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一种基于寰枢椎解剖标记点间线段比值判断寰枢椎后路固定融合术中固定角度是否合理的方法。方法横断面研究。根据纳入标准从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拍摄有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的无症状志愿者库中进行筛选, 共纳入207例志愿者数据, 其中男98例, 年龄(40.68±13.87)岁, 女109例, 年龄(42.64±14.45)岁。在侧位X线片上过枢椎下关节面后缘(a)作平行于齿状突后缘的直线(L), 分别交寰枢椎于点b、c和d, 测量线段ab、bd、bc、C1-C2角并计算bd/ab和bc/ab值。分别在男性组和女性组中对bd/ab和bc/ab两个数值预测寰枢椎固定角度不合理(≥22°)的能力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计算两种ROC曲线下面积(AUC), 并用Delong检验比较两种预测方式的性能, 确定区分C1-C2角度是否合理的截断值并计算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男性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bc/ab值预测C1-C2角不合理的AUC为0.791(95%CI:0.696~0.867, P<0.001), 截断值为0.449, 灵敏度为...  相似文献   

2.
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后生理曲度恶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影响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颈椎生理曲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56例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的性别、术前颈椎的稳定性、术中是否破坏C2后柱结构完整性、术后功能锻炼及术后颈椎生理曲度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前Cobb角为(5.12±3.44)°,术后为(-4.96±4.49)°(t=23.34,P<0.01).性别与生理曲度无相关性(P>0.05).术前颈椎不稳定倾向与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的相关系数为B=1.002,P=0.02,有相关性;术中破坏C2后柱结构与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的相关系数为B=1.023,P=0.03,有相关性;术后是否进行正规颈椎功能锻炼与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的相关系数为B=1.034,P=0.02,有相关性.结论:术前有颈椎不稳或不稳倾向者术后易出现颈椎生理曲度的恶化;术中C2后柱结构的破坏及术后非正规的项背肌功能锻炼与颈椎后突畸形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枢椎交叉椎板螺钉新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生物力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枢椎交叉椎板螺钉治疗寰枢椎不稳这一新的内固定技术进行生物力学评估。方法成年国人甲醛固定的枕颈(C0~C4)标本10具,对寰枢椎不稳模型分别行Gallie法内固定、双侧Magerl法内固定、C1椎弓根-C2交叉椎板螺钉内固定,进行寰枢关节的强度、刚度测量,分析寰枢椎的载荷-位移、应力-应变、扭矩-扭角关系和扭转刚度指标。结果Gallie法内固定明显增强了寰枢椎不稳模型的稳定性,但其固定强度明显小于Magerl法和C1椎弓根-C2交叉椎板螺钉内固定(P〈0.05),C1椎弓根-C2交叉椎板螺钉内固定强度大于双侧Magerl法,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1椎弓根-C2交叉椎板螺钉内固定能为失稳的寰枢关节提供坚强的生物力学环境,枢椎交叉椎板螺钉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陈连  王春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41-43
上颈椎损伤系指寰枢椎及其附属结构因创伤而致骨折、韧带撕裂、关节脱位等,该类损伤并非少见。由于其解剖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故与颈椎其他部位的损伤,在损伤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根据损伤部位和类型分类上颈椎的损伤可分为:(1)寰枕关节脱位;(2)寰枢关节半脱位;(3)寰椎爆裂性骨折(Jefferson骨折);(4)寰椎前弓撕脱骨折;(5)寰椎后弓骨折;(6)枢椎椎弓骨折(Hangman骨折);(7)枢椎椎体骨折;(8)齿状突骨折;(9)寰枢间韧带损伤、寰枢关节脱位。上颈椎损伤常引起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的表现,随着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外科学与内同定材料的发展,对上颈椎损伤的治疗进步较快。现就对上颈椎损伤的治疗进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齿突侧块间距在儿童寰枢椎固定性旋转半脱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笔者医院收住的42例寰枢椎固定性旋转半脱位患儿及45例正常儿童的寰枢椎CT资料,分析患儿组寰枢椎相对旋转角与齿突侧块间距差的相关性并比较患儿组与正常组齿突侧块间距不对称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患儿组寰枢椎相对旋转角与齿突侧块间距差无明显相关(r=-0.29,P=0.06);正常组与患儿组齿突侧块间距差不对称(≥1mm)发生率无明显差异,x2 =2.52,P>0.05.