚胺培南、氧哌嗪青霉素。结论:老年气管切开不同时间痰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率变化不大;气管切开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较严重;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氧哌嗪青霉素、头孢他啶等。  相似文献   

3.
78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美国德灵公司Microscan Autoscan-4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前5位的耐药率分别为头孢曲松66.67%、头孢噻肟52.56%、氨曲南23.0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6.67%、头孢吡肟15.38%。其中5株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除对上述抗生素高度敏感,同时对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舒巴坦、头孢呋辛均敏感。检出1株全耐药菌株。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脲基青霉素及其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剂保持较低的耐药率。要加强对粘液型和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监测和研究,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感染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53株,采用MIC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53株,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第四代头孢敏感率>90.0%,产ESBLs 47株,对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敏感率>90.0%.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新生儿重症病房的主要院内感染的革兰阴性菌之一,临床上出现院内感染或有院内感染风险时,应及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对避免耐药菌的产生,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华建平  夏涌 《当代医学》2007,(19):38-40
目的 了解临床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分离及分布情况和超广谱β2内酰胺酶菌株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使用美国MicroScan autoSCAN4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药敏卡进行药敏及ESBLs检测.结果 在517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分离出大肠埃希氏菌128株,其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28株,铜绿假单胞菌105株,不动杆菌属92,肠杆菌属92株,肺炎克雷伯菌69株,其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0株,构橼酸杆菌属17株,摩氏摩根菌14株.大肠埃希菌引起再发性尿路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除阴沟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应首选三代头孢菌素.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较强的抗生素依次为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妥布霉素.在临床用药中应高度重视细菌多重耐药性的问题.结论 大肠埃希菌引起再发性尿路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对非产ESBLs株除阴沟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应首选三代头孢.对多重耐药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对产ESBLs菌株的治疗,以亚胺培南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华建平  夏涌 《当代医学》2007,(10):38-40
目的 了解临床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分离及分布情况和超广谱β2内酰胺酶菌株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使用美国MicroScan autoSCAN4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药敏卡进行药敏及ESBLs检测.结果 在517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分离出大肠埃希氏菌128株,其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28株,铜绿假单胞菌105株,不动杆菌属92,肠杆菌属92株,肺炎克雷伯菌69株,其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0株,构橼酸杆菌属17株,摩氏摩根菌14株.大肠埃希菌引起再发性尿路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除阴沟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应首选三代头孢菌素.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较强的抗生素依次为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妥布霉素.在临床用药中应高度重视细菌多重耐药性的问题.结论 大肠埃希菌引起再发性尿路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对非产ESBLs株除阴沟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应首选三代头孢.对多重耐药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对产ESBLs菌株的治疗,以亚胺培南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需氧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红  许军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6):445-446
目的 研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主要需氧病原菌的种类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136例CSOM患者的中耳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分离出病原菌118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42株)和铜绿假单胞菌(32株)为主,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11株)和真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红霉素多耐药,对左氧氟沙星、利福平、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敏感性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多耐药,对泰能、头孢哌酮/舒巴坦、丁胺卡那霉素、头孢他啶较敏感.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CSOM的主要需氧病原菌;二者对青霉素类和第一代头孢菌素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医师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用药.  相似文献   

