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增智合剂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益 《四川中医》2003,21(9):26-28
为了观察增智合剂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 (VD)的临床效果 ,将 87例V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增智合剂 ,对照组用喜得镇 ,采用随机方法给药。结果显示 :治疗组总体疗效肯定 ,临床症状的改善显著 ,脑电地形图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5 )。在观察中未发现药物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李胜迪  陈丹  朱晓临 《新中医》2020,52(23):54-56
目的:观察益肾化浊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血流、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血管性痴呆患者 7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38 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肾化浊汤治疗。疗程均为 3 个月,观察比较 2 组临床疗效,双侧大脑中动脉 (MCA)、前动脉 (ACA)、后动脉 (PCA)、椎动脉 (VA)、基底动脉 (BA) 的平均血流,炎症指标如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 等水平。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 89.47%,对照组为 68.42%,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双侧 MCA、ACA、PCA、VA、BA 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 (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升高较对照组更显著 (P<0.05)。治疗后, 2 组血清 TNF-α、IL-6、hs-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且观察组各项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 (P<0.05)。结论:益肾化浊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脑动脉血流供应,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方锦才  张佳克  安海龙 《新中医》2020,52(23):57-60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联合胞磷胆碱钠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0 例波动期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胞磷胆碱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治疗。 2 组疗程均为 3 个月,评估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 2 组治疗前后两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应用 Barthel 指数(BI)表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精神状态。结 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 83.33%,对照组为 53.3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升高 (P<0.05),外周血 Hcy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 (P<0.05);且观察组 2 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 (P<0.05)。治疗后,2 组患者 MMSE 评分、BI 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 2 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 20.00%,对照组为 26.67%,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胞磷胆碱钠片治疗波动期血管性痴呆患者疗效肯定,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点按枕下三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颈椎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点按枕下三角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方法,治疗15天后观察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在眩晕程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及平均血流速度(VM)值显著上升,脉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值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VD及VM值上升(P〈0.05)。治疗后2组血流参数值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76.25%。结论:点按枕下三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肺宣肺降浊胶囊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益肺宣肺降浊胶囊治疗组(治疗组,40例)和吡拉西坦胶囊对照组(对照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及脑电地形图分析系统(EE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5%)优于对照组(70.0%)。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ADL及EEG变化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肺宣肺降浊胶囊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地改善轻中度VD患者的认知障碍、行为能力以及和脑电地形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健脑复智口服液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铎 《中医杂志》2006,47(3):193-196
目的;探讨健脑复智口服液对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机理。方法:按标准选择45-80岁VD患者50例,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受试组口服健脑复智口服液,对照组口服都可喜片。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查MMSE积分、BBS积分、中医证候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查经颅多普勒(TC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受试组与治疗组MMSE积分、BBS积分、中医证候指标、TCD等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健脑复智口服液对VD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将203例本病患者分为治疗组(103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均予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予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予盐酸多奈哌齐片、康复训练。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认知功能疗效、行为能力疗效、脑电地形图改变和脑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均可以提高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临床疗效,且治疗组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脑电地形图疗效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全脑Ach、NE、DA和5-HT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能有效地改善VD患者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及脑电地形图,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刘小倩  郭兰凯  张唯聪 《新中医》2023,55(10):23-26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丸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 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8 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 例。对照组给予甲磺 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养血清脑丸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2 周。比较2 组血液流变 学指标[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WBV)、纤维蛋白原(Fib)]、双椎动脉(VA) 和基底动脉(BA) 血流 速度、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2%,明显高于对照组 72.88%,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PV、WBV、Fib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PV、WBV、Fib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VA、BA 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 升高(P<0.05);且观察组VA、BA 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头晕目眩、恶心呕吐、 倦怠乏力、耳鸣耳聋、头重如蒙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证候评分均低于对 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8%,对照组为11.87%,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养血清脑丸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椎 动脉血流速度及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9.
宣方杰  王碧浪 《新中医》2024,56(9):41-45
目的:观察天麻素联合胞磷胆碱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 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PCIV 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联合组54例。2组均接受常规干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干预 治疗基础上给予胞磷胆碱钠胶囊口服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14 d。 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眩晕评定量表评分系统(DARS) 评分、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 评分、脑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红 细胞比容(Hct) ],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78.00%(P< 0.05)。治疗后,2组DARS评分与DHI-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DARS评分与DHI-S评分 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右侧椎动脉平均 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右侧椎动 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V、HSV、LSV及Hct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 且联合组PV、HSV、LSV及Hct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天麻素联合胞磷胆碱治疗PCIV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能通过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而缓解 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10.
