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本文以大样本全人群病例一对照研究数据分析食物摄入频度、摄入量及营养素与结肠癌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多数蔬菜、粗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B_2、钙、铁等营养素降低结肠癌的发病危险性;动物性食品、脂肪、能量与结肠癌的发病危险性关系不甚密切;油炸、腌制、咸霉食品增高结肠癌发病的相对危险度;葱蒜类、海带紫菜与结肠癌发病危险呈负相关。还探讨了结肠癌高低发地区病因学的异同以及膳食调查的回忆误差,食物摄入频度与摄入量对反映饮食与肿瘤之间联系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n cancer,HNPCC),也称Lynch综合征,占结直肠癌发病总数的2%~3%。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DNA错配修复基因(主要是MLH1,MSH2,MSH6,PMS2)突变导致,携带一个HNPCC突变基因的个体终生结直肠癌的危险度为80%。HNPCC的主要临床特点为肿瘤发病年龄早,通常在50岁前发生结肠癌,好发于近端结肠(盲肠、升结肠和横结肠),有同时或异时原发性结肠癌,且常见肠外恶性肿瘤,肠外恶性肿瘤最常见的部位是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3.
高脂肪饮食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过量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可以促进结肠癌及乳腺癌的发生。流行病学调查证明,高脂肪饮食地区,如北美洲、西欧地区结肠癌的发病率就高;而在脂肪饮食较低的亚洲和非洲,结肠癌的发病率明显较低。还有调查证明,乳腺癌的发病与动物性脂肪摄入量有关,而与植物性脂肪摄入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结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胃肠道癌中居第二位。预防结肠癌的发病,饮食因素是不可忽视的。目前认为,结肠癌的饮食危险因素如下:1、高脂饮食。成人脂肪供给量所占每日总热量以不超过35%为宜,其中须含足量必需脂肪酸(多存在于植物油中)。如果长期摄入高脂饮食...  相似文献   

5.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3万结肠癌新发病例,其中5万多人死于结肠癌,是癌症引起死亡的第二大杀手,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问题。当前对结肠癌治疗的成功率很低,促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结肠癌的预防。近年来,流行病学及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aspirin,ASA)可降低结肠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等消化道肿瘤的发病危险性,提示ASA可能对包括结肠癌在内的消化道肿瘤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目前临床应用ASA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消化不良、出血、梗阻、穿孔)及肾损伤较为普遍。在服用ASA的患者中每年有20%的人出现严重的胃肠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我国发病率迅速上升,发病年龄年轻化,妊娠合并结肠癌患者有所增加。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现将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全球和中国结肠癌、直肠癌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 提取国际癌症研究机构(GLOBOCAN)发布的2020数据中全球和中国结肠癌和直肠癌数据,比较不同地区、性别、年龄别结肠癌与直肠癌发病死亡情况。结果 2020年全球估计新发结肠癌1 148 515例,因结肠癌死亡576 858例,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4/10万、5.4/10万;全球估计新发直肠癌732 210例,因直肠癌死亡339 022例,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6/10万和3.3/10万。全球结肠癌发病率前5位的国家为匈牙利、荷兰、挪威、丹麦和斯洛伐克,死亡率前5位国家为匈牙利、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巴巴多斯和乌拉圭;全球直肠癌发病率前5位的国家为葡萄牙、斯洛伐克、文莱、塞尔维亚和拉脱维亚,死亡率前5位国家为斯洛伐克、文莱、波黑、塞尔维亚和匈牙利。2020年中国新发结肠癌306 078例,标化发病率为13.1/10万,居全球第60位;因结肠癌死亡164 820例,标化死亡率为6.8/10万。2020年中国新发直肠癌244 550例,标化发病率为10.6/10万,居全球第34位;因直肠癌死亡118 931例,标化死亡...  相似文献   

