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院儿童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早期经验性抗生素应用.方法 统计分析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儿科181例住院患儿深部痰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符合条件的痰标本共分离细菌26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9.14%(186株),主要是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杆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的耐药性尤为突出,但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头孢菌素和亚胺培南仍较敏感.革兰阳性菌占30.86%(83株),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革兰阳性球菌的前三位,除对万古霉素仍敏感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菌素以及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很高.结论 儿童深部痰培养分离菌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耐药性较强,特别是产ESBLs的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尤为突出.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其耐药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血液肿瘤患儿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药敏结果,为合理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菌株来源为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我院)血液肿瘤中心因怀疑感染而送检、病原培养阳性且排除污染和定植的标本,分析病原菌的构成和耐药情况。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照2014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进行结果判定。结果 2 095例次病原学培养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到病原菌2 188株,革兰阴性菌1 053株(48.1%)、革兰阳性菌837株(38.3%)、真菌298株(13.6%)。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致病菌。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阳性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多见。药敏情况:①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革兰阳性菌的41.6%(348/837),以表皮葡萄球菌(84.9%,169/199)和人葡萄球菌(90.8%,129/142)为主,未检测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耐药菌株。②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菌占革兰阴性菌的31.9%(336/1 053),以肺炎克雷伯杆菌(63.8%,134/210)和大肠埃希菌(92.8%,90/97)为主;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占革兰阴性菌的23.6%(248/1 053),以肺炎克雷伯杆菌(63.8%,134/210)、大肠埃希杆菌(51.5%,50/97)和阴沟肠杆菌(34.5%,38/110)为主;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接近或超过50%,但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为0.9%~13.4%,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0.0%~26.8%。③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和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占全部鲍曼不动杆菌的32.6%(28/86)。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52.3%~58.1%,对多黏菌素的耐药率为1.2%。结论 血液肿瘤患儿合并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菌及条件致病菌检出率有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儿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以利于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儿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确诊为血流感染的13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年中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3.88‰(138/35524),且以1岁以下婴儿发生最多,最终死亡19例(13.77%).138例血流感染患儿共获得179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感染分别占60.89%(109/179)、22.91%(41/179)和16.20%(29/179).革兰阳性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84/179,46.93%);革兰阴性菌中前3位的是鲍曼不动杆菌(15/179,8.38%)、肺炎克雷白杆菌(12/179,6.70%)和大肠埃希菌(6/179,3.35%),其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呈逐年上升趋势;真菌中以非白色念珠菌为主(14/179,7.82%).检出的多重耐药菌株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明显上升.结论 儿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血流感染率逐年增高,且低龄儿童的病死率亦高,需要临床上注重病原学检测,以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温州育英儿童医院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03-01—2004-12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病区176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液标本经分离培养,做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715株,总阳性率为40·6%。其中革兰阴性菌448株,占62·7%;革兰阳性菌148株,占20·7%;真菌119株,占16·6%。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百分率分别为49·3%和46·5%,较敏感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除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100%外,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均较低。革兰阳性菌中以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到71·1%,对环丙沙星和万古霉素敏感,耐药率为0。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占18·0%(9/50),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和万古霉素敏感。结论温州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临床上应注意对这些菌株的检测,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并分析其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尿培养阳性的尿路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菌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并将患儿分为单纯尿路感染组(29例)和复杂尿路感染组(79例),对比两组革兰阴性菌耐药情况。结果共检出116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90株(77.59%),革兰阳性菌26株(22.41%)。