周妙珍 《新中医》2022,54(16):171-17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男性血管性痴呆(VD) 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抗氧化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 例男性VD 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0 例。2 组均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2 组均治疗12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抗氧化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评分。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2 组GSH-Px、SOD、VEGF、NO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MDA、ET-1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GSH-Px、SOD、VEGF、NO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MDA、ET-1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MMSE、ADL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MMSE、AD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男性VD 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的抗氧化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提高其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6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用ELISA法捡测血浆中载脂蛋白E(ApoE)的浓度,采用MMSE和ADL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测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和53.3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测组和对照组MMSE、ADL量表评分与治疗前自身对照均有明显改善(P〈0.01);观测组治疗后的MMSE、ADL量表评分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两组血浆ApoE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自身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观测组血浆Apo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于VD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机理与降低血浆ApoE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12.
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赖新生  江钢辉 《中医杂志》1997,38(6):340-343
将46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配对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针刺组)。观察治疗前后HDS、FAQ、CCSE的评分值,SOD、LPO、GSH—Px、血脂和NO等含量以及EEG、TCD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电针组有效率为52.2%,总有效率为8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0%和47.8%(P<0.01);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0.01),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提示电针治疗VD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对VD的近期智能康复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3.
槐米浮萍胶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槐米浮萍胶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0例,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240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槐米浮萍胶囊(由槐米、浮萍、水蛭、乳香、没药、茯苓、白鲜皮、蛇床子、怀牛膝、黄芩、苦参、甘草等组成)治疗。4周为1疗程,连续用药1-3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03例,显效126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临床治愈69例,显效67例,有效31例,无效73例,总有效率为69.60A%。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对照组仅有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槐米浮萍胶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应用高效,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眩晕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4例。治疗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加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周。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起效时间、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临床治愈率治疗组为72.73%,对照组为45.4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起效时间〈24h治疗组38例,对照组20例,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加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急性眩晕发作,起效快,疗效较好,作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荣标 《新中医》2003,35(7):40-4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口服赛庚啶片及雷尼替丁胶囊,治疗组50例除口服与对照组相同药物外,加服疏风解表、凉血养血中药。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50.0%、30.6%(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5.5%(P<0.01);停药2周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42.0%、18.4%(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6.0%、63.3%(P<0.01);停药3月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36.0%、14.3%(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4.0%、63.3%(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不论近、远期疗效均较单纯西药治疗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压胶囊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阴虚阳亢型)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老年高血压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用降压胶囊和罗布麻胶囊治疗,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脑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血脂及血浆心钠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显著优于对照组(56%,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脑血液速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升高血浆心钠素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总胆固醇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仅血压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降压胶囊对老年高血压病有较好的疗效。其降压作用可能与升高血浆心钠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其对血尿酸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氯沙坦50 mg·d-1;治疗组给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每天1剂,疗程8周。观察两组的血压及血尿酸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9.7%,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有较显著的疗效,并能较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8.
理脊通脉手法配合脉络宁治疗颈源性眩晕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理脊通脉手法配合脉络宁静脉滴注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2例应用理脊通脉手法配合脉络宁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颈椎牵引、颈托固定法配合西比灵口服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另外,治疗组选取30例应用彩色多谱勒(TCD)观测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的供血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显效36例,愈显率85.71%;对照组痊愈、显效26例,愈显率65.00%。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值)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血管搏动指数(PI)比较,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理脊通脉手法配合脉络宁静脉滴注治疗颈源性眩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安全可靠,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顺应性加强,血管阻力减小,舒缩功能改善,血液灌流增加。  相似文献   

19.
龟鹿二仙丹加味治疗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龟鹿二仙丹加味对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2例乳腺癌第1次化疗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采用龟鹿二仙丹加味(药用生龟板、鹿角胶、阿胶、枸杞子、西洋参、沙参等)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鲨肝醇治疗。2周为1疗程。主要观察全血分析中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BPC)等指标的变化及粒生素使用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WBC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WBC也明显升高(P<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BPC治疗后Hb均有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Hb均无明显变化(P>0.05)。粒生素的使用治疗组有5例,使用率8.1%;对照组有12例,使用率40.0%。2组粒生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龟鹿二仙丹加味能有效减轻及预防化疗后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6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用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和高压氧治疗,疗程20天。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椎-基底动脉收缩末期最大流速(Vp)、脉动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P<0.05)。治疗组在改善眩晕症状,提高脑部血流速度、降低血液黏性等指标方面均较对照组为优(P<0.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西药为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