8.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慢性化脓中耳炎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16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耳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离出病原菌183株,以金黄金葡萄球菌(63株)和铜绿假单胞菌(57株)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经分别为100%和71.4%,对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和头孢头抗生素敏感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氟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敏感。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济南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二者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医师不仅凭经验,而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用药,以防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分离的胶黏型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特点及耐药特性,探讨其耐药机制,为临床治疗选药提供依据。方法应用MicroscanA/S-4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测试胶黏型和非胶黏型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1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胶黏型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14%~37%,非胶黏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为35%~77%。结论胶黏型铜绿假单胞菌不产生诱导酶(IB),在体外耐药性明显弱于非胶黏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但因其存在生物膜,体内用药时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分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2000年1月到2001年12月本院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美国oade microscan Autoscan-4自动系统进行菌株测定及敏感性测试。结果:分离出150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敏感性(包括敏感和中敏)依次为亚胺培南86.7%,特治星80%,哌拉西林74.6%,阿米卡星73.3%,氨曲南70.6%,头孢吡肟67.3%,环丙沙星66.7%,复达欣66%,妥布霉素58.6%,庆大霉素55.7%,头孢西丁10%,氨苄青霉素6%,头孢唑啉5.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酰脲青霉素(哌拉西林),氨基糖甙类(阿米卡星),单环类,四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体质较高敏感性,但耐药现象非常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敏感及耐药情况,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各种临床标本所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26株,其中呼吸道(痰及咽拭子)分离出101株(80.1%);脓及分泌物分离出15株(11.9%).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头孢吡肟、丁胺卡那的耐药率分别为3.2%、6.3%、9.5%、9.5%;对复方新诺明、氯霉素、替卡西林的耐药率分别高达96.8%、95.2%、40.5%.结论 我区铜绿假单胞菌主要以呼吸道及伤口感染为主,对其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严格执行抗生素的管理制度,使临床用药在药敏试验结果的指导下进行,对控制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具有重要意义.加酶的三代头孢(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以及四代头孢(头孢吡肟)可作为我院铜绿假单胞菌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的耐药特征和耐药机制.方法 VITEK-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 PCR法对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相关基因(IMP、VIM、GIM、OXA)和膜微孔蛋白基因oprD2进行检测.结果 66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舒普深、特治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8.5%、40.0%和44.6%,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1.5%、43.1%和47.7%;66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IMP阳性11株(16.7%)、VIM 4株(6.0%),oprD2基因缺失5株(7.6%),其余耐药基因未检出.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其耐药机制主要与细菌产IMP型金属β-内酰胺酶以及膜微孔蛋白基因oprD2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13.
唐跃华  梁玉全  董少琛  卢解红 《海南医学》2006,17(8):134-135,176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微量比浊法和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结果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替坦的耐药率均>95%,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13.64%、10.23%,9.85%和9.09%.20株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铜绿假单胞菌中有9株检出VIM、IMP、TEM、DHA和oprD2基因缺失,其中有3株菌同时携带3-4种耐药基因.结论1、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类、头霉类和头孢Ⅰ、Ⅲ代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很强的耐药性.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以及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低于15%.2、本院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铜绿假单胞菌株携带VIM、IMP、TEM、DHA耐药基因和有oprD2基因缺失.耐药表型相同的菌株可以携带不同的耐药基因,耐药表型不同的菌株可以携带相同的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286株铜绿假单胞菌(PA)持续高产金属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AmpC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揭示其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VITEK-32和ATB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28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与药敏试验,对可疑产金属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AmpC酶的菌株,用改良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和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三种酶表型的确证。结果 286株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的总检出率为17.8%(511286),其中,金属酶的检出率为8.7%(25/286),ESBLs的检出率为5.2%(151286),AmpC酶的检出率为3.8%(111286),金属酶+AmpC酶的检出率为0.7%。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比非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明显严重,产酶菌对第3、第4代头孢菌素、单环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及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50%,结论 产生AmpC酶、ESBLs和金属β-内酰胺酶是P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产酶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应加强对3种β-内酰胺酶的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及播散。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本院常见病原菌的构成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ATBexpression半自动细菌分析仪及其配套的ATB药敏检测条进行细菌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本院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40株、革兰阴性杆菌中肠杆菌科大肠埃希菌103株、肺炎克雷伯菌110株、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141株、不动杆菌6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较少。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对三代头孢、复方哌拉西林较敏感,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耐药较少。结论临床上在应用抗生素时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合理使用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为临床预防感染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从下呼吸道感染的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体外12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96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主要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甙类保持较低耐药率,但对三代头孢抗菌敏感率较低。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高本院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甙类保持较低耐药率,但对三代头孢抗菌率高,在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以达到有效治疗及减缓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我院获得性肺炎的细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对2007年8月至2009年9月间我院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病原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本组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达18.33%,其次肺炎克雷伯菌占15.00%,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5.00%,鲍氏不动杆菌占15.00%,大肠埃希菌占6.67%。铜绿假单胞菌除对亚胺培南敏感外,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均偏高。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以及嗜麦芽假单胞菌对头孢类药物的耐药率相对偏低。嗜麦芽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对头孢三代的耐药率相对偏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林可霉素以及头孢唑啉耐药率极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G^+球菌菌株。结论:医院获得性肺炎细菌对多种药物耐药,临床医师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K-B扩散法测定亚胺培南等7种抗菌药物对4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冻融法粗提铜绿假单胞菌酶液,用改良三维试验分析β-内酰胺酶类型。结果:46株铜绿假单胞菌均对3种以上抗生素耐药,表现为多重耐药。三维试验阳性率52.2%(24/46),其中单一产AmpC酶菌株15株,单一产ESBLs菌株6株,同时产AmpC酶及ESBLs菌株2株,1株产其它β-内酰胺酶。结论:产生β-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其中β-内酰胺酶以产AmpC酶为主,是造成临床上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菌素第3、4代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2004~2007年笔者所在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分析,为临床提供基本的选药依据.方法 对门诊和住院患者分离的110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监测其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 11种抗生素的平均耐药率达到61 4%,占前二位的分别是头孢唑啉(95 5%)、氨苄青霉素(92 7%).结论 对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的耐药率差异明显,说明实验室对其正确检测,可帮助临床合理选药,减少耐药性的扩散.  相似文献   

20.
陈洁  王卫华  吕婉飞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7):415-415,417
目的了解易产诱导酶的革兰阴性菌耐药特点,为抗生素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178株革兰阴性菌,其中阴沟肠杆菌68株,产气肠杆菌30株,枸橼酸菌属20株,沙雷菌属14株,铜绿假单胞菌46株,用生物梅里埃GNS-143卡、部分按照NCCLS规定之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碳青霉烯类仍是对这几种产诱导酶细菌作用最强的抗生素,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其作用略优于第四代头孢菌素;2种3代头孢菌素中,头孢他啶总体作用略优于头孢曲松,但两者耐药性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对5种细菌的耐药率略高于同期全国水平。结论产生诱导酶的革兰阴性杆菌易成为多重耐药菌株,临床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