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为主要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最低,在10%左右;对呋喃妥因、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在20%左右;对三、四代头孢菌素及其含酶抑制剂耐药率在30%~4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对链霉素、呋喃妥因耐药率在0~20%。单纯尿路感染组与复杂尿路感染组中的革兰阴性菌对常见抗生素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革兰阴性菌是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随着耐药情况的改变,可能需要改变经验性抗感染药物,呋喃妥因可以作为轻症患儿经验性应用的推荐,既往可能低估了单纯尿路感染病原耐药情况,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患儿临床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ICU住院患儿1974例,取其送检的痰、血、脑脊液等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检定仪鉴定菌种,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657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9.9%),革兰阳性菌占23.4%,真菌占6.7%。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首位(21.3%);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9.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比例 > 70.0%,ESBL阳性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均有 > 80%的耐药率,对头孢吡肟有 > 40%的耐药率;非发酵菌的多重耐药情况严重,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均有 > 75%的耐药率。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0%),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29%;真菌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6.0%),对氟康唑、酮康唑、两性霉素B均敏感。结论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耐药感染分布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仍占优势。ICU患儿感染病原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PICU脑脊液培养病原学特征,探讨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感染来源和转归,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PICU 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脑脊液培养病原学及耐药情况.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 compatⅡ系统,部分菌株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E-test法.结果 982份脑脊液标本,培养阳性78例,阳性率7.9%,共分离出病原菌81株,革兰阴性菌46株(56.8%),革兰阳性菌35株(43.2%).排名前3位细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8.4%、19.8 %和13.6%.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差异较大,表现为多重耐药或泛耐药,革兰阴性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头孢菌素类耐药性高,对替加环素敏感性高.革兰阳性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耐药性高,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性高.结论 PICU脑脊液培养菌群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常见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菌素类耐药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以指导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我院收治的37例VAP患儿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及耐药情况.结果 共分离出4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G-)菌43株,占9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多见,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G+)菌5株,占10%,主要为肺炎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8例,占22%.G-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定、氧氟沙星较敏感,G+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 ICU中VAP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耐药率高,应根据本地病原菌及药敏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我院PICU临床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PICU分离出的病原菌及耐药性。结果有349例患儿共分离出471株病原菌,标本来源为痰、血、导管、尿及脑脊液等,其中分离革兰阴性杆菌285株(60.5%),革兰阳性球菌168株(35.7%),真菌18株(3.8%)。主要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88株(18.7%)、肺炎克雷白杆菌70株(14.9%)、铜绿假单胞菌51株(10.8%)、肺炎链球菌45株(9.6%)以及大肠埃希菌43株(9.1%)。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肺炎克雷白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比例分别为65.7%(46/70)及37.2%(16/43),对绝大多数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85.0%,非发酵菌的多重耐药情况严重,鲍曼不动杆菌对绝大多数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70.0%,其中多重耐药菌株78株(88.7%),泛耐药株58株(66.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6株)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31.8%和53.3%,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结论PICU中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情况较严重,因此加强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十分重要,以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防止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儿童腹腔感染(IAI)相关脓毒症临床分离菌分布及耐药性, 为儿童IAI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16例病原菌培养阳性的ICU IAI相关脓毒症患儿的病例资料, 按照不同的发病年份、发病地点、原发疾病, 进行临床分离菌及耐药性分析。结果共收集ICU儿童IAI相关脓毒症病原菌186株, 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及真菌的占比分别为53.2%、40.9%、5.9%;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是居前4位的分离菌, 占所有分离菌株的57.0%;革兰阳性菌常见屎肠球菌(19.9%)、粪肠球菌(10.2%);革兰阴性菌多见大肠埃希菌(13.4%)、肺炎克雷伯菌(13.4%);真菌以白色念珠菌(3.8%)为主。61例感染性疾病患儿培养出革兰阳性菌57株, 主要为屎肠球菌(28株);革兰阴性菌53株, 以肺炎克雷伯菌(21株)为主;40例消化道畸形患儿培养出革兰阳性菌32株, 粪肠球菌(6株)最常见;革兰阴性菌14株, 主要为大肠埃希菌(6株);13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儿培养出革...  相似文献   

11.