8.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n cancer, HNPCC) ,也称Lynch综合征,占结直肠癌发病总数的2%-3%。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DNA错配修复基因(主要是MLH1,MSH2,MSH6,PMS2)突变导致,携带一个HNPCC突变基因的个体终生结直肠癌的危险度为80%。HNPCC的主要临床特点为肿瘤发病年龄早,通常在50岁前发生结肠癌,好发于近端结肠(盲肠、升结肠和横结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探索结肠癌近年来发病的新特点有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我院8年结肠镜检查出的261例结肠癌资料年(年龄19-86岁),前后4年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发病率上升迅速,前4年占28.7%、后4年占71.3%,中位年龄前4年54岁、后4年63岁,组织分型有临床表现也有不同。结论 结肠镜检验有助于早期结肠癌炎性肠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40岁~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世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结肠癌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发病率最高,居内脏种瘤前二位,但在亚、非、拉美等地发病率则很低。
  从流行病学的观点看,结肠癌的发病和环境、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方式有关。结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水分和贮存食物的残渣,形成粪便,结肠粘膜的腺体能分泌浓稠的粘液,这种粘液呈碱性,可中和粪便的发酵产物。当结肠患有癌肿时,生理功能受到了破坏,排便功能以及全身情况都受到了影响,如腹泻、排便困难、全身消瘦等症状。如果饮食中仍不注意,吃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促癌食品,便会加重结肠癌的进展,使全身衰竭。结肠癌患者,一定要注意日常饮食。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杨浦区1992~2001年结肠癌流行特征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和死亡在经济发达国家是第一、第二位的内脏恶性肿瘤〔1〕。我国结肠癌近年来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其进一步发展 ,本文对上海市杨浦区 1 992~ 2 0 0 1年结肠癌年均发病和死亡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探讨近十年来我区结肠癌发病和死亡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规律 ,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资料和方法资料来自上海市杨浦区肿瘤监测网络 1 992~2 0 0 1年的肿瘤发病和死亡报告 ,每张肿瘤报告卡均经过上门核实和随访 ,将收集的数据用ICD - 9进行编码 ,录入VisualFoxpro6 0建立数据库 ,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萧山区1990-2004年大肠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通过肿瘤登记系统收集1990-2004年大肠癌发病资料,分析15年大肠癌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并与同期萧山区居民的人均食品消费量进行生态学相关性分析。结果:萧山区大肠癌平均发病率为16.09/10万。占全部肿瘤的9.25%,居第四位;男女性大肠癌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高发病年龄在45岁以上的年龄组。男性大肠癌发病率高于女性。直肠癌发病率高于结肠癌,但结肠癌的发病趋势比直肠癌快。萧山区大肠癌的发病率与植物油、家禽、猪肉等的人均消费量呈统计学正相关。结论:大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饮食因素可能起较大的作用,须针对发病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龄左半结肠癌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  王宁  吕进军  赵钢  许文剑 《职业与健康》2008,24(14):1466-1467
目的探讨老年人左半结肠癌伴梗阻的外科治疗原则和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2007年3月38例结肠癌的外科处理结果。结果均采用术中充分的肠道减压和灌冼,行肿瘤切除Ⅰ期吻合术。结论老年患者伴发病多,病情重,必须尽早手术,如病人情况允许,Ⅰ期癌肿切除肠吻合术是最佳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结肠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龄结肠癌患者是指发生于70岁以上的患者。高龄患者常伴有慢性器质性疾病,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率较高。我们认为,只要根据高龄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及护理,积极治疗,控制伴发病;术后严密观察,加强心肺功能的监护,及时掌握处理各种并发症,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魏剑辉 《医疗装备》2021,(2):187-188
结肠癌是临床当前难以治愈的肿瘤之一,是世界公认的第3大肿瘤。由于结肠癌的发病具有一定的隐匿性,患者在发病晚期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果不能采取科学的治疗措施,对患者自身的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临床针对该疾病尚无特效根治方法,主要以靶向治疗为主,其目的是积极改善患者的病情,延缓肿瘤进展。该文针对结肠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结肠癌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大肠癌发病情况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一、发病正趋上升据1993年法国国际癌症研竞所ParKia等报告,1985年全世界共有大肠癌新发病例67.8万,发病数次于肺、胃、乳癌,为第四位常见癌症。其中中国共有9.12万,发病数次于胃、肺、食道、肝癌居第五位。上述数字与1980年相比.5年之中全世界大肠癌年发病数增加了18.4%,中国则增加了14.3%。上海市肿瘤研究所金凡等研究发现1987-1989年与1972-1974年相比上海市区胃癌、肝癌及食道癌的发病率已趋下降(男性中分别下降了19.2%,13.4%和53.7%,女性中分别下降了2.9%.9.2%和52.7%).但大肠癌尤其是其中的结肠癌发病率却迅速上升(男女性中结肠癌分别上升了84.6%和78.1%,直肠癌分别上升6.1%和8.8%)。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已有充分证据表明70%~90%的癌症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由饮食、吸烟等生活方式引起的癌症所占比重较大。饮食因素对癌症发病的影响已有大量的流行病学与实验室研究的证据。例如移民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从胃癌高发、结肠癌低发的日本,移居到胃癌低发、结肠癌高发的美国的移民,随着移居的时间,胃癌发病病率逐渐下降,而结肠癌发病率逐渐上升,到了第二、三代,移民的发病率已有  相似文献   

18.
<正>结肠癌作为全球各地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近几年来,随着物质世界的丰富化发展,人们生活习惯呈现出乱、差等现象,这也是导致结肠癌发病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就面临着结肠癌发病率持续上升,死亡率持续升高,结肠癌患者的生存差异大等问题,这主要是针对于结肠癌的早期症状掌握不佳,以为只是一般的肠胃问题,一旦发现结肠癌患者,通常都是在中晚期发现的,从而大大影响结肠癌的总体治疗效果。对此就要求能够实现对结  相似文献   

19.
人到中老年     
人到中老年大肠癌●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我国较多见。大多发生在40-70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原因:与饮食习惯有关,高血脂饮食与食物纤维不足是主要发病原因,少数结肠息肉、结肠炎也可致癌。●早期症状:大便习惯改变。有严重便秘、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排...  相似文献   

20.
朱秀华 《职业与健康》2006,22(10):792-792
目的探讨40岁以下结肠癌病因、病理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7例40岁以下结肠癌患者的病因、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肠癌发病年龄提前与遗传易感性及饮食习惯有关;27例结肠癌细胞分化低,侵袭力强,随访25例,手术后5 a生存率只有33%,30岁以下手术后5 a内死亡100%。结论40岁以下结肠癌瘤细胞分化低,预后差,应引起高度重视,注重科学饮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