结论 齿突侧块间距差≥1 mm不适合作为儿童寰枢椎固定性旋转半脱位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计算机模型,测量并分析颅底凹陷程度、寰枢椎脱位程度、侧方关节畸形程度和齿状突畸形程度之间形态学参数的相关性,为研究齿状突、侧方关节畸形引发寰枢椎脱位的生物力学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收集60位志愿者颈椎断层CT扫描序列图像数据并分为正常对照组、颅底凹陷不伴有寰枢椎脱位组、颅底凹陷伴有寰枢椎脱位组,每组各20例。利用Mimics Research 20.0软件建立三维模型,测量形态学参数并利用IBM SPSS 2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齿状突尖部到Chamberlain线距离、ADI、齿状突高度、齿状突高度/基底宽度、齿状突倾角1和2、矢状位关节倾角、颅颈倾角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齿状突高度/基底宽度与矢状位关节倾角显著负相关(r=-0.687,P<0.001),齿状突高度和齿状突高度/基底宽度与颅底凹陷和寰枢椎脱位显著负相关(r=-0.573,P<0.001)。矢状位关节倾角与颅底凹陷和寰枢椎脱位显著正相关(r=0.691,P<0.001),颅颈倾角仅与颅底凹陷显著正相关(r=0.644,P<0.001)。结论齿状突畸形、侧方关节畸形是颅底凹陷患者出现寰枢椎脱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椎生理曲度的生物力学变化所致颈椎不稳与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对3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和30例随机抽样正常健康者颈椎的X线表现做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颈椎生理曲度不稳者为23例(76.6%),颈椎间盘退变7例(23.4%);不稳定节段为1个者6例,2个者13例,3个者4例。颈椎不稳主要发生在C3-C4、C4-C5、C5-C6,偶见于C6-C7,且多为中度以上。对照组颈椎生理曲度不稳者为7例(23.4%),且多为轻度;颈椎间盘退变占21例(70%)。结论颈椎生理曲度的生物力学变化所致的颈椎失稳是交感型颈椎病的重要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测量正常成人C0-C2高度的方法和正常值范围以及与斜坡枢椎角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正常成人颈椎CT原始DICOM数据,应用RadiAnt DICOM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测量,先调整颈椎至正中矢状位,在枕骨大孔前后缘最低点作连线,测量枢椎前缘最低点到该连线的最短距离为C0-C2高度和斜坡与枢椎后缘的夹角,比较性别之间有无区别,并分析C0-C2高度与斜坡枢椎角度相关性。结果212例颈椎CT,C0-C2高度为3.48~5.49 cm,平均(4.18±0.32)cm,95%可信区间为4.14~4.22 cm,斜坡枢椎角为126.10~174.30°,平均(152.45±8.51)°,95%可信区间为151.30~153.61°;其中113例男性,C0-C2高度为3.51~5.49 cm,平均(4.34±0.31)cm,95%可信区间为4.28~4.39 cm,斜坡枢椎角为126.10~174.30°,平均(152.84±8.70)°,95%可信区间为151.22~154.46°;99例女性,C0-C2高度为3.48~4.58 cm,平均(4.00±0.22)cm,95%可信区间为3.96~4.05 cm,斜坡枢椎角为131.50~171.50°,平均(152.02±8.30)°,95%可信区间为150.36~153.67°。男女之间比较,C0-C2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坡枢椎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C0-C2高度与斜坡枢椎角的相关性(r总=0.337,r男=0.414,r女=0.295),均呈低度相关(P<0.05)。结论应用CT测量C0-C2高度是一种方便可行准确的方法,枢椎前缘最低点到枕骨大孔前后缘最低点连线的最短距离可以真实反映C0-C2的高度,男性C0-C2高度高于女性,C0-C2高度与斜坡枢椎角呈低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椎失稳症与颈椎后凸之间的关联性和X线测量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颈椎后凸畸形致失稳症的影像学资料,均摄标准颈椎正侧位、双斜位及动力侧位(过伸位、过屈位).采用多种颈椎测量法测量椎体曲度改变及水平位移角度.结果 全部病例X线平片表现为颈椎曲度改变,椎体顺列排列不良,最大屈伸活动范围变小,颈椎后凸椎节失稳处椎体后切线夹角、Boren氏值、DC1-T1 值和DC2-C7 值、水平位移(HD)或角度位移(AD)均异常.CT与MRI检查病例部分伴有椎间盘病变.结论 颈椎后凸是导致颈椎失稳症的重要因素,正确掌握后凸畸形的影像学表现和测量是诊断颈椎失稳症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椎后凸畸形患者矢状位上颈椎曲度和重力线的改变,为临床颈椎后凸畸形的矫形提供参考?方法:对60例颈椎后凸畸形患者颈椎侧位片?过伸过屈片进行测量,测量A?B?C角,并计算3个角在屈伸运动中的变化值?选取60例颈椎正常人计算颈椎弧形的顶点和D值,比较他们和颈椎后凸畸形患者的区别和联系?结果:中立位时,A角平均值为正值,自C2~C7该值逐渐增大;过伸位时,A角平均值减少,减少的幅度逐渐减少;过屈位时,A角平均值增加,增加的幅度仍逐渐减少?B角变化规律和A角相似,但其平均值大于A角?在屈伸运动中,上位椎体A角变化(D角)基本等于下位椎体A角变化和此两椎体之间C角的变化之和(E角)?颈椎后凸畸形患者在屈伸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弧度的顶点上下移动在C4~C5,与正常人一致?但颈椎后凸畸形患者的C值和齿突后缘到C7椎体后缘的间距(D值)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在颈椎屈伸的变化过程中,后凸畸形患者与正常人具有相同的规律,颈椎曲度的变化是以顶椎为中心,在矢状面上的旋转和位移造成的?本研究揭示了颈椎后凸畸形椎体在动态运动中的变化和规律,为颈椎后凸畸形的矫形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