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儿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主要病原菌,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方法 34例VAP患儿作气道分泌物细菌或霉菌培养,同时作细菌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出病原菌106株,其中G-杆菌72株(67.9%),依次为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肠杆菌属、嗜麦芽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等;G+球菌6株(5.7%),分别为甲型链球菌、金葡菌;真菌28株(26.4% )。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甙类抗药性肠杆菌属为80% ,不动杆菌50% ;嗜麦芽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抗药性为88.9%;G+球菌对青霉素耐药占83.3%,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 VAP的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真菌感染也不容忽视。根据药敏合理选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合并尿路感染(UTI)患儿的菌群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特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对2011年1~12月住院的97例NS合并UTI患儿(初发53例,复发44例)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NS患儿合并UTI的发生率为36.5%,其中NS复发患儿UTI的发生率高于初发者(44.0% vs 31.9%,P<0.05),临床表现以无症状菌尿为主。病原菌分析示肠球菌比例最高(50.5%),其中屎肠球菌29.4%,粪肠球菌21.1%。其次为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15.6%)、肺炎克雷伯菌(14.7%)。肠球菌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的敏感性较高,对四环素、莫西沙星耐药率高;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多重耐药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72%和17%(P<0.0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丁胺卡那霉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为25%,产ESBLs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为100%,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及头孢曲松几乎无敏感性。结论:复发NS患儿较初发者更易发生UTI;肠球菌已成为NS患儿合并UTI的主要致病菌,且耐药现象严重,其中屎肠球菌多呈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13.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感染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感染率和特点。方法对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从2002年11月到2004年8月共18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肿瘤患儿,发生移植后感染的所有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发生细菌、真菌感染的13例,感染率为72·2%;在28株分离菌中,革兰阳性菌14株,革兰阴性菌8株和真菌6株。主要细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氏菌和克雷伯菌属,且大多数细菌耐药。实时定量PCR监测移植后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发现:有16例患儿发生至少一次的HCMV感染,感染率为88·9%。结论感染是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临床早期诊断、定期监测、及时地合理治疗对降低移植术后感染和提高移植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期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情况,为诱导缓解期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初发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对诱导缓解期的感染情况、致病菌菌株及耐药菌谱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感染和/或微生物感染发生率为76.2%,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肺部(46.2%)。严重感染占52.3%,包括60例肺部感染和/或21例败血症。130例患儿中共检出病原菌50株,其中细菌29株、真菌21株,28.5%的患儿至少有1种微生物感染。细菌29株中G-菌19株(65.5%)、G+菌10株(34.5%)。最常见的G-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最常见的G+菌为绿色链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真菌占16.2%,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常见。与非严重感染患儿相比,严重感染患儿粒细胞缺乏出现更早、持续时间更长,发热事件的比例和CRP更高,住院天数也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感染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期常见的感染;G-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并适时联合万古霉素或抗真菌药能有效控制严重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N)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分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ALL化疗后发生FN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血培养结果,分析菌株的分布及药敏特点。结果 纳入ALL患儿312例,FN1 548例次,共送检1 700例次血培养,血培养阳性率7.5%(127/1 700),血流感染发生率8.2%(127/1 548),病死率9.4%(12/127)。血流感染革兰阳性菌51.1%(65/127),革兰阴性菌47.2%(60/127),真菌1.5%(2/127)。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与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比较,ANC<0.1×109·L-1的患儿占比(P=0.041)和感染性休克发生率更高(P=0.002)。2012~2016年铜绿假单胞菌构成比较2007~2011年增加(χ2=4.712,P=0.030)。ALL的危险程度分层IR/HR(OR=2.560,P=0.045)和ANC<0.1×109·L-1(OR=0.754,P=0.025)是血流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LL患儿发生FN时血流感染病原菌阳性率较高(8.2%),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在严重粒细胞缺乏时以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为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增加趋势,合并感染性休克是FN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N)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分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ALL化疗后发生FN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血培养结果,分析菌株的分布及药敏特点。结果 纳入ALL患儿312例,FN1 548例次,共送检1 700例次血培养,血培养阳性率7.5%(127/1 700),血流感染发生率8.2%(127/1 548),病死率9.4%(12/127)。血流感染革兰阳性菌51.1%(65/127),革兰阴性菌47.2%(60/127),真菌1.5%(2/127)。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与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比较,ANC<0.1×109·L-1的患儿占比(P=0.041)和感染性休克发生率更高(P=0.002)。2012~2016年铜绿假单胞菌构成比较2007~2011年增加(χ2=4.712,P=0.030)。ALL的危险程度分层IR/HR(OR=2.560,P=0.045)和ANC<0.1×109·L-1(OR=0.754,P=0.025)是血流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LL患儿发生FN时血流感染病原菌阳性率较高(8.2%),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在严重粒细胞缺乏时以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为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增加趋势,合并感染性休克是FN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